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李金斗為什麼不收郭德剛而侯耀文卻收了?

龍三說說


先聲明觀點,不存在李金斗不收郭德綱的前提假設。

郭德綱早期北漂他走的還是老路子,在當時來說想說相聲就必須進曲藝團,即使是臨時工身份當檢場的雜工,也得先進曲藝團。所以郭德綱在北漂初期大部分時間花在託關係找人情上,希望能讓自己有地方說相聲謀生。

正當郭德綱四處託人沒有門路的時候,有人告訴郭德綱自己可以幫忙,但是要花點錢運作託關係,而且還有個條件就是想進入單位要先拜師,當時告訴郭德綱要拜的師父叫李金斗。

其實這就是簡單的江湖騙局,看你想託關係走後門,有人就告訴你他有關係可以幫忙,但是他說的幫忙就是幫你去走門路送禮,至於送禮送沒送到只有他自己知道。

郭德綱遇見的也是如此,花了錢請人幫忙,等過了段時間再問結果,對方來了句“李金斗不願意收你,結果事沒辦成…”。

錢花了,你還不能找他要。

經歷過這次事之後,郭德綱就絕了進曲藝團的念頭,牽頭組織了一個草臺班子做小劇場演出,這就是德雲社的前身北京相聲大會。事業草創階段很艱難,沒有固定場地、沒有固定時間,也沒有固定演員,實在沒觀眾時後臺演員還坐在臺下當託叫好。

2003年郭德綱經張文順的引薦認相聲作家廉春明為義父,學習相聲創作和影視編劇。廉春明很喜歡郭德綱,希望幫郭德綱跑個身份編制,就向團領導推薦引進人才,團領導的回覆是“要進編制得先拿獎,而且還得是一等獎,這樣別人才會沒話說。”

於是郭德綱搭檔于謙參加了北京電視相聲大賽,作品就是《你好北京》,但是很遺憾只拿了個三等安慰獎,當時的一等獎被賈玲王彤獲得。

因為沒拿一等獎,所以調工作關係的事情也泡了湯,廉春明也覺得很不好意思,又幫忙在馬季面前推薦郭德綱,後來馬季幫德雲社題的字就是廉春明幫忙牽線搭橋。

同時郭德綱于謙在比賽中的表現也引起了當時評委侯耀文的注意,于謙是石富寬的徒弟,侯耀文跟石富寬談起郭德綱時,石富寬就說可以幫忙牽線接觸下。幾次接觸下來,侯耀文對郭德綱惺惺相惜,認為是個可造之才,於是後來就有了郭德綱拜師侯耀文。

至於說楊志剛,侯耀文在收郭德綱之前就和楊志剛溝通過,當時不承認郭德綱的徒弟身份。後來是有人為了往侯耀文身上潑髒水,說“侯耀文霸佔相聲苗子,把別人培養出來的相聲人才佔為己有…”,郭德綱作為弟子看不過去,才在自己的書裡寫了些當年的事,結果就引起了訴訟。


逗婦乳不是豆腐乳


這個問題的答案我的回答是最真實的,因為郭德綱在採訪中曾經談過這個問題,而郭德綱是當事人,他根本沒有撒謊的必要性。

郭德綱在採訪中承認他確實有過想拜李金斗為師的打算,而且當時已經有了一些準備,後來為什麼沒拜成呢?

現在流傳的觀點是李金斗認為郭德綱沒有關係,所以不收他。還有的觀點是李金斗認為郭德綱是楊志剛的徒弟,所以忌諱亂了師門和輩分。

其實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郭德綱在採訪中說根本原因是當時李金斗根本就不知道郭德綱想拜師這回事。因為郭德綱委託的人沒有告訴李金斗,所以李金斗和郭德綱失之交臂。

很多人都認為郭德綱在節目中諷刺相聲名家,很多都是針對李金斗,實際上按照郭德綱的觀點他,他本人對於李金斗還是非常敬重的。

侯耀文收郭德綱為徒,一方面是因為郭德綱的相聲和曲藝才華確實出眾,另一方面郭德綱的好朋友于謙是石富寬的徒弟,所以侯耀文對於郭德綱的人品還是信得過的。更重要的是侯耀文是個惜才愛才的前輩,所以他才會收郭德綱為徒,而且給予了很多的幫助。


