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什麼運動對慢阻肺有益?

35387語無倫次


您好,我是黃志豔大夫,很高興為您解答這個問題。


什麼運動對慢阻肺有益?


慢阻肺,又稱“全球致死率第三的疾病”,以“發病率高、致殘率、死亡率高”著稱。該病的症狀是不斷遞進的,從咳嗽、咳痰到氣短或呼吸困難,嚴重者因缺氧引發全身器官衰竭而死亡。



晚期慢阻肺患者最典型的症狀就是喘不上氣,即使坐著或躺著不動也不行,有患者把這種感覺描述為“憋氣的感覺就像被土埋了半截”,非常痛苦。

那麼,慢阻肺患者可以運動嗎?

很多慢阻肺患者反映,自從得了這個病之後,就感覺像身體裡藏了一把刀子,一動就喘,一喘就會出現憋氣導致的“瀕死感”,這樣還去運動肯定吃不消啊。



事實上,運動對慢阻肺患者很重要。一項新研究發現,如果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不常運動或運動量很低,越往後病情惡化情況就會變得越嚴重。



所以慢性阻肺研究指南建議,所有慢阻肺患者都要養成適度運動的習慣。無論病情是輕、是重,都需要進行有規律運動。只有堅持進行規律運動,才能改善健康狀況,提高生過質量。

那麼,慢阻肺患者可以做哪些運動呢?


1.散步


全身運動可以選擇散步,散步是一個很適合慢阻肺患者的運動。無論是在戶外、商場,還是在跑步機上,散步隨處都能進行,而且十分方便。



剛開始不用走得太久,可以試著每天多走上 30 秒或 10 來米,慢慢養成每天散步的習慣。


2.騎自行車
騎自行車運動,剛開始最好是在康復中心的固定式自行車上開始練起。慢慢適應後,就可以試試到室外騎自行車兜兜風。騎車過程中,如果感覺呼吸短促,要馬上停止並坐下來休息片刻。



3.打太極拳

打太極拳對心肺負荷小,有助於鍛鍊肌肉,還能舒緩壓力,幫助放鬆。



慢阻肺患者在進行上述運動過程中,要學會慢慢地呼吸。閉上嘴,通過鼻子吸氣,這樣可以讓空氣溼潤並得到過濾。鼻子每吸氣 1 次就用嘴巴呼氣 2 次。切忌不要大口喘氣,因為喘氣會阻礙肺排出所有的氣體。



如果運動時,呼吸變得快而淺,需要停下來休息一會兒,把身體放鬆,做閉嘴呼吸。閉嘴呼吸就是緊閉嘴唇,緩慢地用鼻子吸氣和呼氣。

黃志豔大夫


慢阻肺患者需要多運動

慢阻肺患者常會感到活動後憋喘、氣促,因而減少活動量,但事實上保證適度活動對改善預後有很大幫助。

運動形式

推薦慢阻肺患者進行每週2次專業醫師指導下的運動訓練,組成應包括有氧訓練、間歇訓練、抗阻/ 力量訓練。運動訓練是肺康復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其他方法如藥物治療、無創呼吸機等則配合進行,以達到肺康復效果最大化的目的。


1.有氧訓練

在一定強度下,在相當的時間內( 不少於15~20min) 重複同一運動週期的運動,分為上肢有氧訓練和下肢有氧訓練。

下肢有氧訓練是慢阻肺患者運動訓練的核心部分。可選擇方式包括如快步走、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等,3~5 次/周,20~60 min/次,持續時間須6~8周,每半年強化1次。運動負荷須達到50%~80% 最大攝氧能力(VO2max)。

2.抗阻/ 力量訓練

通過多次、多組有節奏的負重練習達到改善肌肉群力量、耐力和形狀的運動方式,主要包括各種循環抗阻訓練(中等強度、緩慢重複進行的肢體抗阻訓練)和負重訓練。通過增加上下肢負荷,增加肌肉體積,重塑肌纖維。包括持器械體操和抗阻力訓練兩方面,持器械體操多用於上肢訓練,常用的有彈力帶、投擲、重物阻力訓練。

在運動訓練組成中有氧訓練是基石,而有氧訓練聯合抗阻/ 力量訓練在改善患者耐力和機能方面,比單純有氧訓練更為有效。設計運動訓練的種類和強度時應注意個體化,以達到最大的功能獲益。

