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不管你是哪裡人,只要在上海生活時間久了,就會慢慢變成上海人

這裡是劉小順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不管你是哪裡人,只要在上海生活時間久了,就會慢慢變成上海人

前些天,我跟一個朋友去蘇州,就在我們剛走出蘇州火車站的時候,朋友竟忍不住脫口而出:“哇!想不到這小城市的火車站,人也這麼多啊?”

什麼?蘇州是“小城市”?有沒有搞錯?關鍵是,我那個朋友也並不是上海人啊,他只不過從中西部地區來上海生活了十幾年,這就被上海潛移默化了?把蘇州都當“小城市”?蘇州到底是比哪個中西部城市“小”了呢?

當然,我不認為朋友說這話是出於什麼“惡意”,或者,他可能根本就沒有意識到自己在說什麼,只不過條件反射般地說出了這句話,只能說,當他在上海生活久了,慢慢地,就被某種“上海思維”所同化了。

不管你是哪裡人,只要在上海生活時間久了,就會慢慢變成上海人

“上海思維”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思維?我也具體說不清楚,自信?自大?洋氣?做作?可能都有一點,也可能都不太全面。但是以我在上海交往的朋友看,似乎不管你是哪裡人,湖北人也好、東北人也好、四川人也好、海南人也好,反正,只要你在上海呆的時間久了,生活久了,就會慢慢變成“上海人”。

你別說,我之前遇到過好幾個“上海”女孩,從穿著打扮、言談舉止上你幾乎看不出來她們是北方姑娘,簡直比上海本地姑娘還要“嗲”。

為什麼上海叫作“魔都”?可能,上海就是有這種同化的“魔力”吧?

不管你是哪裡人,只要在上海生活時間久了,就會慢慢變成上海人

我還聽說一個朋友的老婆是北京人,剛嫁來上海的時候特別不適應,看見菜場裡買菜的上海大媽一根蔥、一顆蒜、一把青菜地翹著指尖買,買完菜找回來的零錢也不會一把抓走,而是硬幣歸硬幣、紙鈔歸紙鈔,仔仔細細地理清楚了再放回錢包的各個固定的夾層裡,看著她都急死。

可是也就過了兩年,你再去看這個北京姑娘在菜場裡買菜,也就跟“上海人”的做派無異了。

不管你是哪裡人,只要在上海生活時間久了,就會慢慢變成上海人

或許是上海從來就沒有做過中國的重要政治中心吧,所以沒有高層建築的思維影響,倒是民間的文化力量非常強大,再加上上海是中國最國際化的大都市,深受西方影響,也形成了“中西結合”的海派文化,而這種海派文化在上海民間的同化力量讓來到上海的人都潛移默化中“融入”了進去。

相對來說,上海是一座文化和價值觀相對比較統一的城市,沒有北京那麼“百花齊放”,如果你不慢慢變成“上海人”,或許在這座城市就沒法長時間呆下去,而你在上海呆得越久,也就會變得越來越像“上海人”,這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冥冥之中的循環了。

無論你喜不喜歡上海這座城市,或者你喜不喜歡上海人,你都不能否認上海這座城市巨大的吸引力和同化力。那麼,你對上海這座城市和生活在上海的人都印象如何呢?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哦!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態度的旅行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