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一見面就吵,媽媽“聽不見”孩子說話,劍拔弩張時,該怎麼辦?

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斷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麼就需要家長付出個人的努力,不斷進修自己。——蘇霍姆林斯基

一見面就吵,媽媽“聽不見”孩子說話,劍拔弩張時,該怎麼辦?

這個春節註定不一樣,徐崢導演的電影《囧媽》在大年初一就可以在西瓜視頻免費觀看,這部“囧”作品不是單純的喜劇片,電影裡的母子兩人在列車上的相處細節,很有代入感:

這個媽媽就是我媽

我媽就是那樣管我的

我也是和媽一見面就吵架

中年兒子徐伊萬被迫和媽媽盧小花乘上開往莫斯科的火車,開始6天的旅程。一開始媽媽把兒子照顧得無微不至,接著兒子開始反抗,和媽媽不斷髮生爭執,兩人矛盾升級不歡而散,最後打開心扉真誠交流後,母子兩相處和諧。

這部電影不僅給我們帶來了細水無聲的歡笑,更能從盧小花和徐伊萬這一路的相處,讓我們看到自己和孩子或父母相處時的模樣,也讓我們看到該怎樣和孩子、和父母交流溝通。

一切矛盾的起點,皆因媽媽“聽不見”

盧小花不是聾子,她怎麼聽不見?

是的,她不是聾子,可她真的聽不見。

part1

伊萬和俄羅斯美女在火車尾扔戒指,被媽媽撞見,她質問兒子在幹什麼。儘管兒子解釋了一通,盧小花卻只聽見“張璐不想生孩子”,並開始就此展開教育。

氣的徐伊萬撓頭,連連質問她:

我說話你聽得見嗎?

我說話你耳朵聽得見嗎?

一見面就吵,媽媽“聽不見”孩子說話,劍拔弩張時,該怎麼辦?

part2

徐伊萬被迫在火車外呆了一晚後,情緒很低落,但媽媽卻沒有發現,並開始刨根問底,又開始給他各種吃的。

此時伊萬說:剛才跟你說我不喝,你聽到了嗎?

“聽不見”,導致母子二人的心裡間隙越來越大,矛盾升級。為什麼媽媽會聽不見孩子說話?

1.堅持自我,習慣性不尊重孩子

電影中盧小花是聽見孩子說話的內容了的。這個也不吃那個也不吃?那怎麼行?必須要吃!可就算她聽見了兒子的話,她依然我行我素,直接忽略兒子的需求。

這種狀態在生活中很常見,比如父母在討論給孩子報什麼培訓班:

媽媽:舞蹈吧,女孩子練舞蹈可以練形體!

女兒:不要,我不喜歡!

媽媽:那就鋼琴吧,那誰誰也學的鋼琴。

女兒:不要,我也不喜歡!

媽媽:你說了不算,就學鋼琴。

你看,媽媽就是這樣在不經意間允許孩子說話,卻又忽視孩子說話,直接剝奪他們選擇的權利。

長此以往,我們變會習慣性否定孩子的選擇,直接“聽不見”孩子的需求,依然我行我素,堅持自己給出的決定。

2.先入為主,用自己的經驗判斷

只聽到了自己潛意識裡想聽到的那一部分,而並沒有聽見或者直接忽略掉孩子真正想說的話。

當伊萬對媽媽說:你心裡有一個你幻想的兒子,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的來改造我?你有沒有發現我不是你想象中的那個孩子?盧小花面對兒子的口若懸河,卻只聽到一句“你不是我兒子”,於是更氣憤“你不是我兒子誰是我兒子?我不管你誰管你!”

一次交談由於媽媽從自己的角度,按照自己的思維先給孩子說的話下定義,而無疾而終。甚至還給兩人內心“埋雷”,從而更相信自己的感覺,不願意聽見,不願意訴說。

一見面就吵,媽媽“聽不見”孩子說話,劍拔弩張時,該怎麼辦?

3.因為代溝,不相信孩子

當媽媽撞見伊萬和俄羅斯美女在火車尾時,質問他在幹什麼?伊萬解釋說扔戒指,你信嗎?

