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西紅柿病毒病(黃化曲葉病毒)如何防治?

鄉村農民老潘


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是番茄種植中常見的一種病毒性病害。病毒嚴重危害番茄的正常生長,給種植戶造成了很大影響。那麼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如何防治?



發病症狀:番茄感染此病毒,往往會導致番茄植株矮化,生長停止,而且頂部的葉片會逐漸發黃、縮小,葉片捲曲、變厚、變硬、文脈也變紫色。嚴重時植株萎縮不生長,最後就導致不開花結果,甚至死亡。



發病特點:這種病毒性病害是通過蚜蟲的傳播以及平時定植、梳理植株時通過摩擦將病毒從一株傳播到另一株,一般高溫時發病更為嚴重,而在氣溫較低時病毒傳播減緩。



防治措施:首先培養長勢好的無病害的健康苗,並且做好苗床的消毒處理,預防此病可以用黃化曲葉病毒靈B灌根劑3000倍進行噴灑,然後在整地,並用防蟲網覆蓋。定植時也要用此溶液進行灌根。在種植上要做好控制氮肥的施肥量,保持田間溼潤,合理灌溉,少量多次,以防土壤積水,最後實行輪作換茬,減少病毒傳播。


鄉村波比


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簡稱TY),比較典型的症狀表現為:植株生長緩慢,頂部新葉發黃、皺縮、變小,葉片背部葉脈變粗,葉片邊緣上卷,也有部分葉片變厚,邊緣不上卷,葉片仍保持綠色或者葉緣輕微發黃,染病嚴重的植株嚴重矮化,無法正常結果。

▲感染番茄TY病毒的番茄

黃化曲葉病毒病是發生在秋茬保護地番茄上的一個重要病害,煙粉蝨是番茄TY病毒的主要傳毒媒介,獲毒後可終生傳毒,因此,要及早防治。

育苗期管理

育苗期管理對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的防控至關重要,可通過以下幾項措施實現:

1. 選擇抗病、耐病品種,目前的抗病品種較多,選擇的空間比較大。

2.建立低風險苗床。苗棚(床)用50~60目防蟲網進行隔離,高密度懸掛黃板(1塊/平方米), 控制煙粉蝨的發生。

3.杜絕帶病苗出棚。定期仔細觀察待定植番茄幼苗心葉是否有輕微皺縮,葉片顏色是否偏黃,具有上述特徵幼苗是否比較矮小,如疑似上述的幼苗必須徹底清除。

4.保證無蟲定植。對將要定植的番茄幼苗提前2~5天進行藥劑處理,選用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7~20克/畝,或22%螺蟲·噻蟲啉懸浮劑32.7~43.6克/畝噴霧,徹底殺滅煙粉蝨,然後再定植生產。

5.對於發病嚴重的苗棚,進行徹底銷燬,防止病苗擴散傳播。

定植前準備

1.前茬作物拉秧後,徹底清除植株殘體及雜草,帶出棚室外妥善處理,並密閉棚室,採用燻煙劑,清潔棚室。

2.定植前,先用50~60目防蟲網將棚室的上、下兩個放風口進行覆蓋,大棚門口掛上用防蟲網製作的門簾,預防棚外菸粉蝨遷入棚內。

3.禁止外購苗。防止帶毒苗傳入我區,減少損失。

定植後管理

1.定植後,立即在棚室內懸掛黃板,每5~7米懸掛一張,懸掛於距番茄生長點15~20㎝處,並隨番茄生長進行調整。注意黃板失效後要立即更換,確保防治效果。

2.加強田間調查,在番茄初花期加強田間調查,如發現疑似病株及時拔除帶出棚外銷燬,如發現煙粉蝨應立即進行藥劑防治。

3. 定植以後加強田間管理,發現煙粉蝨後定期進行田間防治,可選用10%溴氰蟲酰胺可分散油懸浮劑33~40克/畝;或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7~20克/畝;或99%礦物油乳油300~500克/畝;或22.4%螺蟲乙酯懸浮劑21~32克/畝噴霧防治。宜在清晨或傍晚成蟲多潛伏於葉背時噴藥,噴藥時要均勻周到,重點噴施葉背面,以上藥劑交替輪換使用,每種藥劑連續使用不得超過2次,防止單一用藥,產生抗藥性。


蔬菜那些事兒


番茄病毒病是番茄的重要病害,尤以秋番茄、秋延後栽培番茄發病嚴重。番茄病毒病常見的有花葉、蕨葉、條斑、混合侵染四種類型。其發病率以花葉型為最高,蕨葉型次之,條斑型較少,而為害程度以條斑型、混合型最為嚴重,甚至造成絕收,蕨葉型居中,花葉型較輕。

