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史海鉤沉(三)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史海鉤沉(三)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史海鉤沉(三)

3.聲援“五四”運動

1919年5月4日,“五四”運動爆發,北京學生遊行示威,抗議巴黎和會承認日本接管德國侵佔中國山東的各種特權的無理決定,運動很快擴大到全國。

「文化灵山」灵山史话·史海钩沉(三)

“五四運動”油畫

5月6日,北京中等以上學校學生聯合會成立,發通電,散發傳單,組織演講,號召人民奮起救國、要求嚴懲賣國賊,天津、保定、上海、南京、湖南、武漢、兩廣、福建、山西、陝西、浙江、江西、四川和東三省的學生和社會各屆紛紛罷課、罷工、罷市。直至5月底,靈山中學每天都收到全國各地響應“五四”運動的通電,以及報導相關消息的京、滬、粵、桂報紙。此時,靈山中學的學子們再也按捺不住滿腔的愛國熱情,紛紛奔走相告,表示要以實際行動聲援“五四”學潮,喊出了“國將不國,何以為學”的口號。

「文化灵山」灵山史话·史海钩沉(三)

靈山中學創辦於1914年,劉運熙於1915年秋接任校長。當時縣知事陳繼熙是檀圩練龍窟塘村(今屬檀圩鎮)人,平日處理政務時對劉運熙的一些建議較為讚賞,所以當劉運熙提出靈中已喊出口號時,為避免一旦失控,將會損折一批人才,於是打算應允學生聲援北京愛國學生運動,先讓他們發洩憤怒,然後固本歸真。陳繼熙以既能滿足學生伸張正義的要求,又不致於引發過激事端為底線。經過反覆斟酌,最後敲定由劉運熙負責掌控靈中學生行動,縣公署負責維持治安秩序,並要東圩練保甲里正配合約束附城各居民。

「文化灵山」灵山史话·史海钩沉(三)

現靈山中學

劉運熙回校後,派人通知學生中的風雲人物寧君浩(寧海如)、寧君澤(寧可風)、寧君蒞、勞建宏、勞達真、譚廣彬等到他公寓小客廳,親手沏茶招待,然後才神情凝重發話,表示理解學生的愛國熱情,校方支持聲援北京學生的活動,並將陳繼熙的擔憂和態度大略相告。說完靠在花梨木躺椅上,靜靜傾聽神情激動的愛徒們討論,待到他們基本將組織準備、遊行路線等理出頭緒後,就其中關鍵要點向全國通電一項點撥說:“如其通電全國,不如直接向正在北京參加南北和會的南方代表發通電,懇求轉達靈山學子赤膽誠心,如此依法、依規、依情均無懈可擊。”寥寥數語,獲得在座學生不約而同的熱烈掌聲。一致推舉寧君浩和寧君澤分別起草演講詞、通電,其餘如標語口號等,也恭請劉運熙一一過目。

劉運熙提出通電中“諸公力爭釋學生、誅曹章,否則停議開戰,生等願投筆弒國賊、伸義憤” 的措辭略嫌偏激,但是學生們卻沒有采納他的意見,寧君澤慷慨陳詞,認為只有這樣才能使得南方代表理解“外爭國權,內懲國賊,誓不罷休”的決心,而且或還可以提高他們在談判席上的地位。劉運熙沉呤片刻轉憂為喜,吩咐校役以他的名義支取10塊袁大頭,資助學生購置製作遊行應用之物。

6月1日是東圩集日,靈中學生提前開午飯,然後在校本部小洋樓前集合,排成兩列縱隊出發。譚廣彬高擎一面上書“賣國求榮,早知曹瞞白麵碑無字;頃心媚外,不期章陸餘孽死到頭”的大白旗為前導,30多名同學人人手舉小白旗,旗上分別寫有“還我青島”“拒籤亡國條約”“取消二十一條”“誓死力爭,保我主權”“不誅國賊,國無寧日”“寧守千萬裡江山瀝碧血,願同5萬萬同胞譜丹青”等,旗子基本參照北京各地式樣,標語、口號有的是自擬的。遊行總指揮兼請願代表寧君浩和擔任演講的寧君澤、寧君蒞,分別在隊列外右側前中後的位置壓陣。隊伍先到電報局發通電,再到縣公署呈遞通電副本備案。