母與子本就是兩代人,生活際遇各不同,各自對事情的見解也會不同,如果兩人不經常交流,勢必會出現代溝。一次又一次的不瞭解,演變成對彼此的不信任。

本來兩人的關係可以正常交流,卻因為盧小花一次又一次聽不見徐伊萬的話,不相信孩子說的話,總是理解成自己的意思。造成兒子不願意跟她交流,最終兩個人的隔閡越來越大,總是不歡而散。

親人間的理解之所以很難,關鍵原因在於我們習慣從自己的座標體系出發,去推測、揣摩、評價甚至抨擊另一個人,卻完全忘了,對方也有一個現象場,有一個與自己完全不同的座標體系。

一見面就吵,媽媽“聽不見”孩子說話,劍拔弩張時,該怎麼辦?

聽不見孩子的話,痛苦的不只是你

孩子一出生,我們便迫不及待的想聽他一句“媽媽”,當我們及時回應他時,他會更興奮,這便是交流的目的。

可是有一天,他叫“媽媽”,我們開始說“等一下”,然後變成直接忽略,突然我們有一天會發現,孩子已經好久沒叫“媽媽”了。

我們教孩子說話,不是為了讓孩子和我們吵架,而是為了讓孩子能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和描述這個美好的世界。如果我們經常聽不到孩子的話,也許我們的耳根會清靜,但對孩子來說確是滅頂之災。

1.孩子將不善於表達

聽不見孩子的話,還妄想和孩子能進行交流,甚至想了解孩子的想法,那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父母是孩子成年以前最好的傾聽者,如果父母總是不願意聽孩子說話、聽不到孩子真正想表達的內容,孩子將會滋生“

反正我說什麼你們也不會聽,我說什麼你們也不想聽”的心理,於是逐漸不愛說話的。

當孩子說話的內容減少、次數減少後,表達能力就會有所欠缺。像伊萬明明因為還愛著妻子而不想離婚,卻通過商業競爭故意攪壞張璐的投標。如果一開始他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感受,也許他們還有挽回的機會。

2.無法瞭解孩子真正的想法

媽媽若是聽不出孩子話裡的重點,就無法瞭解孩子真實的想法。

當他們陷入自己的想法之後,完全會忽略掉孩子的感受,以偏概全。無法和孩子建立共情,感受不到孩子的難受。

這種充耳不聞,導致盧小花無法走進兒子的心理,伊萬也覺得媽媽難以理解無法正常交流。“我說的是氣話”,媽媽卻把當成真的,自己還要怎麼說她才懂?

一見面就吵,媽媽“聽不見”孩子說話,劍拔弩張時,該怎麼辦?

3.情緒積壓後,誰也不知道何時爆發

如果不允許孩子說話,不允許讓孩子表達,只有父母不停的在說,在指揮,這時把孩子當成出氣桶。孩子就會把那些負面的情緒、話語全部埋進自己的心底。

當孩子負面情緒積壓到一定量而沒有地方發洩時,常常會通過吵架、打架來緩解。

英國研究顯示:父母經常性地嘮叨,會導致孩子“失聰”,從而使孩子對父母的話產生教育心理學中所說的“0反應”。

電影中的伊萬就是對著媽媽大吼:你的小番茄是我扔掉的!我爸就是因為你管得太多,才去喝酒,才會死掉的!

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發。

很少有男人吵架能吵過女人的。但媽媽們別忘了,我們的兒子其實也是個男人。如果不將他當成男人,對他來說就是一種扭曲的愛。

長期聽不見孩子的話,父母與孩子無法進行正常交流,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將會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大家各行其是,表面上你是我的媽媽,我是你的孩子,但沒有真正的心與心的融合和交流;另一種是關係開始變得惡劣,甚至彼此都把心門關上,不做溝通。

相必,沒有媽媽希望和孩子形同陌路,或者視如仇人。

一見面就吵,媽媽“聽不見”孩子說話,劍拔弩張時,該怎麼辦?

不做囧媽,做孩子最好的傾聽者

溝通是人生存發展的基本行為,也是解決大部分問題的很好的方式。好的溝通在於三分說,七分聽。心理學上把“傾聽”分為三個境界:第一境界聽故事;第二境界聽情緒;第三境界聽需求。

1.讓孩子把話說完

孩子一開始說話,我們要做的就是鼓勵孩子說話,而隨著孩子長大,我們似乎忘記了如何鼓勵孩子說話。

①聽他把話說完,哪怕是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

要想了解對方的想法,必要的條件就是聽他把話說完。

不要打斷孩子說話,不管他是喋喋不休還是支支支吾吾;不論你聽到的內容多麼難以置信或者天馬行空;給他足夠多的時間讓他說,讓他感受到你對他的重視和尊重。

只有感到被尊重了,他才會更願意說。

教育學家斯賓塞曾說:“當孩子感到被愛,被信任,奇蹟不久就會出現在你眼前。”

你對孩子的看法越是正面和積極,他們就會回饋你一個更好的自己,反之,你就會收穫一個糟糕的孩子。

一見面就吵,媽媽“聽不見”孩子說話,劍拔弩張時,該怎麼辦?