訓練的形式

在訓練形式上,團隊訓練優於個人訓練。間歇訓練採用“運動-休息-運動”方式,低強度、短時間內多次進行,適用於活動量低、體質較弱者。持續訓練主要提高患者的運動耐力,適用於病情穩定、體質較好的患者。兩種訓練能達到同樣的效果,但是間歇運動組的患者運動後出現症狀少,更易被患者接受。


李瑛醫生


呼吸困難的症狀會讓慢阻肺患者覺得不能鍛鍊,其實恰恰相反,和其他人一樣,慢阻肺患者應該鍛鍊,以改善氣短和其他症狀,否則心血管功能和肌肉密度下降,長期下去會越來越呼吸困難。

慢阻肺患者開始新的鍛鍊之前,要請醫生檢查一下。如果吸氧的話,在鍛鍊的時候要加大氧氣量,在鍛鍊之前,要進行呼吸練習。

對於慢阻肺患者來說,最好的鍛鍊是有氧鍛鍊,和上肢的抗阻鍛鍊,這樣能夠鍛鍊心血管,加強呼吸道附近肌肉的強度。

這些鍛鍊包括走路、慢跑、跳繩、騎車、滑冰、低強度有氧鍛鍊、游泳和上肢抗阻鍛鍊。從中選擇一兩項條件適合自己,自己又能夠適應的項目,最好和其他人一起鍛鍊,這樣會更容易堅持下去。

鍛鍊之前一定要熱身,以減少對心臟、肌肉和關節的壓力。

鍛鍊的時候不要著急,慢慢增加鍛鍊的強度,每週鍛鍊4次,每次30分鐘。如果需要的話,可以在鍛鍊期間監測自己的心率,心跳保持在最高心率的50-80%,最高心率是220減去年齡。


京虎子


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是受損的,而且是逐年下降,這個趨勢目前還沒有藥物能逆轉,但是通過有效的治療能延緩這個趨勢,減輕症狀,改善生活質量。


除了藥物治療以外,運動對於慢阻肺患者也是非常重要的。生命在於運動,不要以為得了慢阻肺就不能運動了,不是的,相仿還更要積極地鍛鍊身體,鍛鍊肺功能。當然是在病情穩定的時候、在身體能承受的狀態下去運動,而不是在病情急性加重的時候去運動。


什麼運動最好?


1、游泳:如果有條件,這個運動時挺好的,因為能充分施展四肢活動,而且游泳時對於肺功能的鍛鍊是很強的,這正是慢阻肺、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患者所需要的。但是運動鍛鍊都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如果能堅持,冬泳會更好。但是患者可能冬遊時誘發病情加重,所以務必是在控制好病情的前提下才去冬泳,不要勉強。


2、跑步:慢跑,也能有益於肺功能的鍛鍊,很多慢阻肺、哮喘患者通過慢跑,堅持慢跑,能取的比較好的幫助,甚至部分患者能夠因此而降低藥物的劑量。要知道藥物治療不是疾病治療的全部,我們除了要飲食方面注意,還要注意運動鍛鍊等等,綜合來說就是一個字:養。因為很多病,包括慢阻肺都是不能治癒的,就更加強調綜合管理了。


3、其他:比如爬樓梯,吹笛子等等,都是可以鍛鍊肺功能的,比如吹笛子,但不是所有患者都有這個閒情雅好,除非本身就喜歡,否則一般不會建議你平白無故的就去吹笛子。


總之一句話,鍛鍊是很重要的。


李鴻政醫生


慢阻肺疾病主要表現有氣促加重,常伴有喘息、胸悶、咳嗽加劇和痰量增加等,也可出現全身不適、失眠、嗜睡、疲乏和抑鬱等症狀。由於是慢性疾病,病程長,早期不易察覺!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標誌性症狀是進行性加重的“咳、痰、喘”。慢阻肺還會引起其他症狀,如骨骼肌萎縮、骨質疏鬆和缺血性心臟病等,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預防與保健


1、戒菸

主動戒菸能有效避免成為慢阻肺患者,同時也給家人和朋友帶來一個清新的生活環境。自己不吸菸,也要主動避免二手菸的危害。


2、遠離空氣汙染

室內注意通風,保持環境衛生。在空氣質量差的情況下,要減少出門或者佩戴口罩(PM2.5)出門。


3、預防呼吸道感染

生活中要多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引起呼吸道感染而加重病情。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接種可降低呼吸道感染的發生率。


