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得了痔瘡有哪些表現?

小蘭


因為久坐、飲酒、飲食辛辣導致痔瘡的患者有很多,外科門診幾乎每天都有患了痔瘡的病人。我們經常說的痔瘡,醫學上稱之為痔,它具體指的是發生在直腸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下靜脈叢局部擴大麴張形成的柔軟靜脈團,多見於成年人。內痔和外痔是根據患者發病部位的不同來命名,當然也有內痔和外痔都發生的混合痔。

內痔發生在肛門齒狀線上,根據其嚴重程度分為四期,其臨床表現分別為:I期以便血為主。II期痔核較大可能會脫出肛外,但通常便後可自行回納,可伴有便血。III期痔核更大,在平時的一些活動中也可能會脫出,比如說咳嗽、站立、行走,用手推才可以回去,便血少甚至不便血。IV期:是這四期中最嚴重的,痔核脫出後由於沒能及時回納,出現很嚴重的腫痛、糜爛和壞死。內痔是肛腸疾病中較為常見的,患病率很高,且四期可能會聯合發生。

外痔在齒狀線以下,可能會有肛門墜脹不適,但平時多無明顯的症狀。當發生血栓時,肛門會劇烈疼痛,並伴有暗紫色腫塊,形成結締組織時,肛門會有異物感。

混合痔是指包含有內、外痔兩種的發生在同一方位的,兼有兩者的雙重症狀。

在治療方面,無症狀的痔一般不需要治療,可將大便時間控制在3-5分鐘,同時不要用太大力;辛辣刺激的食物要少吃,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如黃瓜、苦瓜、芹菜、菠菜、香蕉等;久坐久立是很多人患痔瘡的原因,所以一定要進行適當的活動。早期痔可採用非手術治療,如中西藥的內服、外用等均可取得很好的效果。中晚期痔發生嵌頓的話,或是非手術治療失敗就需要採用手術治療。

本期答主: 李平 醫學碩士


杏花島


其實痔瘡的原型就是曲張的直腸肛門靜脈叢。人站著或者坐著的時候,肛門直腸位於下部,受重力及臟器壓迫的作用,這裡靜脈迴流本來就阻力較大。

本來正常的血管叢淤血、擴張、屈曲成一坨,併發生了出血、脫出、疼痛等症狀時,就是痔瘡了。

而一切壓迫靜脈,使靜脈充血擴張,導致靜脈迴流障礙的因素都會造成痔瘡:

比如久站久坐,便秘,肛門受到冷、熱、辛辣食物、酒精、感染、腹瀉等刺激,肝硬化、心衰患者肛門部靜脈迴流受阻,或者由於吃太飽、腹部腫瘤、懷孕、前列腺肥大等的等等原因造成的腹內壓過高。

痔瘡的症狀

人的肛門有一條齒狀線,根據痔瘡跟這條線的相對位置,可以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

大多數痔瘡都處於蟄伏狀態,不打擾生活,也無需治療。

很多人都是大便帶血,或廁紙上染了血之後,才後知後覺。

除了出血,更令人坐臥不安、難以啟齒的可能就是瘙癢不適了吧。

當痔瘡壓迫到相關神經的時候,還會出現肛門疼痛。

除了是痔瘡,還可能是……

出現痔瘡症狀,比如痔塊脫垂之後,需要請醫生進行檢查確診,包括肛門視診、直腸指檢及肛門鏡檢查。雖然最大可能就是痔瘡,但還可能是:直腸癌、直腸息肉、直腸脫垂、肛裂等疾病。其中與直腸癌的鑑別非常重要,診斷痔瘡一定要排除直腸癌的可能,防止因誤診而延誤治療。

防止病情惡化

每個經驗豐富的肛腸科專家都見過痔瘡嚴重到貧血導致死亡的病例,所以一定要重視起來。

控制痔瘡病情的原則是,積極減輕症狀,不到非常嚴重,一般先不考慮手術。

一般地,可用高錳酸鉀片溫水坐浴,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殺菌消炎。

在醫生指導下,還可以使用一些油劑或栓劑,減輕局部的不適症狀。

出血較多的時候,還可以採用口服藥物治療,止血去腫。

具體怎麼做,需要醫生來判斷,大家要謹遵醫囑!

