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香港DSE考試和高考比哪個更難?

前海新創客


Saying:
高考即將結束,每個人對高考的記憶似乎都是又模糊又具體的,並且都能說上兩句。圖書君印象最深的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現在想起還覺得很美好。
高考前幾天,數學老師講著卷子,突然停下頓了幾秒,接著是一陣掩不住的剋制笑意。
“你們每個人都用特別乾淨的眼神看著我,很好看。”
算了,她揮揮卷子,“你們現在不懂,以後就懂了。”

十八歲的信仰,美得像我們一樣。

今天圖書君給大家推薦《我們香港這些年》書中一篇講述香港“高考”的文章,算是平行時空裡發生的另一種類型的“高考”。

選自《我們香港這些年》

這一年我中學五年級,人生中第二次參加公開考試。這個考試叫香港中學會考。(中學五年級的畢業試,是全港的公開試,有些像高考)

香港街頭 攝影:李苗

這裡先要解釋一下香港的學制。在我的學生年代,也就是香港還沒回歸的八九十年代,香港學制跟英國一樣:小學六年,中學七年,大學三年。在這期間,全港性的公開考試有三個:小學六年級畢業前,要考第一個叫“學能測驗”的公開試;到了中學五年級,要考第二個“香港中學會考”,和全港會考生競爭預科的學額。

預科課程也就是中學的六和七年級,大家要讀一些預備進大學的科目。讀完後,要考最後一個“A-Level”(香港高級程度會考),才能進大學。

學能測驗在我考過之後不久就被取消了。香港迴歸後推行3-3-4學制,改為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小學六年不變)。“會考”跟“A-Level”合併,成為中學教育評核試。現在的香港學生從幼兒園到中學畢業,只需要考一個公開考試,與我們當年考三次的壓力比較,要輕鬆多了。3-3-4學制的另一個好處是,它早就被內地和大部分國家採用。香港採用了之後,就和主流的教育體系銜接起來,青年人出外留學就更方便了。

話說回來。學能測驗考文字和數字推理,都是選擇題。原意是要評估考生的邏輯能力,考試內容沒有死記硬背的成分。但這種評估怎能撲滅中國人幾千年來愛考試的熱情呢?於是坊間有各式各樣的應試模擬題售賣,學校也安排我們補課,以保證畢業生的成績能維持校譽。

香港舊式公車 攝影:李苗

到了中學會考,學生需要考三門必修科,以及至少三門選修科,才有進大學的資格。三門必修科中,包括兩門語言(絕大多數人會挑中文和英文,雖然我也見過某些特立獨行的人挑法語和英語)和數學。而選修科考什麼,就看你在中學四年級挑的是文科(歷史、文學等)還是理科(化學、生物、物理等)。我是讀文科的,就選修了經濟、世界歷史和中國歷史三科。除此之外,由於我校是教會學校,我們還要選修“聖經”科。選修變成必修,於是我總共要考七門科目。

跟內地與臺灣比較,香港中學課程的特色是政治色彩比較淡,既沒有像內地的政治課,也沒有像臺灣的“三民主義”課,以及那些肉麻的“蔣公故事”。就算教鴉片戰爭的歷史,也沒什麼忌諱的。反而教中國近代史時,由於設題老師不側重於此,分值不高,授課老師一般只輕輕帶過。

雖然教育制度不同,但學習方法卻一樣,中國人應付考試要上補習班,香港學生也一樣。香港的補習社很多,港九新界十八區都有,而以灣仔跟旺角區較密集。補習社內,課室能容納一兩百人是尋常事,坐在後排或者隔壁教室的同學可以看老師的直播畫面,就像看演唱會一樣。

香港夜景 攝影:李苗

補習社也是我等“餓男”認識女同學的上佳場所之一。除此之外,青年中心、公共圖書館也是上上之選。我家附近就有個基督教青年會中心,在自修室讀悶了,可以在中心內打乒乓球、下棋、看雜誌,休息一下。

除了讀書,當年的香港學生還有什麼活動呢?在香港,法律規定16歲以下不能進成人電玩城,18歲以下不能買菸、賭馬,不過我身邊的同學們全都違規了。我當時有點書呆子,而且長得顯小,就沒跟著去。

要說我的“不良嗜好”,可能要數打麻將。中學時,我常邀請同學在我家打牌,打得不大,於是父母也基本不管,我到了大學仍偶爾會打。到了中學六年級,有時候下午不用上課,我們就湊齊五個同學打車(香港的士一般可以載五個人)去銅鑼灣唱“LunchK”,就是午餐跟KTV一起,邊唱邊吃,而且很便宜,幾十塊一個人就能填飽肚子,還可以消磨一整個下午。

香港夜景 攝影:李苗

同學間活動多了,就需要緊密聯繫。當年手機是奢侈品,學生們只能買個call機,也就是內地的BP機。記得第一臺只能顯示數字,要用一個隨身攜帶的解碼錶來翻譯數字對應的意思。對方留言太複雜的話,就要在路上問商戶借電話,或者在電話亭投一塊錢打電話回call臺(傳呼臺)問訊。

後來有了能顯示中文的傳呼機,這簡直就像蘋果出iPhone一樣震撼。路上人手一部,都要掛在腰帶上最搶眼處。再加上廣告的推波助瀾,中學生大都覺得沒有傳呼機是會被人鄙視的。傳呼機廣告中,以黎明為和記電訊拍的一系列“阿May”電視廣告最令人難忘。廣告中,與黎明搭配的那個角色名字都叫阿May,不是耍酷就是賣萌,很受大家喜愛,也間接在香港捧紅了楊采妮、童愛玲、全智賢這些“前阿May”。

傳呼機的流行,帶動了傳呼行業的蓬勃發展,連帶著call臺接線員的薪金也水漲船高。我有的同學的暑期工就做這工作,不看重學歷,就看打中文字有多快。每月可以賺一萬多,當時這工資算非常高了,羨煞了我們這些不被取錄的同學。

回到會考。我在會考中考了個三優(A)四良(B),順利在原校升讀,總算對父母有了個交代。兩年後,我還要應付“A-Level”,才能夠進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