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什麼時候服降壓藥最合適?

諶海飛


關注李博士和你談健康,帶給你更多更實用的健康知識!

之前的問答裡回答過類似的問題,可能有些朋友覺得還是不夠清楚,那我就再來給大家總結一下。

一、服用降壓藥的時機

如果安靜坐位休息5分鐘以上測血壓,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就診斷高血壓了!

有的高血壓1級的病人通過控制鹽分、糖分攝入、戒菸酒、控制體重和每天運動,血壓能夠恢復正常,不一定服用降壓藥。如果通過以上方法血壓仍沒有降到140/90mmHg以下,就是開始服用降壓藥的時機了!


二、一天之中什麼時間服用降壓藥合適?

1.餐前還是餐後?

降壓藥一般不受食物和胃酸的影響,因此餐前餐後都可以,具體是什麼時間服用,要看血壓波動規律。

2.早晨服用還是晚上服用?

如果是長效降壓藥,也就是一天只用服一次的降壓藥,早晨晚上服用都可以。不過,如果有夜間血壓升高的情況,或者晨峰血壓高的情況,有研究認為,睡前服用降壓藥可以減少因夜間和晨峰血壓升高而造成的突發心臟病、腦血管病,並可減少因心腦血管病造成的死亡。

因此,有些研究建議如果是同時服用兩種或三種降壓藥,可以至少把其中一種放在睡前服用。

如果是短效的降壓藥,就要按降壓藥的持續時間,一天分2-3次服用。

不過,現在醫生一般會建議服用長效降壓藥,以期達到平穩降壓。而且長效降壓藥一天服用一次,也更方便。

也有研究發現,纈沙坦和賴諾普利早晨服用和睡前服用降壓效果並沒有不同。主要是這兩個降壓藥的藥效持續時間比較長。

總結一下,長效降壓藥早餐晚上服用都可以,如果有夜間血壓高的情況,最好在睡前服用。重點是安排一個自己不容易忘記的服藥時間,每天按時服用。


李博士和你談健康


臨床上很多高血壓的患者最常問到的一個問題是:張大夫,我這個降壓藥是餐前吃還是餐後吃啊?說實話,心內科領域的降壓藥,不像阿司匹林腸溶片和他汀那樣有固定的服用時間,大部分降壓藥餐前餐後吃沒有特別嚴格的限制,這也是心內科醫生可能一直沒有跟您特別強調降壓藥用藥時間的原因。但是,今天為了使大家能夠更加了解藥物何時服用更加科學,我還是給大家做一個詳細的解釋說明。

1、鈣離子拮抗劑(地平類降壓藥)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絡活喜、安內真、壓氏達):一般起始劑量是5mg,可逐漸增至每日10mg,每天一次,餐前餐後均可服用。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達):一般初始劑量為2.5mg,最大可增至5mg,每天一次,餐前餐後均可服用。

非洛地平緩釋片(波依定):一般以2.5mg起始,可以逐漸增加至10mg,每日一次,餐前餐後均可服用,不可掰開、咀嚼或壓碎等。

硝苯地平控釋片(拜新同):一般初始劑量為30mg,最大可增至60mg,每天一次,餐前餐後均可服用,不可掰開、咀嚼或壓碎等。

硝苯地平緩釋片(得高寧):一般初始劑量為10mg/次,最大劑量為20mg/次,一日2次,餐前餐後均可服用,不可掰開、咀嚼或壓碎等。

2、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普利類降壓藥)

卡託普利(開博通):一般初劑量6.25mg-12.5mg,一日3次。可以逐步增加至25mg,一日3次。建議空腹服用,最好餐前一小時服用。

依那普利(依蘇):一般初始劑量為5mg,每日一次,可以逐步增至每日10—40mg,分2—3 次服,餐前餐後均可服用。

貝那普利(洛丁新):起始劑量每次5~10mg,每日1次,以後視病情逐漸增至40mg每天。餐前餐後服用均可。

福辛普利(蒙諾):一般初始劑量為10mg,可以逐漸增加至每日40mg,建議空腹服用。

雷米普利(瑞泰,瑞素坦):一般起始劑量每次2.5mg,每日1次,以後視病情逐漸增至10mg。餐前餐後服用均可服用。

3、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沙坦類降壓藥)

