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你是否有過想一了百了的時候?

你是否有過想一了百了的時候?

曾經你有想過一了百了的時候嗎?

在那個時候,是不是覺得,在這個世界,你是唯一一個最悲傷無助和絕望的人,

在那個時候,是不是覺得,

在別人天空的都是藍天白天,

而你的頭頂卻只有濃厚的黑色。

其實,很多人,都有過,想要一了百了的時刻。

因為在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沒有人告訴過我們,活著本來就是不容易的。

快樂其實不容易,不快樂卻是常態。

有人愛你不容易,孤獨地活卻是常態。

因為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期待,

太想要快樂,

甚至有著一種一定要快樂、要優秀、要完美的強迫,

所以很多人都曾經有過憎恨命運的時刻,有過厭棄這人生的時刻。

01

我們對人生的確有誤解

回想自己的小時候,對於快樂和優秀,就像是強迫症一般。

如果考試或者比賽表現得不好,除了結果本身不如預期,已經足以令我難受之外,

我對於“竟然出現了糟糕的不如預期的考試結果”這件事情,也分外難受。

回想起來,應該是因為我有了一種先入為主的執念,一種想要控制的念頭——我覺得,我的考試一定要是正常(或超常)發揮,不管怎樣,名次必須是前三。

因為對考試有種強烈的控制心,所以才會那麼無法接受不一樣的結果。

媽媽說好帶我出去玩,但是週日她卻突然間改變計劃,說她要去一個同事家拜訪,

我會沮喪至極。

我會一整天都很難過。

媽媽的不守信用當然不好,但是,小小年紀的我,控制心也特別的強。

心中的聲音不能停息:“明明說好今天去玩的!今天我本來應該是多麼快樂的!”

這樣的聲音一遍遍地在心裡翻騰,

我無法接受期待了一週的“快樂”因為媽媽的變卦而煙消雲散,

突發的變化,破壞了我的快樂,

於是我用了一整天甚至好幾天的時間,去難過、憤怒。

我就應該是快樂的!

我就應該是優秀的!

我就應該不孤獨的!

我就應該有婚姻的!

我就應該有孩子的!

我就應該身體健康的!

我就應該升職加薪的!

……”

這樣的話語,有沒有也經常在你的胸腔迴盪?

可是,你真的誤解了,

和小時候的我一樣。

我們都以為,我們可以控制人生的進程或者結局。

於是我們將好,快樂,優秀,完美,健康,成功,當做了“本來應該”。

於是當這個“本來應該”被打碎的時候,

你無法接受也無法承受。

但其實不是命運辜負了你的期待,

而是你一開始就在“強迫”地去要求結局。

你要求的力量有多大,當結局不如預期,那個反彈的力量就有多大。

你的誤解多深、控制心多強、執念多重,那麼你遭到現實重擊的力量就有多大。

如果你有想過一了百了的時候,並不是因為你是最悲慘的人,

而是相比其他人,你更不願意接受,活著的真面目

——不快樂和挫折本來就是常態。

不在預期之中的人和事情,總是會發生的。

02

你對“活著”太認真了

我昨天看了《視覺志》發了一篇文,說了一個曾經大火的日本女歌手,

中島美嘉的故事。分享給大家。

從出道到大火,中島美嘉創造了無數個奇蹟,然而就在未來一片美好的時候,命運卻猝不及防給她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

她耳朵聽不清了。

她唱不了歌了。

中島美嘉被診斷患上咽鼓管開放症,她聽不清外面的聲音,把握不準音調。耳際不僅影響了她的聽力,也影響她的發聲,

“因為聽不到聲音就開始胡亂的用嗓子,到最後連聲音都發不出來了。”

當時,很多媒體評論說她的live是最佳車禍現場;批評她出名之後就不再努力;諷刺她沙啞的嗓音,讓人失望;更有人直接讓她“滾下舞臺”......

