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有人說只要在香港就離不開李嘉誠?

精彩先鋒


香港有一句俗語:香港,是李家的城。香港人的衣食住行都有李嘉誠的影子,香港超過一半人在給李嘉誠打工。李嘉誠的公司遍佈香港各個領域,包括港口,零售,基建,能源,電訊地產等。

李嘉誠資產分佈表(單位:美元)

尤其是住在長實旗下住宅的居民更能感同身受。在日常消費的樓下商場,買菜要走進百佳超市,生活用品要去屈臣氏;每個月將一半的收入用來還其房貸;看電視和聽電臺是他兒子李澤楷電信盈科的;家中安裝的電話網絡是和記黃埔的。

屈臣氏在亞洲總共擁有超過1萬家店鋪,旗下子公司百佳超市佔據了香港零售超市份額的70%;房地產方面,李嘉誠坐擁的住宅物業總量達到了香港的1/7;和記黃埔在香港葵涌港擁有12個泊位,處理港口近一半的集裝箱;和記黃埔旗下的集團是香港主要移動通訊和電信運營商之一;如果再加上李嘉誠次子李澤楷所擁有的電訊盈科,市場份額則更大。

最近李嘉誠不斷轉移資產,幾乎買下半個英國的基建設施,海外併購加速。李嘉誠的資產淡出香港姿態明顯,香港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不再是李家的城了。


灞波兒奔WOO


李嘉誠是華人的傳奇,是維持首富地們最長的香港人。被戲稱,香港是李家的城!

香港人,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四大家族,而李嘉誠正是“香港四大家族之首”。那李嘉誠有多少資產呢?截至至2017年,他就有329億美元的資產,位於世界第20名。

錢多到一定程度,李嘉誠就想讓財富保值了。他不像其它富豪那樣,只做房地產。而是多元化經營,其中包括房地產、能源業、網絡業、電迅業和傳媒業。覆蓋到了方方面面,可以說,不少香港人一輩子都在為李嘉誠打工。

這是李嘉誠的資產分佈表,他的港口生意遍佈世界,單是港口創造的利潤就可以佔到四成之多;香港的電視信號和電臺的供貨商則是其子李澤楷創建的電訊盈科。佔了香港大部分的通訊行業;百家超市是香港人民離不開的地方,也是李嘉誠創造出來的購物天堂……

所以,你在香港的日常支出,很大一部分都會流入李嘉誠的口袋之中,但這樣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壟斷性強,新興的企業沒有發展空間並生存下了,長期下去會使經濟發展很不景氣……

如今,李嘉誠不斷的進行財產轉移,加速海外併購,並賣出了全香港37%的豪宅,香港也許今後不再是李家的城了……

李嘉誠在你印象中如何?

關注識象財經,與你聊聊泛財經知識。


識象財經


在香港有一句俗話:香港,是李家的城。暗喻香港人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李嘉誠家族企業。但事實上,並不完全如此,應該說在香港人的衣食住行方面,李嘉誠旗下的企業都有所涉及,甚至影響最大。但要說李嘉誠壟斷了多半港人的衣食住行這肯定是有點過分。

除了李嘉誠家族外,還有郭得勝、李兆基、鄭裕彤等幾家也影響著港人的“衣食住行”。舉個例子,李嘉誠旗下的香港電燈公司只供應港島用電,而九龍新界的供電是老牌的嘉道理家族的中華電力公司。香港人出行的巴士公司,香港則有多家,也並非李嘉誠家族所控制。

此外,香港人吃的大米是除了李嘉誠的百佳超市外,其他什麼地方都可以買,港人的蔬菜肉食,也不一定非要在百佳超市買,也可以到附近菜市場購買。而香港的住房是由長江、新鴻基、新世界、恆基等提供。煤氣公司是李兆基家族控制的中華煤氣公司。

雖然,李嘉誠家族在香港的影響力沒有之前人們想象的那麼大,但是李嘉誠商業帝國涉足範圍很廣,香港有超過一半的人給李嘉誠家族打工,這倒是真的。李嘉誠家族涉足的業務包括港口、零售、基建、能源、電訊、地產等。如果說,小到衣食住行,大到香港政界,都有李嘉誠家族的影響力,那肯定是有的。

香港居民早上起床,要買蔬菜瓜果就到附近的百佳超市,要想買生活用品就要去屈臣氏,屈臣氏在亞洲總共擁有1萬家店鋪,旗下子公司百佳超市佔據香港零售超市份額達70%。而很多港人都要將每個月將一半的收入用來償還欠長江地產的房貸。港人看電視和聽電臺又是李嘉誠小兒子李澤楷的電信盈科的;家中安裝的電話網絡是和訊黃埔的。