氯沙坦鉀(科素亞):一般起始劑量每次50mg,每日1次,以後視病情逐漸增至100mg每天。餐前餐後服用均可。

纈沙坦(代文):一般起始劑量每次80mg,每日1次,以後視病情逐漸增至160mg每天。餐前餐後服用均可。

替米沙坦(美卡素):一般起始劑量每次40mg,每日1次,以後視病情逐漸增至80mg每天。餐前餐後服用均可。

奧美沙坦酯(傲坦):一般起始劑量每次20mg,每日1次,以後視病情逐漸增至40mg。餐前餐後服用均可。

4、β受體阻滯劑(此類降壓藥需要注意監測心率)

酒石酸美託洛爾(倍他樂克):一般起始劑量每次12.5mg,每日2次,以後視病情逐漸增至50mg,每天2次。建議空腹服藥。

琥珀酸美託洛爾緩釋片(倍他樂克):一般起始劑量每次23.75mg,每日1次,以後視病情逐漸增至95mg每天。餐前餐後服用均可。雖然叫緩釋片但是可以掰開服用。

拉貝洛尓:一次100mg(2片),每日2-3次,可以根據病情逐漸加量至200-400mg(4-8片),每日2次。建議餐後服用。

比索洛爾(博蘇、康忻):一般起始劑量每次2.5mg,每日1次,以後視病情逐漸增至5mg,每天1次。餐前餐後服用均可。

5、利尿劑

呋塞米:一般起始劑量每次10mg,每日1次,以後視病情逐漸增至20mg,每天1次。儘量白天空腹服藥,儘量避免睡前服藥。

氫氯噻嗪:一般起始劑量每次12.5mg,每日1次,以後視病情逐漸增至25mg,每天1次。儘量白天服藥,儘量避免睡前服藥。

6、複方製劑

氯沙坦鉀氫氯噻嗪片(海捷亞):一般起始劑量是每次1片,每日1次,以後視病情調整用藥,一般不超過2片每天。餐前餐後服用均可。

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安博諾):一般起始劑量是每次1片,每日1次,以後視病情調整用藥,一般不超過2片每天。餐前餐後服用均可。

纈沙坦氨氯地平片(倍博特):一般起始劑量是每次1片,每日1次,以後視病情調整用藥,一般不超過2片每天。餐前餐後服用均可。

以上藥物用量只是診斷大部分高血壓患者來說,其中心力衰竭、冠心病等病人也可能使用到以上藥物,用量並不完全一樣,不能一概而論。同時對於一些難治性的高血壓或者特殊的高血壓患者用量也有可能存在差異,特此說明。

更多健康信息,請關注張之瀛大夫頭條號。


張之瀛大夫


王醫生,請問這降壓藥是早晨吃還是晚上吃?

很多高血壓的朋友都不瞭解降壓藥幾點吃合適。尤其血壓控制不理想的人更關心這個問題。



第一、如果您想現在服用降壓藥,血壓控制理想,OK!繼續按目前的方案服藥,別忘記吃藥就行,就按照您現在的時間吃就行。

因為我們建議大家選擇長效降壓藥,也就是說一天服用一次即可。長效降壓藥都是緩慢釋放,每天堅持服用,藥物濃度基本就會在體內恆定,所以幾點吃都行。

第二、對於絕大多數人,都建議早上起來就服用降壓藥,一方面適應大部分人的生理,另一方面養成習慣,避免忘記服藥,再就是因為高血壓的年輕化,早起服用降壓藥保證一天血壓平穩。

多數學者認為正常人24小時血壓節律呈雙峰雙谷,即上午6~10時上升,午後2~3時下降,4~6時又上升,以後緩慢下降直至凌晨2~3時的最低谷值。


這樣描記形成的晝夜血壓波動曲線狀如長勺,我們形象的稱這種血壓為勺型血壓。

所以,如果您剛開始服用降壓藥,最好早晨服用,如果您現在的血壓不理想,需要調整用藥,那麼也建議早晨服用。

第三、如果屬於難治性高血壓,最好排除繼發性高血壓,後並帶一個動態血壓監測,觀察血壓的波動,然後調整用藥,甚至很大一部分難治性高血壓都需要每天兩次用藥。

剛開始服用降壓藥的朋友,不要心急,起效慢一些,並不是沒有效果,長效藥一天只須服用一次。為了達到有效地控制24小時的血壓,對於大多數朋友來說,一般情況下藥還是放在早餐前後1小時服用為好。


總之,不管我們幾點服用降壓藥,第一我們必須記著服用降壓藥,別忘記就行,第二一定要學會監測血壓!