網絡上的語言暴力像潮水般襲來,她卻守著唱歌的夢想不肯放手,直到再也唱不了歌。2010年,出道10年的她在演唱會上向所有觀眾致歉,因為疾病暫時告別舞臺。說完抱歉後的5分鐘內,她在臺上什麼話也說不出,痛哭不止。 (以上故事部分摘自視覺志)

人生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意外。

作為一個出道後創造了無數奇蹟的歌手,

耳朵聽不清聲音,並且無法治癒耳朵,不知道唱歌時如何把握自己的發聲,只能胡亂用力,結果拼命撐到最後的結局是,嗓子完全廢掉,連聲音都發不出,惡評如潮。

這是絕境了吧。

她還是活下來了。

之後幾年的時間,她一直在進行聲音訓練,嗓音壞了,但是情感卻更濃厚。

她復出了。帶回來一首歌,叫做《曾經我也想一了百了》。

“整個腦中只想著一了百了,

一定是因為對於活著這件事太過認真了”

這句歌詞,令我有共鳴。

為什麼命運要給她出一個這樣的題目呢?

我們試圖找出那個“特別的答案”,

但,我想,當命運出了這樣的題目給她,也許是隨機的吧。

不知道當她患上咽鼓管開放症,聽不清外面的聲音,無法治癒的時候,她會不會問,為什麼這件事沒有發生在別的歌手身上,偏偏是我身上呢?

就好像,有的人會問,為什麼別人都沒有,偏偏是我或家人患病了?

就好像,有的人會問,為什麼別人都沒有,偏偏是我經歷瞭如此糟糕的婚姻?

但其實,一直以來我們需要去學習面對又一直不願意真的去面對的一件事情就是——活著,本來就會隨機的遇到糟糕的事情吧,本來就會遇到不在我們控制之內的事情吧。

這是常態啊。

要不然,你以為,人生是一個怎樣的遊戲呢?

過關斬將?一路獎賞?即便有黑暗都是走向光明的前戲?

我覺得不是的。

人生就是會伴隨黑暗的道路,伴隨極低的低潮,伴隨分離和痛楚,伴隨你束手無策的結局,伴隨很多很多的不快樂和孤獨。

你太認真的活在自己對人生的“一廂情願”裡了。

當中島美嘉經歷那樣的猝不及防,足以將她撕碎的重創,

當她抱著一種“我只是要堅持唱下去”的信念活下來,

然後時隔數年又一次站在舞臺上的時候,她才能唱出這樣一句歌詞吧。

中島美嘉用不再完美的聲音唱出的

《曾經我也想一了百了》

03

有時候“消極”也是一種好態度

我記得有個讀者前段時間在文字後面留言,

她說,“周老師你怎麼總是在文章裡寫一些,對自我消極的觀點,為什麼不多寫一些我們努力去改變的方法呢?”

其實看到這條留言,我有好好地思考,

是不是我應該如這位讀者所說,去寫一些改變的方法,而不是聚焦那些“讓大家接受”的“消極”。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接受關係的不完美,

接受他人愛的能力的匱乏,

接受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不可逆的人格模式,

接受不受控制的人生

……”

經過了思考,

我想我還是要堅持我“憑感覺”選擇的方向。

改變的方法,

很多人都在寫,大家也寫得很好了。

而我,更願意去寫在那位讀者看來稍顯“消極”的“接受”。

因為接受,才能終結不接受的痛苦。

才能停止,將整個自己掩埋進不可改變的現實中的執迷。

一滴海水,要改變海洋的潮起潮落,這是不可能的。

你只會瓦解。

當命運隨機地出了一道題給你,

你說命運你一定要給我換一題,或者憎恨命運,這都只是在損耗自己而已。

接受了只後,我們才有力氣,繼續去做一些事情。

我們才有可能,適應“不快樂、不優秀、不成功、不完美”的人生,

好好活著,在細微處,找到那個當下的意義。

是的,要學會,消極。

這就是我想強調的。

要理解人生的真相。就是有殘缺,就是不完美,就是隨機的會發生不好的事情。

不管快樂還是成功,都是沒有保障的事情。

·那活著有什麼意義?

