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二戰結束後,蘇聯男女比例嚴重失衡,這個問題是如何解決的?

洪俊毅


有說用日本戰俘當慰安夫供那些剩女寡婦們享用的,這也太扯了!打仗打輸了讓你去到後方滾床單的。日本士兵要早知道這待遇早就投降了還拼命個啥!



都是國仇家恨,那些沒有遣返戰俘都要勞動建設來彌補戰爭的損失,大多都送往西伯利亞極寒之地去建設,那地方的條件能回來的沒有幾個!能保命等到遣返算命大了,還想要跟洋妞來一腿,是日本人自己YY出來的吧:雖然打仗輸了,但是到敵人後方用另一種方式征服了他們!

二戰後蘇聯人口減少2650萬左右,其中男子減少2000萬,女子656萬,戰後人數1億7千4百萬,女子一億左右,男子是後面的尾數,男女比例3:4這樣,而且男子損失的都是青壯男,活下來當中有很多是受過戰爭創傷的老弱病殘,這樣可用的男子就更少了,基本是兩個年輕女子就有一個嫁不出去。

一般大戰後男女嚴重失衡的國家,很多都公開或半公開的允許一夫多妻制,南亞一些國家連年打仗就鼓勵娶多個老婆多生娃,不僅能快速補充人口還能調節男女比例。還有就是那些打仗回來的傷殘人士和一些條件不好不好討老婆的也變成搶手貨了,這樣的婚姻註定是壓抑的多。通過喝酒麻痺倒是緩解些壓抑,所以酒鬼很多,冷只是一個藉口擺了,冷的國家也不少,男女都普遍酗酒真沒幾個,這些惡性循環,一代代傳下來,都成制約蘇聯的發展重要因素。

蘇聯式的勝利是慘勝,建立在皚皚白骨和千萬女性的血淚之上!對那些到現在還想歪曲歷史、美化戰爭性質的國家,一方面唾棄它另一方面要警惕它!不認錯不服輸到底想幹啥!


悟空生活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負責任的告訴你們,沒辦法解決。

蘇聯在二戰中,戰死和失蹤高達900萬男性軍人,還有幾百萬傷殘。

自然,這900萬男性軍人並不是都是未婚,有的已經成家。

戰前蘇聯的人口比例,本來就是女性略多,這主要是這幾十年戰爭太多,加上俄國男人嗜酒早死。

二戰後,蘇聯人口比例出現高達上千萬的男性缺口。

於是,一度出現了女人搶男人的情況,尤其是一些鄉村更為明顯。

戈爾巴喬夫二戰後曾經在地方農村做基層工作,他經常發現很多村子裡幾乎都是女性參加黨務活動,不見到有男人。而且有什麼娛樂活動,也都是清一色的女性參加。

當時戈爾巴喬夫還年輕,不解的問:難道你們沒有男朋友嗎?

這些女孩都笑著不說話。

確實,她們沒有男朋友,因為男人太少了。

一個比較優秀的男人,往往多名女人去搶,為此甚至能動刀子。

蘇聯解決的方法,主要是三點:

第一,鼓勵生育。

他們將女性結婚年齡降低到16歲,同時鼓勵生育,國家給予獎勵。

有個蘇聯女人,一生共生了60多個孩子,其他很多都是三胞胎和雙胞胎,被譽為英雄母親。

雖然人口的大量增加,男女比例逐步出現均衡,女多男少也就不那麼嚴重了。

只是,這都是至少二十年以後的事情,遠水解不了近渴。



第二,對男女關係不再重視

蘇聯人,尤其俄國人本來就比較開放。

原則上,只要男女未婚,互相發生性關係是私事,黨不會去過問。

即便出現婚外戀,只要不搞出事,最終合理解決,黨頂多是批評批評。

然而,黨至少不鼓勵濫交和亂搞,對於這種事情是會有一定指責。

然而,二戰以後,黨就放寬了這方面的限制。

於是,很快就出現了大量的私生子,這大多是已婚男人和未婚姑娘搞出來的。

放在以往,當事人至少又被嚴厲批評的,但現在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畢竟那麼多女孩沒有男人,這也是尋常的事,難道讓人家連自己的孩子也沒有嗎?



