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心聲:所有空談滯銷原因不落實行動,就別再刷存在感了!

心聲:所有空談滯銷原因不落實行動,就別再刷存在感了!

我們大多時候喜歡且習慣事後評判是非對錯,至於行動那是極少數人會考慮的。

你在瀏覽信息時,是否多少都有刷到關於“滯銷”的話題?

僅2018年上半年,就有多起滯銷事件登上了微博榜!

下面列舉幾個滯銷案例:

案例一:“衢州萬斤椪柑滯銷堆成山,果農忍痛集體傾倒掩埋”,這是2018年4月的一起滯銷事件。在梅雨季節即將到來之際,1角1斤跌到谷底的收購價還無人問津,浙江衢州柯城區橘農只能忍痛把一箱箱椪柑傾倒在地裡,挖坑掩埋。

案例二:“6萬斤桃子滯銷,桃農:5毛錢一斤, 已有1萬斤被倒進魚塘”,這是湖北棗陽6月初發生的桃子滯銷事件。今年雨水多,甜度不夠,加上集中上市等原因,往年2元/斤的批發價,今年只賣到5~6毛,眼看著要放爛,只好將賣不掉的桃子倒在路邊、魚塘。

案例三:“一個縣菠蘿差價60倍!農產品滯銷根源在哪”,廣東徐聞縣5億多斤“巴釐菠蘿”滯銷,5分錢一斤沒人要,每畝虧本千元以上;而裡縣“臺農17號”三四元一斤卻供不應求,每畝利潤8000多元。幾乎同時相鄰海南省東方市又傳來芒果滯銷,大量已經成熟卻無人收購的果實堆積如山,開始爛在地裡……

心聲:所有空談滯銷原因不落實行動,就別再刷存在感了!

擴種、銷售、品質——滯銷主要原因

滯銷之聲此起彼伏,不少網友都有疑惑“經常看到這類滯銷新聞,別的地方賣得貴,偏偏果農那邊就滯銷,問題到底出在哪裡?”一系列事件背後其實都有著複雜原因構成。

原因1:跟風擴種,嚴重供大於求

據統計,我國人均果園佔有面積0.14畝,人均水果佔有量127.2公斤,已經接近世界人均水果消費量(65公斤)的兩倍,處於嚴重過剩狀態。但當看到一批人在某種水果上獲得可觀利益時(比如柑橘),首先種植戶會跟風改種,再者一些外來資本也會趁機介入瓜分市場,更甚者政府部門不做預估卻也在大肆鼓勵種植……從供不應求到供大於求,比想象的時間短得多。

原因2:銷售渠道單一,惜售情緒嚴重

普通種植戶種植全憑主觀意識:什麼賺錢種什麼,對整體市場的走向、市場需求不瞭解,同時也缺乏必要的銷售手段。這也造成市場很容易出現飽和,並且缺乏主動營銷的意識。

種植戶出售果品經常出現“賣低不賣高”的怪象。怕賣早了後期漲價會虧,結果等來的確是一再跌落,只好忍痛出手。市場不可控因素太多,控制在高出成本價合適範圍內能出手時儘快出手方是明智之舉。

桂林荔浦沙塘橘基本上每年春節過後會出現漲價現象,曾賣到過7~8元/斤,而2018年春節前沙塘橘價格3.5元/斤,相比之前半價跌落,荔浦種植戶不捨得賣,根據經驗都在囤貨想等到春節後可以大賺一筆,結果只有1.5元/斤左右,對當地打擊非常之大。

原因3:品質差,產品缺乏競爭力

在無良商家的苦情營銷策劃下,紅極一時的“滯銷大爺”在今年終於將消費者同情心消耗殆盡,網友紛紛吐槽,“買過一次真的不想再買第二次,真難吃”、“滯銷是有原因的”……

全國各地不時發生的農產品滯銷案例中,除了不可抗力,更主要原因還是落後種植習慣導致農產品結構單一、產品質量差,難以滿足市場需求。

有人認為,當農業主體依然還是的小農生產時,不具備超出大眾的認知和學習能力,就容易做出個體合理但集體不合理的生產決策和舉動。記者調研走訪時,就經常聽到服務種植戶的農資人說,“你讓他疏花疏果感覺跟要他命似的,特別捨不得”,真的是可氣又無奈。

我國面臨的“產能過剩”問題會愈演愈烈,加之外來的“狼”也越來越多,“佳沛”獼猴桃、“都樂”香蕉、“新奇士”橙……“過剩”和“競爭”已經成為中國果業的新常態。有了“標準化”,“品牌化”才不會拐腳,才能走得長遠。

萬商大會解決滯銷問題,不再空談口號!

說真的,關於滯銷的原因我們瞭解真的夠多的了,但到底對種植戶有什麼用?能解決什麼實際問題?對大多數滯銷信息,我們只會在閱讀時唏噓不已,根據網上信息刺激消費解決的滯銷問題怕只是冰山一角,苦情營銷不是長久之計。而種植端收益無保證,上游各鏈條也別想好過——投入積極性會受到嚴重影響。

到底有沒有實實在在的手段可以解決滯銷問題?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賣出好價錢?到底怎麼解決種植端賣不出去,消費者買不起的問題?

本次《農資與市場》傳媒“萬商大會”,我們不空談口號就要做極少數的行動派,要堅定、踏踏實實為在我國佔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南方果品謀福利。

“萬商大會”分論壇之“2018南方果品產銷一體高峰論壇” 將邀請行業專家、農資企業、農業金融、採購平臺等果品領域的權威大咖,共同探討南方果品的“更好品牌,更好產銷”,助力品牌農業。 作為深耕農資行業20年之久的行業媒體,我們有必要,也有能力,更有勇氣在解決種植端與消費端之間做出引領,我們要做的就是“打通全產業鏈,讓各個環節對接更精準、運轉更高效”!

2018南方果品產銷一體高峰論壇

背景: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果產出國,種植面積與水果產量一直穩居世界第一。而這其中,南方果品在中國果品市場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像柑橘、荔枝、獼猴桃、香蕉、芒果、火龍果等均在南方有種植。

近年來,伴隨著果品產業的迅猛發展,一方面新消費崛起下的商業生態構建,對於水果產業的要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面,互聯網的高速進化,無數盈餘開始鏈接、成長,新鏈接下種苗、農資、農業金融、果品溯源、果品深加工等融合升級,形成新零售。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如何把握住市場的新機遇去推動南方果品更好發展,如何打造種植出高品質的果品,如何建立良好的銷售渠道,進而建立符合南方果品的產銷一體化體系,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難題。

站在2018年這個農業時代的重要窗口,我們希望踏實一點,再踏實一點,聚焦果品產銷一體融合,推動產業的長遠發展。為此,《農資與市場》傳媒特發起“南方果品產銷一體化高峰論壇”,將邀請行業專家、農資企業、農業金融、採購平臺等果品領域的權威大咖,共同探討南方果品的“更好品牌,更好產銷”,助力品牌農業。

主辦:《農資與市場》傳媒

協辦:柑橘網

指導單位:

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

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

參會群體:

1.水果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農場主、生產基地、農資企業

2.國內外水果產業相關生產企業、銷售平臺、服務平臺、研究機構等產業代表

3.國內水果種植區政府代表

參會聯繫:

李老師 1863878214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