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 《馬關條約》中國賠給日本2.3億白銀,此人用一張紙,要回1.45億

近代的中國史簡直是一段充滿了壓迫和屈辱的歷史,在這段歷史中,面對列強的入侵和壓迫,清政府不僅沒有想辦法抵抗,甚至為了一時自保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而這些條約不外乎割地賠款兩項,有趣的是,甲午中日戰爭之後日本向中國索要的2.3億白銀的賠款,卻在後來被一個人一張紙騙回來了一半。

《馬關條約》中國賠給日本2.3億白銀,此人用一張紙,要回1.45億

這個人的名字叫做段祺瑞,可能有的人對他的名字並不熟悉,但他的確是近代史上的一位風雲人物。洋務運動時期,段祺瑞考入北洋武備學堂,展開了他轟轟烈烈的一生。光緒二十二年,從德國留學回來的段祺瑞通過推薦,成了天津小站的一名統帶。之後憑藉著優秀的能力一路高升,逐漸成了北洋軍閥的首領。

而因為受到西方教育的影響,段祺瑞甚至封建王朝在就不該繼續存在,所以他堅決支持中國確立共和政體。在袁世凱死後,1916年到1920年的幾年間,他成了北洋政府的實際掌權者。這位“北洋之虎”在任國務總理的幾年裡,辦了一件大事。

《馬關條約》中國賠給日本2.3億白銀,此人用一張紙,要回1.45億

當時的列強幾乎不約而同的放棄了強硬的武力征服方式,開始採取較為“懷柔”的借款方式,通過借款抵押取的中國的關稅、鹽業等利益。而日本也是打的這份心思,他們使用了所謂的“菊分根”政策,企圖通過大量的借款將剩餘資本輸出到中國,以達到獲取特權的目的。

然而就在國民群情激奮,抵抗這種輸出方式的時候,段祺瑞卻答應了。不僅答應,他還借了八次,總計1.45億日元。而作為抵押,段祺瑞把中國山東和東北的一系列權力,包括鐵路、森林、礦物等給了日本。

《馬關條約》中國賠給日本2.3億白銀,此人用一張紙,要回1.45億

可能大家就要奇怪了,抵押了這麼多東西,這錢怎麼算是“騙回來”的?這就值得說一說了。所抵押的鐵路其實根本還沒有建,而其他的森林。礦物等都只是一紙空文——日本當時為了避免其他列強的注意,是採用私人的方式,借給了北洋政府旗下的銀行錢。

而且段祺瑞本人更是在借款後向親信坦言:這些借款還不還還不一定呢。果然,不久之後北洋政府被蔣介石吞吃,民國政府表示:北京政府所借的款項恕不負責。這些日本人可就傻眼了,連忙派了人拿著當初的約定來討債。誰知蔣介石打定了注意不給,找人暗中偷走了當初的合約,沒了憑證,日本人只能吃了啞巴虧。

《馬關條約》中國賠給日本2.3億白銀,此人用一張紙,要回1.45億

​當年甲午中日戰爭之後,日本通過《馬關條約》向中國索取的戰爭賠款摺合3.4億日元,就這麼被段祺瑞一紙空文騙回來了一半,實在是可笑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