相聲笑談


郭德綱曾經是否有想過拜李金斗為師,及李金斗有沒拒收郭德綱為徒?時隔多年,已無從考證。而且後來,雙方在外媒體中都做出了否定。




即使有此事的說法,還得回顧到郭德綱的北漂生涯,我們都知道,郭德綱是天津人,從小就喜愛相聲,並受多位相聲名家的點撥。

當時,郭德綱還拜了天津相聲演員楊志剛為師,從中也是學習了許多傳統相聲段子。只是這其中的拜師,在當時並沒有擺知。據說,郭德綱在天津學習相聲時,並不被其師父看好,郭德綱發展不盡如人意。




後來,郭德綱就選擇到了北京謀求發展,初來北京,人生地不熟,對外界也是聲稱是楊志剛的徒弟,希望能夠被待見。然而,此時的楊志剛並不承認有郭德綱這個徒弟,郭德綱境遇可是舉步難堅啊。

想在這裡有所發展,似乎還得有個知名主流相聲演員的牽引,當時的郭德綱也是到處託關係,想進入曲藝團謀求發展,當時也參加了某相聲比賽,只是結果未能如願。



除此,能否在這座城市的相聲圈有所發展,似乎只剩下拜知名相聲演員為師,這最後一根稻草了。這就有了郭德綱拜李金斗為師,卻被趕出家門的說法。或許,當初郭德綱也有此意,李金斗也只是基於一些壓力,而委婉的拒絕了,並沒有被傳的趕出家門那麼誇張吧。

要說,郭德綱當時在北京也是舉辦了一個“北京相聲大會”,也就是德雲社的前身,其實郭德綱在開小劇場,很多主流相聲演員是很不待見的。

即使郭德綱有拜李金斗為師,那不收的緣由大體如下:

1.當時郭德綱是有師父的,就是楊志剛,雖然楊志剛不承認,導致郭德綱也就不敢再說他有這個師父了。相聲界講究門第,出於面子,對於有師徒關係的相聲演員,再改拜師,還是有所顧忌的。



2.郭德綱一直所說的傳統相聲,在小劇場的演出,被主流相聲界看做是“三俗”類非主流相聲,以致常常受到排擠。李金斗或許也是基於這方面的外界壓力,而不敢收郭德綱。

那為什麼卻被侯耀文收了呢,這又是後面幾年的事情了。

郭德綱在歷經一些困境之後,也就沒打算拜師、進曲藝團的什麼事了,乾脆就專注於德雲社劇場的演出。後來在2000年,有幸結識于謙,也算是遇到了知己,兩人一起搭檔開始走紅。



這時,作為搭檔的于謙幫忙為郭德綱引薦認識侯耀文,因於謙的師父是石富寬,而侯耀文與石富寬也是好搭檔,就這樣郭德綱就進入了侯耀文的視野。



其實,當時侯耀文還是主動打電話給郭德綱的,因他看了郭德綱的表演之後,覺得郭德綱是個人才。

基於侯耀文收郭德綱為徒已是不爭的事實,出於原因,也是有所考慮的。

一種說法是,侯耀文收郭德綱為徒,是為其父親侯寶林還債。因其父親侯寶林當時作為相聲改革小組組長,對相聲去低俗改的太過了,以致相聲出現了後來的低迷期。



侯耀文是看在眼裡的,因地位與身份的原因,也就有心無力。因郭德綱一直以來說的都是傳統相聲,侯耀文也是看到了這一點,覺得他能將相聲重新帶回輝煌。收他為徒,也是助他一臂之力吧。



另外,就是侯耀文慧眼識珠,愛惜人才,想收為徒,即使當時受到很多人的反對,他堅決頂著壓力,成就了郭德綱也成就了自己。

所以,不管怎樣,收徒除了自己的意願,還得看緣分,不能說是李金斗的過錯,只能說彼此之間沒有師徒的緣分。

你說呢?歡迎點贊、留言討論哦,點擊關注,更多娛樂資訊第一時間與您共享!