第三,便宜了很多中國人

中蘇蜜月時期,從1951年開始,中國派出大量留學生趕赴蘇聯。

到1959年,我國派往蘇聯的留學生達14798名。

雖然當時有明令不允許隨便戀愛,但中國留學生(基本都是男性)仍然有不少娶了蘇聯太太。

這主要是,這批中國留學生本來就是國內精選的,素質較高,能力較強。另外,還要有很好的身體,年齡在35歲以下。

這些選出來的人,在中國也是精英人物,自然會被蘇聯女孩推崇。

在他們看來,中國男人不喝酒,對老婆體貼,也會做家務,還不亂花錢,是理想的對象。


薩沙


我們都知道,二戰作為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參戰國家最多、傷亡人數最慘烈的一次大戰,中國與蘇聯這兩個戰勝國,傷亡人數是最多的,基本上已經佔到了總傷亡人數的近一半。

其中,蘇聯的總傷亡人數在2700萬左右(根據俄羅斯官方公佈數據),士兵犧牲人數約890萬。可以說,蘇聯衛國戰爭的勝利是建立在皚皚白骨之上的。

人數的大量銳減,特別是年輕男性人數的快速減少,使得蘇聯在戰後,面臨了男女比例嚴重失衡的窘境。

1947年,蘇聯官方進行人口普查時,統計出的寡婦數量多了約1000萬。

面對此種窘境,蘇聯官方想出了多種增加人口、改善男女比例的策略,如對生育孩子較多的母親授予“英雄母親”的榮譽稱號,給予生孩經濟補貼和提供各項配套福利,號召國外蘇聯人迴歸等等。

經過蘇聯官方各項政策的鼓勵和與和平穩定的環境,沒過多久蘇聯的人口比例失衡就得到了很好的緩解和改善。

如今的俄羅斯男女比例失衡,卻並不是蘇聯的鍋。因為俄羅斯男女比例失衡並不是大家印象中的那樣,俄羅斯的青年男女比例,相差幾乎不大,甚至男性青年還略多於女性(是不是讓很多人的幻想碎了一地)。

俄羅斯失衡的根源在於中老年女性多於男性。而原因很大一部分則是俄羅斯男性平均壽命要遠低於女性!


淘上優品


蘇聯好像沒有操心過男女比例不平衡的問題,他們更關心的是整體的人口增長率。

不操心男女比例失衡,主要是因為當時蘇聯女性地位非常高。蘇聯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承載的理想就是反對剝削。蘇聯女性當時得到了極大的解放,女性不必為了婚姻而犧牲。在這種思想下,雖然官方制定了鼓勵生育的政策,但那只是鼓勵,並不是強制。

關於人口,二戰中蘇聯損失了2700萬人口,而當時蘇聯總人口才1.8億,這個損失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戰後,為了促進人口增長,蘇聯官方指定了一系列政策獎勵生育,主要措施有:1、降低法定結婚年齡,從18歲降低到16歲。2、通過一切輿論工具宣傳多生子女利國利民,鼓勵青年男女早婚早育。3、對早婚、多生子女者實行經濟獎勵,對已成年而未婚和已婚而無子女者實行經濟懲罰。對獲得“母親英雄”稱號的母親享有獲一定居住面積住宅的優先權;多子女職工免繳所得稅。經濟懲罰措施,包括未婚成年男女和無子女夫婦繳納佔其工資6%的無子女稅,少子女戶第一個孩子交工資的1%,第二個孩子交0.5%。

但這些政策措施並未收到預期效果,進入80年代人口增長率下降到0.8%的低水平。


江蝶夢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共有23億人口捲入戰爭,1.2億人死於戰爭,而中國和蘇聯死亡人口高達6300萬,佔二戰死亡人口的二分之一!在中國死亡的3500萬人口中,軍人為330萬人;蘇聯死亡的2800萬人口中,軍人比例高達800萬人,這還不包括被俘的400多萬蘇軍士兵。

四年的衛國戰爭使蘇聯人口驟減15%,並造成嚴重的男女比例失調;據蘇聯官方人口統計資料,1945年男女失調比例高達1:2.7!為解決人口增長這一關係國運的重大問題,蘇聯實行了以恢復經濟建設為動力的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

【下調婚齡】將女性適婚年齡由18歲下調至16歲,鼓勵多生多育,因生孩子有功而被國家授予英雄母親榮譽稱號,是蘇聯在人類文明史上的精彩一筆!

【免費教育】全國實行免費九年義務制教育,教育費用是一筆不小的生活開支,孩子上學不用花錢,老百姓當然歡欣鼓舞,多生幾個也就無所謂了。

【免費醫療】實行全民免費醫療,蘇聯在這方面取得的社會成就,連戰後大搞福利國家的西方都自愧弗如,一時成為社會主義制度的幸福指數之一!醫療費用在家庭生活支出中佔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比例,看病不花錢使老百姓生活壓力驟減,生起孩子來也幹勁十足!

