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原創:李萬所傳六合大槍概述

(注:本文由銅川市印臺區徐明生先生著,如需轉載請註明作者,盜用必究。)

原創:李萬所傳六合大槍概述

鐵腿神槍李萬先生

冷兵器時代已遙不可及,在自由和諧的現實生活中,健康長壽已成為人們的追求。六合大槍也只能成為鍛鍊身體的一項民族傳統體育運動,其槍技已無甚大用。但這畢竟是先賢一代一代的心血之結晶,棄之實為痛惜,又有愧於先賢,留俚語而微露之矣。

槍似游龍八紮先,探頭刺喉扎兩肩;

戳胸穿腹×××;××××體勢全。

槍有八革神奇顯,上有封背下××;

××救中妙中妙,××革扎×××。

又云:

大槍猶如縛妖鎖,滑桿洗手×××;

××串字背杆×,××刮手壓桿奪。

分杆提手×××,××××擒鳥落;

諸藝融匯又貫通,不求末技修長生。

此槍由何人所傳兮?有詩云:六合大槍李萬傳,鐵腿神槍家長安;曲江新開門興志孝,妙手神槍青出藍。由於歷史悠久,馬家六合大槍的傳承脈絡已很難清晰,但從李萬承上啟下,學藝和傳授的歷程是很清楚的。餘隨先師興志孝學藝十多年,經常陪先師聊天閒談,聽了很多武林軼事。特別是在一九八三年夏天,我把先師和他的小孫子春春接到銅川乘涼避暑月餘,期間與先師形影不離,除了學槍習拳,就是陪先師聊天。特別是晚上,已迷糊入眠,忽又驚醒繼續閒聊,每次都是先師督促入睡。期間,先師講述了師祖李萬學藝的經歷和師祖對後輩們的囑咐。關於師祖李萬出門學藝,特別是學春秋大刀和六合大槍的經歷,我撰寫的《鐵腿神槍李萬傳奇》中已記述的很清楚了。因種種原因,師祖不願將他恩師的名諱公開,但每每將第三閤中第三齣(路)正槍“火鷂子撲鵪鶉”叫作“撲噓噓”、並在第四合第四路、第五合第一路中反覆操練,就是紀念和懷念他的恩師。因為這是他恩師的口語。

原創:李萬所傳六合大槍概述

妙手神槍興志孝先生

據先師志孝先生講,師祖李萬是從甘寧返回時偶受風寒方巧遇恩師學得六合大槍,應該是與甘寧相鄰諸縣。後來,我多次深入長武、彬縣、旬邑、永壽甚至於甘肅的涇川、寧縣、寧夏的固原等地詢查拜訪,皆無結果。但有一點是令人欣慰的,即咸陽乾縣以北諸縣皆把麻雀、鵪鶉等一類的小鳥呼作“噓噓”,所以“火鷂子撲鵪鶉”即“火鷂子撲噓噓”,“火鷂子撲噓噓”就是“火鷂子撲鵪鶉”。因此,師祖李萬所學六合大槍絕非某些人猜想臆造:李萬去周至啞柏做生意時在周至所學等語。李萬藝成後在西安傳拳授藝,由於恩師所贈槍譜年代太久,多出都是反覆粘貼修補,且還有學後的心得需增添。後由周至魏祿傑之外公,在周至二屯西所三屯堡東門外東嶽大帝之廟初級小學教書的先生杜紹棠予以整理謄寫。所以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五年師祖李萬分別在周至魏祿傑和戶縣張金仲家中傳拳授藝,並非學藝哉。如果說李萬在周至學得六合大槍,且槍譜又是周至杜紹棠謄寫,槍譜為何未留在周至呢?原因很簡單,過去的人們尊道德重信義。杜紹棠先生即受外孫囑託整理謄寫槍譜,則應人事小誤人事大,就很負責認真的予以謄寫,並寫了序,完後交給了外孫。魏祿傑則不多想,就恭還給了師尊。後來槍譜由師祖李萬傳給先師興志孝;現由興師之子興東林師兄掌管。

原創:李萬所傳六合大槍概述

六合大槍槍譜

先師還給我講述了師祖李萬的囑咐:一是授徒要考察有幾種人不可傳授。品德不正之人莫教。雖然現在已無為害江湖之說,但仍能仗技欺人。文化程度過高之文人不可傳,這些人能辨優劣,知道真偽,學藝認真,操練刻苦,得藝後卻看不起你,認為你只是舞槍弄棍之粗人。武術界高學歷別有用心的人也莫教。這些人不懂傳統武術,以專業行家自居,學會後,稍加更易寫成論文發表,便剽竊為己有。師出名門,聲望既高,又與自己年齡相仿者的武林同仁,只能閒諞,不能實教。他們學會後既不願脫離原師門,又折不下聲望面子。所以既不承你的情,又不認你所教,原本關係很好,最終反目為仇。文化程度過低之人也不能教,這類人雖然酷愛武術,但難究奧妙,終其一生,不得要旨。體型瘦小膂力不足之人則不可教,槍長沉重,勉強操之對其無益,反受傷害。二是授藝不可盡罄。一代只傳一合,要給徒子徒孫留些絕藝,細水長流。既不可竭澤而魚,更不可暴殄天物,視傳統絕技為玩物,授藝傳道,貴乎則人,要因人施教,不可濫傳。

原創:李萬所傳六合大槍概述

六合大槍槍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