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人和人的差距,五年就夠了

這五年

你過的怎麼樣

有人說,經過7年的時間,身上的細胞會全部更新一遍,而七年後的你就完完全全不再是七年前的你了。

沒有證實過它的真假。

不過我倒是認為,一個人的成長和蛻變到不了七年,五年就夠了。

曾經看過一本書,書上有一段是描述“一萬小時定律”,只要經過1萬小時的錘鍊,任何人都能從平凡變成超凡。

很簡單對不對?能堅持下來的鳳毛麟角。

一萬小時,一天按8小時來算,並且六日讓你休息,是五年。

說說身邊朋友真實的事兒吧。

2012年,他大專畢業。

畢業前每每回到家,家裡的親戚鄰居見面就會問就業的事兒。

“工作怎麼樣了”

“這年頭大專生不好找工作吧”

“一個月有個兩千上下的就差不多了,別太挑”

他在學校成績還算不錯,那年北京的一家互聯網公司來校招。這個學校畢業生大幾百人,只要十五個,他順利通過了。

他興奮的打電話回家:媽,我有工作了,我要去北京了。

和同學一起來到北京,第一次乘坐地鐵,第一次坐公交車走在長安街的路上,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的看到天安門。

終於,來到了公司,做客服。放眼望去兩三百個客服坐在電腦前,忙碌的接著電話,月薪兩千元。

接著和同學一起去住的公寓,8個人一個屋子,陰暗,潮溼,沒有窗戶,關上門後,若是不開燈,分不清白天黑夜。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淌過去之後發現原來還在底層。

暫時的,嗯,這只是暫時的。

人和人的差距,五年就夠了

2013年冬天的某個晚上。

他已經連著上了36個小時的班了。做客服是這樣,24小時沒有白天黑夜。

那年過年,由於加班,他沒回家,這是第一次沒回家過年。

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宿舍,他想,我真的要一輩子幹這個麼?

當初來的同寢室的8個人,此時已經走了4個,又來了4個。他們有的回老家了,有的轉行了。

他去招聘網站上看了看,發現招產品經理的公司特別多。那兩年正好是移動互聯網快速興起的時候,各大互聯網公司都在招產品崗的人員,收入參差不齊,有的開六千,有的開兩萬。

產品經理?那是什麼?不知道。只知道幹好了收入高,至少比干客服強。

於是,在工作之餘,他參加各種產品崗的技能培訓,看和產品崗相關的書籍,根據招聘要求補自己的短板。

“這是什麼書?”下班前,客服主管路過他的工位,瞄了一眼桌上的書:“《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你還想做產品經理呢?”眼神裡透著鄙夷。

那個眼神,至今還記得。

那半年真是苦啊。要工作,要學習。即便不上夜班,他依然凌晨四點起床,支撐他的只有一個信念,跳出這個圈子。

經過半年的時間,真的就只是半年,他辭職了,去了一家公司做產品助理,收入四千。

後來,他在這個行業裡摸爬滾打,從小公司跳槽到大公司;從負責產品的一個模塊到負責一條業務線;從小小的產品助理一路到產品經理,再從產品經理邁向產品總監;月薪收入也由最初的

四千到現在的三萬。

這個人,不是別人,而是我的丈夫。五年的時間,我看著他經歷了什麼,看著他一點點改變。聊到工作方面的內容時,我們的聊天也從最初的:“媳婦,你說這個手機界面上的按鈕是靠上點還是靠下點”到“你看著那家傳統企業市值低,他之所以還入資那家企業,主要還是為了借殼上市”...

五年,可以改變一個人。

改變一個人的生活,改變一個人的想法,改變一個人的高度。

你今天的生活,好也好,壞也好。都藏著你曾經所做的每一個選擇。

你可以嗤之以鼻的把今天的文章看作是雞湯,你也可以拋磚引玉的為你下一個五年做好計劃,無論怎樣,全力以赴,你可以活成你想要的那個樣子。

順便說下,前兩天那個客服主管打電話來說,由於公司業務下滑,客服部要砍掉三分之二,他也被勸退了。問問能不能給找份工作。

“那你想從事什麼行業?收入要求呢?”

“還是客服吧,我只會幹這個。我現在收入五千,要是能到七千最好了,實在不行五千也行。”

晚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