4、家庭氧療(吸氧時間15小時,氧流量1.0-2.0L/min)。


5、肺康復(有氧運動、腹式呼吸鍛鍊和呼吸體操等)。


利魯唑魯南協一力


慢阻肺低一種長期慢性和的呼吸道疾病,慢阻肺患者一般是以老年人居多,很多患者是由長期的吸菸或者是長期接觸一些粉塵工作歲導致的,

很多人患上慢阻肺之後會擔心運動的話對再次引起病情發作,所以一般好靜少動。但是其實如果患者能夠掌握好度,做一些節奏緩慢一點的有氧運動的話也可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並且也能有效預防發作。患者做有氧運動的要求就是要較長時間的將運動強度保持在叫低水平的運動,比如說步行、慢跑、自行車、健美操、太極拳、乒乓球、羽毛球、門球等項目。進行緩慢運動的最佳時間是7~9時。

對於那些病情嚴重的患者,可以通過練習吹氣球的方法鍛鍊肺活量和肺部功能。但是,吹氣球要循序漸進的進行,避免導致肺部負擔過重。

慢阻肺患者如果能夠長期的堅持這樣的運動,並且準確的把握好度,對肺部的改善是非常有幫助的


肺氣腫慢阻肺科普學堂


大家好!普及知識,傳播健康,我是醫心雕龍,一個熱心科普的臨床醫生。

哪些運動對慢阻肺有益?

慢阻肺我想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我國有將近一億人罹患此病,說它是國民性疾病也不為過,並且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像慢阻肺等這樣的老年性疾病將會越來越多,如何治療和保養慢阻肺,已經成為醫生和患者需要面對的難題,今天雕龍醫生就和大家聊一聊慢阻肺治療和保養方面的問題。

什麼是慢阻肺?

慢阻肺的全程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理基礎是小氣道的慢性炎症改變,是呼吸科常見的病種之一,慢阻肺好發於老年患者,尤其是60歲以上的人群高發,目前認為吸菸、空氣汙染、身體易感性等是慢阻肺發病的原因。

慢阻肺的症狀有哪些?

慢阻肺的病理基礎是小氣道的慢性炎症,隨著氣道反覆感染的發生,這些小氣道會出現結構破壞及重塑,患者會出現胸悶、氣喘、咳嗽、咳痰等不適,隨著病情的反覆進展,後期患者會出現呼吸衰竭、肺心病、電解質紊亂等繼發問題。

慢阻肺規範化的治療是控制病情進展的前提,合理的治療不僅可以緩解胸悶、氣喘等症狀,還可以提高生活質量。

1、控制感染

慢阻肺合併肺部感染,是一個需要重視的問題,感染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後期可進展成重度感染,進而危及生命,所以慢阻肺急性加重合並感染時,一定要積極的抗感染治療。

2、改善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也是慢阻肺後期需要面對的問題,因為肺部通氣不暢,慢阻肺患者往往存在Ⅱ型呼吸衰竭,也就是肺內CO2無法排出來,如果仍由這種情況繼續下去,很可能會發生肺性腦病,所以慢阻肺患者需要改善呼吸衰竭。

3、改善心肺功能

慢阻肺患者往往合併肺源性心臟病,心肺本是一家,兩者可相互影響,慢阻肺患者往往生活質量下降,主要原因是心肺功能的限制,所以治療上需要改善心肺功能。

如何預防慢阻肺的發生?

1、不要吸菸。吸菸可以誘發很多疾病的發生,尤其是呼吸道問題,研究表明吸菸是慢阻肺的重要發病因素,香菸燃燒時產生的有毒氣體吸入氣道後,可刺激損傷氣道黏膜,進而誘發慢阻肺的發生。

2、防寒保暖,預防感冒。慢阻肺患者有一個注意事項是避免感冒,感冒後引發的上呼吸道感染可以誘發慢阻肺急性加重,進而加速慢阻肺病情的進展,所以患者需要防寒、保暖、預防感冒。

3、保持生活環境的空氣清新。慢阻肺患者對生活環境的空氣質量有一定的要求,吸入汙染的空氣會刺激誘發慢阻肺的急性加重,所以患者需要保持周圍生活環境的空氣清新及流通。

4、保持心情愉悅。良好的心態是一個基礎性的東西,很多疾病都需要患者積極的面對,不良的情緒只會增加身體的負擔,所以患者儘量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什麼運動對慢阻肺有益?

