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山東為什麼不太注重發展聊城?

流星雨1691493


其實我們都知道,山東大力發展的還是沿海地區,青島煙臺和威海,魯西北魯西南這些城市,發展相對來說比較落後!



2018年劉家義省長在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上做了報告,我們看到了山東以後經濟的重心應該是發展新興產業,淘汰落後產能。拿聊城來說,工業欠發達,鋁廠銅廠居多,汙染環境,知名的幾個企業:陽穀鳳翔、魯西化工、東阿阿膠、中通客車等為數不多的幾個企業,在新舊動能轉換方面做的最好的,應該是中通客車,2015年下半年應該是中通客車開始騰飛的一年,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讓中通客車上升到行業第二,緊緊落後於宇通客車,目前氫燃料汽車也在研發之中。

受制於人口和經濟結構,聊城的發展沒有沿海城市的天然優勢,交通也不發達,目前為止,高鐵尚未開通,只是在建設中,僅有一個火車站,離北京這麼近,坐火車就得4個小時的時間,可以說交通極大的不便利。

另外,聊城這些年大力發展旅遊經濟,江北水城的稱號打出來很久了,但是聊城的旅遊業還是沒有發展起來,其實我們想一想聊城的出名的景點不少,獅子樓,東昌湖,光嶽樓等,但是旅遊業一直沒有建樹,我想除了傳宣外,交通方面也是很大的制約。

聊城現在最出名的還是它的房價吧,經濟排名倒數,房價早就破萬了,我看朋友圈前段時間某個樓盤最貴的有1.9萬的,真是顛覆了我的想象!


椰子熟了


題主此言差矣,山東十七個地市,手心手背都是肉,怎麼可能不去發展呢?

先來看看聊城目前的發展狀況。2017年山東省十七市的GDP排行,聊城排在了地12位,處於中等偏下的水平,但在和前後城市相比距離並不是很大,濟寧、泰安、聊城這3位選手呈現出你追我趕的態勢。所以處在這一發展層次的幾個城市中,大家的發展水平比較相同。同時,聊城也正在奮力向前,它與跑在前面的德州的GDP差距縮小至74億元,而去年同期的差距為113億元。

分析一下聊城的經濟結構,首先是它的城市化規模很小,人口有將近六百萬人,只佔山東一億人口總量的十分之一不到。此外,聊城的第三產業發展比較快,去年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39.1%,分別高於GDP、第二產業增速1.8個和2.5個百分點。

再到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山東並非不注重聊城的發展,而是依據各地的基礎、資源等具體因素來規劃各地發展。

在今年年初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中,制定了三核引領多點突破的戰略佈局,其中對聊城做出的部署包括佈局醫養健康、新能源汽車等未來產業,壯大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同時還有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試驗區等。可以說是極具戰略意義的規劃了。

此外,在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十大產業中,不少相關產業也坐落在聊城,比如聊城中通氫燃料電池、聊城稀土金屬功能材料產業基地等等。

所以,聊城的發展在頂層規劃上已經制定好了,剩下的如何去做就看當地自己了。


齊魯壹點


並不是不發展,而是不好發展。

聊城城市化規模很小,直到前幾年都還只有一個區,缺乏工業基礎,沒有自主產業,農業及農業周邊產業作為經濟支柱很多年,曾經是國家級貧困縣最多的城市之一。

十幾年前,地勢一馬平川,人口眾多的聊城,竟然沒有多少車次在此經停,直到中國鐵路發展最為迅猛的這幾年,聊城才增加了很多車次,重建了火車站。也正是從這時開始,聊城的經濟才變得多元化,外出務工的人口也增加了,高等教育也越來越強,綜合發展速度已經不錯,擺脫了山東老末的位置。


城市發展報告


山東省曾經有過一個口號,那就是“突破菏澤“。為什麼是突破菏澤,而不是突破聊城、德州、臨沂?因為省裡認為,當時菏澤顯然是山東的最需要振興的地區,人口多,交通不便,工業基礎薄弱。聊城顯然比菏澤強了很多。這麼多年過去了,菏澤雖然沒有比聊城更好,但是聊城整體在山東省還是算比較靠後的位置。山東省也不是不發展聊城,聊城自身的一些特點也需要認真思考發展方式。