心血管王醫生


(特邀回答:山東省千佛山醫院平原醫院臨床藥學室 高麗麗)


高血壓是一種起病隱襲、進展緩慢、併發症和合並症多的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常用的降壓藥有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RB)、鈣通道阻滯劑(CCB)、β-受體阻滯劑、α-受體阻滯劑、血管擴張劑及固定複方製劑等。人體血壓在一天24h內呈規律性波動,那麼,降壓藥是什麼時候服用合適呢?

正常人的24h血壓表現為夜低晝高型,呈“雙峰一谷”現象,即清晨覺醒和起床後明顯升高,上午8:00-10:00達峰值;此後下降,在16:00-18:00血壓再次升高;以後緩慢下降,直至凌晨2:00-3:00時至最低值,即“杓型血壓”。根據夜間血壓(22:00-8:00)較白天血壓(8:00-22:00)的下降率,血壓的晝夜節律可分杓型(白天血壓高)、超杓型(白天血壓較高)、非杓型(夜間血壓高)、反杓型(夜間血壓較高)。

對於“杓型血壓”的高血壓患者來說,每天晨起(6:30-7:00為最佳)服用一次長效降壓藥,以控制一天的血壓。若需每天服用2次中效降壓藥,則在下午16:00服用另1次即可。此類患者一般不宜睡前或夜間服用降壓藥,因這樣更易造成凌晨2-3時血壓過低,致腦動脈供血不足,甚至誘發缺血性腦卒中。


此外,“超杓型血壓”的高血壓患者也是清晨服用長效降壓藥,夜間不宜服用。

對於“非杓型血壓”或“反杓型血壓”的高血壓患者(主要是夜間血壓高),可晚間或睡前服用長效降壓藥。


因此,服用降壓藥時間需視患者血壓變化而定,不可自己隨意更改服藥時間尤其是晚上。


參考文獻:

1老年人異常血壓波動臨床診療中國專家共識[J].中國心血管雜誌,2017,22(1):1-6

2林能明.科學用藥:常見病臨床藥師用藥答疑[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004-005

3張石革.藥師諮詢常見問題解答[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5:154-155


醫患家


段醫生答疑在線🍀聊聊降壓藥服用時間🍀


降壓藥目的是為了確保一天血壓的平穩,所以瞭解血壓的波動特點才能合理用藥。

血壓在24小時的生理波動是怎樣的?

大多數人(非藥物控制)24小時血壓波動具備“兩峰一谷”:也就是清晨8~9點血壓達到高峰,下午16~18點為第二個高峰(與第一個高峰相比也稱為次峰),凌晨2~3點達到谷值(一天中最低值),這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我們稱之為勺型血壓。

也有些高血壓患者不具備這樣的生理特點,出現24小時血壓波動大,夜間血壓降低不明顯。


為達到更好的降壓效果,服用藥物的時間怎麼決定?

總體原則是依據血壓波動特點,降低血壓晨峰峰值,減小血壓波動,從而減輕高血壓造成的心腦腎等臟器損傷。但根據情況不同會有以下差異:

①針對符合上述所講勺型血壓的患者,如果一天兩次用藥的話,建議上午7點和下午14點用藥最好;

②如果使用長效降壓藥,建議每天早晨服用一次。

③如果勺型血壓不典型,夜間血壓不降反升,我們考慮晚餐前後服藥,以此來控制升高明顯的夜間血壓。

④如果夜間血壓降低幅度過大,以至於超過白天的20%,我們為避免夜間血壓過低造成腦缺血梗塞,建議早上服藥一次。


特別注意

①開始服用降壓藥物治療時,必須實時監控血壓波動,找準自己的血壓生理節律,對症選取適合自己的用藥時間。

②藥物不同,用藥時間會有差異,如進餐能夠降低吸收率的卡託普利,可以餐前或空腹服藥;引起體位性低血壓的多沙唑嗪,可以睡前服藥;而利尿劑為避免影響睡眠,可以白天服藥。