【解放婦女】除了對多生多育家庭予以一定的生活補貼之外,蘇聯政府充分釋放婦女的勞動力資源,招收千百萬婦女進入國營企業工作,既提高了婦女的社會地位,又增加了婦女對國家的認同感,同時還為每個家庭多生多育增加了可靠的物質生活保障。


蘇北九哥1


充分利用從東北獲得的戰俘,戰爭是男人的災難,每場戰爭結束後都要損失一大批男性,特別是在蘇聯這個本來男女比例就失調的國家尤為凸顯,在二戰後蘇聯政府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令人意想不到。

戰爭帶來的是一片廢墟,經濟體系的崩潰,人口的大量流失,基礎設施亟需重建,這一系列問題都需要男性的參與。在二戰中,蘇聯和德國死磕多年,無論是否勝利每一場戰爭蘇聯的人口死亡都比德國要多,截至二戰結束蘇聯一共喪失將近一千萬的男性。男女比例二點七比一,當時蘇聯女性陷入了絕望的地步,別說寡婦無法改嫁,帶字閨中的少女沒人要。眼看這情況不能再持續下去,蘇聯政府想起了帶回來的日本俘虜。

慰安夫

在二戰後期,蘇聯在東線戰勝德國之後,本著反法西斯聯盟互幫互助的原則,出兵東北用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將盤踞在東北多年的日軍全部抓回蘇聯。蘇聯最開始因為戰勝心裡的高興慢慢沖淡,這一大批俘虜的吃飯問題成了蘇聯政府的心腹大患。一個大國氣度總不能讓俘虜因為捱餓去世,在國際上虐待俘虜的名聲可不是很好聽,即使他們是日本納粹法西斯的走狗。這時候一個蘇聯的小軍官想到了一個絕妙的計策,把日本這些士兵送給了孤獨寂寞的蘇聯婦女,除了性別上的互換這本質上和日本的慰安婦似乎沒有什麼不同,都是骯髒而罪惡的。日本俘虜白天是蘇聯建設基礎設施的勞動力,晚上服務蘇聯寡婦。他們也十分願意過這樣的生活,畢竟陰陽交合是動物的本性。這樣的日子沒有過多久就被喊停了,主要是蘇聯女性已經顯示了依賴日本男性的苗頭,為了保持民族血統的純正性,蘇聯選擇送回一批日本戰俘,在回國的過程中,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船舶失事,一大批日本俘虜葬身太平洋。

最後想起一句名言;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無論是個人還是民族,只要犯錯自然有人來收拾他。


四十五度歷史


二戰雖然蘇聯最後打贏了,但也算是殘勝,他的人員傷亡巨大,傷亡近二千萬人口,當時蘇聯也才1.9億人口,傷亡近十分之一,這裡面很多是軍人的傷亡:

蘇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損失:

(1)蘇芬戰爭(1939年11月至1940年3月):蘇軍死亡4.9萬,受傷15.9萬人次。

(2)蘇德戰爭(1941年6月至1945年5月):蘇軍死亡681.7萬,被俘或失蹤445.6萬人,傷病1832萬人次。

連年的戰爭也讓蘇聯失去了千千萬萬精壯男性公民,蘇聯男女性別比例嚴重失調。戰爭造就千千萬萬蘇聯寡婦,據統計,蘇聯集體農莊男女性別比例由1940年的1:1.1拉大到1945年的1:2.7,上百萬的適齡女青年找不到丈夫。這也沒有辦法,這就是戰爭帶來的代價。

我記得上世紀蘇聯電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就反映了這個現實,很多單身女性寂寞難耐,只能去找別人的丈夫,當小三,引發了不少社會矛盾,甚至還有女看守去找戰俘做丈夫,算是異國情侶,但不被蘇聯政府所容許,發現了會被開除法辦。

隨著時間的流逝,生育率的恢復,男性人口逐年上升,男女性別比逐漸趨於正常。


浩蕩揚子江



二戰可以說是一次人口消耗極大的世界性戰爭,參戰國中除美國外,中國,蘇聯,德國,日本等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最為直觀的就是人口的缺失,在蘇聯,因為戰爭原因,讓成百上千萬的士兵戰死沙場,因而在戰後,不可避免的出現了男女比例失調,女性人口極度過盛的現象!而男性人口的缺失,讓這個國家的經濟,政治等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首先是人口比例失調的問題!二戰過後,針對蘇聯男少女多的的現狀,蘇聯當局在大的方面,做過一些比較輕微的計劃生育工作!主要措施為鼓勵居民生育,首先通過獎勵,政府福利等措施鼓勵居民生育,然而利用技術手段,避免女性嬰兒的降生,從而在長遠處提高男性比例!但這一政策相對輕微,甚至只在個別地方存在過,因此不能作為重點!