②適時給予回應,像對八卦一樣感興趣

你什麼時候最會“聽”?大約在八卦的時候。對內容相當感興趣,還時不時發問、求證,還時不時說“怪不得”?

一個最好的傾聽者不是像機器人一樣在旁邊聽,而是在恰當的時候給予說話的人適當的回應。哪怕是“然後呢?”“挺搞笑”或者是自己的一個微笑,一個點頭,都能給予孩子鼓勵,讓他說出更多內容。

也許在我們眼中,孩子的某些行為比較幼稚,但既然我們想讓孩子說更多的內容,就有必要擺出一副“然後呢”的好奇心。孩子感受到我們對她說出來的話感興趣,她才會更願意講。所以,像聽八卦一樣聽孩子說話吧!

③男女有別,不同性別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方式

聊天這件事,對女性來說信手拈來。可是媽媽們不要忘了,我們其實並不瞭解異性。所以面對女兒和兒子,我們要選擇不一樣的聊天方式。

對於大多數女孩來說,和她一起嗑瓜子、刷劇、逛街就能讓她打開心扉,開始純聊模式。甚至你什麼都不做,她也會嘰嘰喳喳說個沒完沒了。

而男孩則不同,需要轉移注意力。在《養育男孩》這本書裡,作者提到和男孩聊天最好的方法是和男孩一起做家務一邊聊天。自己少說多聽,在適當的時候適時回應,或許還能聽到更多意想不到的內容。

一見面就吵,媽媽“聽不見”孩子說話,劍拔弩張時,該怎麼辦?

2.接受孩子的情緒

無障礙溝通心理學認為:先有情緒認同然後才有溝通。承認孩子的情緒,看到孩子的情緒,是高情商父母的必備技能。

①放下自己的情緒

聽到伊萬說“我和張璐已經離婚了”時,盧小花放下了自己的震驚和憤怒,伊萬才覺得媽媽聽懂了自己。

所以放下自己的情緒才是聆聽對方才是關鍵。

可是你說,每當看到孩子各種氣死人的行為後,難免會血壓立馬升到280,各種情緒就會上頭,哪裡還能顧及到他的情緒。

史蒂芬·柯維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裡面有一個概念叫“暫停鍵”。如果一時接受不了眼前的事實,可以按下暫停,和孩子保持距離,適當讓兩個人冷靜一會兒。

一見面就吵,媽媽“聽不見”孩子說話,劍拔弩張時,該怎麼辦?

盧小花下火車就按下了暫停鍵暫停。等到伊萬千辛萬苦在冰山雪地裡找到媽媽時,伊萬一句“我錯了”,媽媽一句“你也有自己的人生啊”,融化了兩代人之間的代溝與誤解。

憤怒早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平靜。雪地裡母子兩人建立起共情,正視對方的感受,所以此後兩人的溝通才會越來越順利。

承認傷害本身,並非示弱或妥協,而是真正地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去感受與理解他。

②肢體接觸,給個擁抱

當我擁抱你的時候,會感受到你也在擁抱著我。

電影剛開始張璐對伊萬說:你應該回家多抱抱你媽媽。伊萬很納悶:我為什麼要抱抱她?這是一句歌詞嗎?我一個40多歲的男人突然抱她,她會覺得是我爸又活過來了。

中國人表達情感非常含蓄,隨著孩子的長大,父母與孩子的肢體交流也越來越少。在幼童時能經常和父母有肢體交流,得到媽媽的擁抱,牽著媽媽的手。而隨著孩子長得越來越大,我們和父母連牽手的動作都做得越來越陌生,甚至不及商業夥伴的握手來得自然。

電影一開始只有盧小花單方面對伊萬有肢體接觸,而伊萬對此是有些排斥的。直到他們敞開心扉真誠交流之後,伊萬和媽媽的距離才更近:攙扶媽媽一起在森林裡躲避熊、揹著媽媽過冰河、為媽媽完成夢想慶賀而擁抱。

一見面就吵,媽媽“聽不見”孩子說話,劍拔弩張時,該怎麼辦?

剛開始伊萬不適應媽媽的接觸


一見面就吵,媽媽“聽不見”孩子說話,劍拔弩張時,該怎麼辦?

