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投下兩顆原子彈後,如果日本仍不投降,美國會繼續扔原子彈嗎?

健啖客


二戰,在歐洲戰場早已平息的時候,在遠方的太平洋戰場上,頑固的日本人還在進行著無畏或者說是無謂的抵抗,而隨著兩枚原子彈爆炸的聲音響起,日本終於投降了,可是如果那時候日本沒有投降怎麼辦?美國還會繼續丟原子彈麼?

其實硬是要說的話,其實以美國自身的常規實力就可以碾壓日本了,我們先來看看雙方實力的對比,美國可以讓陸軍人數從415萬人激增到龐大的889萬人,而且歐洲戰場的美軍,則有一部分也開始往太平洋地區開赴了,而日本在45年居然也能由300萬陸軍擴編至550萬人,但是不管怎麼樣日本陸軍起碼是數量上是不佔優勢的,至於海軍方面,日本殘存的艦艇都龜縮在各國港口內,水兵都無法補齊至戰備狀態,油料見底,我們基本上完全忽略掉這一支部隊,而美海軍那上百艘航母就可以讓日軍聞風喪膽。

我們再來看看軍隊質量上,美國陸軍可真的不是什麼少爺兵,在跳島戰術執行期間,其一直處於壓著日軍打的狀態,而那些號稱“百戰精銳”的日軍往往成為美軍半自動步槍槍口下的亡魂,而日軍後期看似人數不少,但是其中的老兵和接受過全套軍事訓練的人員已經非常稀少了,一旦打起來這些人能不能保證不一個照面就潰散都是問題。

最後就是日軍最後連武器都造不好了,各種各樣粗製濫造,甚至可以說是簡陋原始的武器都被生產出來,比起武器精良的美軍,這打起來高下立判,所以說核武器只是美軍避免傷亡的一種手段。


紫龍防務觀察


美國不用原子彈,憑藉美軍的實力,依然可以打敗日本,但美國最終還是決定使用原子彈,根本原因在於,單憑實力戰勝日本的代價實在是太大。

1945年5月,納粹德國滅亡,盟國把主要的精力開始全面集中於日本法西斯。雖然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節節推進,對日本步步緊逼,但是,每前進一步的代價都是非常巨大的。1944年底,美國海軍陸戰隊經過浴血苦戰,付出重大的代價,攻陷塞班島。在這場戰役之後,日陸、海軍傷亡4.1萬餘人,被俘近2000人,而美軍傷亡1.6萬餘人。1945年2月,盟軍又發動了硫磺島戰役,在付出6871人陣亡、21865人受傷的沉重代價後,美軍才佔領了硫磺島。1945年4月,盟軍發動沖繩戰役,盟軍付出傷亡7萬餘人的代價,才取得勝利。此時,美軍已經制訂了在日本九州登陸的“冠冕”行動和在關東登陸的“奧林匹克”行動計劃。在硫磺島和沖繩戰役結束後,使得美軍對日軍的抵抗能力和己方可能的傷亡重新做出評估。美軍方估計,盟軍方面傷亡在100萬人以上,才能在日本島登陸、作戰直至獲勝,但這是盟軍難以承受的。


與此同時,日本軍國主義分子還不死心,抱著“一億玉碎”的心理,號召所有國民都投入到最後阻擊美軍進攻日本本土的戰爭中。這些軍國主義分子叫囂,日本如果被美軍佔領,國家將不復存在。國民與其做亡國奴,不如寧為玉碎地戰死。這樣,對美軍而言,其無疑加大在日本登陸作戰的難度。

因此,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擲原子彈“小男孩”,三天後,美軍又在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胖子”。在廣島,7 萬 4 千人失去了生命,7 萬 5 千人身負創傷。在長崎,約4萬人直接死於胖子的原爆,約2萬5千人受傷。這對於日本帝國主義的打擊是非常巨大的。最終,日本法西斯宣佈投降。


國家人文歷史


如果日本不肯投降,美國也無法在短期內繼續投放原子彈。在二戰結束前,美國只製造出了三枚原子彈,第一枚原子彈用於試驗,第二枚原子彈和第三枚原子彈投放到了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即使日本真的不肯投降,美國想要繼續使用原子彈轟炸日本,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來製造原子彈。

美軍在戰場上使用原子彈,主要是因為日本始終不肯投降,妄圖想要實行“一億玉碎”的計劃。在中途島海戰之後,美國逐漸掌握了太平洋戰場的主動權,日本在戰場上節節敗退。在軍事上取得勝利的同時,美軍的武器裝備水平也不斷提升。

