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總懷疑自己感染肺炎怎麼辦?宅家焦慮情緒如何緩解?

2月3日下午,國家衛健委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網絡在線、電話熱線等社會心理服務有關情況。

總是不斷量體溫,懷疑自己感染肺炎怎麼辦?一直宅在家中,如果出現煩躁焦慮等情緒應該怎麼緩解?這些大眾關注的問題得到了解答。


總懷疑自己感染肺炎怎麼辦?宅家焦慮情緒如何緩解?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藥物治療有哪些新進展?

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宋樹立在發佈會上回應說:“目前有克立芝和中藥治療,臨床試驗正在收集臨床的信息數據。最近還有一個瑞德西韋,多家醫療機構正在組織開展試驗,研究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宋樹立介紹,隨著疫情的發展,衛生健康委和國家中藥局也不斷總結疫情防控的經驗,專門印發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目前已經到了第四版,這一版方案對一般的治療,重症治療所使用的中藥、西藥都進行了比較詳細的闡述,請大家通過衛生健康委的官方網站查詢。

已編制緊急心理危機干預指導

目前不同人群在疫情發展當中面臨著不同的困惑和心理問題,對於這些我們有沒有不同的干預措施?

對此,國家衛健委疾控局副局長王斌介紹說,為了減輕公眾的心理困惑和不適,國家衛健委組織專家編寫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干預指導原則,在指導原則中提出針對普通公眾、居家隔離人員、密切接觸者、疑似患者、確診患者以及一線防疫工作人員等不同群體可能會出現的一些心理問題如何進行干預。專家還研究討論提出了公眾心理自助與疏導的指南,指導不同群體科學合理的進行心理自助和心理疏導,進行自我調節。

為了進一步方便公眾及時得到諮詢服務,近日衛健委要求各個省份在原有的心理熱線基礎上,統籌協調好多部門、多方面資源的心理熱線服務,並加強對熱線接聽人員的培訓和督導。同時,希望高校充分利用心理諮詢和輔導中心,為疫情防控下的學生提供心理危機的干預和諮詢。

王斌還表示,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無論是社會層面還是個人,保持理性客觀的心態都是非常重要的。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建立起自己的健康免疫力十分重要,一方面要相信強有力的防控措施定會有成效,另外一方面要相信自己,人體本身具備免疫力,保持鎮定,保持樂觀,樂觀自信的內心是最好、最強大的免疫力。

久宅也要飲食睡眠規律

疫情之下,久居室內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試試 ‘五個一’,保持良好的心態對提高免疫力抵抗病毒的攻擊很有幫助。”中科院心理所副所長陳雪峰表示,疫情防控需要我們儘量做到少出門、不聚會,這是有效阻斷疾病傳播的方式。出於對自己、對家人、對社會負責,我們應儘量減少不必要外出。但長時間待在室內,可能會出現煩躁、焦慮的情緒,出現頻繁刷手機、作息紊亂等情況,如果不能儘快調整好生活方式、適應現在的情況,就很難緩解這種不適。


總懷疑自己感染肺炎怎麼辦?宅家焦慮情緒如何緩解?

如何調整生活方式,陳雪峰提出了五個建議,可以概括為“五個一”:

一、 制訂一個計劃。安排好每天要做的事情,特別是要保證規律的飲食和睡眠。

二、 鑽研一件事請。看書、聽音樂、寫字、學習一項新技能等,並且享受這個過程。

三、 找到一種支持。來自家人和朋友的陪伴,是很重要的社會支持。認真地跟家人一起做家務和聊天。聊天的主題可以豐富一些,不要只聊疫情。沒有跟家人在一起的,可以通過電話、視頻聊天等方式跟家人和朋友保持聯繫。

四、 進行一項鍛鍊。心情煩躁時,做一遍八段錦或自己喜歡的室內運動。現在有一些很好的運動或健身的App,可以跟朋友遠程約好一起鍛鍊。

五、 思考一些體驗。思考自己可以從這段經歷中獲得什麼有價值的人生體驗。

醫務人員應適當宣洩情緒

醫護人員等在內的一線工作人員,他們目前的心理狀況是如何的?如何舒緩一線工作人員情緒?

“在當下,一線醫務人員面臨的工作壓力和強度都比較大,心理和身體的負荷都達到了一定的極限。所以,確實應該進行合理的心身調整。”楊甫德表示。

第一,工作強度都不可以持續太長時間,應該合理設置班值和工作持續時間,適當輪休,在工作之餘的休息場所,能夠播放一些輕音樂,讓醫務人員在休息時得到最快的、最好的放鬆。

第二,醫務人員應該掌握一些宣洩負面情緒的方式。比如心情特別壓抑,可以痛痛快快的找一個沒人的地方,自己好好哭一場,哭幾分鐘,自己哭完之後會感覺放鬆。打個比方,就像陰雲密佈的天空,只有下一場大雨才會變得晴朗是一樣的。此外,在辦公室或者休息場所,放個沙袋或拳擊袋,做一些拳擊性運動,也會得到放鬆和調整。當然,也可以找自己特別想聊天的人說說話,也會分散和轉移注意力,起到放鬆效果。

第三,積極運動,比如打太極拳、舉重、仰臥起坐等,一方面會提高肌體抵抗力,另一方面也是非常好的減壓方式,會讓我們的身體和大腦在緊張的狀態下即刻放鬆下來。第四,醫務人員長時間沒有回家,或者很長時間沒有見到親人,一定要第一時

間或者定期與家人溝通交流。對一個人的精神支持和心理支持,最重要的是來自於家人和親人,所以不管多忙多累都需要和家人積極保持聯繫。一方面幫自己減壓,另一方面也增加家庭和諧度。

關注疫情應適度 保障充分睡眠

疫情發生後很多人懷疑自己感染病毒,不斷量體溫,甚至失眠,或者總是關注轉發負面信息,這種情況如何進行心理應對?


總懷疑自己感染肺炎怎麼辦?宅家焦慮情緒如何緩解?

楊甫德提出三個調整原則,包括全面觀察自己的情況,用心傾聽主流的聲音,保持與家人及外界的聯繫。“做好防禦知識的掌握的同時,要做好作息時間有規律,讓自己有充分的睡眠保障,每天能夠休息6~9個小時,這是比較好的健康狀態,過少或者過多的睡眠都不利於當前的健康調整。”

楊甫德建議,一是每天適度關注疫情和了解防護知識,最好安排在每天固定時間;二是每天固定時間測量體溫;三是調整生活狀態,按日常生活規律生活,注意吃好睡好作息規律;四是找到信賴的家人、朋友聊天,通過微信、電話、網絡聯繫。五是放鬆訓練。如果感到不能放鬆做一做深呼吸、跟著音樂活動身體、做一些平時可以使自己感到愉悅的事情,想一想自己可以做些什麼保持身體健康,利用這次待在家中的空閒時間做自己原來沒時間做的事情:如讀本小說、追部好劇等;六是如果發現自己發熱應及時就醫。

END

經濟日報經點科學工作室

記者:吳佳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