其次,蘇聯男女比例失調,使工廠工人急缺,社會經濟止步不前!為此,蘇聯當局拿出了血本,號召國民尤其是女性國民扛起自己的責任!在那一個時期,政府,軍隊,工廠,農場,以及各色社會服務機構中,都加入了大量的蘇聯女性!她們大多經過簡單的學習和訓練,然後匆匆上崗,在危難時刻擔起了男人們才要承擔的重任,為蘇聯一國作出了重大貢獻!


最後,還有人說,食色性也!耕史覺得這是一個比較敏感的話題,不過為了讀者們的好奇心,在這裡不如客觀的一說!

首先,蘇聯相對於中國,並沒有三綱五常的束縛,所以自古以來,蘇聯乃至他的前身也就是俄國的社會交往尤其是異性之間的交往就處於一種極為開放的狀態!在二戰之後,蘇聯社會交往的開放程度進一步增強!各色酒館,旅店等等場所遍地開花,人們之間尤其是異性之間的交往也是前所未有的簡單直接,這種簡單直接直到現在都還能找到印證!比如不少俄羅斯女孩心甘情願嫁到中國的農村做媳婦兒等等!與其說這是蘇聯人民在戰爭壓抑之後的釋放,不如說是一種天性的需求!



其次,就是大量的接收移民!新中國成立之初,就有不少中國青年去往蘇聯,或學習,或工作,或遊歷!其中娶了蘇聯女人,在蘇聯定居下來的不在少數,這樣的例子大家聽過不少!除了中國,蘇聯不僅是俄羅斯一個國家,在整個蘇共體內部,類似這樣的移民更是家常便飯,利用國家之間的人口調動,從一定程度上,可以為蘇聯男女比例失調產生的一系列負面影響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最後,那就是日本的戰俘了!眾所周知,蘇聯在1945年出兵中國東北,以勢不可擋的姿態橫掃日本關東軍!日本戰敗後,被蘇聯俘虜的六十萬日本士兵一個不少的被帶回到了蘇聯,關進了蘇聯的戰俘集中營!而更加巧妙的是,蘇聯在當時大量招聘國內女性,讓她們負責看守日本戰俘的工作!這其中的妙處大家可想而知!甚至於在後來,還有蘇聯女人和日本戰俘結婚的例子!當然,和蘇聯女人結婚,只有忠於蘇聯的日本戰俘才可以,更多的日本戰俘,恐怕只能淪落到被人奴役的份上!


通過以上的各種措施,蘇聯在戰後女性過量的問題終於得到了解決!那些隱晦之處是人之常情,此處不提也罷!但最重要的是,蘇聯的女人並不丟人,他們在男人的崗位上依然得心應手,盡心盡力,這才使後來的蘇聯有能力和美國拉開冷戰的序幕!撇開立場不談,她們的付出應當值得肯定!


吉人1號


蘇聯在1941年統計人口約1.8億,在二戰過程中,軍人因戰事死亡688萬(作戰傷亡共2335萬),加上被俘後遇害共死亡866萬人,再加上平民犧牲,全國共死亡2700萬人,其中成年男子就有2000多萬,二戰結束後,蘇聯男女比例嚴重失衡。

第一,蘇聯政府鼓勵多生,對生育孩子較多的母親授予“英雄母親”的榮譽稱號,給予生孩經濟補貼和提供各項配套福利,改善醫療條件,提高生育檢查和治療水平,給婦女受孕和培養生育做好全方位保障,組織宣講廣大男性同胞宣傳多生育的好處,這一點跟我們沒有實行計劃生育以前有點像。

第二,降低生育年齡,先將女性的結婚提前到16歲。現在,16歲女孩對於任何家庭來說,都還是一個孩子,可是那個時期,蘇聯16歲的女孩已經當上了母親,擔起繁衍下一代重任,一些西方媒體曾指出,這個手段非常不人道,同時也表示非常同情那些可憐的蘇聯女人。

蘇聯的歷史,性別歧視也比較嚴重,二戰時又損失的多為青壯年。蘇聯通過多生和降低生育年齡的辦法,十來年時間就人口就恢復到戰前水平。現在的俄羅斯也是女多男少,人口的生育率也是比較低,怎樣才能止住人口下滑的趨勢?是當今世界上許多國家要考慮的問題。


麻花小張


上級領導什麼辦法都沒有,人口損失太大了!


蘇聯在開戰之前人口約為1.96億,那個時候全球才20億人口。站後蘇聯一共四了2005萬男性,女性656萬。當時每七個人就有4個女性,兩個青年女性就有一個嫁不出去。


時至今日,俄羅斯男女比例一直還是失調,很多俄羅斯女生都來中國尋找另一半,真是又不要房又不要車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