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太厲害了!這次黃柏山又上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啦!

信陽黃柏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大別山腹地,豫、鄂、皖三省交界處,素有"雞鳴聞三省"之稱。

“八月桂花遍地開,鮮紅的旗幟豎啊豎起來……”這裡曾經是河南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府的成立地,經典紅歌《八月桂花遍地開》從這裡唱響全國。

太厲害了!這次黃柏山又上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啦!

如今,這裡和河北塞罕壩林場一起,成為國家林業局向全國推廣的森林經營“樣板”。

太厲害了!這次黃柏山又上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啦!

 盛夏時節,黃柏山滿目蔥翠,林海湧浪。

可在60年前,黃柏山卻是另一副樣貌,山高坡陡石頭多,荒草葛藤滿山窩。

太厲害了!這次黃柏山又上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啦!

太厲害了!這次黃柏山又上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啦!

黃柏山林場第一代工人 熊篤開

每年一把火,不管是上墳啊,還是砍柴火,都放火燒,就沒有樹,全是荒草,草長得特別旺。

1956年,毛主席發出“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的號召。

當年11月,“商城縣國營黃柏山林場”正式成立,成為全國1300多個國有林場之一。

太厲害了!這次黃柏山又上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啦!

此後幾年裡,商城縣先後抽調幾百名社員上山造林,熊篤開就是其中之一,當時惡劣的自然環境讓林場第一代工人們至今難忘。

太厲害了!這次黃柏山又上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啦!

太厲害了!這次黃柏山又上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啦!

黃柏山林場第一代工人 熊篤開

就是河溝淌的水,舀著喝,就是這樣。蚊子螞蟥都多的很身上腫多大。

 環境惡劣,栽樹又沒有經驗,林場一開始大規模栽種的馬尾松、金錢松等樹苗很快就全部死掉了。

工人們驚喜的是,他們發現山上原有的樹種黃山松生長的很好。

太厲害了!這次黃柏山又上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啦!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想栽好黃山松不但要學會爬樹採松子,最重要的還要掌握育苗技術,對熊篤開他們來說,難度不小。

太厲害了!這次黃柏山又上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啦!

黃柏山林場第一代工人 熊篤開

我們從農村來,根本不知道這樣栽樹。不知道育苗。通過技術指導才學會。

太厲害了!這次黃柏山又上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啦!

 種樹育種的艱辛可想而知。然而,住工棚、喝溪水,爬山路、劈荊棘,還不是這些一心栽樹的熱血青年面臨的最大困難。

太厲害了!這次黃柏山又上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啦!

黃柏山林場第一代工人 熊篤開

當時糧食不夠吃,24斤每人(每月),山上長得有野菜,葛根,燒一堆火,剁這麼長這麼長,撂到火堆裡燒著吃。沒有油吃,有點鹽就可以,更談不上吃肉。

困難並沒有擊倒工人們,林場組織大家在林間種植糧食蔬菜,化解危機。同時為了保持生物多樣性,除了黃山松等本地樹種,黃柏山林場還積極引進其它適合高山種植的樹種。

如今,在黃柏山法眼寺門口矗立著七顆水杉樹,高大挺拔,枝葉繁盛。

太厲害了!這次黃柏山又上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啦!

太厲害了!這次黃柏山又上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啦!

太厲害了!這次黃柏山又上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啦!

 荒山終於穿上了綠裝。與許多荒山“看山滿眼綠,近看卻全無”,大多是雜樹和灌木不同,黃柏山的綠裝,杉木直聳雲天,松樹高大挺拔,有著全省最好的林相。而這一切都要得益於40年前做的一個實驗。

太厲害了!這次黃柏山又上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啦!

黃柏山林場副場長 徐玉傑

我們的林分密度達到0.9以上,甚至都是1。進到樹林子都沒有光,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就不能生長,他沒有生長量。

發現了問題之後,黃柏山林場在河南農學院(現為河南農業大學)老師的指導下,專門開闢了一塊試驗田,在河南省率先進行杉木人工林撫育間伐試驗。

長期不間斷的間伐撫育實驗,為黃柏山林場提供了準確的實驗數據,並由此總結出森林經營的“三砍三留”撫育間伐經驗。

太厲害了!這次黃柏山又上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啦!

太厲害了!這次黃柏山又上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啦!

黃柏山林場第三任書記 陳世煌

場裡為了鼓勵科技人員和工人科學技術造林精神,每人發一個杯子做一個紀念。後來(撫育間伐)在全省進行推廣,在全省國有林場推廣運用。

太厲害了!這次黃柏山又上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啦!