同時一定要注意生活方式的改變,否則哪怕做了手術還會復發!

1 不要久坐久站

痔瘡的發生與痔內靜脈淤積有關。久坐久站,因為重力關係,血液可在痔內靜脈淤積,從而誘發痔瘡。

2 喝夠水,保證纖維攝入

大便含水量少、乾燥,易導致排便困難,從而誘發痔瘡的發生。攝入足量果蔬,能保證纖維素使大便鬆散,避免大便乾燥。

3 專心上廁所

不要在上廁所的時候玩手機,時間太長,應養成定時限時規律的排便習慣減少便秘的發生。

4 多鍛鍊

規律積極的身體鍛鍊,不僅可以收縮肌肉,促使下半身的靜脈迴流,避免靜脈淤積,還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幫助順暢排便。

5 注意衛生

肛門用於排便,而大便含有大量細菌。再者此處較為私密,難以通風透氣,所以常較為潮溼,更有利於細菌滋生。當局部有少許破潰時,可以導致感染,誘發痔瘡。所以應每日清潔、勤換內褲。




俗話說,十人九痔,你懂的!

深讀君這就帶你去痔瘡摧花的現場,找找感覺。

“菊花像被烙鐵狠狠地燙過,再丟到火盆裡面烤,火辣辣地疼。”

“菊花正在被撕裂,我的屁股能噴火……”

“菊花像吊了秤砣,一直往外拽,一跳一跳地疼,走路得夾著,坐凳子得端著。”

疼痛,是痔瘡患者的一大常見症狀。

上廁所痛得齜牙咧嘴,出了門還得保持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深讀君心疼你們。

“擦屁屁,衛生紙一片紅,我是來大姨夫了嗎?”

“西裝革履見客戶,一跨步,帶血的姨媽巾竟從褲管掉下來……”

“放個屁,好爽……我去,這牆是被我的血染紅的嗎?”

出血,也是痔瘡患者的常見症狀,有時是滴血,嚴重時會噴血。


“忽然感覺菊花一鬆,脫褲子一看,啊!菊花掉了!”

“一咳嗽,菊花就有肉肉突出來,只能悄咪咪用手推進去。”

突出、脫出,是痔瘡的又一常見症狀。

有些痔瘡脫出後會自動縮回去,但有的要用手塞進去才行。

“菊花上像有螞蟻在爬,癢!癢!癢!”

“屁股總是溼乎乎的,拿紙巾一擦,這是什麼鬼?”

菊花瘙癢、潮溼,也是痔瘡患者的常見症狀之一。


疼痛、出血、痔瘡突出、脫出、瘙癢潮溼,真是有血、有淚、有屎,不,是想屎的人生啊!

然鵝,這只是菊花受難的開始,痔瘡的治療之路可比你想象的要難得多得多。

“左手子彈頭,右手大針筒,心一橫,塞進菊花;肚臍上貼張翔一樣的膏藥;屁股泡在破臉盆裡……絕望,深深地絕望。”

“小瘡瘡一發火,就用暴雨梨花針使勁扎我屁眼,沒個十天半月停不了,嗚……”

“每次去醫院都要被‘爆菊’,把痔瘡懟回去,辣個酸爽!”

痔瘡超容易復發,一個嘴賤,貪吃一次火鍋,痔瘡可能就又來找你了!

“深讀君,你就喜歡小題大做,不就一個痔瘡嗎?”

痔瘡雖小,搞不好也會出大事的!什麼貧血、肛瘻、肛裂,甚至膿毒血癥都有可能發生。

不是深讀君嚇你,痔瘡也能要人命的喲!


深讀視頻


得了痔瘡有哪些表現?