「文化灵山」灵山史话·史海钩沉(三)

陳繼熙由劉運熙和眾官吏擁簇陪同,已在公署衙門前守候多時了。接過通電副本,清了幾次噪子,憋紅了臉話不連貫的總算把劉運熙為之腹稿的幾句話說全:“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諸君挺身舉義向南方和會代表請命,縣人後援並逮起共謀抵制之方。”儘管如此,學生們當時仍熱血沸騰,高呼口號,昂首走過縣前大街(今和平路),從小南門街出縣城。

縣城小南門外冼太夫人廟前,縣遊擊續備隊隊長和縣團練總局負責人趨步上前,敬禮哈腰,向知事報告情況。縣知事命令靈山縣地方武裝和東圩練民團悉數出動,從小南門糠行起,經火碳行、糖行街、鎮北街,到東門外鹽市,大小街道兩旁分佈崗哨。縣立高等小學和第一區第一國民學校特地停課,數百名小學生爭先恐後跟隨,不一會就壯起膽子附和學長們高呼口號。沿街店鋪商號,不乏看輕銅臭之人,有的用布裁小旗,循式依形,照樣畫葫蘆掛插騎樓下,大堂前掌櫃看到學生汗流夾背,甚至吆喝夥計給學生遞紗布巾、茶水。店內商品有日貨的急忙將其下架,有的還當眾焚燬。每當遊行隊停下進行聲淚俱下的演講,群眾湧集踮腳擠前圍觀,販夫販婦也竟然忘記買賣。遊行隊伍好象滾雪球一樣不斷壯大。行程尚未走完,粘板上寫著通電文書的白報紙已經面目全非,但電文內容已經深入人心,並且隨散圩人群分流迅速在靈山縣內外傳播開來。

當日,廣州《國民日報》即報道“靈山縣的學生集合,向當局召開的南北和會南方代表發出通電”的消息。

在全國學生和人民的強大壓力下,迫使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和約上簽字,北洋軍閥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並把曹汝霖、章宗祥撤職。

靈山中學學生的壯舉,引起國人對地處南方邊陲縣城的靈山青年學子的關注。靈山青年學子的愛國精神在歷史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和影響,奠定了靈山縣在近代進步史上的地位。1924年12月6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廣東區委給靈山中學寄發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機關刊物《嚮導》、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的機關刊物《中國青年》,引導靈山有志青年傳承“五四”運動精神,併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鬥。

4.泗峽坳抗日阻擊戰

1939年11月15日,日本侵略軍從北部灣企沙、龍門登陸,攻陷廣東防城、欽縣二縣縣城後,沿邕欽公路長驅直入,佔領廣西南寧,踞守邕柳路的崑崙關。自此靈山縣成為抗日前線。抗日名將蔡廷鍇將軍臨危受命,12月18日率第26集團軍總司令部進駐靈山縣,司令部最初駐縣城東郊馬鞍山,指揮廣東南路軍民抗戰,側擊日軍邕欽公路補給線。

「文化灵山」灵山史话·史海钩沉(三)

蔡廷鍇

蔡廷鍇到靈山後,充分利用當地人力、物力,激勵當地民眾發揚保家衛國敢於犧牲的精神,組建廣東南路抗日遊擊隊,其中靈山縣成立第3支隊,簡稱“南3游擊隊”,任命淞瀘抗戰時的舊部黃質勝為支隊司令。

中共黨員黃文法與進步青年莫平凡,以及中山大學畢業回鄉的勞蔭祖商量,成立靈山青年抗日遊擊隊。經黃文法請示中共合浦中心縣委同意,以原來靈山青年抗敵同志會的人員為基礎,發動進步青年參加,自帶槍支武器,組織靈山青年抗日遊擊隊,簡稱“青抗”。靈山青年抗日遊擊隊成立後,積極聯繫各鄉自衛隊,團結各界人士,開展抗日活動。

在靈山青年抗日遊擊隊的影響和鄧業兢、莫平凡等人啟發下,縣內甚有威望、戰鬥經驗豐富、是年已51歲的舊軍人梁振威也拉起舊部和鄉人,組成一支100多人槍的靈山民眾抗日遊擊隊,簡稱“民抗”。 靈山民眾抗日遊擊隊於1939年12月下旬在縣城東郊司馬塘村誓師出征,開赴欽(縣)靈(山)邊抗日前線。