一、聊城地理位置也是比較有優勢的。聊城西靠河北,但是市區又不像德州那樣緊靠河北、河南。京九鐵路、濟聊高速等,使得東去濟青,北上京津,南下湖廣都比較便利。西出河北進而挺近山西,容易形成交通要道口,比較有潛力。

二、工業基礎還可以。最有名的那個時風、東阿阿膠、中通。等等,不過也有些汙染型企業在聊城,這就是汙染和經濟如何協調的問題了。

三、多年來,德州一直在提濟德同城,因為種種關係,成果也不明顯。濟聊同城也是存在可能的,這就要看聊城人民如何籌劃了。濟南德州聊城,基本是等邊三角形的關係,距離在100公里之內。魯西與魯西北地區的兩個城市,對應河北的邯鄲、衡水,河南的濮陽,這幾個城市都是差不多的發展情況,總體來說,比價看好聊城德州,邯鄲和濮陽發展潛力差一些。


大河尾閭


還記得不?兩個公園一窩猴,一輛公交圍城轉,一個喇叭全縣聽的年代?昨天,在公交車上還聽到有人問還記得這個順口溜了吧?其實,也就是三四十年的時間,城區人口由三五萬增加到現在的四五十萬,過去人們常說的到東北去了一趟的新區,現在成了城市的中心。而老城已經沒有了過去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味道,全新的古建築拔地而起了。過去,一說蔣官屯,好遠啊!現在也成城區了。變化不小吧?不過,還是非常懷念七八十年代以前人與人之間的那種濃濃的人情味啊!


老眊1


我很想知道聊城到底怎麼啦!工資不見漲!房價呼呼裡漲!連租房都漲二百了!還讓老百姓過嗎?在醫院生個孩子都快一萬!北京生孩子才花多少錢呢。幼兒園最低的都上千,私立的每年快二萬。公立的進不去。這要上完高中得比別人多花多少錢?越來越窮!惡性病態!聊城人的苦只有生活在這圈裡的人才能理解,體會的到。其中的無奈又該向誰傾訴呢。


永遠的晨曦


現在是非常關注聊城的,一般在聊城任職的市委書記和市長都會平步青雲,要麼去省裡,要麼去沿海發達的市。聊城沒有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做支柱,勞動密集型產業也沒有,再加上當地外來企業發展不起來,只能閉門造車。倒是房地產行業走在全國的前例,比濰坊,威海房價都高,現在還呈現上漲的態勢,趕超濟青。


移動城堡


就知足吧,比菏澤強多了,不說別的看看火車站就知道了,聊城火車站說改建就改建了,還那麼高大上,而菏澤火車站呢?客流量比聊城多的不是一點半點,結果呢?菏澤火車站改擴建一直不給錢,在那裡荒廢了數年,艹都比人高,最後落實了,晚於聊城站卻弄得沒有聊城站氣派!還有鄭濟高鐵,明明說好走平陰梁山鄆城菏澤一線的,結果走聊城了(當然了,其中也有河南哭訴的結果,可是別忘了,投資大部分都是山東的錢,話語權還是在山東,所以照顧聊城的含義在裡面的)。


家在山東yc


哪有不關注聊城啊,一直在發展聊城的房價哦

十年的時間,房價由原來的平均一千多一平,已經成功升級到現在平均七八千一平了

都漲好幾倍了,其他城市的增長率有聊城高嗎??

多關注聊城呀😂😂😂


A山東老龐123456789A


聊城地處山東西部平原,沒有沿海的地理區位優勢,也沒有煤,鐵,銅,石油,金礦等自然資源,位於山東與河北,河南搭界。聊城除了缺乏自然資源,位置不佔優勢,還有就是經濟起步晚,現在以第二產業為主,第三產業發展水平不高,投資環境和自然環境都無法與山東東部相比,文化,經濟,城市化進程都比較落後,所以山東不怎麼重視聊城吧!不過,最近幾年發現比較快,京九高鐵,濟鄭高鐵,聊泰鐵路,濟聊城際列車,聊城飛機場等項要麼立項,要麼將要開工,相信聊城會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