活著的意義,就是活著啊。

·那活著有什麼樂趣?

如果你不是那麼認真,只盯著無法完成的部分,活著可以有很多樂趣。

中島美嘉繼續唱歌。

她沒有盯著自己無法治癒的耳朵,不再完美的嗓音,失去的樂壇的地位。

在她被命運玩弄得曾經想一了百了的時候,

她只有一個簡單的想法,還有一些等待我的歌迷,哪怕那些人很少,我還是要重新發出聲音,把那首歌再次唱給他們聽。

她的嗓音變得沙啞了很多,相對於患病前的輝煌時刻,粉絲也還是減少了,但是她去做了這件事情。

做減法,將想要的減到最低,可以幫助我們度過生命中的難關。

我常常和一些人談論,我們共同遇到的焦慮和壓力,

當考驗來臨,或者有可能來臨,面對焦慮,擔憂,如何化解?

我想,化解的方向,或許不是如何避免結局,

而是嘗試去想想,那個最糟糕的結局,為什麼你不能接受?

假如置身最糟糕的結局中,你的感受是什麼?

你要被毀滅了是嗎?你絕對不允許是嗎?

你打算像一滴海水那樣,憤怒地執迷地妄圖去改變潮水的方向嗎?

還是,作為一滴海水,和潮水融為一體,去體會潮汐的改變,

從一個高潮走向低潮再上到高潮?

中島美嘉,是無法改變耳朵的疾患了,也再也無法擁有曾經完美清澈的嗓音了。無論她多麼努力。有些東西,是不可能改變的。

這些部分,就是命運的隨機。

無論你多麼焦慮,多麼有憂患意識,多麼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

無論你的每一步如何籌謀到極致,如何小心謹慎,如何真誠付出,

命運還是會有很多很多隨機的部分。

真的,無法接受的人,也許會以“離開人世”作為一種決絕的表達。

但是活下來的人,則一定要去接受,這些隨機吧。

接受了,才能平靜,才有可能在不快樂之後,再度獲得新的快樂吧。

她的有手腕上有一個刺青,寫著"trust your voice"

(相信你的聲音),這是她在最絕望的時候刺的,告訴自己要堅持走自己的路,永遠不要輕言放棄。

這條路,就是她要唱下去。這是她可以堅持去做的事情。

不是唱得如何,而是唱下去。

演員胡歌在2006年8月,爆紅後的一年,經歷了一次嚴重車禍,助手當場死亡,他自己臉部毀容。清秀的臉上,一共縫合了一百多針。

他不可能讓老天爺重新賜予他一張新的面孔了。毀掉了就是毀掉了。

我們現在看電視,也會留意到那道深深的傷痕,客觀說,的確是一種缺憾。

但是,大家還是喜歡看他,歌迷還是愛著中島美嘉。

究竟為什麼,大家去喜歡他們?當偶像不再帥氣,歌手失去了聽力和嗓音,

是什麼讓人們仍然,喜歡他們?

我想,那是因為,這兩個人身上都有一種生命力,這種生命力裡面有一種信念,——就是無論命運隨機給了我什麼,我都接受。

然後,我都能繼續找到一種意義,找到一件我可以繼續做下去的事情。

哪怕是一件很卑微的事情。

就這樣,活下去。

一個人,身上有這種東西,他就是在黑暗中,也是閃光的。

接受不完美,而不是改變不完美。

然後,在不完美中找到屬於你的意義。

對於人生,我仍然沒有答案,仍然很“消極”。

但是我覺得,這種“消極”也是一條道路。

你覺得呢?


525心理網_您身邊的心理諮詢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