其防治方法有:

1:選高抗品種種植。

2.種子滅菌。播種前,用0.1%高錳酸鉀浸種30分鐘後,撈出後清水衝淨再催芽播種。

3:實行2年以上輪作,採用配方施肥技術,噴施愛多收6000倍或0.1%蕓薹素2000倍或植寶素7500倍液,增強生長能力,從而提高其抗病力。

4:栽培防治。適時播種,適時定植。早期發現蚜蟲、薊馬、白粉蝨可選用5%啶蟲脒、10%呲蟲啉或20%噻蟲胺等藥來防治。

5:平時注意巡園,一旦發現病情,即刻用藥防治。藥物可選2%寧南黴素500倍或5%菌毒清400倍液或7.5%菌毒.嗎啉胍水劑500倍液或20%松酸酸銅800~1000倍液噴施防治一次,15天后再噴一次。


綠葉有愛2


目前國內品種對番茄病毒病的抗性較差,而國外的品種對病毒病菌抗性較強,尤其是番茄黃花曲葉病毒抗性更加明顯,所以在選擇種植品種時一定要嚴格把關。

選擇抗性強的品種,瑞士先正達、荷蘭瑞克斯旺、以色列海澤拉、河北東秦種業等都有高抗該病毒的番茄品種。病情嚴重地塊也可以與青椒、西葫蘆等作物進行輪茬種

2、加強病蟲害防治

因為煙粉蝨、白粉蝨是番茄病毒病菌的主要傳播媒介,所以在煙粉蝨防治上,一定要加強前期預防和控制,及時有效得進行防治。

防治方法:控制番茄病毒病發生與流行應採取抗病品種和農藝防治並重,結合藥劑防治的綜合防治措施:①選用抗病品種。②種子處理。播種前種子用清水浸泡3~4小時,再在10%磷酸三鈉水溶液中浸40~50分鐘,撈出後用清水沖洗乾淨,摧芽播種。③抓好定植前後的栽培防病措施。在重施底肥,增施磷、鉀肥的基礎上,噴施愛多收6000倍液,增強抗病力。④晚打杈,早防蚜。⑤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噴施1.5%植病靈乳劑800倍液,或20%病毒A可溼性粉劑500倍液。發病較重的棚室噴施1000倍液醫用高錳酸鉀,效果較好,隔5~7天再噴施一次。⑥黃化曲葉病毒由煙粉蝨傳播,初期可用500目或更密的防蟲網防煙粉蝨,當煙粉蝨零星發生開始,交替用25%撲蝨靈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2000~3000倍液噴霧防治;或者在保護地內每畝用22%敵敵畏煙劑200克燻煙。


良園香蔬


病毒病是作物生長過程中較難防控的一種疾病。具備以下特點:

1種子帶毒。2刺吸式口器害蟲傳毒。3高溫乾旱易爆發流行。4植株長勢衰弱,容易感染病害。5一旦染病根莖葉兒所有器官都會受到影響屬於系統性病害。

1種子消毒可以用高錳酸鉀以及55度熱水進行種子處理。

2定植到田間之後,注意防控刺吸式口氣害蟲,建議外部設置防蟲網,植株使用殺蟲殺卵型的藥劑。

3同時使用遮陽網或降溫劑。可以安裝微噴設備,避免高溫空氣乾燥的環境出現。

4合理起壟,正確澆水。解決空氣溼潤和田間溼度過大導致的傷根的問題。

5正確使用養根產品。建議不要使用激素類生根。建議使用白根多改良土壤保養更新

6高溫空氣乾燥,葉片容易老化,表現為葉片無光澤上卷。無論有無病毒病的出現,都應該保養葉片。

7治療病毒病的方案一定要完善。鈍化病毒的藥物,促進生長的鋅肥,用於快速提頭的調節劑,以及直接補充有機營養的葉青柔套裝。要混合使用。

8防治一定要及時,病毒病有潛伏期,即使沒有明顯症狀,也可能感染病毒。在田間發現疑似病毒植株時,就要用上述套餐,連續噴霧。同時做好澆水,養根,環境調節等工作。


實戰農技李慶華


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亦稱曲葉病毒病,是世界番茄作物的一種毀滅性病害。一般病田減產可達30%~50%,許多秋棚和露地秋番茄毀產。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有哪些症狀?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通過什麼傳播,發病的條件是什麼?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如何防治?以下山西農村的小孩子就為題主簡單介紹,供網友們參考。