日本在戰爭早期依靠著零式戰鬥機取得了制空權,但是在戰爭後期,零式戰鬥機只能當做自殺式戰鬥機使用。

美軍在二戰後期多次轟炸日本本土,僅美軍在1945年3月9日轟炸東京,便造成了十多萬人傷亡。在太平洋戰場上,美軍節節勝利,日本軍隊節節敗退。

在巨大的實力差距面前,美軍攻佔日本本土,只是時間的問題。然而美軍卻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日軍很少在戰場上投降,美軍打贏一場戰爭,不僅要消耗大量的彈藥,還要賠上無數美國大兵的生命。

在二戰的最後階段,美國多次向日本發出無條件投降的要求,日本卻對美國的警告置之不理,繼續推行自殺式襲擊的作戰方式。當時的日本國內喊出了“一億玉碎”的口號,號召國民在美軍登陸後,同美國士兵魚死網破。

在太平洋島嶼作戰中,美軍對日本的這種戰術非常的畏懼,美軍每一次取得軍事勝利,都要付出很多士兵的生命。而且在二戰後期,蘇聯準備對日本宣戰,美國想要獨佔日本,就必須要在蘇聯攻入日本本土之前,逼迫日本主動投降。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下定決心,使用原子彈轟炸日本。在使用原子彈之前,美國只試爆過一枚原子彈,原子彈的性能還沒有得到充分的檢驗。美國把廣島和長崎當做了攻擊目標的同時,也當做了原子彈的試驗場。

在1945年8月6日,美軍在日本廣島投放了第一枚原子彈,這枚原子彈造成了7萬多人死亡。在廣島原子彈爆炸後,日本人對美國的“大炸彈”非常的畏懼,但是日本國內很快傳出了一種說法,認為美國只有一枚原子彈,不會再有第二次原子彈襲擊。

由於日本仍然拒不投降,在1945年8月9日,美國在日本的長崎投放了第二枚原子彈。在長崎原子彈爆炸的前一天,蘇聯對日本宣戰,日本在窮途末路的情況下,向盟軍無條件投降。

假如日本拒絕投降,美國很可能會不惜代價攻佔日本本土,和蘇聯爭奪日本的佔領權。即使美國不去攻佔日本本土,蘇聯也肯定會出兵南下,日本已經山窮水盡,肯定撐不到美國的第四枚原子彈生產出來。因此假如日本不肯投降,美國繼續投放原子彈的概率非常低。


史海泛舟擺渡人


“曼哈頓計劃”研發成功後,研發人員們,包括愛因斯坦都對這種武器空前的破壞力表示感到擔憂,認為自己釋放了惡魔,關於是否使用原子彈,不少人是持反對態度的,當時有內部人士建議,可以邀請日本代表參觀原子彈試爆,希望日本政府能瞭解這種武器的強大破壞力,而不必真的使用在戰爭中,原子彈一旦使用,不分軍民良賤。

但最終,杜魯門經過考慮,還是決定對日作戰中使用原子彈,一方面,是日本的頑強抵抗,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的殊死抵抗,讓美軍付出重大代價,根據當時的估計,如果美軍登陸日本,很可能要犧牲100萬美國小夥子,這個代價美國政府是無法承受的,作為民選政府,不能拿老百姓的命不當命,另一方面,蘇聯進軍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北部,這種影響力十分強大,美軍必須有一定的表示來抵消這種影響力,雖然斯大林已經知道美國造出了原子彈,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不知道。

此前,美國陸軍航空隊和海航對日本的猛烈轟炸,儘管也造成了嚴重損失,但日本的抵抗決心並未下降多少,在多種因素綜合下,杜魯門下令使用原子彈,當時,“曼哈頓計劃”一共製造出三枚原子彈,“瘦子”已經被用於核試驗,僅剩下“小男孩”和“胖子”。

“小男孩”投放在廣島後,不僅毀滅了這座城市,也對日本政府產生了強大威懾,“美軍使用了特殊威力炸彈”,日本政府內部發生了嚴重的爭論,等到“胖子”在長崎爆炸,日本政府最終決定,不能讓這個國家消失,決定投降,而不知道當時美軍手裡已經沒有原子彈了。好在登陸日本的是美軍,換成蘇軍,看蘇軍在反攻中在東歐和東北的種種暴行,恐怕日本老百姓造的罪可就真大發了。


