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不喜歡京劇?來,京歌《梨花頌》瞭解一下

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樣,誤把《梨花頌》當做京劇。實際上,他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京劇,而是加入了京劇元素的歌曲,是對京劇的改良和創新,所以很多和我一樣聽不懂京劇的朋友會覺得它聽起來特別有韻味,特別好聽。

不喜歡京劇?來,京歌《梨花頌》瞭解一下

網上有很多不同版本,每個版本都有自己特定的粉絲群體,但說到《梨花頌》,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還是梅葆玖先生唱的。

第一次聽《梨花頌》是無意間在某檔節目中聽到一個小朋友唱的,後來才知道他叫王泓翔,當時只是單純覺得好聽,但是向來對戲曲不感興趣,所以沒有過多關注。

後來再聽就是梅葆玖先與世長辭後,一些媒體為了緬懷他而播出的《梨花頌》片段。

說來慚愧,直到梅先生逝世才知道他是梅蘭芳先生的兒子,也是一位京劇大師,還是梅派的傳人。

不喜歡京劇?來,京歌《梨花頌》瞭解一下

看過一些關於梅葆玖先生的視頻,其中讓我記憶深刻的,是2013年梅先生帶著一眾弟子到維也納金色大廳的演出,即使當時他沒有著“盛裝”,只是穿著襯衫和西裝領唱,但是一開口,一挪步,都能讓人想到他以前在臺上演出的情景,近80高齡的他唱起來依舊字正腔圓,那種精氣神絲毫不輸以前。

不喜歡京劇?來,京歌《梨花頌》瞭解一下

梅先生唱的《梨花頌》,讓人聽出了看透愛情和看淡生死的淒涼,像是對故人思念,深入人心。為了讓戲曲更好地傳承下去,讓更多人瞭解戲曲,他也在不斷地創新,融入一些新的東西,就是因為有這麼一種情懷在,所以很多人在聽的時候,自安而然的就能從中聯想到梅葆玖先生為戲曲的傳播而做出的努力。

所以我們在聽梅先生唱的時候,聽的不僅是戲曲本身,還是一種情懷。

不喜歡京劇?來,京歌《梨花頌》瞭解一下

李玉剛版的《梨花頌》,第一次聽給人的感覺就是嗓音圓潤,聲音婉轉綿長,比較緩,像是慢慢地和你講故事,很有李玉剛自己的風格。因為他本身就不是唱京劇的,所以大家在聽的時候沒必要把他和京劇大師唱的進行對比。

不喜歡京劇?來,京歌《梨花頌》瞭解一下

霍尊版的加入了電音元素,更有現代氣息,聽起來比較有活力。傳統與現代的結合,既能享受戲曲獨有額韻味,又能聽到現代潮流的東西,加上他自己獨特嗓音,聽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不喜歡京劇?來,京歌《梨花頌》瞭解一下

前一段時間傳得比較廣的是華裔王泓翔唱的和梅先生徒孫巴特爾唱的兩個版本,兩個人的年紀都不大,巴特爾一開始就拜在梅先生弟子胡文閣門下,正式地學過京劇,他唱的帶有正宗梅派的韻味,嗓音甜美圓潤,表演端莊大氣。

不喜歡京劇?來,京歌《梨花頌》瞭解一下

王泓翔從小定居加拿大,受父親影響,也喜歡中華傳統文化,在參加《歌聲的翅膀》之前,沒有得到正式的訓練,但是一開口,空靈清脆的嗓音就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通過網絡的傳播,在國內外收穫了一大批粉絲。

不喜歡京劇?來,京歌《梨花頌》瞭解一下

還要梅派幾位戲劇家胡文閣老師、史依弘老師、李勝素老師等人的版本,每個人唱的《梨花頌》都有自己的特點。

一首歌有多個版本,說明它受歡迎,能夠得到大家的喜歡,喜歡的人也願意去傳播,讓更多的人知道,這是很值得欣慰的。

不喜歡京劇?來,京歌《梨花頌》瞭解一下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版本我沒有聽過,如果有大家喜歡我沒寫到的,歡迎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