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分享學習建築工程基礎筏板鋼筋安裝技術交底

一、基礎筏板鋼筋安裝工藝流程

基礎墊層完→底板鋼筋位置線彈線→積水坑鋼筋綁紮→板下層橫向鋼筋放置→同時放置同向板、梁及門洞梁鋼筋→縱向鋼筋放置、同時放置同向板、梁及門洞梁鋼筋、綁紮→放置底板墊塊→放置馬凳→板上層縱向鋼筋放置→橫向鋼筋放置、綁紮→綁紮牆、柱插筋並臨時固定→放置外牆墊塊→驗收。

分享學習建築工程基礎筏板鋼筋安裝技術交底

二、操作工藝

1、綁紮前,應彈好底板鋼筋的分檔標點線和鋼筋位置線,經檢查合格後方能進行鋼筋綁紮。集水坑鋼筋綁紮時要認真核對鋼筋圖紙尺寸,並應分層次有序綁紮。

2、底板下層鋼筋綁紮完畢後間距500㎜梅花形佈置砼墊塊,間距1m佈置馬凳筋(高度提前計算準確,加工後進行檢查),馬凳筋支設在下層鋼筋上,保證上下兩層鋼筋的保護層和平整度符合要求。底板上設有梁,採用多段綁紮成型,然後安放梁鋼筋骨架就位。

3、基礎底板、梁設置的後澆帶要求主筋連續安裝而不切斷,平行向的鋼筋可在以後澆築後澆帶混凝土前綁紮完成。

分享學習建築工程基礎筏板鋼筋安裝技術交底

分享學習建築工程基礎筏板鋼筋安裝技術交底

4、底板鋼筋短向的鋼筋應放在長向鋼筋的上面。

5、底板鋼筋上下層鋼筋接頭應按照規範要求錯開,其位置、數量和搭接長度均應符合設計和施工規範要求。搭接綁紮時,搭接段應在中心和兩端綁紮牢固。

6、牆柱主筋插入基礎內的錨固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底板上層鋼筋上劃好牆柱鋼筋位置,將預留插筋綁紮牢固,確保位置準確。必要時,可附加鋼筋,再用電焊固定。

7、基礎中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不應小於40mm,無墊層時不應小於70mm。

8、綁紮完畢後,在上層網片上按牆體位置綁一道水平筋,用以固定牆體立筋和下插鋼筋,內牆鋼筋插好後,應臨時綁上二至三道水平筋,牆體暗柱採用定型卡具固定,澆築砼時應隨時由專人看管鋼筋並負責修整。地下室外牆插筋前,搭設外架,懸挑鋼管設支撐構件用於懸掛豎筋,保證鋼筋上口統一標高並固定。

分享學習建築工程基礎筏板鋼筋安裝技術交底

地下室外牆插筋控制

分享學習建築工程基礎筏板鋼筋安裝技術交底

地下室外牆插筋控制

分享學習建築工程基礎筏板鋼筋安裝技術交底

地下室內牆插筋控制

分享學習建築工程基礎筏板鋼筋安裝技術交底

地下室內牆插筋控制

9、鋼筋的連接

(1)受力鋼筋的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接頭末端至鋼筋彎起點的距離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

(2)採用綁紮搭接連接接頭,則接頭相鄰縱向受力鋼筋的綁紮接頭宜相互錯開。鋼筋綁紮搭接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1.3倍的搭接長度。

(3)採用機械連接接頭或焊接接頭時,連接區段的長度為35d(d為縱向受力鋼筋的較大值)且不小於500mm。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的接頭百分率應符合設計要求。當無設計規定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在受拉區不宜大於50%

2)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的縱向受力鋼筋,不宜採用焊接接頭。

3)當採用機械連接時,不應大於50%。

分享學習建築工程基礎筏板鋼筋安裝技術交底

三、質量標準

1、鋼筋安裝時,受力鋼筋的品種、級別、規格位置和數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2、鋼筋安裝允許偏差及檢查方法見下表。

分享學習建築工程基礎筏板鋼筋安裝技術交底

3、檢查方法

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於3件;對牆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於3間;對大空間結構,牆可按相應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於3面。

四、安全環保措施

工程主體結構施工鋼筋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重點在於確保鋼筋加工、鋼筋吊運及安裝綁紮中各個環節安全操作與提高安全、環保意識。

分享學習建築工程基礎筏板鋼筋安裝技術交底

1、鋼筋加工機械的操作人員,應經過一定的技術培訓,掌握機械性能和操作規程後,持證上崗。

2、鋼筋加工機械的電氣設備,應有良好的絕緣並接地,每臺機械必須一機一閘,並設漏電保護開關。機械轉動的外露部分必須設置有安全防護罩,在停止工作時應斷電。

3、鋼筋加工機械使用前,應先空轉試車正常後,方能開始使用。

4、鋼筋冷拉或調直時,場地兩端不準站人,不得在正在移動的鋼筋上走人,操作人員進入到安全位置後方可以作業。

5、使用鋼筋彎曲機時,操作人員應站在鋼筋的活動的反方向,彎曲400mm的短鋼筋時,要有防止鋼筋彈出的措施。

6、粗鋼筋切斷時衝切力大,應在切斷機口兩側機座上安裝2個角鋼檔杆,防止鋼筋擺動。

7、在焊機操作棚周圍,不得放易燃物品,在室內焊接時,應保持良好的環境。

8、鋼筋搬運時,要注意前後方向有無碰撞的危險或被鉤掛物料,特別注意周圍存在的電線。

9、安裝懸空結構鋼筋時,必須站在腳手架上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