娛樂小練兒


看了好多的說法

特別是有人杜纂郭德綱拜師李金斗被轟出家門一段

倍感無聊

特此一說,以正視聽

95年,郭德綱三進北京城,無非就是尋一個吃飯的地方。既然是學習的相聲,就得從事相關的行當。所以,和張文順、李菁三人在北京成立北京相聲大會的時候也是困難重重。

至於杜纂的那個拜師李金斗被轟一事

著實令人可笑

郭德綱在天津有個師父,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楊志剛。但是,這個師父之所以沒被承認,我想這和相聲界的徒弟分類有關。老師傅收徒弟有這麼幾種,其中一類就是口盟的徒弟,交給你活兒,但是,沒進行擺知。

既然沒進行擺知,就不是名正言順的師徒關係。

至於後來郭德綱被楊志剛告上法庭,那就是另一段相聲了

再者,杜纂著說李金斗和楊志剛是一個輩,簡直就是胡扯。按師承,楊志剛是文字輩演員和侯耀文是同輩,比李金斗大一輩。所以,這樣的杜纂,當垃圾扔掉就好!

至於為什麼有這個郭德綱拜師李金斗的傳聞

這個和郭德綱的經歷有關。初到北京,想在北京紮根落腳最好的辦法就是進入主流的劇團。不然的話,哪有人聽你說相聲?

郭德綱也想進入某一個團演出,按他後來在相聲中提及的進團必須拜李金斗為師。但最終,這件事沒成,自然郭德綱也就無法入團,也就沒能進入主流相聲界。

這些都是表面現象

我想最主要的還是因為郭德綱和張文順組成的北京相聲大會的問題。主流相聲界表演相聲要高雅。你郭德綱剛來北京就組織小劇場,而且還表演一些個在那時上不得檯面的東西,這不是找不自在麼?

北京相聲大會成立之初,有不少相聲同行拿著錄音機、小抄以 聽眾的身份進入小劇場,目的就是挑出其中“三俗”的東西,抄送有關部門對其進行封殺。

就沒人通知他們wenge結束了嗎?

真慘

再說侯三爺

既然想在北京長久的發展,最好的辦法就是拜一個師傅。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郭德綱作為一個天津相聲演員,想在北京的地盤上混出名堂,沒有個幫忙的哪成呢?

幸運的是這個時候有了于謙

和于謙搭檔演出,兩個人聊的很是投機。再加上于謙的師父是石富寬先生,也就有了促成郭德綱拜師侯耀文的可能。

2003年,北京相聲大會更名為德雲社

到了2004年,侯耀文力排眾議收下了郭德綱。

還有一件小事兒

德雲社更名那一年,2003年10月,北京週末相聲俱樂部成立,主辦人就是李金斗


娛扒府


李金斗拒絕收郭德綱為徒的事情雙方都否認了,咱們就不要再以訛傳訛了,郭德綱在笑傲江湖中闢謠了此事,李金斗也從未談及過此事,所以郭德綱拜師李金豆為師之事多半是假的,至於為何會有這樣的傳言,我們也不得而知!



侯耀文收郭德綱為徒是源於于謙的引薦,眾所周知,于謙的師父是石富寬,石富寬和侯耀文搭檔多年,于謙認識侯耀文那是順其自然的事,2000年郭德綱和于謙相識,兩人比較投緣,於是開始搭檔說相聲,後來于謙於2004年正式加入德雲社,也是在這一年于謙引薦郭德綱拜師侯耀文!

侯耀文在後來的節目中說過,是侯耀文主動聯繫的郭德綱,那麼,為何侯耀文會主動像郭德綱拋橄欖枝呢?

這個就要追溯到侯寶林大師對於相聲的去低俗改革,不可否認侯寶林大師的去低俗改革的初衷是好的,侯寶林大師希望相聲能夠脫離低俗進入大雅之堂,然而侯寶林的徒弟姜昆、馬季一流將改革發揚的過了頭,他們的相聲完全摒棄了傳統相聲的形式,一味地歌功頌德,導致相聲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不被大家喜歡!



這一切侯耀文是看在眼裡的,侯耀文是喜歡傳統相聲的,他希望相聲能恢復本源,但是作為侯寶林的兒子他又有心無力,所以他希望相聲界能有人發揚傳統相聲,而這個人就是郭德綱,所以在於謙引薦完郭德綱之後,侯耀文主動向郭德綱拋橄欖枝!