  一、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症狀

  番茄染病為全株系統性侵染。苗期和生長前期顯症,表現為心葉皺縮,新葉發黃,葉片變窄,病株比正常株矮小,最終不能正常開花結果。開花結果期是發病高峰期,病株生長緩慢或停滯,節間短縮,植株明顯矮化,頂部葉片邊緣至葉脈間黃化,葉片邊緣向上捲曲,葉片變小增厚,葉質脆硬,植株頂部莖葉簇生似菜花狀,多數花朵脫落。後期主要表現為葉脈變紫色,葉片變形焦枯,新葉出現黃綠不均的斑塊,且有凹凸不平的皺縮或變形,嚴重時葉片變細,坐果少、果實小、畸形果多,成熟期果實著色慢、不均勻,果肉硬,含水量低,果漿酸,部分果實開裂或表面褐化,失去商品價值。

  二、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發病規律

  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的病原病毒在番茄、菸草、醋栗番茄、番木瓜、菜豆和戟葉鵝絨藤、兵豆、苦苣菜、曼陀羅等雜草中越冬,傳播媒介是煙粉蝨。
  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主要侵染期在番茄幼苗期、開花至結果初期,植株發病越早受害越重,若苗房和定植後管理不當,煙粉蝨侵染早、活動頻繁,番茄病株率高會造成病毒病的嚴重危害。
  該種病毒病的發生危害有明顯的季節性,在我國南方菜區,一年中有2個發生危害盛期,露地秋番茄比春番茄、夏秋茬棚室番茄比春茬棚室番茄發病嚴重;北方菜區夏秋季發生危害嚴重。

  三、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防治方法

  1、選種抗病番茄品種:番茄抗(耐)病品種有拉比、飛天、齊達利、迪利奧、荷蘭8號、迪芬尼、寶麗、歐官(歐冠)、歐貝、雅麗616、德澳特302、科瑞斯728、斯科特等。國內報道新育成的品種浙粉701、浙粉702、浙粉706、浙粉708、浙雜502、申粉V-1、申粉V-6、申粉V-7、迪維斯、瑞星5號、蘇紅9號、蘇粉11、蘇粉12、天妃、西農2011等。櫻桃番茄品種如迪蘭妮、千粉1106、金陵甜玉、聖桃3號、嘉櫻一諾、麗晶T2等,可因地制宜選用。
  2、培育無病壯苗:番茄幼苗期最易感染病毒,植株發病後的受害損失亦最嚴重。保持育苗設施清潔衛生,避免混栽,徹底清除雜草、自生苗及前茬蔬菜植株的殘枝落葉,防止煙粉蝨殘存滋生。調整育苗期,苗房的通風口和緩衝門安裝60篩目防蟲網,防止煙粉蝨成蟲遷入傳播病毒。每10米2苗床面積掛1塊黃色粘蟲板監測成蟲,一旦發現蟲情立即進行藥劑防除。提倡無病壯苗適時定植,以6~7片真葉定植為宜生產實踐表明,番茄集約化(或工廠化)育苗一旦染病,會造成該病大範圍流行。
  3、隔離毒源和傳毒媒介:番茄生產田和棚室應遠離菸草、菜豆、番木瓜等作物,種植番茄前清除周圍的苦苣菜、曼陀羅等雜草,避免病毒交叉傳播。前茬受煙粉蝨危害嚴重的番茄、茄子、瓜類、豆類、十字花科等作物收穫後,做好田園衛生。棚室番茄生產避免混栽,全程覆蓋60目防蟲網,防止煙粉蝨成蟲遷入,每畝掛20~30張黃色粘板,起到預警和誘殺雙重作用。夏秋季覆蓋遮陽網,降低棚室環境溫度可減輕病情。
  4、防止通過嫁接和扦插傳播病毒:番茄嫁接栽培是防治枯萎病、青枯病、根結線蟲病等土傳病害的有效措施。番茄黃化曲葉病毒可通過染病的番茄砧木傳播給嫁接苗,番茄砧木、接穗及嫁接苗要實現無毒化生產;防止利用病株的枝條扦插、生產。

  5、灌根法:在番茄苗定植前2~3天,用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3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灌根,每株灌藥液量30~50毫升,移栽後正常管理。也可在番茄苗定植後3~5天,進行噴霧處理。噻蟲嗦、吡蟲啉內吸性強,番茄根系吸收後傳導到莖葉,對煙粉蝨成蟲有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