對於一些條件允許的患者,生活中儘量堅持運用,運動可以增強體質防止慢阻肺復發,還可以改善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質量。

慢阻肺患者一般建議做一些輕鬆的有氧運動,一方面可以鍛鍊身體,另一方面不過分增加身體的負擔,比如可以嘗試一下幾種運動:

①慢跑 ②散步 ③太極拳 ④游泳 ⑤爬樓梯 ⑥ 爬山 ⑦跳舞等…

當然,運動中需要注意強度,通常情況下,以身體是否感到勞累為判斷標準,如果運動中身體疲勞感明顯,中途可以停下休息,等身體恢復後再次運動。

最後總結

慢阻肺是一種慢性呼吸道疾病,需要長期的預防和治療,其中防止肺功能的下降是治療的重點,生活中,患者可以進行一些輕鬆的有氧運動,對於預防肺功能的下降還是很有裨益的。

我是醫心雕龍,碼字不易,都看到這了也算是緣分,隨手賞一個讚唄!

醫心雕龍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簡稱,臨床上許多早期患者症狀不明顯,往往忽視不見,其實疾病早期肺功能已經開始下降,當患者早期症狀較明顯時,此時就醫肺功能已經喪失了很大一部分功能。

慢阻肺的患者多是由於長期抽菸及煙霧接觸、少數可由遺傳等發展而來。臨床多表現為活動後胸悶、氣短,早期症狀不明顯,中晚期可合併肺氣腫;秋冬季症狀會加重,表現為咳嗽、咳痰加重,痰量增多質粘,呼吸困難較前加重。患者的生活質量嚴重下降,所以平時的鍛鍊顯得尤為重要。慢阻肺患者主要是活動後呼吸困難加重,那麼平時應該怎麼運動呢?

1、縮唇呼吸(我平時也叫“吹氣球呼吸”),就是像吹氣球一樣的鍛鍊呼吸;

2、腹式呼吸,這個運動需要慢慢鍛鍊,曾有患者告訴我躺著比站立時做這個動作比較方便;具體方法是平靜呼吸後,吸氣,儘可能的向外的使腹部向外擴張,呼氣時腹部自然內收;就這樣循環往復,保持節律一致;

3、蹬車運動:可以找一個廢棄的自行車,固定在一個安全的地方,騎自行車,保持速度勻律,每天堅持20分鐘,半個月後適度加大運動量;

4、上樓梯:和蹬車運動鍛鍊相似,結合自己的病情適度加大運動量;

5、除運動外,另外建議必須戒菸及遠離二手菸、適當使用藥物和減少刺激性氣味的吸入。

以上是臨床中常用的鍛鍊方法,希望可以幫到您,不論做何種鍛鍊切記急躁,注意安全。

本期答主:閆玲玲,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生命召集令


由於我國人口老齡化、龐大的吸菸人群、空氣汙染等問題的長期存在,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因其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和高疾病負擔的“四高”特點,成為危害公眾健康的嚴重公共衛生問題。

湖南省人民醫院朱黎明主任介紹,目前肺康復在呼吸病領域中是比較前沿和熱門的專業。

由於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在不斷攀升,因此需要做到早篩查、早干預和患者的分級管理。正確的呼吸方式能起到增強肌力和耐力、改善睡眠等作用。

呼吸康復主要是重建正常呼吸模式,增強呼吸肌功能,改善肺通氣,減輕呼吸困難,提高肺功能。

慢阻肺真的會有這麼嚴重嗎?呼吸康復鍛鍊究竟是什麼?

為什麼能讓向大爺恢復得這麼好?在家裡也能做呼吸康復鍛鍊嗎?讓小編為大家一一解答吧。

什麼是慢阻肺?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死率高,伴有氣促、咳痰、喘息並反覆加重、呼吸困難等。

慢阻肺不僅損傷氣道、肺泡和肺血管,同時還損傷肺外組織,如骨骼、骨骼肌、心臟以及其他器官,是一個多基因的全身性疾病。

我國慢阻肺的人群有多少?