痔瘡,絕對是肛周發病率最高的疾病。

痔瘡的表現:

肛周發現腫塊或環形脫出物(類似直腸粘膜脫垂),痛或者不痛都可能。

排便時或排便後,有新鮮血。血液呈滴狀或線樣。

血栓形成時的痔瘡表現:

肛周腫塊、疼痛劇烈、排便困難、發燒、大便時大量出血。

建議:

痔瘡本身是一種非惡性疾病,大量便血可能對生命安全造成威脅。但這種大量便血的情況很少發生。

而另一種疾病,腸癌,和痔瘡有相同的症狀,——便血。

腸癌便血和痔瘡便血,不經過專業醫生的檢查,很難判斷血便的原因。

所以,一旦發現身體不適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就醫。

確定疾病,找到疾病的原因,才能進行有效的治療。

也就是說,治療可以通過網絡"各抒己見",但前提一定是治療明確的情況下。


機靈不太懂


痔瘡是一個常見的疾病,特別是對於久坐辦公室的男人,所以民間素有“十男九痔”之說。痔瘡根據其所在的部位不同分為三類,分別有不同的表現:

1.內痔的表現

內痔的主要表現是無痛性間歇性排大便後出鮮紅的血,以及內痔的脫出表現;如果內痔發生血栓、嵌頓和感染是可有疼痛,部分有排便困難。

2.外痔的表現

外痔的主要表現是肛門不適、潮溼瘙癢;如果發生血栓和皮下血腫則有劇烈疼痛。

3.混合痔的表現

也就是內痔外痔同時存在,所有內痔和外痔的症狀都有可能出現。

如果症狀輕微,可以清淡飲食,外用痔瘡膏,口服藥物等保守治療;

如果症狀嚴重,建議手術、套扎等治療。


杭川醫俠陳醫生


1、便血

這是痔瘡最常見的症狀,以至於一些人把便血和痔瘡等同,只要是便血,第一反應就是得痔了。在痔瘡家族中出血的主要是內痔和混合痔,外痔一般不出血。

痔瘡出血有五大鮮明特點:

(1)色鮮紅。痔出血是排便過程中血液從血管內直接流出,沒有經過存留,所以是鮮紅的。

(2)滴出或噴射而出。排便過程中點滴而下,少數表現為噴射而出,患者形容像自來水的龍頭出水一樣。

(3)無夾雜物。就是單純的血,不夾雜糞便和腸黏液。

(4)週期性。連續出幾天後會停歇很久,然後又會復發。當然也有連續出血很久,需要臨床治療才能止血。

(5)量大。不要小看痔瘡的出血,如果連續出血10天以上就有可能會造成失血性貧血,所以必須及時治療。

如果服用降壓藥、抗凝藥等,會誘發或加重痔瘡出血。

2、痔脫垂

這裡的痔是指內痔和混合痔。當痔瘡“生長”到一定大小時,在糞便的擠壓下就會反覆提出肛外。痔瘡一旦出現下移,就可能會帶來四種後果:

(1)加重出血。這種出血不僅是排便時,行走時、小便時都可能會出血。

(2)形成嵌頓。脫出不能還納,形成血栓。

(3)劇烈疼痛。脫出物沒有及時還納肛內,形成水腫和血栓時就會出現劇烈疼痛,不過隨著水腫的慢慢吸收,疼痛也會不治而減輕。

(4)影響生活。大便時脫出、小便時脫出、走路時脫出,給日常生活造成極大不便。

痔瘡出現脫垂時也就預示著需要手術治療了。

3、肛門疼痛

痔瘡通常情況下不痛,但痛起來卻“要命”,在兩種情況下痔瘡會疼痛。

(1)外痔水腫或形成血栓。如果某一天你突然覺得肛門疼痛,還會在肛門口觸摸到一硬結,那可能就是屬於此種情況。

(2)內痔或混合痔較大,便後脫出肛門形成嵌頓。這是候會出現劇烈疼痛,嚴重時會壞死、出血。

肛門疼痛屬痔瘡急性發作,大多數可以自行緩解,少數範圍較大者需要儘快手術。

4、便秘

過去認為痔瘡和便秘的關係是因為擔心排便時痔瘡出血,對排便產生恐懼感而人為去減少排便,日久造成排便反射遲鈍而出現便秘。所以要糾正這種錯誤的做法。

其實痔瘡本身也可以影響排便,一是因為痔瘡和鬆弛的直腸黏膜會阻礙排便。二是因為排便感覺神經多位於內痔部位,當內痔反覆脫出,會降低其對糞便刺激的敏感性。

5、肛周潮溼、搔癢

無論是內痔還是外痔,體積過大都會 分泌液體,導致肛周潮溼,日久還會搔癢。

老農希望以上的分享能夠幫到你,如果你還想知道很多健康養生的實用知識,你可以添加老農的公眾號:中老年人健康之路!

