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最後一支明朝後裔,寧死不屈,隱居緬甸深山,沿襲明朝官職

最後一支明朝後裔,寧死不屈,隱居緬甸深山,沿襲明朝官職

當年紫禁城被李自成率兵攻佔以後,明朝末代皇帝無奈之下只能自殺,在此之後,我國南方相繼成立了很多南明小朝廷。但是,面對著比李自成更加強大的清朝八旗軍,他們只能不斷後退,被鯨吞蠶食,最後一個南明永曆小朝廷因為不敵清軍,最終放棄昆明,推到了今天的緬甸境內。

他們為了抵抗清軍部隊的侵襲,甚至僱傭了一批黑人傭兵在雲南地區和清軍作戰。後來,吳三桂帶領著清朝十萬大軍滅掉了永曆王朝,永曆皇帝也被他用弓弦勒死。

最後一支明朝後裔,寧死不屈,隱居緬甸深山,沿襲明朝官職

雖然說皇帝是死了,但是在永曆王朝一路往西逃亡的過程中,是有數量非常多的軍隊和臣民跟著一起逃的。在永曆王朝被滅亡之後,這部分人有一部分向吳三桂投降,還有一部分不願意被清朝滿人統治,就留在了緬甸的大山裡。

這些在留在緬甸的軍民都是有著十分豐富的戰鬥經驗的,在他們和當地的土著居民幾次交鋒之後,打敗了當地土著居民,逼當地的土著退到了深山之中。後來,這些明朝遺民在緬北高原上建立了自己的政權,也就是現在的果敢地區果敢族的前身。

最後一支明朝後裔,寧死不屈,隱居緬甸深山,沿襲明朝官職

他們保留了明朝的官職名稱和生活習慣,甚至當地的貧民們穿的都是明朝時期的漢人衣服,文廟裡拜的是孔子,武廟裡敬的是關公,說的話也是明朝的官話。這股政權一直持續到上個世紀後半葉才結束,到這時,他們才廢除明朝官職,歸順於緬甸政府。

其實在此之前,他們甚至得到了清朝的冊封,但是當時清朝的統治能力十分有限,緬北是十分偏僻的邊疆地區,清朝只能由著這些明朝遺民自己生活,慢慢的,這部分明朝遺民就發展到了十多萬人的數量。

他們的華人傳統保留度是很高的,所以時至今日當地的華人還對自己的身份認同度很高,而且他們始終對當地的文化有一種抵制情緒。所以就算到了今天,緬甸政府也沒有給緬甸的華人正式的公民身份,他們甚至都不能在緬甸全境活動。

最後一支明朝後裔,寧死不屈,隱居緬甸深山,沿襲明朝官職

現在有很多朋友說果敢人都是國民黨老兵,其實並不是這樣,其實早在部分國民黨逃到緬甸北部之前,那裡就生活了數量達十多萬的華人了,而他們都是最早那一批明朝遺民的後代。

所以說,果敢人其實是華夏子孫的一部分,他們是被拋棄的一部分,只能自己頑強的在異國他鄉苟延殘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