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我願用我一切換你歲月長留”這是一個小警對老警的牽掛

導語

退休前的他是一名警察,現在只是看起來很硬朗。退休後的他返聘回單位,不是為200塊的返聘金。

19年軍營、20載警營,兢兢業業的他立功次數你可能沒有想到。他和老伴蝸居在60平米的老樓上,卻給兩個兒子留下了用不完的財富。

他叫鄭桂州,這是他兒子筆下關於他的故事......

理療室的病床上,父親蜷縮在那裡,他的脊背、臀部和大腿上插滿了鋼針。在頻譜儀的炙烤下,儀器的電流通過鋼針傳導進父親的體內,灼痛令父親的肌肉不停地痙攣,他溝壑縱橫的臉頰也因此不斷的扭曲變形,嘴裡還隱隱發出淺淺的低吟。刺進父親肌體裡的鋼針,彷彿像紮在我心上一樣痛。

望著眼前花白頭髮的父親,我陡然想起了一首歌——《時間都去哪了》“......時間都去哪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時間都去哪了?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鹽半輩子,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頃刻間,我愴然淚下。滄桑歲月,白駒過隙。遙想我父當年,也曾是鐵骨錚錚的漢子,然而,古稀之年的他也沒能躲過病榻的煎熬。

“我願用我一切換你歲月長留”這是一個小警對老警的牽掛

父親表面看挺硬朗,其實,他渾身是病,糖尿病、冠心病他都有。即便如此,他還每天伺候著身患骨髓纖維化貧血的母親。可他這一病,頂樑柱真的塌了!“病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漸矣。”一個多月前,父親突然感到左臀疼痛,行走困難。幾天前,哥哥帶父親到醫院拍片檢查,結果顯示,父親的雙髖關節退行性變;L2-3及L3-4間盤膨出;L4-5及L5-S1間盤突出;L5-S1間盤變性;腰椎骨質退行性變。

“我願用我一切換你歲月長留”這是一個小警對老警的牽掛

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他的病都是在工作時留下的陳舊傷。父親退休前是一名警察,他的工作性質不言而喻。一次他在追一個小偷時摔了一跤;一次是在巡夜時不慎掉進了修車池;還有一次出差遇到了車禍,而每一次跌倒都是摔在了左臀部的位置上。那時候,父親正值壯年,簡單處置了一下,見無大礙,咬咬牙就一直堅持上班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骨骼的老化,病魔終於找上了門。

父親患病時正是十九大和“兩會”安保期間,這期間,我和同為警察的哥哥根本沒有休息日,更無暇顧及父母,我們總是在電話裡問候一聲。父母知道我們忙,一直瞞著我們,從沒提及此事。直至“兩會”結束了,父親才把病情說出來。

“我願用我一切換你歲月長留”這是一個小警對老警的牽掛

“駒隙百年,誰保無恙?治之弗失,危者安矣。”補休的六天時間裡,我帶父親去了市中醫院開了一堆中藥,又按醫囑每天跑到父親那給他按摩,中午,再給他們做上一頓可口的飯菜,陪他們聊天、看電視。可父親的病仍不見好轉,於是,就在這個週日,我陪父親又來到他家附近的一所中醫院,做針灸加湯藥的康復治療……由於醫院溫度較低,裝修有異味,加之父親放心不下體弱多病的母親,大夫允許他早晨8點半到,下午4點半離開。

一整天的陪伴很快就過去了,可今後咋辦?我提出每天接送父親,可倔強的父親卻執意不肯,他執拗地說:“我過馬路沒問題,你放心吧。你該上班上班,千萬別耽誤工作。”其實,這正是我最擔心的,父親每天要橫穿兩條馬路,而且都是早晚高峰。不難想象:父親佝僂著身軀,步履蹣跚地走過車水馬龍的斑馬線……那是怎樣的一種孤獨和無助啊!但忠孝兩難全,一面是我摯愛的父親,一面是嚴格的勞動紀律。我面臨兩難的抉擇。我只有每天打電話問候父親是否吃了午飯,是否平安到家。

“我願用我一切換你歲月長留”這是一個小警對老警的牽掛

記得小時候寫作文,經常會寫“我的媽媽”,我幾乎沒寫過爸爸,大概是因為父親深沉的愛總藏於內心深處,父子間交流過少的緣故吧,因此總覺得無話可寫。古人云“年在桑榆間,影響不能追。”可今天,我想重組一些記憶的碎片,還原一段父親塵封已久的記憶——

父親出生在戰火紛飛的1942年。生逢亂世,別無選擇;苦難經歷,可想而知。學生時代的父親讀書很用功,每天晚上,奶奶在昏暗的油燈下納鞋底兒時,父親就伏在炕沿上做功課,油燈散發的黑煙總是把父親的鼻子燻的黢黑。後來,父親考上了鐵嶺師範學校,成了我們老家那為數不多的“秀才”。可父親一寸丹心圖報國,結婚半年後,他毅然辭去了只幹了4個月的教師崗位,投筆從戎。父親戍邊在中俄(前蘇聯)邊境的綏芬河,冬季,那裡異常寒冷,父親不幸患上了關節炎、鼻炎和痔瘡。