不過,對於香港民眾來說,對於李嘉誠家族是抱著複雜的心情。這既有李嘉誠家族給港人提供大量就業崗位,還頻頻捐資助學做善事,同時,囤積土地,待價而沽,並且推高香港房價,使香港市民的生活成本居高不下,令更多的香港民眾買不起房。人們都稱李嘉誠的房產是“地產霸權”。所以,香港民眾既離不開李嘉誠家族,又對李嘉誠家族存在一些不滿情緒。

當然,最近幾年,由於李嘉誠已逾90高齡,本身就想退出香港商界,便不斷將資產轉移至歐洲國家,李嘉誠的兒子李澤楷幾乎買下了半個英國的基建設施,雖然基建設施投資不能一夜暴富,但是每年收益率在5-6%還是比較穩定的。

之前有人認為,隨著李嘉誠的“脫亞入歐”,香港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不再是李家的城了。而我們卻認為,長子李澤矩不太可能放下在香港很賺錢業務不做的,或將退出一些雞脅的生意甩賣出去。隨著李嘉誠的高齡退休,在香港李氏家族的影響力會有所減弱,,但是消失的可能性不大。


不執著財經


在香港,衣食住行離不開四大家族。這四大豪門,包括李嘉誠、郭得勝、李兆基、鄭裕彤四家。


李嘉誠名列“香港四大家族”之首。因此,香港,也被戲稱為李家的城。

衣食

李嘉誠旗下的長和,業務覆蓋超市、手機通訊、食品、電器、美容等生活各方面。

耳熟能詳的屈臣氏,有數千家店鋪。

街頭隨處可見的百佳超市,佔據了香港零售超市份額的70%。

和記黃埔是香港最大的移動通訊和電信運營商。



住宅

香港的地產業務主要基本由四大家族把控。李嘉誠家族相關業務由長實集團經營。2017年,先後推出維港,星岸,世宙,君柏,90 Repulse Bay Road,荃灣海之戀等多個豪宅項目。

李嘉誠旗下的電能集團,是香港最大的電力公司,每家每戶用電都離不開它。



寫字樓和酒店

李嘉誠的商業地產遍佈香港,如中環的中環中心,長江集團中心。

酒店包括海逸君綽酒店,海逸酒店,海灣軒,海澄軒,以及Horizon Hotel&Suites,等等。


港大李嘉誠醫學院為香港僅有的兩所提供醫學和藥學高等教育的機構。

香港著名的慈山寺,由李嘉誠基金會全資捐建。

…………………………………………………………………


史晨昱


有點誇張了,以前說香港水,電,米,菜離不開李嘉誠,現在又說衣食住行離不開四大家族。

首先香港的水是政府水務署的不是私人的,香港政府把地鐵都上市但卻保持自來水是政府的,說李嘉誠控制水,是把‘屈臣氏’賣蒸餾水就說成等同香港的自來水了。

李嘉誠旗下的香港電燈公司只供應港島的用電,九龍新界的供電是老牌的嘉道理家族的中華電力公司。

米是多處有買,除了百佳超市之外其它地方都有賣,而且從很早以前政府就規定,米商必須有半年的儲存糧以防糧荒,也不許壟斷。

蔬菜肉食,百佳超市當然有售,但和內地一樣港人也是喜歡去街市(菜市場)購買的,會光顧超市買菜但畢竟為少。

至於衣食住行,住房確實主要是這四家地產商長江、新鴻基、恆基、新世界,提供私樓的。但佔香港樓宇六成的公屋卻不是這四家興建。

香港有多家巴士公司,只有一家、原行走港島的中華巴士公司,多年前被鄭裕彤的新世界收購,改叫新世界第一巴士(簡稱新巴)。至於港鐵則是政府為大股東的上市公司。

衣和食就不在此累贅,因與四大家族關係不多,反而煤氣公司是李兆基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中華煤氣公司。

四大家族都是商業鉅子,對香港民生也很重要,為香港安定繁榮也作了貢獻,當然香港也給了他們最好的回報。至於他們的作用也應恰如其份,不應過分誇張就是了。


MAN730


很多人說近代的香港有兩個最成功的人,一個是國際功夫巨星成龍,一個就是華人首富李嘉誠。而在今年的5月份,這位有著濃厚傳奇人生的華人首富宣佈自己正式退休了。

那麼為什麼說只要在香港就離不開李嘉誠呢?

因為李嘉誠已經成為了香港的標杆人物,他的商業帝國已經佈局到了香港的每一個角落。小到衣食住行,都有李嘉誠的涉足。大到香港政界,都很重視李嘉誠的建議。

但相反的是,香港人其實都很痛恨李嘉誠,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李嘉誠對香港的商業佈局近乎壟斷,水、電、天然氣、港口、零售,李嘉誠的這一系列壟斷使得香港市民的生活成本居高不下。

當然,除了這些生活消費的壟斷外,最大的壟斷就是房地產的壟斷了,人們都稱李嘉誠房地產是“地產霸權”,將樓房的價格炒高,使得香港民眾買不起房。

所以,對於李嘉誠香港人是又愛又恨。愛的,愛得愛不釋手。恨得,恨入骨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