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中超"限薪令"發佈,但是球員們的身價,依然是個天文數字

足球事業商業價值高,這是足球在世界上的地位造成的,中國人裡的球迷很多迷戀的是某支歐洲俱樂部或者歐洲國家隊,最喜歡的球星也是外國人,只不過球迷還有一個身份,作為中國人才去支持國足。這個市場不是國足開拓的,國足只是站在了風口上。你換11個人可能比現在的國腳成績還差,但賺的錢依然少不了。真要說起來,也是國足在拿筷子吃球迷的飯,理應拿出更好地成績。最開始噴國足的也是噴他們的狀態,在場上沒有拼搏精神,近幾年狀態才有點兒起色。

中超

拯救中國足球的出路在於大幅度限薪。不能只看到現有國家隊球員有一些已經拼盡全力。卻因為天花板太低而總是失敗的結果,卻沒有想到因為職業聯賽的畸形高薪。使整個群眾足球運動和青少年培訓機制扭曲為富豪運動這個緣由。大幅度限薪將使足球運動迴歸平民化,而只有平民化的足球運動。才可能湧現高天賦又狂熱的球員,這樣國家隊才有優質的兵源。

中超

限薪限的是頂薪,中下等的球員的待遇都是許多普通人窮極一生達不到的水平,限了薪後,你依然會覺得國足的成績配不上他們的收入。如果全國人民都不看足球,無論電視還是現場,最好媒體都不報道,流量明星也是如此,他們收入自然下來了,但是可能嗎。資本都是用腳投票的,要是商業炒作別的體育項目能比國足更賺錢的話,早就去炒作了。國足因為關注的多,所以才會有那麼多梗流傳,別的項目連看都沒人看,哪來的梗。

中超

朱婷工資110w歐的收入確實不高,但拍幾個廣告的話,一年下來收入也就上去了。朱婷是在世界排球界厲害到不行的人物,對標足球界的c羅梅西,除了朱婷之外,女排的其他姑娘的收入估計就慘不忍睹了,再跟男足一比,那更沒法活了,現在是奪冠了,聲望高的時候,誰能保證下次世錦賽馬失前蹄,把冠軍丟了,那時候會不會有人罵呢,廣告肯定相應減少。女排聯賽一個月轉播不了幾場,現場也沒幾個觀眾,光靠著世界大賽,前提是中國隊參加,還要賽出風格,賽出水平,拿冠軍。得這個項目先火起來,才能帶動這些周邊的產業。

中超

女排一直是國家的精神支柱,女排精神可以說是國人不服輸的提現,多少次都是熱淚盈眶看完比賽的,可惜項目關注度不高,待遇自然上不去。但是國家真的需要女排精神,雖然特別喜歡足球但也沒把他們上升到一個精神層面。這就相當於老戲骨跟流量小鮮肉的關係吧,一輩子最佳配角,也沒火一陣的小明星掙錢多。聯賽巨大資金的投入並沒有提升國足的水平,國足的水平反而越來越差,是因為國足的收入都提升了,個個都是大富豪不敢去拼,主要請來了大牌外援沒有帶動本土球員的訓練和基本的職業素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