③對於緩釋片和控釋片,為確保其藥物釋放的均衡,切記不要掰開服用。

④對於短效降壓藥,大多服藥後30分鐘起效,而長效降壓藥,也可能需要一週左右的時間才能達到最大降壓效果,所以要遵守醫囑,特別是服用長效降壓藥時,切記不要貿然加大劑量,以免引發低血壓風險。

👇關注段醫生,健康又養生👇

段醫生答疑在線


什麼時候服用減壓藥最合適?按照醫生的建議的時間服用降壓藥最合適。

血壓高了才服用降壓藥?

很多人有這樣的誤區,一般自己的血壓高了才服用降壓藥,其實這樣是不正確的。因為正常的情況下一般以下幾個方面就需要按時服用降壓藥了

1、血壓忽高忽低

有些人因為外在因素或者飲食因素可能血壓處於比較邊緣的高血壓的情況,這時候可能不屬於高血壓人群,但是血壓很怕忽高忽低非常不穩定,這樣容易造成身體血管及臟器的一系列問題,所以這時候應該去醫院問醫生自己服用降壓藥的時間。

2、血壓持續高但是不會非常高

這些人群可能處於血壓高的情況但是又不是非常的高,可能屬於高血壓的亞急性情況,這個時候建議也是諮詢醫生比較好有沒有服用降壓藥的時間,需不需要長期服用。

3、已經是高血壓但是不願意服藥的人群

有人已經診斷為高血壓可能處於初期階段,但是還不願意服用藥物的人群這些人群迷信食物療法和健康運動,但是有時候血壓仍然不穩定。

依照醫生建議服用減壓藥物

沒錯,正常來講最好的在醫生建議下服用,因為一般人掌握不好自己的正常劑量和服用的時間,一般來說高血壓很容易引起血壓的忽高忽低,如果是醫生建議一般可以在正常的範圍內控制的很好,不會引起血壓的忽然浮動,所以建議正常來講最好遵循醫生的建議,還有有些控制高血壓的情況屬於聯合用藥,這時候更應該遵循醫生的建議。並且要隨時的關注自己的血壓。


營養海賊團


人體的血壓並不是恆定的,而是有一定的波動性。當血壓的這種波動性增高時會對身體的一些器官造成一定的損害,並且損害的程度和發生率會隨血壓的波動性增高而增高,所以在血壓增高之前口服合適的降壓藥可以降低血壓及血壓波動性帶給身體的損害。

正常人體一般在清晨6-9點及下午4-6點出現血壓升高,在凌晨2-3點出現血壓降低;則服藥時間一般選擇清晨早起及下午3點半左右服用降壓藥,不建議睡前服用降壓藥,因為會增加夜間低血壓的風險,易引發腦卒中等。

目前服用的降壓藥有多種,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心血管狀況、相應器官的損害程度、併發症、降壓效果及藥費等綜合考慮選出適合患者服用的降壓藥。降壓藥根據藥物的作用時間一般分為長效、中效、短效。

長效藥藥效一般維持在24小時以上,比如絡活喜,起效較慢,需觀察4-7天左右才能達到穩定降壓的效果,患者只需每天口服1次即清晨一次便可,具有較好的醫從性。中效藥一般維持藥效在10-12個小時左右,比如波依定、倍他樂克,為達到降壓效果,則清晨和下午均要口服,則一天需口服兩次,但是患者往往會忘記口服下午的降壓藥。短效降壓藥一般維持5-8個小時左右的療效,起效較快,由於藥效維持時間較短,為達到降壓效果,則一天須口服3次,患者較口服長效藥醫從性差。

本期答主:樊河莉 碩士研究生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生命召集令


【專業醫生幫您做解答】

這是一個高血壓患者很關注的問題,也是關係到能否達到最佳降壓效果的細節問題,應當從以下的幾個方面來認識:

首先,要知道什麼才是最佳的降壓效果,包括三個方面:

  • 將血壓降下來,達到目標要求,通常最基本的要求是全天最高血壓降到140/90mmHg以下。

  • 保持全天血壓平穩下降,避免忽高忽低,把最高時段的血壓降下來,全天血壓的整體水平即會下降。

  • 確保全天血壓變化與人體正常的血壓變化曲線一致,即保持上午6:00-10:00、下午16:00-18:00兩個血壓高峰及夜間血壓有血壓低谷,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兩峰一谷”的勺型血壓,白天最高血壓與夜間血壓相差10-20mmHg。

其次,要了解自己全天血壓是如何變化的,通常有幾種情況:

  • 全天血壓符合“兩峰一谷”的變化規律

  • 全天血壓呈現夜間血壓與白天血壓相近,甚至高於白天血壓的情況,稱為反勺型血壓

  • 全天血壓呈現夜間血壓比白天血壓低10%以上,通常低過20mmHg,稱為深勺型血壓

第三,要知道血壓並非降的越低越好,通常服用降壓藥後血壓低於110/70mmHg,即需要調整降壓藥的用量,特別是患有腦梗或是高齡老人,血壓過低將可能導致腦供血不足等危險情況發生。

第四,要知道降壓藥的起作用時間,目前大多患者是每天服用一次長效降壓藥,往往在服用後2-4小時發揮最大的作用。

綜上所述,降壓藥的服用時間應儘可能符合幾個條件:

  • 在全天最高血壓到來前2小時服藥,將最高血壓降下來,全天血壓水平即會整體下降。

  • 避免在血壓最低時段到來前服藥,否則可能發生嚴重低血壓事件。

這也是初診高血壓患者、評判降壓效果是否良好及制定合理降壓方案時,要進行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的原因。根據檢測出的24小時血壓變化曲線,服藥時間有所不同:

  • 勺型血壓的患者宜在早晨一起床時即服用降壓藥,把全天第一個血壓高峰降下來

  • 反勺型血壓的患者宜在晚上睡前服用降壓藥,將夜間血壓降下來,白天血壓也會隨之下降

  • 深勺型血壓一定要避免在夜間服用降壓藥,宜在早晨起床後再服用。

  • 如果早晨服用降壓藥後,下午16:00-18:00第二個血壓高峰仍然偏高,則應在下午14:00加服一次短效降壓藥。

總之,根據自身的血壓變化情況,合理安排降壓藥服用時間,才能確保以最少的降壓藥用量獲得最佳的壓效果,這也是不同的患者服用降壓藥時間不同的原因。當高血壓患者遇到血壓控制不佳的情況時,去醫院做一個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請醫生調整一下治療方案吧!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天天聽健康


一天的什麼時間段內服降壓藥最合適,回答基本都是大同小異,個人認為:

如果你一天只需服用一次量的話(長效類降壓藥,一次一粒),最好是每天起床後的7點左右服用。因為一般人高血壓病的高峰值基本都是在上午的9點到下午的3點左右,所以早上服用最佳。如果你一天需服用兩次量的話(一次兩粒),建議你上午7一8點服一粒,下午3一4點再服用一粒,這樣24小時內的血壓就會比較平穩。睡覺前,特別是老年人不宜服用降壓藥,容易在睡眠期間血壓突然降低,會影響到生命安全。但一旦服用上了高血壓藥劑,中間就不能停頓了,必須天天堅持服用。



打開車窗看景色


一般情況下血壓出現的高峰:

1,早晨6——9點之間 2,傍晚5——7點之間

凌晨兩點到三點是血壓的低谷。

即血壓成勺形,夜低晝高!因此,清晨常被成為高血壓病人的魔鬼時間。

建議:高血壓的人,早上8-9點吃降壓藥,能把血壓控制下來,能使一天24小時血壓有一個穩定的水平。但是有些人不愛惜自己,長期依賴降壓藥的人群,最終的結果也糟糕至極,併發症出現了,那個時候又會增加一個藥罐子,又必須多吃一種藥了!這是誰的錯?

我只想說: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何為慢性?粗魯的理解就是發展比較慢,需要很多年的壞習慣以及飲食積累而導致的,慢就意味著給患者充足的時間去修正,不說還原到正常血壓,最起碼你保持初級階段的那個血壓數值有難度?我們都知道正常血壓是收縮壓/舒張壓120/80mmHg,臨床醫學判斷有高血壓數值是140/90mmHg,而這兩個數值中間的數就是我們身體的提醒,提醒你血壓不正常了,要改了!然而很多人依然看不見,最後後悔的時候又有什麼用?