如今郭德綱的師父侯耀文先生已經去世多年,他寄託在郭德綱身上的厚望郭德綱也是實現了一大半,近期《相聲有新人》節目正在熱播之中,郭德綱擔任召喚師,透過這個節目,我們也看到了相聲的很多現狀,發揚傳統相聲任重而道遠,希望他們能越走越遠吧!



以上是草根說電影媒體號原創文章,覺得不錯的關注我啊!


草根說電影


關於『李金斗拒收郭德綱為徒』一事,十多年了網上傳到沸沸揚揚,當事人早已澄清,絕無此事。既然題主提出此事,我就權當他有,說說看法。



按當時的情況李金斗先生拒收郭德綱是沒有過錯的。首先,李、郭身份懸殊,二人幾乎沒有交集,李先生對郭德綱的詳情不瞭解,收徒是個大事,不是互相有了一定的瞭解,不可能成為師徒。




其次,郭德綱和楊志剛師徒矛盾還未公開,而且天津相聲界幾個有份量的前輩,證實郭就是楊的弟子,李金斗先生犯不著為一個既默默無聞又不瞭解的草根藝人去破壞行規。



郭德綱拜侯耀華文先生為師,絕大部分是沾了于謙的光。于謙是石富寬先生的徒弟,石先生和侯先生關係沒的說,間接的侯先生對郭德綱有了一定的瞭解,侯先生也是對郭德綱考察了一段時間後,才下決心收其為徒的。



侯先生收郭德綱,一方面是愛才,一方面也是同情他的遭遇,這樣“一收一拒”便把李金斗先生推到了風口浪尖,遭受了不白之冤。朋友聽老郭的相聲中,有過譏諷李金斗先生嗎?反正我是沒聽到過。


我平凡31654067


1996年,郭德綱三闖北京,還沒有任何名氣,靠在小場子裡打雜為生,難有登臺機會。那時,郭德綱曾提著禮品,找到相聲名家李金斗拜師,即便是獻上了雙膝,還是被李金斗回絕了,理由是郭德綱已經有師父了。李金斗的拒絕理由看起來很充分,因為在此之前,郭德綱一直跟著常寶豐學相聲,確實已經有師傅了。從李金斗此舉看,是十分尊重郭德綱師傅常寶豐。

兩年後,李金斗卻收了在南方小有名氣的相聲組合“奇志大兵”中的大兵為徒,要知道,大兵的恩師正是奇志,如果沒有奇志的提攜,大兵不可能有當時的名氣,兩人還上過春晚,其火爆程度在南方可以說撐了半邊天。不過此時,李金斗倒不在意大兵有沒有師傅了,收下了這個徒弟。

同樣是收徒,同樣的原因,一個收一個不收,李金斗與大兵可能真是有師徒緣份。

看當時的照片,郭德綱對姜昆李金斗等相聲界的大師,十分的尊重和崇敬。

經過幾年的沉澱,郭德綱在北京相聲圈漸漸有了些名氣。一次機緣巧合,候耀文發現了郭德綱的才華,最終將他納在門下。

在候耀文的幫助下,郭德綱在相聲界的聲名一天天的響起來,卻遭到了很多人眼紅。當時相聲界大師馬季非常欣賞郭德綱,在德雲社開辦時,馬季先生親自題字。曾有記者問馬季“中國相聲是不是要完了”馬季先生答:“不能吧,不是還有郭德綱嗎?”可見對郭德綱的器重。

現在看來,李金斗拒絕郭德綱的理由,只是一個託辭,因為相聲界有“一門兩不絕”的做法,意思是一個徒弟可以拜兩位師傅。至於李金斗為什麼不收郭德綱為徒,卻被候耀文慧眼識珠,恐怕只有他自己清楚了。


