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豪爽還是笨拙?惜春對尤氏的一句表白,早已點破史湘雲一生的為人

豪爽還是笨拙?惜春對尤氏的一句表白,早已點破史湘雲一生的為人

賈府人多嘴雜,是個矛盾重重,利益糾葛不斷,充滿鬥爭的地方。在這樣的地方該如何生活,還是賈敏的一句話吩咐得極是:

你去了之後,要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要多說一句話,也不可多行一步路。

這也就是黛玉在榮國府能夠有驚無險地生活那麼多年的根本保證了。母親節將近,也就不得不感嘆林黛玉有一個好母親。這是紅樓夢裡其他的孩子難以比擬的。尤其是史湘雲。

你看她剛一進賈府,大嘴巴就哇哇地說過不停。

起先,她經不得薛寶釵的一點溫存,就自曝家醜。說自己在家幹活怎麼辛苦啊,萬事作不了主啊,沒有錢用啊……說到動情處,有時候還兩眼淚汪汪。

總之,她的絮叨讓人覺得,她生活在那樣的家庭裡,簡直如同生活在監獄裡一般。

因此,她總希望賈母派人去把她接到榮國府來。而且,走的時候,一向愛笑的她,更是極度悲傷,說著一定要記得又早早地去把她接來的話。

豪爽還是笨拙?惜春對尤氏的一句表白,早已點破史湘雲一生的為人

是啊,讓人看著,史湘雲確實可憐。但是,反過來一想,你不覺得史湘雲這樣做太過分了嗎?這讓她嬸孃知道了,她嬸孃該作何感想?大家情何以堪?

再怎麼說,她在家裡吃了一點苦,也不該如此在人前抱怨。作為孩子,就算是有親生父母在,又有幾個是不用吃點苦的呢?何況,她嬸孃能夠養育她長大,也就十分了不起了。

因此,她如此抱怨,只會讓人覺得她極度的沒有教養,不知道隱忍。

這樣,她嬸子又怎會喜歡她呢?只會越發地對她不好罷了。因此,她嬸子也就早早地把她定了人家,早早地打發了算事。

其次,她主動論及家裡的是非不說,還摻和進寶黛釵的三角關係,談論人家的是非。

這之中最明顯的是,她對於林黛玉的打壓,對於薛寶釵褒揚了。她全然不懂得因為林黛玉的關係,賈母與王夫人早已展開暗戰。她更不知道向賈府裡眾姐妹嫂子學習。

別人對此敏感得不得了,對於寶釵黛玉都同樣敬重,不發表個人看法。就算是王熙鳳十分喜歡林黛玉,她也沒有在明面上說寶釵的不是。可是,她史湘雲喜歡薛寶釵一樣,就死磕林黛玉。

她說黛玉像戲子,寶玉暗示她一下,她又耍小性子,責怪寶玉,說落黛玉,全然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豪爽還是笨拙?惜春對尤氏的一句表白,早已點破史湘雲一生的為人

她跟著襲人一唱一和,在寶玉面前,十分刻薄地指責林黛玉,寶玉只得請她到別的屋子裡坐坐。

賈母對寶琴好一點,薛寶釵表現得很不高興,她卻有意往黛玉身上引,暗示真正不高興的是林黛玉。

她和寶玉吃鹿肉,黛玉開一句玩笑,活躍氣氛,她立馬就搶白黛玉,說黛玉假清高,非常討厭。

而,黛玉卻一次次都包容了她的無禮,她卻全然不知悔改,有時候,反而是變本加厲。自以為儘可一直這麼樣地碾壓林黛玉。

這樣子看來。如果說,她自曝家醜是沒有教養,那麼,她的這些作為,則分明是告訴別人,她沒有涵養。

豪爽還是笨拙?惜春對尤氏的一句表白,早已點破史湘雲一生的為人

再次,就是她的拎不清好歹。縱觀她一路的交往之路,明顯是偏向薛家,而忽視賈母這一方。

薛家是她的什麼人呢?有的只不過是利用罷了。

賈母對她,除了血肉親情,更是一如既往的看重她,疼愛她。她來了,賈母讓她跟黛玉住。大家在一起吃喝玩樂的時候,賈母基本上都是讓黛玉和她待在自己身邊,寶釵與眾姊妹,反而離得比較遠。可是,她卻一直做著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這六個字(親者痛,仇者快),也就著實道盡了她一生的粗蠢與悲哀

還有,她給賈府的丫頭送戒指,也是她不知好歹,不知感恩的一個縮影。大家想想看,剛開始的時候,她跟著黛玉擠在一起住,紫鵑沒有少照顧她吧。可是,一點離開了黛玉那裡,她卻一點都不念及紫鵑,只是記得賈府裡鴛鴦、平兒、金釧、襲人較有影響力的丫頭,只送給了她們四人戒指,而忘了紫鵑。拋卻勢利不是,就算她們四人是她的發小,可是,當下一個對自己有幫助的人,又怎麼可以一轉身就忽視掉呢?

豪爽還是笨拙?惜春對尤氏的一句表白,早已點破史湘雲一生的為人

因為,我們完全可以說,哪裡有史湘雲,哪裡就有是非。走到哪裡,她都要生出一段是非。她這種為人處世的人生態度,也就完全不同於惜春的堅持,惜春後來就曾對尤氏說:“一個姑娘家,只有躲是非的。反去尋是非,成個什麼人了?”

於是,我們也就不得不說,史湘雲一生的悲哀,一生的為人,均為惜春這一字一千金的話語所道破。史湘雲如此愛搬弄是非,如此令親者痛,仇者快,她到底成個什麼人呢?豪爽還是笨拙?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早已有了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