慢阻肺是最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但大眾對其知曉率低且漏診率較高。

研究顯示,我國20歲及以上成人的慢阻肺患病率為8.6%,40歲以上則達13.7%,6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超過27%,年齡越高慢阻肺患病率越高。

男性患者數為女性的2.2倍。全國總患病人數為9990萬,即約1億人。

慢阻肺的高發人群有哪些?

35歲及以上,伴有慢阻肺主要症狀,如慢性咳嗽,咳痰,氣短或呼吸困難,喘息和胸悶等症狀。

有吸菸史、職業粉塵暴露史、化學物質接觸史、生物燃料煙霧接觸史、慢阻肺家族史等,這些人群要警惕慢阻肺疾病。

慢阻肺會導致什麼危害?

慢阻肺主要是長期慢性吸入含有有害顆粒物的氣體,尤其是吸菸、燃燒柴火等有機燃料,還有近些年來比較多的霧霾裡面的顆粒物,就會引起氣道慢性無菌的炎症,時間長了會導致呼吸氣流不可逆的受限和堵塞,然後引起氣短,慢性的咳嗽、咳痰。

時間久了會引起肺功能下降,甚至有些病人日常生活都不能獨立完成,是一個很嚴重可以致殘的疾病。

呼吸康復訓練的意義和注意事項

呼吸康復訓練,是指為保證呼吸道通暢,提高呼吸機能、促進排痰和痰液引流、改善肺和支氣管組織血液代謝、加強氣體交換效率的訓練方法。

它是針對慢性肺部疾患患者量身定做的一套最具有社會意義的人性化的代表國際前沿的醫療技術手段。

重症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進行呼吸康復訓練時,一定要有專業的康復治療師或是專科護士進行專業的評估,設計科學的有針對性的運動處方,循序漸進的進行鍛鍊和恢復。

慢阻肺穩定期的患者,在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可以主動進行呼吸操的練習,持續正確的練習呼吸操可以有效減少慢阻肺加重的次數,降低再就醫的次數。

那在家中可以做些什麼訓練來改變“窘境”,請跟著小編一起來練習吧:

呼吸操:

第一節:放鬆訓練

患者坐位,全身放鬆,鼻子吸氣,然後像吹口哨樣慢慢把氣送出去,可重複多次直至患者呼吸平穩,全身放鬆即可。(深吸慢呼)

第二節:胸廓活動度訓練

胸廓上下拉伸運動:患者取坐位,雙手抱頭,吸氣時上抬至軀幹稍後傾位,雙肘關節盡最大能力的向後靠。

呼氣時下壓靠向腹部,利用肘關節和肩關節內收的力量擠壓胸廓;重複4次。(深吸慢呼)

第三節:呼吸肌訓練

膈肌訓練:患者雙手放在上腹部,呼氣下壓,吸氣時腹部上抬對抗雙手,重複4次。(深吸慢呼)

注:以上三節呼吸操為整套呼吸操的一部分,可以作為日常呼吸康復功能訓練,做操過程中一定記得深吸慢呼,“呼”和“吸”的運動與肢體動作正確配合。

本套呼吸操包括臥位、坐位、立位三個部分,每部分包括五節。

持續的呼吸操鍛鍊可增強患者的胸廓活動度,讓呼吸更順暢;有效的刺激呼吸肌運動,增強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改善活動後氣促的症狀,提高運動耐力和患者的生活質量。

呼吸康復鍛鍊有利於減輕因慢阻肺而導致呼吸困難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活動後氣促的症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降低患者再住院次數。

因此,慢阻肺患者平時在家可多做呼吸康復訓練,有利於有效改善和治療慢阻肺病。



湖南醫聊


慢阻肺運動:

1、最好是進行功能性鍛鍊,因,咳嗽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的最佳途徑,所以,要訓練有效咳嗽。

2、在緩解期,適當做有氧運動,下午兩三點到傍晚日落前,去空氣新鮮的公園散步,比較合適,這段時間空氣中陽氣最濃。

3、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肺康復治療,增強體能,提高心肺功能。

4、朗讀和唱歌也是一種輕鬆簡單的運動,

5、腳後跟先著地然後腳掌著地,兩個胳膊隨著漫步行走甩過頭頂,就如靜步走相似,是很有效的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