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客家有一種粄叫溜鍋粄

溜鍋粄是個很形象的名詞,它的做法是把粘米調成稠糊狀,用湯匙挑起順著鍋壁溜下去沸騰的熱湯裡去,這種方法做成的,吃起來口感韌中有脆,軟而不黏,清爽嫩滑。多吃不膩,口感好極了。

客家有一種粄叫溜鍋粄

溜鍋粄客家傳統小吃,兒時的味道。也是舊時改善伙食的美餐,可不是天天都可吃的到哦!客家人叫溜鍋粄,福建一帶叫鼎邊糊(又稱鍋邊糊)。

客家有一種粄叫溜鍋粄

溜鍋粄的做法:

粘米粉加清水調成無粉粒的米漿。舊時,將大米用清水浸泡2小時,洗淨撈起,加清水磨成濃漿。這樣的漿做出來,口感更好,細,韌。

客家有一種粄叫溜鍋粄

溜鍋粄主要在於米漿上,配料可根據個人口味用雞湯,豬肉湯,海鮮湯,只要你想吃的口味都可加進去。

客家有一種粄叫溜鍋粄

鍋下煮湯,在鍋的上邊舀上米漿,見鍋邊的米漿烙熟起卷時,用鍋鏟小心的將凝結好的粄片剷下來。

客家有一種粄叫溜鍋粄

調湯,主料個人口味可選肉類或海鮮,配料蔥花,油,鹽。(配上燒肉,油條碎也是不錯的選擇)

客家有一種粄叫溜鍋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