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 众里寻她,一拍即合

沾上”艺术”俩字的事物总有点神秘而又令人想往的魅力。

如果说产品的设计是设计师研究用户特征与喜好,并为之量体裁衣打造最适体验的过程,那么与前者相比,纯粹的艺术家在缔造艺术作品时则显得高冷与含蓄,他们似乎从不刻意营造话题。不主动寒暄的他们,却总是智慧又巧妙地将自己的见解与感悟隐藏在画面一隅。而偏偏此时,总有明眼人能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墨彩之间发现匠心。

然而,寻觅到一见倾心的艺术珍宝并不是件容易事。一是,爱淘宝的人总是很挑剔,而珍宝也总是藏地很隐蔽。二是,茫茫大千世界,若没有一位能够指引收藏者前行的光亮,在有限的人生光景之中,爱好收藏之人与珍品相遇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

收藏 | 众里寻她,一拍即合

钟基明《多福》

可值得庆幸的是,收藏者似乎对事物都有着颇高的感受与悟性,以及旁人所没有的前瞻性。有一次,画廊里来了一对藏家夫妇。两人饶有兴致地在画廊观赏了许久之后,驻足于章飞然的一幅字前,男的指着字对身旁的爱人说:“好!这幅字写得好。”他声音里透着对字的钟爱。我应声走过去。他接着说,“你看整幅字气运亨通,浑然一体,字体大小错落有致,枯笔湿笔参差跌宕,有看头!”这位先生见周围的人听的聚精会神,自己也说的愈发有兴致:“书法,不是单个字练的好就是好,字写得好的人太多了,能让字在整张纸上相互呼应才有意思。这样的字会有很大的空间。”我听了心里默默赞许,钦佩这位藏家精辟的见解。想必,观赏者的这番评价,怕是与章飞然先生的心性一拍即合了。如此这般藏家与字画的相遇,美妙又让人欣喜。他们更像是志同道合的老友的久别重逢。

觅到珍宝后,便要开始收藏了。

收藏 | 众里寻她,一拍即合

钟基明《祥和》

收藏。不在于收,而在于藏。若是仅仅关注”收“字,怕是会落入”多多益善“这个地牢。世间万物,美好之物纷繁不绝。一旦起了贪心,恨不得全部揽入囊中,且不说这其中有赝品真品。就单单如此这般想将珍品占为己有的架势,就让人觉得不踏实。往后逐渐了解自己的品性之后,怕是会认为当时收藏的物品为何如此不和自己胃口,于是弃之不理。如此这般后果,于收藏者本身来说是种失落,对艺术品本身来说也是种亵渎,应当避而远之。

收藏 | 众里寻她,一拍即合

寇月朋《清净世界》

然而“藏”字的要诀何处有之?藏,顾名思义,必是一个长久的过程。金屋藏娇,如何藏对,如何藏好,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如果说,藏对艺术品的藏家对自己的喜好品性都有非常深刻的了解,那么能将艺术品藏好,并由“死”藏“活”的收藏者才是收藏界的泰斗。

藏与被藏是相互的,收藏之初因品味相近,互相吸引,藏家与藏品一拍即合,而久而久之,好的艺术品不啻福泽,笼罩着藏家,而好的收藏家也深谙以藏养藏之道:将艺术品纳入囊中不是终点。将宝藏在收藏中越藏越宝,才是他们对藏品真正的厚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