後來主動接觸媽媽

我們會排斥陌生人的接觸,但不應該排斥親人的擁抱。一旦肢體上有接觸,則讓我們消除對彼此心裡的隔閡。

所以,如果孩子此時很難受傷心,我們不妨走過去抱著他。或許,他哭一場後,天就晴了。

③接受孩子的任何情緒

當孩子生氣、發怒、難受等時,媽媽卻在嘮嘮叨叨會讓孩子變得焦躁不安,甚至是不知所措。

所以要鼓勵他把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表達出來。如果孩子從中感受到被尊重,也許就會主動審視自己的行為,從而改正自己的錯誤。甚至不需要我們“教育”,等孩子的情緒趨於穩定,他會知道自己下一步應該如何去做。

心理學研究表明,憤怒和恐懼總是相伴相生。充滿力量的憤怒,伴隨虛弱的恐懼,其背後隱藏的,是對愛的渴望。

電影中徐伊萬和俄羅斯美女之所以能良好的交流,就是因為他們能夠接受對方負面情緒,你失戀了難過,我被我媽媽控制也很難受。認同了對方的情緒,很快就能建立同理心,這時候再聆聽對方說話,就不再充滿抗拒。

任何人在憤怒狀態下說的氣話,都不可當真。

電影中盧小花幾乎不正視孩子的情緒,任何時候都是抱著“解決問題”的態度來聊天。刨根問底,擺出一副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的樣子。所以她和兒子之間的間隙越來越大,鴻溝越來越深。

一見面就吵,媽媽“聽不見”孩子說話,劍拔弩張時,該怎麼辦?

單位開會才是解決問題,家裡主要處理的是感覺,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

孩子的情緒如果能被自己表達出來,我們就有機會感受他的感受,就有機會看清楚他情緒背後的故事。

家庭教育專家說,真正有效的溝通不能停留在表面,而必須是心與心的溝通。

3.聽到孩子的話外之音

①放下“教”的心態

溝通不是為了說服他人,是為了看見彼此,是一個讓我們能夠走進對方生命更深處,能夠更瞭解對方的途徑。

只有當我們以一種平等的姿態,給予孩子一個呈現他內在世界的安全環境,同時我們也能在這個安全的環境裡向孩子呈現自己的內在感受,真正的溝通才會開始。

當盧小花向徐伊萬吐露自己的愛情、婚姻經歷、兒子對她的意義時,伊萬不再只是兒子,而是一個男人。此時平等的兩人才開始有真正的交流。電影中那些爭吵也是從這裡結束,有了真心交流,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我們要允許孩子在溝通的過程中呈現他自己,呈現他的觀點、想法、判斷、決定以及他在溝通的過程中所流露出來的情緒和感受。

不要總是以“我是看著你長大的,所以我很瞭解你”的姿態跟孩子聊天。

一見面就吵,媽媽“聽不見”孩子說話,劍拔弩張時,該怎麼辦?

②注意非語言的“語言”

語言不只有話,還有表情、語調、肢體動作等。同樣三個字“我愛你”,加以問號、句號、歎號,配上驚喜、驚恐、疑問的表情,再加上不同的手勢,擁抱或者推攘,所表達的意思會完全不同。

對於年幼的孩子,這種非語言反應更加重要,許多孩子還不會用語言來拒絕父母,或者不知道如何表達得更讓你懂,會下意識地用行動來表示。

所以我們除了用耳朵聽,還應該用眼睛看。看出孩子話語外的內容,注意這些非語言的語言,聽見孩子真實的想法。

一見面就吵,媽媽“聽不見”孩子說話,劍拔弩張時,該怎麼辦?

記住,要相信對方的感受,與其花九牛二虎之力去揣測“真正的原因”,不如坐下來聆聽對方的感受

後記

一部電影無法讓所有的人滿意,但有能讓人感同身受的內容,就是好電影。

從分娩開始母與子就註定要分離,在母子分離的過程中,如何能找到彼此合適的成熟的分離模式,是母與子終生成長探討的問題。

做個傾聽者,聽見孩子的話,不做囧媽。

一見面就吵,媽媽“聽不見”孩子說話,劍拔弩張時,該怎麼辦?

帶著孩子碼字,如有錯別字,請理解。

我是卿晨,小豬媽媽,一邊學習育兒,一邊分享經驗。關注@豬媽媽養兒記,碰撞更多育兒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期待你的轉發、點贊與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