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如何才能不焦虑》——告诉你如何远离焦虑

作者:【美】克里斯多夫•柯特曼 【美】哈洛·辛尼斯基【美】劳里·安·奥康娜 译者:李春花

《如何才能不焦虑》——告诉你如何远离焦虑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现代社会节秦快,每个人都争先恐后,仿佛你不跑着就一定会输掉些什么。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我们之间的距离更紧密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的视野更广阔。

也许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的孩子,只要做的比隔壁邻居家的那个小朋友更出色就能获得更多的赞扬和更多的关注,而现在的我们的孩子则要打败那活跃在朋友圈中,也许远离你半个地球的那个小朋友。现代社会 的一切都在加剧着焦虑的发作,也许我们只听说过抑郁症的致人死亡,也许我们认为焦虑不过是紧张的一种表现形式。但焦虑已经像流感一样侵入了我们的生活,无处不在,甚至已经比抑郁更加流行。

房子不够大,孩子不够听话,媳妇不够貌美等等这些,都容易让我们焦虑,也许在你眼中是小小的一件事,并不值得一提的一件事,但对有的人来说,就可以让他焦虑不已。当你有这种焦虑情绪时应该怎么办?让我们一起翻开《如何才能不焦虑》这本书,来看看对于焦虑我们自己到底能做些什么?

本书作者有三位,但采用的全部是第一人称,贡献了大量的实际案例,让我们感同身受的和作者一起来探讨着焦虑症。书中从理论角度给我们解决了:正确的认识焦虑、如何远离焦虑、除了焦虑,还有哪些心理疾病在困扰着我们。

一、正确认识焦虑

1、焦虑是什么

作者首先通过一个引起焦虑的小例子来引出自己的观点,那就是全书中出现多次的一个公式。焦虑=关切+威胁

“关心则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焦虑的源头。我们好多的焦虑心情都是由于我们自己过于关心造成的,对自己的工作成绩焦虑,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焦虑等等,这些都源自我们的关心,我们越关心,就越会被焦虑困扰。

另一种则是威胁,我们对未来还没有发生的,或带给我们不确定性的一些让我们感到威胁的事物,都会给我们一种威胁感,我们会因此而焦虑不已。有些威胁可能对我们是致命的,比如地震、车祸。也有一些威胁对我们来说并不致命,如被解雇,婚姻破裂等。我们不确定这些会不会来,或是这些事情发生后,究竟后带给我们怎样的结果。我们因为种种的不确定性而焦虑。

作者认为这两大源头构成了我们的焦虑的核心,也解释了焦虑是什么。真正了解了焦虑,我们也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怠。

2、焦虑带给我们什么

同样焦虑无所谓好坏,只是我们心境的一种主观体现,在焦虑表现的没有过度的情况下,其实他对我们的生活还是有利的,他刺激着我们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迎接挑战。比如,我为了想在比赛中获得第一名,我可能会焦虑,但我也会更加认真的去为比赛做准备,放弃一定的休闲娱乐而为自己的目标努力争取。又比如,我可能想获得升职加 薪,我在为了工作焦虑的同时,我也意识到必须要加倍的工作,才有可能得到回报。在这种情况下,焦虑对我们的人生意义就是积极的,会促进我们向着自己好的一面发展。

但这个度的把握也还是要看我们自己来把握。在这个没有过度的范围内,焦虑都算不上是一种疾病。只有超过了这个度,超出了我们自己主观能够把握到范围,焦虑就会像是一只失去控制的猛虎,来伤害到我们自己。

3、焦虑的源头

爱比克泰德曾说过:“真正妨碍人们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对事情的看法。”

人活在世上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对各种各样的事情产生属于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中的一部分可能就会不自觉的导致你感受到了焦虑。可能是金钱,也可能是工作,也可能是经济形势等等。

书中对焦虑源头的概括主要为三大来对资源不足的恐惧、对未知的恐惧以及对拒绝/否定的恐惧。

对资源不足的恐惧:在生活中,我们会因为想要赚更多的钱,做最好的自己,其实这些都是对资源不足的恐惧,如果你什么都不做,就什么都有,而且做多做少都一样,也许你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焦虑了。

对未知的恐惧:生命本就脆弱,意外又总是不期而至,我们掌控不了我们即将要面对的未来所会碰到的各种威胁和意外,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这些我们不能控制,并且无法预知的未来时,我们就会焦虑不已。

对拒绝/否定的恐惧:现实中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感受,被拒绝/否定的感觉很不好,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活在别人期望和要求中,这里的别人有时就是我们的朋友或父母。会为了得到别人赞扬和认可而焦虑不已。

书中也概括讲述了诱发焦虑的十大情景,也不过是对让述三大源头更细致的划分。

每章后面还有相应的心理小练习,可以自己根据书中所写梳理心中的各种情绪,我对照做了几个,还是有帮助的哦.

二、如何远离焦虑。

对于如何远离焦虑,书中用了两大章来告诉我们,分为了简单方法和系统方法,我在这里只和大家说一下简单方法,里面的系统方法需要用到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而简单方法就是一些我们平时自己就可以做到的一些疏导心理的小方法。总共有二十一个小方法。

方法一:理解“关切+威胁”公式。方法二:专注就是力量:管好你的注意力。方法三:制定计划。方法四:学会接受。方法五:掌控人际技巧,注意沟通与边界。方法六:像世上最健康的人那样去做。方法七:提前演练。方法八:加强锻炼。方法九:拥有信仰。方法十:学会宽恕、乐观和感激。方法十一:消除所有冲突。方法十二:厘清职责。方法十三:主动选择。方法十四:深度呼吸。方法十五:及时清空。方法十六:不要逃避。方法十七:自我交谈。我们常常看到有人自言自语,不必否认,你一定笑话过他们,说他们是疯子:没人跟他们说话,他们自己却仍说得起劲。然而事实上,他们可能比你以为的要更加正常和健康。方法十八:做最坏的打算。方法十九:学会放下。方法二十:了解未来。方法二十一:付出行动。

如果可以,这些小方法都可以试试的,这些属于自己也可以操作的。另外还用一章的篇幅介绍了远离焦虑的系统方法,那就需要专门的心理老师来和你一起疏导才会更有效果,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把书找来看看哦

三、除了焦虑,还有哪些心理疾病在困扰着我们。

书中用了大量的事例,介绍了另外五种我们常见的心理疾病。恐惧症、惊恐障碍、强迫症、广泛性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也许外面的世界看起来现世太平,岁月静好。可实际每个人的内心留给自己的后花园中,总会有一些不为人知,甚至连自己都已经遗忘的过去,导致了你现在的那么一点点的与众不同。我们应该更加理性的去看待这些心理情绪,而不是逃避他,选择性遗忘掉他。

结语

命运握在你自己手中,你知道自己知道什么,并决定自己去向哪里。——休斯博士。

也许你看完此本书,会更了解自己的内心所想,也会更清晰的知道自己知道什么。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各种压力扑面而来,我们在面临种种压力的同时,要学会遵从自己的内心,要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来梳理自己心中的情绪。让我们永远看到蓝天白云,就想到岁月静好。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928840fe35d6

來源:简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