1940年1月中旬,杜聿明的第5軍奪回了崑崙關,攻下八塘、七塘,直逼南寧,與日寇在關下的戰鬥處於膠著狀態。日寇南支派遣軍被迫增派一個師團和一個騎兵聯隊為增援部隊,以一個旅團直接增援崑崙關,另一個旅團配屬一個騎兵聯隊作迂迴部隊,掃蕩邕欽兩側。在此期間日寇的增援部隊加緊登陸,其迂迴部隊登陸後,即對我邕欽線靈山一側進行掃蕩。1月15日有日軍近衛師團櫻田武旅團第2聯隊及第1聯隊一部,附炮兵大隊,約2000多人從欽州板城,欲沿靈山鎮南越過泗峽坳攻佔太平、舊州等國民黨46軍(軍長何宣)的防地,把46軍壓出邕欽線。日軍到板城後直趨大石嶺新編19師56團陣地,企圖壓逼中方部隊遠離邕欽線,掩護援兵解救正在崑崙關被圍的日軍。

「文化灵山」灵山史话·史海钩沉(三)

杜聿明

泗峽坳位於靈山縣太平圩以南5公里,鎮南以北2公里,是欽縣小董、板城經太平通靈山的要道,地形十分險要。崑崙關會戰打響後,歸第26集團軍指揮的國民黨陸軍第46軍就部署在這一易守難攻的地方。

15日下午,日軍越過五彩塘村,推進至泗峽坳下的鎮南村,打算經泗峽坳進入靈山縣境。第175師第524團請纓阻擊。戰鬥打響後,剛編入175師作第2搜索連不久的靈山民眾抗日遊擊隊奉命從那覓村趕到佳芝坪村一帶負責側翼掩護、阻擊任務。當時,靈山青年抗日遊擊隊正在上井一帶配合部隊組織群眾破路毀橋,截擊日軍運輸。在中共黨員黃文法、何林等靈山青年抗日遊擊隊骨幹的發動下,太平、宋太、舊州、獅嶺、上井和欽縣青塘等鄉的抗日自衛隊300多名隊員直接參戰,附近村民也武裝起來,日夜不停地為抗日將士送飯菜,運送彈藥和搶救傷員,其中3人負傷。作戰部隊官兵大為感動,士氣大增,第524團團長巢威身先士卒,衝上陣地前沿與敵人拼刺刀,一共擊退日軍數十次猛烈進攻,陣地幾次失而復得。18日傍晚,第46軍主力部隊趕到,對日軍實施合圍,日軍在24架次飛機的掩護下倉惶突圍,落荒而逃。

泗峽坳一戰,軍民浴血奮戰3天3夜,粉碎了日軍的戰略意圖,取得斃日軍中隊長吉田三郎以下官兵340多名、傷80多名、俘淺田大尉,繳獲槍炮彈等不計其數的戰績。被擊斃的日軍大多數在鎮南圩和古鎮村兩處集中灑上化學藥物焚燒,不能集中焚燒的砍下一隻手腕帶走,屍體就地薄土掩埋。據當地群眾回憶,當年在鎮南圩一處焚燒死屍地點所見,燒不掉的鞋釘就有10多斤。國民黨部隊在這次戰役中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擔任正面阻擊任務的第524團官兵壯烈陣亡232人,助攻的56團傷亡總人數也達130餘名。

靈山民眾抗日遊擊隊在太平、那覓、那樓一帶由於作戰勇敢,被當地群眾稱為“敢死隊”。

戰役結束後,太平地區群眾將第524團及各部陣亡將士遺體合葬於泗峽坳上。並於次年4月樹碑勒石以紀念,軍民合作建造了陣亡將士公墓、紀念塔、武揚亭和碑廊。武揚亭上書聯雲:“武勇羨知兵衛國救民禦侮正憑君死守,揚威同殺敵衝鋒陷陣凱歌殊愧我生還。”

此墓,此碑,此塔,此亭,仍矗立在泗峽坳上供後人瞻仰,永垂青史!

「文化灵山」灵山史话·史海钩沉(三)

武揚亭

「文化灵山」灵山史话·史海钩沉(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