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中年大叔級的人應該怎麼健身?

失魂魚


本人健身不到一年,45歲,身高181,體重83。我覺得沒必要練的疙裡疙瘩的那種,我們只是把健身當成愛好,不是人家那種把健美當職業的人。所以一切以健康為主!我覺得我這樣就可以了,沒有刻意的去做有氧刷脂,每天主要以肌肉力量訓練為主,然後半小時的腹肌或者有氧。爭取明年夏天能亮出自己的腹肌!最重要的是健身讓我懂得了取捨,懂得了這個現在已經不是透支未來的年齡了,要愛惜自己才能有更好的能力去為家人創造幸福








哈尼是條大黃狗狗


作為中年大叔的我,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健身心得!

說真的,中年人標誌是忙,忙工作,忙家庭,忙事業,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少,所以拿出時間專門健身非常奢侈!我胖的時候185斤,那時候活動真的不便,我喜歡靈活,大學裡也是足球隊主力,邊路小王子,歲月把自己蹉跎成了邊路大叔,大叔也跑不動了!為了讓自己不再胖下去,下定決心減肥和健身啦!

我的健身核心思想:健康,不追求塊頭!我對健身的目標充滿佛性,不刻意追求,感覺自己也過了那種爭強好勝的年紀,現在更多的是責任,練好了身體,是對自己的負責,也是對家庭的負責,大家說是吧?


有付出就有收穫,這句話說的很對!通過健身,我收穫了健康,其實最主要的是提升了自己的意志品質。為什麼這麼說呢?隨著步入社會,自己的意志也消磨了很多,甚至好多時候有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想法,非常的消極,整天也是沒精打采!健身增強了我的血性,激發了我不服輸的勁頭,讓自己在最困難的時候學會了堅持!

對於健身我堅持了快2年了,自己也由不喜歡到喜歡,不情願到主動的轉變過程,你也行的!


在下阿歡


看了很多朋友的評論和展示,我覺得有些想法有必要分享一下。首先健身是讓身體健康,這包括思維,內臟,協調能力,完成複雜動作的能力等,而肌肉和力量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內容。有兩件事對我影響很大:一個是19歲時幫同學搬家,抬一個老式衣櫃上樓,我在前,一個老人在後。我非常吃力,幾欲脫手,而後面老人卻比我輕鬆,他負重比我要大的多!完事後一問年齡,老人已經85歲。另一個是有一年回老家,本家一位表兄上樹給我摘青核桃,樹有好幾米高。我感覺自已是上不去,而這位表兄很利索的爬上去,一個個摘下扔給在樹下的我,他已經76歲!他們都沒有很大的肌肉量,但思維清晰,動作輕活,力量也並不小,這是我認為的健身。健身是一個人一生對自已身體的正確管理和合理利用並適當保養和保健,而不單是有肌肉就是健身,肌肉男叫健美更合適吧。而大肌肉量在現實生活中既難以維持也無必要,反倒是敏捷協調和中樞神經對身體的指揮和對肌肉的幕集能力更為有用!很多肌肉男很笨拙,在現實中很多工作無法完成。這是因為在力量訓練中最多關節的複合動作比如硬拉也未必有生活中的一個簡單動作來的複雜。所以我對健身的認識和多數人不太一樣,更專注於中樞神經和內臟健康管理,以及身體穩定性和協調能力的訓練。本人51歲,也發個三天前的照片與各位共勉。



葫蘆娃你站住


中年大叔可以在家健身也可以戶外健身,現在這方面的在家健身軟件也不少。當然如果想要體形更好效果更好還是建議到健身房健身。如果身材胖些的可以選擇跑跑步減肥,如果想長肌肉可以鍛鍊器械,兩者都想要的可以先減後鍛鍊肌肉也都是可以的。中年人鍛鍊時就要講究一些,一是熱身要充分,二是重量適度。

本人41歲,每週健身五次,每次一小時,健身是我的生活習慣,身體感覺像20多歲。視頻中就是我本人。希望大家都能喜歡上健身,當然上了些年齡不逞能做太大重量。我平時喜歡健身與畫畫,兩個愛好結合就是下面的視頻。這樣心態與身體都年輕些,心情好了,身體也更健康!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608, "file_sign": "0c21accce8bb158bdc5052c785fe21ff\

次元UMAN


做為一名79年的中年大叔,上學時間打籃球、乒乓球和排球,上班後開始墮落,直到自己從150突然膨脹到190斤,才突然發現該鍛鍊了,從2014年斷斷續續的打羽毛球、乒乓、跑步、游泳、健身房鍛鍊,自我感覺應該是比較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的油膩男了,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一、健身的收穫:在球館、健身房和本地跑團收穫了一幫朋友,體重從190恢復到150左右;當然由於當初不太注意,現在膝蓋不太舒服,把跑步改在健身房划船和蹬橢圓機了。

