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劉備的二代昏庸無才,孫輩卻十分有氣節!

我們都用樂不思蜀來形容劉備的兒子劉禪,亡國今後在曹魏不念故鄉,玩的還不亦樂乎,因而才流傳到今日的一個典故。不光如此,在劉禪身上,還有許多眾所周知的典故。比方趙雲七進七出曹營,最終將阿斗從曹魏手裡搶過來,劉備身後,劉禪繼承了蜀漢的權利,可是劉禪比較昏庸,不光沒有光大劉備的基業,還將蜀漢拱手讓人。因而,現在許多人,將扶不起的阿斗來描述一個人爛泥扶不上牆。儘管,劉備的二代,都是一些昏庸無才之人,可是他的孫子輩卻十分的有氣節。

劉備的二代昏庸無才,孫輩卻十分有氣節!

劉諶,蜀漢昭烈帝劉備之孫,蜀漢後主劉禪第五子,三國時期蜀漢北地王。當年鄧艾的大軍,繞過了姜維的防地。突襲成都,不料成都不戰而降,姜維最終也無法投敵,最終導致蜀漢幻滅。

鄧艾大軍十萬火急之前,蜀漢眾多大臣,言辭簡直差不多,主要有兩個,一個就是往哪裡跑,以其時城防兵的軍力,底子無力抵抗鄧艾大軍,鄧艾在曹魏中又是以謀略而出名,所以想要據守不出,力抗鄧艾大軍,想等到姜維的援軍趕到,簡直不可能。何況其時姜維的大軍在鍾會現已被控制住了。許多大臣主張往南跑,那兒都是從前臣服於蜀漢的少數民族。

別的一個提議,就是屈服曹魏,首要站出來肯定支撐這一主張的是譙周,益州人士。他力勸劉禪屈服曹魏,理由:實力不如他人,假如投靠東吳,只能為極人臣,恥辱算了。並且東吳也不是曹魏的對手,早晚要毀滅,假如那個時分再一次屈服曹魏,還不如現在就投靠了曹魏,至少現在東吳還存在,曹魏必定會以禮相待。在世人的極力勸說下,劉禪挑選屈服曹魏,這個時分有沒有為國盡忠的人呢?有,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其時他在前線,拒絕了曹魏的誘降,然後戰死沙場。享年三十七歲,義不受辱以殉國的還有劉禪的第五個兒子。

劉備的二代昏庸無才,孫輩卻十分有氣節!

這就是今日我們所說的主人公劉諶,歷史上關於他的記載十分少,不過在蜀漢消亡的最終一幕,挺身而出。此人比他的老爸劉禪更有時令。勸止劉禪不成後,跑到了劉備的廟裡,痛哭了一場,然後殺掉了自己的全家,最終挑選自殺殉國。

跟當年大明朝毀滅時,崇禎皇帝挑選相同,儘管沒有大才,可是這份時令值得他人敬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