深遠防務觀察


不會再投了。

美國那時候已經沒有原子彈了,到第4枚原子彈生產出來已經是1947年了。

當年美國一共製造了4枚原子彈,3枚投到日本,還有一枚在本土進行了核試驗。

當廣島和長崎的核彈爆炸後,美國已經沒有能力再投原子彈了。


當年原子彈所使用的核材料鈾-235核和鈈-239需要進行富集才可以裝填到原子彈中,曼哈頓計劃中核彈的材料只裝備了四枚原子彈,其中有三枚鈾彈和一枚鈈彈。

直至1946年年底美國才又儲備了3枚原子彈的核材料進行原子彈裝配,在1947年3月又裝填好了三枚原子彈,其中一枚送到了英國,使英國在核試驗成功前就成為了有核國家。

按照當年核爆日本的計劃中,投三枚核彈打擊日本“全體玉碎”的決心。廣島和長崎的核彈爆炸就已經取得了效果。但如果日本不投降的話,戰爭會繼續。但主體就是盟軍登陸日本的作戰計劃了。

當年還有一個蘇聯方面的計劃,要用重型轟炸機投擲巨型炸彈引爆富士山,這個計劃也由日本的投降而沒有得以實施。


因此如果日本不投降的話,那麼日本將受到更加慘重的打擊。


至於第三枚原子彈。

當年在長崎投彈的時候 一共投擲了兩枚原子彈,其中一枚爆炸,就是大家熟知的胖子,另外一枚偏離了目標,在目標外兩公里位置上落地。後被日本發現,但日本對這枚原子彈開展進行研究的同時日本已經宣佈投降,再繼續研究這枚原子彈就已經失去了意義。後來這枚原子彈輾轉被蘇聯獲得,也就成了蘇聯1949年爆炸的“南瓜”的原型。日本此舉讓蘇聯研製成功原子彈的進度一下子提前了20年,也間接促成了冷戰的格局形成。


軍武數據庫


1945年8月份,美國往廣島和長崎投的兩顆正義的原子彈,對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不投原子彈,第二次世界大戰不會在1945年8月結束,美國等與日本法西斯作戰的國家還要付出巨大犧牲。

如果日本不投降,美國會不會再投原子彈?

有意願,但需要時間

長崎投完原子彈後,美國已經沒有原子彈了。如果日本不投降,美國是不能立即再投的,因為生產原子彈需要時間。

有能力

美國有強大的工業製造能力,製造原子彈是需要花錢和時間的。無論原子彈和運載工具飛機,美國都有。

在1945年,美國是不會投原子彈了,因為沒有了。需要過一段時間,再接著投。


寶劍鋒


當時反正就這倆原子彈,要是還不投降,美國人是沒有原子彈了。等新的生產出來還要有一段時間。在這個窗口期,日本人會發現原來美國人這個大殺器一共才兩個。他們會進而變得異常憤怒。對美軍常規火力的恐懼感也會因為有原子彈的替代而減弱。那麼,接下來日軍會繼續和美國人大戰。當時日本國內已經將所有拿得起武器的男女組織了起來。國內的民眾會更加緊張的訓練,準備隨時應戰到來的敵人。

美國人這時候就騎虎難下了。繼續打,對方比以前還拼命。不打了,跟日本人認慫,丟不起這個人。所以,最終美國會在新的原子彈造出來之前對日本加大轟炸力度,以期望降低日本人的抵抗意志。

這樣一來,日本的城市將會遭到美軍的毀滅性攻擊。在此之前,東京轟炸造成的破壞並不亞於原子彈攻擊。1945年3月9日,美軍334架B-29轟炸機對東京市區展開地毯式轟炸,當時飛機攜帶的是燃燒炸彈,每架飛機可以造成6000多平方米的燒傷面積。300多架轟炸機共造成10萬人死亡,摧毀40多平方公里城區,並且有100多萬人無家可歸。可以說,300多架轟炸機造成的損失不亞於一枚原子彈。

所以,假如投下原子彈後日本人繼續抵抗,我認為美軍會繼續使用轟炸機群對日本城市進行打擊。而且隨著美軍的持續推進,日本國的一些小島會被佔領。美軍可以利用這些小島為基地對日本進行轟炸。這樣一來成本就會小的多,可以加大轟炸力度。到時候,為了威懾日本,很可能會組織上萬架飛機的龐大機群來對所有日本重要城市進行同時打擊。

所以,以當時美國的國力,僅靠轟炸就能讓日本人承受無數核彈般的攻擊!我想,看到美國這麼強大,還沒等新的核彈製造出來,日本就會投降了。


遊者走天下


我想不會了,原因是二戰前,美國只造出了四顆原子彈:第一顆是“小東西”,是用來做試爆的;第二顆是“小男孩”,就是投到廣島那枚;第三顆則是“胖子”,投到了日本長崎;至於第四顆,叫做“瘦子”,它是一種槍式鈈原子彈,但是後來發現它很難用於鈈彈,所以沒有研製成功。