二、健身起步階段及注意事項:如果你剛開始鍛鍊希望好好看下,如果有一定基礎可以略過。

1、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當運動:如果剛開始鍛鍊且體重較大,建議先不要跑步,可以先做划船、橢圓機或動感單車,幾項加一起半個小時左右就可以;特別提示,鍛鍊前要熱身,鍛鍊後要拉伸(可以下一個keep參考上面的動作),這點一定要牢記,避免受傷並可以提示肌肉線條。

2、循序漸進:任何活動都不可能一口吃個胖子,運動是一輩子的事情,不是瘦下來就萬事大吉,鍛鍊除了減肥,還可以讓我們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精神狀態,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從30分鐘起,每週根據自身情況累加5分鐘左右;2個月左右增加到每次一小時左右就可以。

3、鍛鍊的社交屬性:人都是社會性動物,不管在健身房還是戶外,找個小團隊或多跟周圍人溝通可以幫助你改進動作、提升鍛鍊樂趣(如果公司有健身大腿一定要抱緊);這樣你在鍛鍊之餘,也可以交到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

4、管住嘴:鍛鍊和減肥都是製造身體消耗和吸收的能量差,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首先說下三餐,注意多次蔬菜,早上和中午正常吃就可以,晚餐喝奶和啃黃瓜(餓了繼續啃),另外一定注意杜絕碳酸飲料(你跑個10公里,一瓶百事可能就打回原形了)。

5、注意作息:鍛鍊後由於肌肉纖維的損傷(正常情況,不用擔心),你需要晚上良好的睡眠進行恢復,所以晚上早點休息吧(早點休息還可以避免你再餓肚子,我是深有體會啊!)。

二、提升篇:一般鍛鍊三個月左右,告別小肚腩以後你就可以調整鍛鍊計劃了。

1、加入無氧鍛鍊:人體適應性很強的,你鍛鍊一段後,新陳代謝就會自動調整以適應你的消耗。加入無氧有兩個好處,一個是防止肌肉流失並增加肌肉(到了35歲人體會自然流失肌肉纖維,很可怕吧?)。二是肌肉增加會提升人體新陳代謝,幫助大家度過瘦身平臺期。我一般是划船熱身10分鐘,40分鐘無氧,然後再做30分鐘橢圓機。

2、多增加幾樣運動:我現在一般是中午乒乓球1小時,晚上健身房80分鐘,週末游泳,這樣既增加了運動多樣化帶來的新鮮感和樂趣,也避免總做同一運動不小心帶來的損傷和心理疲勞。另外不同的運動也可以保證全身鍛鍊的多樣性。

3、防止受傷:做無氧訓練不是負重越高越好,要根據自己情況,保持動作的規範性,一定記住,動作標準和訓練組數的保證比增加重量更重要。另外要注意保護膝蓋,沒事時間可以做下靠牆靜蹲,增加膝蓋部位的肌肉量,保持膝蓋穩定。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蔡城阿飛


中年大叔,73年生人,從開始俯臥撐一組10x4胸疼了一星期,到現在俯臥撐18×25各種變式的鍛鍊量,準備負重鍛鍊了,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但是要適合自己不要冒進,不要受傷,健身無非是為了身體好才是王道,這個過程挺漫長,所以只要動起來,堅持,多瞭解一下健身知識,你會感受到其中的樂趣的,每個人的方式不一樣,不需要苟同,適合自己,能給自己帶來健康快樂才是實質,健身沒得攀比,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我都是在家徒手練的,這是昨天的訓練照



jp1973


69生人,年輕一直足球籃球不間斷更換運動,年紀大了太激烈的運動容易受傷,最近迷上器械健身和乒乓球



你的樣子149688226


67年的,身高170,體重72kg。健身兩年,一週三練。



用戶2362552464651


79年的,過年42了,歲月不饒人,奔5了。幾年前健身增肌,3個月增了13斤,堅持了一年多停了。最近半年又開始運動,二三天跑次10公里,下午或晚上做些力量運動。




喜白黑


作為一名46週歲的真中年大叔,談談我的健身心得。

到了這年齡,健身目的更多是為了健康,減脂,抗衰老。所以不追求大塊肌肉,只要求適度肌肉線條感就可以。

過去三年,堅持每週兩次健身,5分鐘慢跑熱身,45分鐘力量訓練,30分鐘坡度快走(儘量不跑步,免得傷膝蓋)。

除了倒蹲300公斤成績拿得出手之外,其他都一般般。目前體脂率12-13%,BMI22.5,代謝年齡32。

飲食會考慮減碳水,適度增加雞蛋白,牛肉。其他一切正常。

堅持三年,深深體會到健身的收穫——體重沒有明顯變化,但伴隨肌肉成型,衣服尺碼小了一號,連我媽都說我怎麼看著越來越精神,又開始像小夥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