  6、噴霧法:由於我國大部分地區,煙粉蝨已對有機磷、擬除蟲菊酯和新菸鹼類殺蟲劑產生不同程度的抗性,應慎重使用。為了達到滅蟲防病的效果,要選擇對煙粉蝨敏感的殺蟲劑。
  番茄定植後發現煙粉蝨零星發生時,要及時進行藥劑防治,可使用22.4%螺蟲乙酯懸浮劑2500~3000倍液,或22%氟啶蟲胺腈懸浮劑2500~3000倍液,或10%烯啶蟲胺可溶性粉劑1500倍液,或10%溴氰蟲酰胺可分散油懸浮劑25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2000倍液等,或2%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3000倍液,也可在在上述藥劑與25%噻嗪酮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10%吡丙醚乳油750倍液混用,可提高防治效果。其他藥劑及使用劑量見煙粉蝨部分。

  7、燻煙法:番茄苗房育苗和棚室番茄定植前,每畝用22%敵敵畏煙劑250~300克,或20%異丙威煙劑250克,於傍晚收工前將保護地密閉,把煙劑分成幾份點燃燻煙殺滅成蟲;也可在番茄生長期使用。

  8、用抗病毒U劑從苗期開始用嗎胍·乙酸銅、氨基寡糖素、菇類蛋白多糖等抗病毒製劑常用濃度噴霧,7~10天噴1次,連續防治4次,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植物源抗病毒劑20%丁香酚水乳劑20克/畝,對水稀釋2500倍液按上述方法噴霧,防治效果明顯提高。

文閣小農


西紅柿病毒病主要是由菸草花葉病毒、菸草卷葉病毒、苜蓿花葉病毒等侵染引起的,其中以菸草花葉病毒、黃瓜花葉病毒、菸草卷葉病毒侵染為主。症狀表現主要有花葉型、卷葉型、條斑型。

西紅柿病毒病防治方法:

1、合理輪作:實行三年以上菜田輪作,不要與 茄科作物連作。

2、選用耐病、抗病品種。

1、傳播途徑與症狀:

西紅柿黃化曲葉病毒是通過煙粉蝨進行傳播與蔓延的,主要表現為植株明顯矮化,葉片變小變厚,葉片有褶皺,向上捲起,葉片邊緣至葉脈區域黃化,植株上部葉片症狀明顯,下部老葉症狀不明顯;後期表現座果少,果實變小,膨大速度慢,成熟期的果實不能正常轉色。嚴重影響產量和果實的商品價值。

2、西紅柿黃化曲葉病毒病的預防與治療:

(1)物理防治:定植後適當控制氮肥用量和保持田間溼潤。施肥灌水做到少量多次,適時通風,避免棚內高溫,調節好溼度,增施有機肥,促進植株生長健壯,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及時清除田間雜草和殘枝落葉,以減少蟲源。大棚通風口用40-60目的防蟲網隔離,配合田間吊光板預防煙粉蝨。

(2)藥劑防治:在西紅柿分苗、定植、綁蔓、打叉前先噴1%肥皂水加0.2%-0.4%的磷酸二氫鉀,預防接觸傳染。在定植前後各噴一次NS-83曾抗劑100倍液,用以增強西紅柿的耐病性。發病初期,用3.85%的病毒必克500倍液,或1.5%的病毒靈800倍液,也可用20%病毒A500倍液進行葉面噴霧,間隔七天,連噴三次;也可以用2%菌克毒克水乳劑250倍液,間隔七天,連續噴2-3次;此外噴施增產靈50-100ppm及1%的過磷酸鈣、1%的磷酸二氫鉀500倍液進行葉面噴施,以提高植株的耐病性。

3、農民朋友在發現病害植株時,要及時拔除,並將其帶離種植區域,深埋或燒燬。

被黃化曲葉病毒感染的西紅柿秧子。





老彭0887


西紅柿,又名番茄,是全世界普遍栽培的蔬菜品種之一。番茄病毒病是我國番茄的主要病害,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是由番茄黃化曲葉病毒(TYLCV)引起的一種毀滅性病害,該病流行性強,傳播快,危害重,可以造成減產甚至絕收,不僅制約番茄產業的發展,也給種植者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主要的傳播途徑有兩種,一種是煙粉蝨帶毒傳播,這也是導致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流行傳播的主要原因,另一 種是人為因素傳播。



防治番茄黃化曲葉病毒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輪作和套種相結合,相關作物可以選擇韭菜、蔥蒜類等煙粉蝨不喜食的作物。