在這裡老農每天都會給你分享健康養生的知識,當然在這裡你和老農是零距離的喲,有什麼問題還可以直接諮詢老農的喲!


中老年人健康之路


痔瘡會有哪些症狀有以下幾種症狀:

1.便血,一般排便時肛門口會有出血,一滴一滴的,有的呈噴射狀,有時手紙擦拭有出血等等;

2.疼痛,一般排便時會有疼痛,疼痛的坐臥不寧;

3.瘙癢不適,有的人肛門口會感覺潮溼瘙癢不適。

4.肛門口會有異物感,有時我們會感覺到肛門口有個東西在那裡!

以上幾種主要症狀就是很常見的,患了痔瘡不可怕,需要我們去對待,平時需要我們注意辛辣刺激的。避免大便乾結以免加重病情,注意肛門口的清潔衛生!

輕微的痔瘡,平時注意些,另外用些藥物治療就可以了,比如痔瘡膏。

平時的生活習慣也很重要!


基層家庭醫生


痔有外痔,內痔,混合痔。

外痔,症狀是無痛增生或脫垂,或者有血腫及微循環障礙引起疼痛。

疼痛的外痔有血栓性外痔,炎性外痔。無痛外痔有結締組織增生外痔,靜脈曲張外痔。血栓外痔破裂時會有出血。

內痔,症狀是排便時出鮮血,便後脫出可自行或者需要手推回肛門。

混合痔,則兼具內外痔的症狀。


肛腸科邢雲麗醫生


痔瘡,是臨床上常見的肛門疾病,主要症狀有肛門腫物或大便出血等。多發於老年群體、孕婦群體、便秘群體、久坐群體等等。

痔瘡常見的症狀有以下幾種:

一、早期痔瘡時,會出現的症狀有便血、痔脫出、肛門墜痛等;

二、後期嚴重的話,會出現的症狀有瘙癢、溼疹、貧血等情況。

一旦患上痔瘡,千萬不能拖延,要儘快去治療,以便改善痔瘡帶來的不適症狀。

一般引發痔瘡的原因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一、經常吃刺激性食物如辛辣之類食物、經常抽菸喝酒,都易患上痔瘡;

二、經常性久坐久站久蹲也患上痔瘡,所以坐辦公室的上班族很容易患上痔瘡;

三、孕婦在懷孕期間容易患上痔瘡,在懷孕期間,由於子宮的增大,導致盆腔被壓迫,進而引發痔瘡;

四、肛門部位受到了感染或家族遺傳等也是患上痔瘡的原因。

為能夠有效地防治痔瘡,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飲食方面:養成多喝溫水的好習慣,戒菸少酒,不要吃辛辣類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蔬菜;

二、排便習慣方面:不要邊排便邊看書或玩手機,應專心排便,不要分散排便時的注意力;

三、日常生活方面:不要久坐久站久蹲,要時不時地活動一下,有條件的可以去戶外鍛鍊鍛鍊身體。

歡迎轉發或分享。獲得更多肛腸、痔瘡相關知識,請關注【李勝龍痔瘻工作室】


李勝龍痔瘻工作室


人的肛門有一條齒狀線,根據痔瘡跟這條線的相對位置,可以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大多數痔瘡都處於蟄伏狀態,不打擾生活,也無需治療。很多人都是大便帶血,或廁紙上染了血之後,才後知後覺。除了出血,更令人坐臥不安、難以啟齒的可能就是瘙癢不適了吧。當痔瘡壓迫到相關神經的時候,還會出現肛門疼痛。平常我們需要多注意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和一些清淡的食物,並且要保持適當的運動,每天晚上可以用熱水洗一下,並且抹點植 淑'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