八卦氣象臺


李金斗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孝順的人,重視傳統的人。京津曲藝界有一句話,無人不曉:天津有個***,北京有個李金斗。是說他的人品。他服伺師爺多年。師父趙振鋒病重,他騎破三輪車跑遍北京城,找名醫,買師父最愛吃的東西。任何人有困難,他都幫助。一次收徒,他拿出存放多年的幾瓶茅臺。從不瓦徒弟(不沾徒弟便宜)。他更重傳統。因他知道郭德綱曾是楊志剛的徒弟,儘管有了矛盾,但,郭德綱與他是同輩人,亂了。他不收是正確的。侯耀文收,也正常,輩不亂。

網上有人噴李,不應該。李金斗的藝術好,傳統段子多,人品好。這是我的看法。


曲藝聊齋


關於李金斗為什麼不收郭德綱,網絡上有這樣一段話:“郭德綱經人指點,帶著禮品找到李金斗家。一進門,郭德綱沒一句話沒說,倒身便拜,要李金斗收他做徒弟。李金斗非但沒有答應,而且還教訓了郭德綱一頓,他對郭德綱說,“既然你已是楊志剛先生的徒弟了,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可不能因為環境改變了便忘記師恩啊。再者說我和楊先生是同輩,關係又特別好,我怎麼能收他的徒弟呢”。

這段話看起很正常,但不值得推敲。

李金斗不收有師傅的徒弟。那麼為什麼之後又收大兵呢?大兵的師傅是奇志,李金斗是和奇志平輩。不就是因為大兵的名氣大,而當時郭德綱沒有名氣嗎?


李金斗自己說和楊先生同輩,這話更可笑了。楊志剛是白全福的徒弟,貨真價實的文字輩。李金斗是趙振鐸的徒弟,趙振鐸才是文字輩,李金斗難道連自己的輩分也搞不清楚嗎?

李金斗在北京相聲圈,人緣很好。然而只是北京相聲圈。郭德綱闖蕩北京時,並不算北京的圈內人,僅此而已。關於相聲圈內的有師父的人再拜師,自古就有。不僅是有師父的人拜師,而且還有降輩分拜盟兄弟的、拜乾爹的。無非就是多條活路或攀個高枝,得到同行和業內的認可。這並沒有什麼可譴責的。

遠的不說,近的如師勝傑先生,原來的師傅是朱相臣,朱相臣去世後又拜了侯寶林為師。也許有人說,師父死了可以拜師,那麼在道德黨中又何言忠義二字呢。

後來郭德綱通過自己的努力和于謙的幫助一夜成名,並通過於謙和石富寬拜師侯耀文,事業上更進一步,也在北京相聲圈站穩了腳跟,才有了向同行叫板的底氣。侯耀文在接納郭德綱這方面,確實有大師風範。可謂是慧眼識才,他自己也曾說,我並沒有教郭德綱什麼,而且從郭德綱身上還學到了不少的東西。


關於郭德綱否認曾拜師李金斗,我也認為可能有過這種想法,但以郭德綱的性格,不可能拜輩分小的人為師,至於見了李金斗就磕頭的說法,只當是娛樂罷了。

敬請喜歡相聲的朋友關注我的頭條號:小智攝影文學,置頂文章《我眼中的相聲》,跟我一起品讀相聲歷史,暢談相聲趣事!


小智攝影文學


不請自答,郭德綱的確說過,本想當條狗而被逼成龍。那個視頻估計好多人都看過,而後,就開始流傳郭德綱拜李金斗不成的說法。

這個事有沒有,不好說,也許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北京有個李金斗,說的不只是李金斗的藝術,也是說人品。而且一直以來李金斗對收徒一事都非常慎重。

再者,郭德綱跟體制內很多人不和,這是實話,以郭德綱眥睚必報的作風來看,如果這事有,郭德綱跟李金斗恐怕早已是仇人。而現在郭德綱很給李金斗面子,其他人過去不捱罵就不錯了,這值得思考一下。

再說侯耀文收郭德綱。郭德綱確實有本事,受那麼多打壓,反而越來越火,畢竟你吃的飯是觀眾給的,藝人只有讓觀眾滿意才是最大的本事。恐怕很多人都想收這麼一個有本事的徒弟吧。

而且郭德綱進北京之前與楊志剛之間有些說不清的故事。口盟也好,拜了也罷。畢竟楊志剛比李金斗大一輩。所以李金斗不收郭德綱很正常,而侯耀文收郭德綱則不需要顧及那麼多。

個人見解,不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