06.28 最勵志畢業生!宜賓43歲殘疾男子職院畢業 臥床18年手術15次

最勵志畢業生!宜賓43歲殘疾男子職院畢業 臥床18年手術15次

再過幾天,7月2日,43歲的宜賓江安縣殘疾人王龍奎將從宜賓職業技術學院領取到大學專科畢業證,成為一名會計。這名23年前因摔傷脊椎致一級傷殘而臥床不起18年、經15次大小手術、高考成績527分(職高高考)的“勵志哥”,人生迎來轉折點。

最励志毕业生!宜宾43岁残疾男子职院毕业 卧床18年手术15次
最励志毕业生!宜宾43岁残疾男子职院毕业 卧床18年手术15次

輟學、受傷、癱瘓

曾經絕望,他想捐獻遺體

王龍奎是江安縣江安鎮加堰村的村民,1975年生於一個農民家庭。由於家庭貧困,1991年初中畢業後,考上了高中的王龍奎放棄讀書,選擇外出打工掙錢養家。

20歲的王龍奎在廣東番禺的建築工地幹活時,不幸從11米的高空墜落,導致胸12處、腰1處粉碎性骨折,水平橫斷,高位截癱、大小便失禁。從此癱瘓在床,連基本的生活,都需要父母照顧。他先後在瀘州、重慶、成都求醫,做了8次大型手術。到了2008年,王龍奎患上嚴重的右根骨慢性骨髓炎、坐骨結節骨髓炎及雙腿肌萎縮伴臀部、雙下肢潰爛。

在床上躺了13年的王龍奎,其脊髓已經纖維化,括約肌萎縮,大小便完全不能自主,他不想再拖累父母。“站不起來,渾身已經發臭。”32歲的王龍奎感覺到自己“快要死了”,但又覺得自己不能這樣毫無價值地死去,思前想後,決定捐獻遺體,“用於醫學研究,說不定將來能治療我這種情況。”

2008年9月,無法站立、行走的王龍奎,在六旬母親的揹負下,從家裡坐汽車,輾轉找到宜賓市紅十字會,申請成為逝後遺體整體捐獻志願者。但由於技術、醫療半徑太遠等原因,宜賓市紅十字會無法幫王龍實現願望。失望之餘,王龍奎向媒體求助,引發社會關注。

2009年底,通過媒體和宜賓市紅十字會的幫助,王龍奎在成都市紅十字會和四川省紅十字會完成了遺體及眼(球)角膜無償志願捐獻登記;此後又向深圳市紅十字會登記捐贈器官。完成心願後,王龍奎回到鄉下,平靜等待生命走向終點。

最励志毕业生!宜宾43岁残疾男子职院毕业 卧床18年手术15次

臥床、手術、讀書

拄著雙柺,他參加了高考

2010年5月,王龍奎關注到了央視的一檔節目,“嘉賓是解放軍301醫院和463醫院的專家,節目讓我看到了重新站起來的希望。”於是,王龍奎向北京的兩家醫院寄去了病歷和CT片。6月中旬,解放軍463醫院神經外科向王龍奎反饋了會診意見。專家們診斷王龍奎的病情為 “T12粉碎性骨折術後,伴脊髓不完全損傷。”經過進一步求證,王龍奎得知北京天壇醫院和中國武警總醫院有神經幹細胞移植手術項目。

2011年和2013年,王龍奎在政府和熱心人士的資助下,兩次前往北京,進行神經幹細胞移植手術。經第二次神經幹細胞移植手術治療後,王龍奎終於告別躺了18年的病榻,可以短時間自主站立,並在雙柺的支撐下艱難行走。

經歷了人生“過山車”並最終站起來的王龍奎,想考大學。2012年,在江安縣相關部門和人士的幫助下,王龍奎的讀書請求得到“特事特辦”,江安縣職業中學(原江安二中)破格錄取了王龍奎。王龍奎再次返回校園,成為江安乃至宜賓區域內年齡最大的職高生。在職高的兩年間,王龍奎病情復發,又經歷了兩次手術,耽誤了1年多時間。2015年他參加職高高考,取得527分的成績,被宜賓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專業錄取。

最励志毕业生!宜宾43岁残疾男子职院毕业 卧床18年手术15次最励志毕业生!宜宾43岁残疾男子职院毕业 卧床18年手术15次

學習、實習、畢業

經歷起伏,要“把生活搞好”

走進大學後,王龍奎考慮到自己的身體條件,覺得自己更適合會計專業(財務管理),於是向學校申請調劑專業,得到許可。宜賓職業技術學院經貿系總支書記陸輝介紹,王龍奎在學習上特別刻苦,成績也較好,非常勵志,其事蹟令全校師生十分感動。

一個多月前,已經進入實習期的王龍奎被推薦到江安本地一家會計公司上班。負責為七家企業的會計工作服務的王龍奎,需要付出比普通職員多得多的努力。

即將畢業,人生雖然艱難,但他滿懷希望。“現在有了一技之長,就要通過奮鬥改變命運,把生活搞好。”

最励志毕业生!宜宾43岁残疾男子职院毕业 卧床18年手术15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