2、選用抗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的番茄品種。

3、發現病株及時處理,定期清潔田園,適時使用高效低毒農藥滅殺煙粉蝨。

4、在番茄生長中期增施磷鉀肥,提高番茄抗病能力。

5、在種植番茄前要對土壤進行消毒,清除土壤表面的雜草和殘枝敗葉。



6、採用煙粉蝨的天敵進行防治,如麗蚜小蜂、微小花蝽、小黑瓢蟲等。

7、採用封閉式育苗,用粗網篩罩在溫室表面及通風口,防止煙粉蝨接觸苗床及植株,避免感染,結合殺蟲劑效果更佳。在育苗棚內設置防蟲隔離帶也可有效防治煙粉蝨,黃色光譜及紫外光譜對誘殺煙粉蝨也有很好的效果。

8、化學防治。定植前4~6天用吡蚜酮藥劑噴霧。從煙粉風零星發生開始,可用10%的吡蟲啉4000-6000倍液噴霧。在防治煙粉蝨的同時,可以穿插使用2%病毒必克水劑200~250倍液噴施,以增強植株對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的抵抗能力。



以上就是番茄黃花曲葉病毒病的防治方法。歡迎交流 。


農業種植知識分享


西紅柿黃化曲葉病毒,屬雙生病毒。染病植株症狀為矮化,生長放慢甚至停止,樹頂葉片發黃、變小,葉邊緣捲起變厚變硬,不再開花結果。

病毒病誘因是肥水不合理,溫差大,種子帶病毒,也可能是被傳染。


一、發生植株數少的話,可以把病株拔出深埋

二、藥物處理。1,使用病毒抑制劑配生長調節劑。2,補充生鋅肥,加強肥水管理。3,用殺蟲劑消滅蚜蟲、蝨蟲等害蟲。

三、參考藥劑有:寧南黴素、氨基寡糖素、香菇多糖、嗎呱乙酸銅、毒氟磷、阿泰靈、畫坨配蕓薹素、碧護、海藻精配吡蟲啉、啶蟲脒、烯啶蟲胺吡蚜酮配硫酸鋅,具體用量與用法參考藥劑說明書



山藥君


番茄病毒病,是一種毀滅性的病害,一旦爆發,很難控制,常常會造成西紅柿大量減產或絕收。因此在管理上要採取以預防為主、治理為輔的原則。

田間症狀多種多樣,主要有花葉型、條斑型、卷葉型等等。

番茄病毒病的發生與環境條件關係密切,一般高溫乾旱天氣利於病害發生。此外,施用過量的氮肥,植株組織生長柔嫩或土壤瘠薄、板結、黏重以及排水不良發病重。番茄病毒的毒源種類在一年裡往往有周期性的變化,因此,生產上防治時應針對病毒的來源,採取相應的措施,才能收到較滿意的效果。

(一)、三種病毒的區別

1、花葉形 葉片上出現黃綠相間或深淺相間斑點,葉脈透明,葉片略有皺縮的不正常現象,病株較正常植株略矮。

2、卷葉型 葉脈間黃化,葉片邊緣向上彎曲,小葉呈球形或扭曲成螺旋狀畸形,整個植株萎縮,有時叢生,染病早的,多不能開花結果。

3、條斑型 發生在葉、莖、果上。病斑形狀因發生部位不同而異,在葉片上為茶褐色的斑點或雲紋;在莖蔓上、果上為黑褐色斑塊,變色部分僅處在表層組織,不深入莖、果內部,這種類型的症狀往往是由菸草花葉病毒或其他一、二種病毒複合侵染引起,在高溫與強光下易發生。

(二)、番茄病毒的防治辦法

1、選種。選用高抗菸草花葉病毒、豐產的一代雜交種子,比如改良毛粉802等。

2、輪作。合理輪作倒叉,是抑制番茄病毒發生與發展的最為行之有效的辦法。

3、種子消毒。種子是番茄病毒病的傳播途徑之一,把病毒消滅在初始狀態,可大大減少病源。

4、及時打叉,清除已感染的病株與側枝。

5、控制氮肥,增施農家肥,合理使用以磷鉀為主的二元複合肥。

6、番茄的另一個傳播途徑是蚜蟲與粉蝨,因此及時控制蚜蟲與粉蝨,可消滅另一個傳播源。

7、發現田間有番茄病毒病的症狀時,用鹽酸嗎啉胍乙酸銅或寧南黴素,間隔七天噴霧一次,可有效防治西紅柿病毒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