人的血壓是一步一步慢慢升高的,我還沒有見過那個一開始得高血壓的人血壓值飆到200多的,突然的血管爆裂的患者都是多年的高血壓,然後在外力的作用下導致的結果!慢慢升高才稱之為慢性疾病,這也是人類的智慧!

血壓到底起什麼作用呢?我們都知道,人體有很多的血管,血管中的血液主要是運輸營養物質到人體各組織細胞以及末梢微循環組織,而這個引領者就是血壓,只有血壓存在血液才能正常循環運輸營養,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一個患者對降壓藥有依賴性,清晨血壓高了,然後一顆降壓藥下去(我們都知道降壓藥常見作用就是擴張血管或者降低心率)血壓是降下來了,但是血液流速變慢,本來需要營養的部分組織細胞沒有及時得到營養成分,有的肯定就死亡了,這個時候人體自身發現不對!這樣不行啊,營養不能及時供上啊,然後又提升血壓加快血流速度,啪!又一顆藥下去,血管再次被擴張,血壓再次降下來,如此反反覆覆,降低心率同樣也是這個道理,血壓是人體自身需要的,它不會惡意提升,只會慢慢提升!但是長期的血管被擴張,就跟橡皮筋一樣,扯著扯著就失去了彈性,血管一旦失去彈性,想要逆轉就更加困難,併發症的產生只是時間問題。

那一個人為什麼會得高血壓呢?病因是什麼呢?其實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都知道

肥胖,飲食等等各種惡習造成的,這些惡劣的習慣導致人體要麼血管變窄(轉式脂肪堆積在人體的血管壁導致血管通路狹小,血粘度升高)一旦通路變窄,就跟堵車一樣,血液營養運輸無法正常供給人體就會提升血壓加速血液運輸,另外有可能血管彈性變差,血流速度緩慢(這個好比硬水管和軟水管,水管好比血管,硬的水管水流速度明顯更快,軟的水管水流速度軟趴趴的前行,當然人的血管彈性除了硬度還有張力,和自來水管只是方便理解)這個時候一樣會提升血壓,所以真正調理高血壓一定要把握時機,越早越好,一旦發現血壓不對就應該注意了,降壓藥始終只是輔助,而不能長期依賴,改善高血壓我們直接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擴張血管的通路(降壓藥雖然有這個作用,但是實際是自欺欺人,因為血管壁堆積的脂肪沒有清理掉)該減肥的減肥,減肥之後轉式脂肪減少,通路自然打通,還要降低血粘度,清楚血液中的毒素(一條水溝如果垃圾毒素很多,水流速度自然緩慢,如果清澈見底水流速度自然正常,水溝和人體血管是一個道理)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榨一些蔬菜水果汁,比如西芹汁,胡蘿蔔汁等,一方面斷絕毒素的同時還可以清楚毒素,一箭雙鵰!第二方面我們需要改善血管的彈性,血管彈性賴以生存的營養物質:比如維生素E,抗氧化的同時還能保護血管壁,充足的不飽和脂肪酸(葡萄籽油,亞麻籽油,魚油等)降低血液粘度(比如納豆),讓血液一順到底!主導血管伸縮的鈣鎂礦物質,保持良好的彈性,以及幫助各類營養物質轉化的B族維生素,充分修復受損的組織細胞方可真正改善血壓問題。

總結:處理血壓問題一定要從病因入手,任何疾病的產生必須同時具備病因+發病條件兩個關鍵因素,這是病理學的總綱!切段病因,疾病才能真正被控制或者改善,降壓藥的存在明顯只是短暫控制,該用降壓藥的時候的確需要藉助它的功效,比如頭很暈的時候,但是解決的不是病因,我們應該在降壓藥輔助的情況下改善血管彈性,降低血粘度,控制好體重減少轉式脂肪的堆積,清除血液中的毒素垃圾等等為主要方向,以前者為輔助後者杜絕病因的由來才是真正的幫助高血壓患者,而不是終身服藥!再次提醒廣大的患者,如果您的血壓還有挽救的時機,請不要談任何條件,好好的規範自己的生活飲食習慣,為自己以及家人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