 科學營林加上一代一代林場人的艱苦耕耘,黃柏山源源不斷地向國家輸送無以數計的優質木材。

1993年,不期而至的國有林場改革卻讓黃柏山林場陷入困境,以前的國家全額供給變成了自收自支,黃柏山林場也從造林護林走向了砍樹賣錢的道路。

太厲害了!這次黃柏山又上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啦!

為了保證林場的經營,黃柏山林場除了繼續保持每年5000畝到1萬畝的撫育間伐規模,還進行了主伐,大片大片的森林被砍倒,可仍然滿足不了職工的生產生活需求。

從1992年到2006年,職工的工資只發到一半。有人這樣戲謔林場職工:“遠看像要飯的,近看像燒炭的。”

太厲害了!這次黃柏山又上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啦!

2003年,黃柏山林場在全省率先推行國有林場人事改革:一批人守業,一批人離崗,一批人另謀出路。鼓勵職工停薪留職、走出林場闖世界,林場為他們保留檔案身份、繳納養老金。林場在職職工276人,一次性分流149人,精簡了4個二級單位。

太厲害了!這次黃柏山又上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啦!

人員分流、機構精簡,林場每年能節省100多萬元的支出,這相當於每年把1000畝40年以上的林木留在了山上。而撫育間伐所得基本上能維持黃柏山職工生產生活需求,大規模的主伐逐漸停止。

太厲害了!這次黃柏山又上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啦!

太厲害了!這次黃柏山又上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啦!

 2015年,黃柏山林場榮獲全國首批“森林氧吧”稱號。

2016年,黃柏山林場和河北塞罕壩林場一起,成為國家林業局向全國推廣的森林經營“樣板”。

太厲害了!這次黃柏山又上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啦!

太厲害了!這次黃柏山又上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啦!

太厲害了!這次黃柏山又上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啦!

湯昌彬是黃柏山林場的二代職工,父親和大哥都在林場工作,今年也是他在這兒工作的第三十個年頭,由於條件限制,他所在的林點迄今為止還未通上水電。而他一個人已經整整堅持了十年。

太厲害了!這次黃柏山又上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啦!

  一代又一代林場職工的堅守和付出讓黃柏山守住了綠水青山,處在三省邊陲的林場讓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而來。

太厲害了!這次黃柏山又上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啦!

遊客

很舒服,環境很宜人,氣溫起碼比外面低七八度這樣子。

多年的林場養護,不僅讓黃柏山綠樹成蔭,厚厚的落葉松針也讓山上的土壤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曾經不養莊家的黃沙土變成了富饒的黑土。

太厲害了!這次黃柏山又上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啦!

  2006年,林場成立黃柏山林場旅遊公司,引入外來資本,並將周邊六個行政村納入管理,統一進行規劃,每年接待遊客達到50多萬人次,不僅改善黃柏山林場職工的收入,不少外出務工的年輕人還紛紛回鄉創業。

太厲害了!這次黃柏山又上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啦!

黃柏山林場農家樂老闆 夏傑

我看到前景不錯,就自己蓋了一座房子,週末的話,不提前一個星期預定是沒有的。像我家來說,一個月最低一萬塊錢是可以的。比我打工要強。在自己家裡掙到錢誰想外出啊,再說自己做老闆多好啊。

太厲害了!這次黃柏山又上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啦!

太厲害了!這次黃柏山又上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啦!

 目前,黃柏山林場已有百分之十以上的家庭參與到旅遊開發中,發展農家樂70多戶,運輸商貿戶20多戶。農戶還種植香菇、大別山玫瑰、山木耳、鮮竹筍等土特產品,開展油茶、茶葉、野蜂蜜等農產品加工,傳統山區農業正在向特色農業、觀光農業嬗變。

太厲害了!這次黃柏山又上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啦!

太厲害了!這次黃柏山又上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啦!

黃柏山林場黨委書記 黃煒

我們林場在今後的管理工作中,我們要管好林,護好林,擴大曾科也闊葉林和針葉林的面積,同時我們要把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貫穿始終,為長江淮河流域涵養水源,淨化空氣做出更大的生態貢獻。

太厲害了!這次黃柏山又上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啦!

 青山如黛,青春不老,62年來,黃柏山林業工人,一代接一代,堅守綠色夢想,用青春和生命,染綠了一座座荒山,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太厲害了!這次黃柏山又上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啦!

  時代變遷,莫說困難,做了就好,黃柏山人給我們分享的不僅僅是這片代代堅守的綠水青山,更是精神上的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