“我願用我一切換你歲月長留”這是一個小警對老警的牽掛

“丈夫不逆旅,何以及蒼生”父親在軍隊的大熔爐裡歷練了堅忍不拔和剛直不阿的秉性。熟悉我父親的老同志每當提到他,都會異口同聲地稱讚他:“老鄭就是頭老黃牛,特別能幹。”父親在軍營摸爬滾打十九年,在警營兢兢業業工作二十載,解決了個副處虛職,光榮退休了。退休後,文筆很好的父親仍發揮餘熱,返聘到市公安局檔案處撰寫了5年《公安年鑑》。我很不解地問:“爸,你不會就圖那每月那200元的返聘金吧?你在家享享清福多好啊!幹嘛還起早貪黑的(工作)?”父親慨嘆道:“這麼多年,我都幹習慣了,突然沒事幹,我反到有點不適應,我就是想緩衝一下,能多幹點就多幹點。”

“我願用我一切換你歲月長留”這是一個小警對老警的牽掛

父親幹了一輩子政工,“文明幹警”之類的沒少得,卻從沒立過功,每每看到我和哥哥捧到他眼前的立功獎章,他都會語重心長地說:“俺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一沒錢,二沒靠山,咱腦瓜皮兒薄,你們可千萬別惹禍,一定要好好幹啊!”

三十年來,父母依然蝸居在60平方米的老式樓房的七樓,每天爬上爬下;他們依然節衣縮食,吃的是最廉價的食物,穿的是過時的舊衣裳。他們很清貧,沒有給我們哥倆留下什麼財富,但他們把自強不息、艱苦奮鬥、愛崗敬業、團結友善這些優秀的品質傳承給了我們,讓我們用之不竭,受益匪淺。

“我願用我一切換你歲月長留”這是一個小警對老警的牽掛

父親常說:“我幹了一輩子政工,除了掙點稿費,就沒貪過一分一釐。我每天睡覺特別踏實。”父親的話我信!因為我從小就見證了父親的正直無私。我記得小時候,父親下派到一個派出所當戶籍員,他刷自己老臉,跑了好幾個月,終於為一個貧困戶解決了“農轉非”。人家為了表示感謝,送來了香菸、罐頭之類的禮品,父親硬是把人家推出了家門。送禮的都納悶,臨走時嘟囔道:“像您這樣的警察真是太少了!”

“我願用我一切換你歲月長留”這是一個小警對老警的牽掛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的言傳身教,讓我們耳濡目染。我和哥哥的血管裡流著和父親一樣的血,秉承著一樣的性格。上世紀九十年代,哥哥出生入死,從老山前線凱旋後進入撫順市公安局特警支隊,作為獵豹突擊隊隊長的他始終馳騁在反恐最前沿。他榮立二等功一次,12次榮立三等功,還榮獲撫順市特等勞動模範稱號。我勵精圖治,矢志不移,從一名企業消防員終於考上了公務員,如今一直奮戰在公安宣傳戰線上。我兩次榮立二等功,6次榮立三等功。榮譽雖然屬於過去,但足以證明許多。我們兄弟為黨和人民遞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可唯獨虧欠了父母太多、太多。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名言一直鞭策著我,只要有閒暇,我一定帶上妻兒去看望他們二老,讓他們稀罕稀罕他們唯一的大孫子。可去年5月的一天,我和父親險些就彼此陰陽兩隔。那是個星期天的上午,我駕車帶上妻兒、父母去月牙島遊玩了一圈。中午,我們找到一家飯店就餐,就在我們即將散席時,僅喝了一兩酒的父親瞬間就癱軟在椅子上。我趕忙給他掐人中,可父親臉色慘白,渾身冰冷,已沒了知覺。我把父親平放在地,連續為他做心肺復甦,一口一口向他嘴裡吹氧……情急之下,我大聲疾呼:“爸,你想想祺祺(我兒子的乳名,今年8歲),想想你孫子,他還那麼小……”也許是我的真情努力感動了上蒼,5分鐘後,父親竟奇蹟般睜開了眼睛,慢慢恢復了知覺……打那以後,我更加關注父母的健康。可這次,我還不知道父親何時能熬過這一關。

“我願用我一切換你歲月長留”這是一個小警對老警的牽掛

昨晚,有朋友送我一條水庫的開河胖頭魚。吃完晚飯,我費了半天勁把魚收拾妥當,切了兩大段,開車送到了父母家。就在我告辭離開時,父親居然站起來要送我。剎那間,我內心突然湧上一股莫名的酸楚。我趕忙把他按住,並嗔怪他“千萬別亂動!”。回家的路上,音響裡傳來了“筷子兄弟”的那首《父親》。聽著,聽著,我的視線模糊了。“......時光時光慢些吧,不要再讓你變老啦,我願用我一切換你歲月長留……”爸、媽,你們給了我生命,我會傾盡所有回報你們。我多希望時間能永久地定格,讓我永遠有兩位可稱為“爸爸”、“媽媽”的人啊!你們陪我漸漸長大,讓我陪你們慢慢變老。

主人公簡介

鄭桂洲:1942年臘月廿八生,1963年12月入伍,曾在綏芬河戍邊,歷任戰士、排長。又先後在大連邊防檢查站、撫順礦區武裝部等工作,任政工科副科長。1982年轉業到撫順市公安局,先後在經保處、技偵支隊等工作。2002年退休。曾獲嘉獎7次。

大兒子鄭濱江:1967年3月22日生。1986年入伍,曾赴滇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火線入黨,榮立三等戰功。後轉業到撫順市公安局特警支隊,現任特警突擊大隊長。先後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12次、嘉獎20多次,撫順市特等勞動模範、警營雷鋒。

小兒子鄭澄江:1971年10月生,先在消防隊任特勤班班長,1996年考入撫順市公安局東洲分局,在基層派出所任巡警,後調入市局宣傳處,任民警、科長,《渾河警方》編輯、警事報道攝像攝影。先後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6次、嘉獎10次。

(id:yzysxdwy),在此致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