因此,如果美國投了兩顆原子彈,日本仍不投降,美國是不會再投了,只能是進行登陸作戰,不過二戰結束時間恐怕要推遲一兩個月。不過有沒有原子彈,日本最終也會投降,原子彈的投放,只是為了加速日本投降的時間。



1945年5月9日,德國投降後,剩下的就是日本了,因為在雅爾塔會議上,蘇聯已經承諾在德國投降三個月後進行對日作戰,也就是說蘇聯要在8月9號前後出兵日本。本來為了讓蘇聯參加對日作戰,美國同意了蘇聯開出的一切苛刻條件,只不過天算不如人算,戰爭發展的如此迅速,德國投降,日本也快堅持不下去了,至於蘇聯出不出兵已經無關大局,一旦蘇聯登陸日本,則就是摘桃子,對美國來說,他是絕對不能容忍的,於是美國先下手為強,在廣島和長崎投放兩顆原子彈,迫使日本對美國投降。



所以說,投了原子彈,日本還不投降,也不過推遲幾個月,不過那樣的話,日本就損失慘重了,日本不會做賠本的買賣。因此原子彈並不是迫使日本投降的決定因素,而是推動日本投降進程的因素。


青史回聲


那時的美國,一共研製了三枚原子彈,一枚試爆了,另外兩枚丟在了日本的廣島與長崎,再也無原子彈向日本可投了。

日本如果不投降,美蘇兩國及其他同盟國,包括中國,在解決德國法西斯後,會聯合向曰本發動總攻,如同牛刀殺雞,日本徹底亡國。不過,海空主攻國美國也會付出數十萬士兵生命的沉重代價,但最終結果是美國攻入日本國土,日本天皇及日本好戰分子不是被戰死,就是被判死刑,日本國軍民死傷數字極大,日本國極有可能不再存在,為世界消滅了永遠的禍根。

不得不說,日本如果不投降,對整個世界而言,從長遠利害分析,並不一定是件壞事!

反對戰爭主義,讓世界充滿和平,才是人類的明智選擇。

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



用戶創維


答案是一定的,美國一定會繼續對日本投擲原子彈。

(美軍核爆日本的兩顆原子彈其中之一——胖子)

雖然美國在核爆日本前試爆了一顆原子彈,將剩下兩顆分別投在了廣島和長崎,用光了核武儲備。但憑藉美國雄厚的工業實力,可以確信,用於繼續核爆日本的原子彈會被再次生產出來。而事實上,在美軍高層的會議備忘錄中就曾提到,美軍要求核武部門做好1946年9月生產出9顆新原子彈的準備。可見,在物質生產基礎上,美國擁有對日本繼續投彈的資本。

(戰爭末期,日軍國主義雖然節節敗退,但仍具有一定的抵抗力量)

同時軍事上,雖然此時盟軍已經制定了奧利匹亞計劃,和花冠計劃,即在1946年分別在九州島和本州關東平原登陸,一鼓作氣消滅日軍主力所在,以及佔領日本本土主要工業區。為此,盟軍在沖繩及海域集結了大量海陸空部隊。但儘管如此,盟軍高層對登陸日本還是心存擔憂,畢竟數年的太平洋戰爭已經讓他們充分領教了本子的瘋狂和頑強。尼米茲曾估計,美軍至少會付出100萬傷亡,而英軍則至少50萬。可想而知,如果登日作戰一旦發生,其殘酷性無法想象。而美國若要以最少傷亡達成戰役目標,自然會考慮到原子彈的駭人殺傷力。

(1945年末日軍總動員中的女兵,軍國主義分子的瘋狂可見一斑)

最後,不能忽視美國人此時政治上的壓力。1945年夏季,美軍核爆日本的同時,蘇軍在遠東也對日本發起了攻勢,不僅剷平了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上日本最後的,還搶佔了北方四島,並大有涉海登陸北海道的勢頭。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人必須儘快,儘可能多地佔領日本本土,以期在未來的美蘇遠東對抗中建立橋頭堡。而為了達成這目的,使用原子彈,儘快消滅日軍有生力量和打垮其抵抗精神,無疑成為了最好的選項。

(強登北方四島的蘇聯軍隊)

兵器次元是悟空問答的簽約作者,希望親們點波關注,以方便給大家普及更多軍武知識!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