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奉節:金融扶貧措施精準 定向發力幫扶高效

奉節:金融扶貧措施精準 定向發力幫扶高效

奉節縣堅持把金融精準扶貧作為貧困戶產業發展脫貧致富的重要抓手,建章立制,完善制度,優化服務,強力推進,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2017年3月份以來,成功為10986戶貧困戶發放扶貧小額貸款5.25億元,放款金額居全市前列,有力助推了全縣脫貧攻堅。

(一)推進機制強有力

一是責任機制堅強有力。

奉節縣將扶貧小額信貸作為加大產業扶貧工作力度的一項重大舉措,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相關部門共同抓;鎮、村逐級落實領導責任,逐項落實幫扶幹部和幫扶措施;金融機構履行社會責任,勇於擔當,主動作為,形成了堅強的攻堅合力。

建立專項督查、暗訪督查和滿意度調查“三位一體”的督查體系,實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報、一月一整改。對連續兩月排名最後的鄉鎮主要領導進行約談,壓實工作責任。

二是聯動機制卓有成效。

政府、金融、農戶三級聯動,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建立週會商、月研判聯席調度會,及時解決問題和化解風險。

政府、金融機構共同優化貸款審批流程,指導貧困群眾填寫“兩表一書一合同”,經村、鄉(鎮)審核後統一交縣金融服務中心,再由縣財政局、縣扶貧辦、縣金融服務中心會審後將資料交承貸銀行並於7個工作日內放款到戶。

幫扶責任人與承貸銀行聯動,實時跟蹤貸款銀行卡激活情況。督促貸款貧困戶在資金髮放後立即投入使用,並認真填寫《扶貧小額信貸資金使用記錄表》。

發現有未按規定及時使用信貸資金的,要求立即督促整改。

三是幹部作用發揮明顯。

充分發揮黨員幹部政策準、業務強、素質高、思想活的優勢,通過專題業務培訓,將幫扶幹部、鎮村幹部等培養成扶貧小額信貸的宣傳員、信貸員、監管員,降低金融機構貸款風險和工作成本,消除金融機構“不敢貸、不願貸”的顧慮。

組建項目調查管理團隊,逐村逐社召開院壩會、發放入戶宣傳單、開設宣傳櫥窗等方式,提高貧困戶對扶貧小額信貸的知曉率和參與度。

奉節:金融扶貧措施精準 定向發力幫扶高效

(二)制度設計精又準

一是政策設計不斷細化。

結合該縣實際情況,深入細緻研究金融扶貧政策,先後出臺了《奉節縣精準金融扶貧產品創新方案》《奉節縣金融扶貧支持產業發展工作實施方案》《奉節縣金融扶貧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方案》《關於扶貧小額信貸工作盡職免責的通知》等一系列扶貧小額信貸政策文件。

不斷修訂完善政策,對不符合貸款條件的“四類人員”進行了及時清理,對系統標註為穩定脫貧的貧困戶取消財政貼息政策享受。

二是平臺建設全面覆蓋。

縣級設立金融扶貧小額信貸服務中心,鄉鎮設立金融扶貧服務站、村級設立金融扶貧服務點,利用公益性崗位配備村級金融服務專員,落實專門機構統一管理培訓,各司其職,形成一站式服務體系。

建立扶貧小額信貸大數據管理平臺。

三是產業導向更加突出。

貧困戶利用扶貧小額信貸資金,圍繞低、中、高“三帶”農業佈局和延伸產業鏈發展特色產業項目。

貸款貧困戶中,4007戶發展種植業,4412戶發展養殖業,1600戶發展種養複合型特色產業,787戶發展農產品加工業、鄉村旅遊等二、三產業。

在扶貧小額信貸資金槓桿的撬動下,有效促進了低山臍橙、中山油橄欖、高山中藥材、山羊、菸葉等的“4+3+X”特色產業發展,實現貸款貧困戶都有1—2個增收產業。

奉節:金融扶貧措施精準 定向發力幫扶高效

(三)聯結模式緊而實

一是金融扶貧+戶貸戶用模式。

貧困戶將小額貸款與到戶產業規劃、本土主導產業相結合,因戶制宜,實行戶貸戶用戶還,發展適度規模經營。

朱衣鎮硯瓦村2組貧困戶田幫平因產業發展缺少資金,貸款5萬元發展農家樂和臍橙產業,通過線上線下促進臍橙銷售,實現戶均年增收20餘萬元。

二是金融扶貧+股權量化模式。

利用扶貧小額信貸資金、政府獎扶資金和村集體經濟資金,引導吸納貸款貧困戶入股發展、量化股權,享受分紅。

馮坪鄉百福村20戶貧困戶利用100萬元扶貧小額信貸資金,與村集體經濟發展相結合,共發展200畝貝母,享受政府投入部分6%的保底分紅和扶貧小額信貸資金投入部分4.75%的保底分紅,實現戶均年增收2350元。

三是金融扶貧+合夥抱團模式。

整合扶貧政策,利用扶貧小額信貸資金,實現貧困戶抱團發展,獲得持續收入。

龍橋鄉陽壩村貧困戶劉學練利用危房改造補助並貸款5萬元,開辦“何客農家樂”,僅2個月創收達2萬多元。又擴大經營規模因資金不足,引導吸納本村2戶貧困戶各申請5萬元貸款作為入股資金,每年以股金的6%予以保底分紅,同時,在旺季對入股的貧困戶優先用工,帶動年戶均增收1萬元。

目前龍橋鄉已發展農家樂70家,共吸納190戶貧困戶貸款入股分紅,實現戶均年增收5200元。

四是金融扶貧+資產返租模式。

積極引導龍頭企業、專業大戶通過資產返租方式,帶動貧困戶增收。

奉節縣長賽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將位於汾河鎮水洞村4組已達中產的50畝獼猴桃園租賃給貧困戶,收取6000元/畝租金,負責統一管理、統一指導、統一服務,並以5元/斤實行保底價收購,預計可幫助貧困戶實現最低4000元/畝的純收入。

奉節:金融扶貧措施精準 定向發力幫扶高效

(四)防控體系嚴且細

一是建立信用體系。

每年評選30個信用示範村和3000名信用示範戶。對信用戶實施“梯度增信”, 即在上年的貸款金額的基礎上,上浮20%的授信額度。

推廣滾動貸款,C級信用戶貸款3萬元,按時還款第二年升級為B級可貸4萬元,第三年升級為A級可貸5萬元。

貧困戶每年12月20日前自行支付利息,財政再予以貼息。以村規民約固化信用條款,對延期不歸還貸款的貧困戶納入失信名單。

對出現惡意不還款的,開展司法追討,並整體下調全村貸款額度。

二是建立補償基金。

探索設立扶貧小額信貸風險補償基金,以1:10的風險保證金比例放款,並根據貸款進度動態存入風險保證金,專項用於彌補壞賬損失,目前設立風險補償金5000萬元。

三是捆綁幫扶責任。

將幫扶責任人納入風險防範機制,將幫扶幹部與貧困戶進行“責任捆綁”,從貸款宣傳、申請、推薦、擔保、監督、指導、收回等工作進行全程“捆綁”。

同時,捆綁相應的推薦責任風險金,1—3萬元承擔1%、3萬元以上承擔5%的推薦責任風險金。四是加強貸後管理。

健全貸後管理體系,開展定期入戶走訪,每月2次將產業發展情況用照片、視頻的形式上傳至扶貧小額信貸中心的大數據平臺,嚴密監控資金使用動向,實時跟蹤貸款貧困戶產業發展情況,確保貸款規範有效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