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党旗飘扬】邢延峰:用精准数据筑起战“疫”防线


【党旗飘扬】邢延峰:用精准数据筑起战“疫”防线

3月2日,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室主任邢延峰依旧早早地坐在电脑前,开始查看全省各地前一天的监测情况和环境质量状况。这是自2月2日开展生态环境应急监测以来,他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

邢延峰干工作富有前瞻性和创新性,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1月23日,我省出现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起,邢延峰就做好了随时开展应急监测的准备,抢先购置了应急监测所需的口罩,又联系厂家订购了防护服、护目镜等防护物品,以备应急监测时监测人员能够做好自身防护。1月28日,在国家疫情应急监测方案没有出台之前,凭借多年从事应急工作的敏锐性,他就意识到可能会要求开展余氯现场监测,积极联系厂家及时购置了国内仅有的4台余氯现场监测仪,用于疫情较重的哈尔滨、绥化、肇源等地监测中心,保证了应急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党旗飘扬】邢延峰:用精准数据筑起战“疫”防线

邢延峰在信义污水处理厂开展余氯监测。


近一个月,邢延峰每天最主要的工作是根据全省监测情况,形成包括地表水、生活饮用水和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的全省疫情期间监测专报,虽然只有短短的篇幅,但背后却凝结着大量的现场监测,数据对比,参数分析等基础工作。按照规定,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需要每周开展运维,以保证仪器正常运行,但受疫情影响,人员出行受到限制,运维人员不能按时到站维护。例如伊春市友好区的空气自动监测设备在疫情期间就遇到了人员受阻现象,这下可急坏了邢延峰,随着疫情管控的升级,协调难度可想而知,但是空气监测不能等,监测设备不能停,数据传输不能断,他设法与当地生态环境局联系,打了十多个电话,所有的困难才得到解决,盖着三个行政部门公章的证明终于交到运维人员手中,使他们能够顺利出入开展运维工作。数据上报以后,邢延峰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对主要水系开展主要污染指标的趋势分析和空气质量预测分析,然后形成综合专报。目前,他已向省生态环境厅报送全省疫情专报27期,向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报送应急监测信息27期。


对邢延峰来说,疫情期间全省水质无异常变化、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就是他最大的欣慰。作为一名有着14年党龄的老党员,为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就是他的责任与担当,就是对全省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最大的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