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 [旅晉扎記]朝遊崇善寺

[旅晉扎記]朝遊崇善寺

為了陪母親上早香,一大早我們便來到了崇善寺。

[旅晉扎記]朝遊崇善寺

在太原,崇善寺委實不能算一座有“身份”的廟,儘管這裡被太原人稱之為“小五臺”。作為具有豐厚文化底蘊和悠久佛教傳統的山西,地處太原市區不起眼一偶的崇善寺,確實顯得太侷促了。然而母親卻說:“廟不在大,有香則靈,靈則而旺。”我不信佛也不懂佛,更無法弄清“靈”與“旺”之間何為因何為果。

[旅晉扎記]朝遊崇善寺

步入“大悲殿”,果然人氣旺盛,燒香的、磕頭的、進貢的、許願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面對煙霧瀰漫的大悲殿,我不禁迷惑了。在我所到過的寺廟裡,“大雄寶殿”比比皆是,而“大悲殿”倒是不曾多見,但礙於母親事先“進廟不可多言”的教導,又絕不敢胡言亂語,於是只能憑自己的感悟去揣摩,去遐想。直到一幅“千手千缽千華子,大悲大智大願望”的對聯映入眼簾之後,“大悲”二字彷彿才開始慢慢地在自己腦海中清晰起來。所謂大悲者,應為天下之悲而悲也,慈悲也,卻非一般常人之小悲,否則怎麼會有“大悲大智大願望”之感慨呢?

[旅晉扎記]朝遊崇善寺

崇善寺不僅小,歷時也不長。據寺銘記載,崇善寺始建於明洪武十六年(大約在公元17世紀中葉),地處“隋煬帝之行宮而為蘭若”,由於此地“歷唐宋,以至金元,幾經無廢。”又因明太祖之子儒佛兼尊,且“孝行大篤”,故為其母建寺於此。六百餘年,香火不斷。據太原人說,每逢廟會,前來崇善寺朝拜聚事者日夜不息,其盛況絕不亞於五臺山佛事盛典。聽到這些,姑且不去論證母親有關“有香則靈”之評斷的正確與否,想象中的經聲朗朗和香火灼灼足可以讓人對它肅然起敬了。

[旅晉扎記]朝遊崇善寺

然而更讓我起敬的還是母親那顆慈悲的心。母親大半生以來平平淡淡,默默無聞,但始終教導我們做人要行得正,走得穩;自己的東西不吝,別人的東西不貪;對待比自己窮的人不輕蔑,面對比自己富有的人不奴顏......母親不是一開始就信佛的,但她早已具有了一顆佛心。我也說不清自己將來會不會信佛,但像母親這樣的慈悲之心還是應該有的,不管你信佛也好,不信佛也罷。

[旅晉扎記]朝遊崇善寺

信佛的人常常愛說“屬於天者經久不變,屬於人者不時改觀”。我既不屬於天,更不屬於人,我只屬於母親的那顆佛心。

[旅晉扎記]朝遊崇善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