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法官故事|法官的小舉動,貧困戶的大希望

講述法官故事

法官故事|法官的小举动,贫困户的大希望

“庭長,今天高速公路封閉,我們是去還是另約時間”?書記員秦衛請示庭長王亮。

“去,一定要去,醫生都已經預約好了,這事不能再耽擱,我們走早點,車子開慢一點”。王亮果斷決定。

12月14日,是靈武市法院西郊法庭庭長王亮預約好為貧困戶小馬的妻子楊小玲(系化名)辦理殘疾等級鑑定的日子。王亮提前預約了醫生,調整安排了庭室工作,早晨6點,天還未亮,便與書記員秦衛開車出門了。因為頭天夜裡下過大雪,寒意深沉,路面結了層薄冰,車子很小心的行駛在冰面上。

接上小馬及其妻子後,看到他們眼神裡充滿的感激之意,王亮心裡暖暖的。2017年7月,根據扶貧工作安排,確定王亮為貧困戶小馬的幫扶責任人,剛接到任務的王亮詳細瞭解了小馬一家的經濟收入、居住生活等情況。“小馬有三個子女,其中兩個孩子上幼兒園,一個上小學,家裡還有一位80歲的老母親,妻子楊小玲於2017年患有精神分裂症,發病時會有暴力傾向,幻聽、幻象,曾無意識咬傷過自己的孩子。曾在寧夏寧安醫院、平涼精神病院接受過治療,現每日需要服用藥物來控制病情。小馬全家屬於搬遷移民戶,家庭貧困,無經濟來源,全靠小馬外出打零工來支撐,加之妻子楊小玲高額的醫藥費,使這個家庭一度陷入困境,屬因病致貧的典型。

掌握了小馬一家的致貧原因後,王亮開始盤算起來,決定幫助他們一家,多次聯繫當地殘聯、醫院,諮詢相關流程、費用等,並預約了寧夏寧安醫院醫生14號為楊小玲就診。

一路上,大家靜靜的坐在車裡,沒有什麼話語,天漸漸放晴。到了寧夏寧安醫院,王亮為楊小玲聯繫了預約的專家,辦理掛號,繳費,樓上樓下的跑,完全視為親人一樣對待,這些小小的舉動,感動了醫院的醫生們,大家積極的給予協助。中午十二點,經專家會診,確診楊小玲的病情,鑑定楊小玲殘疾程度屬於二級,醫院也出具了相關證明。當天下午,王亮便將鑑定書、醫院的證明等材料遞交靈武市殘聯,被告知將於2018年1月8日左右為楊小玲發放殘疾證。以後,楊小玲可憑寧安醫院出具的診斷證明及靈武市殘聯發放的殘疾證,每月到所在地的郝家橋醫院免費接收銀川寧安醫院醫生的診療和國家免費發放的藥物。

得知結果的楊小玲留下了感動的眼淚,丈夫小馬感激道:“這下我可以安心的在外打工了,她吃藥不用再花錢了,我們一家未來的日子有了希望”。

沒想到自己一個小小的舉動,卻讓小馬一家對未來的日子有了希望。擔任法庭庭長後的王亮,除了每天處在辦案的第一線,接待當事人、審理案件、答疑解惑之外,便又多了一項精準扶貧任務,時間過得緊湊、充實。扶貧的過程中,有過焦慮、有過無奈,但總有剛入職時,剛入黨時的誓言迴盪耳邊,讓他毅然堅守,心無旁騖,盡心盡責,總有那麼一些自己的小舉動幫助到貧困戶,讓他心胸開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