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 紅上薦讀|我們為什麼要變得富有?

紅上薦讀|我們為什麼要變得富有?

紅上薦讀|我們為什麼要變得富有?

來源 :拾遺(ID:shiyi201633)

我們年輕時為什麼要努力奮鬥?其實目標不是那個錢,而是擁有更多的選擇權。一個人最悲哀的行為就是,明明自己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姑媽的兒子,也就是我表弟,1993年出生,是個佛系青年。平時掛在嘴邊的口頭禪就是:“都行,隨便,沒問題,也可以……” 。做什麼事都是一副無所謂的狀態。

但就是因為做事隨隨便便,他前幾天被老闆炒了魷魚。

姑媽氣得不得了:“你再不上進,一輩子就只能這樣了。”表弟慢悠悠地說:“做個平凡人也很好啊。”

表弟拿出兩條新聞。

第一條,是一個調查。“財經作家吳曉波搞了一個調查:發現中國三分之二的富豪活得不快樂。”

第二條,是關於馬雲的。“我這輩子最後悔的事情,就是創建了阿里巴巴。我本來只是想成立一家小公司,沒想到它變成了這麼大的企業。我最快樂的日子,是拿91元工資的時候。”

表弟指著兩條新聞對姑媽說:“看見沒,富豪們也活得都不快樂。馬雲覺得最快樂的日子,就是他最貧窮的時候,所以平凡有什麼不好。”

錢,意味著選擇權

紅上薦讀|我們為什麼要變得富有?

但是,我很想告訴那些佛系青年,“奮鬥太重要了,錢太重要了。”

作家龍應臺曾寫信給兒子說:“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這就是我寫這篇文章想表達的主題:錢,意味著選擇權。

錢不是萬能的,但擁有更多的錢,你才能擁有更多的選擇權。

紅上薦讀|我們為什麼要變得富有?

2003年,喬布斯被查出胰腺癌。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癌”,一般一查出就是晚期,患者平均壽命只有9個月。

喬布斯查出胰腺癌後,醫生斷言:活過1年的概率不足10%。但喬布斯立馬做了一個決定:花幾十萬美元做了個基因檢測,這個檢測全世界只有20個人做過。

為什麼要做這樣一個檢測呢?“醫生了解驅動腫瘤發生的分子特徵後,可以量身選擇特定的藥,破壞讓細胞癌變的分子活動。”

為此,喬布斯每年得付出上百萬醫療費。每年花費百萬美元,對我們而言是個天文數字。

但對喬布斯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

一般患者平均壽命只有9個月,但喬布斯因此而多活了8年。在這8年裡,他造出了改變世界的智能手機。

錢,意味著什麼?不僅僅意味著住房、教育、旅行、醫療,更意味著時間、自由和無比多的選擇權。

最悲哀的行為就是

明明自己碌碌無為

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紅上薦讀|我們為什麼要變得富有?

我表弟最喜歡講一個故事:

一個漁夫在海邊曬太陽,一位富翁走過來對他說:“為什麼不去捕魚呢?”

漁夫說:“捕魚乾什麼呢?”

“捕魚你就能掙很多錢啊?”

漁夫說:“掙錢又為了做什麼呢?”

“掙錢你就可以買一艘更大的船。”

“買大船又做什麼呢?”

“這樣你就可以掙更多的錢。”

“那又能怎麼樣呢?”

“你就可以像我這樣,在海邊曬太陽。”

漁夫說:“我現在正在曬太陽啊。”

表弟講這個故事時總是一臉得意。

於是,我終於忍不住質問他了:“你能天天這樣曬太陽嗎?你兜裡錢用光了還能曬嗎?你生了大病還能曬嗎?你有了娃之後還能曬嗎?但是你有錢的話,你不僅可以選擇天天曬,還可以選擇在最好的海灘曬……”

我們年輕時為什麼要努力奮鬥?其實目標不是那個錢,而是擁有更多的選擇權。

一個人最可恥的行為就是,明明自己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前段時間,一張財務自由表在網上流傳。該表將財務自由劃分為九個層次,如此劃分未必準確,但有點意思。

●初段:菜場自由。

想買哪種菜就買哪種菜,不看價格。

●二段:飯店自由。

想去哪吃飯就去哪吃飯,不看價格。

●三段:旅遊自由。

想去哪旅遊就去哪旅遊,不看價格。

●四段:汽車自由。

想買什麼車就買什麼車,不看價格。

●五段:學校自由。

子女想選什麼學校就選什麼學校,不管成本。

●六段:工作自由。

想做什麼工作就做什麼工作,不圖掙錢只求開心。

●七段:看病自由。

只要能看好病,不計較醫療費高低。

●八段:房子自由。

想買什麼房就買什麼房,不計較房價。

●九段:國籍自由。

想選哪個國家作為國籍就哪個國家,不管成本。

我為什麼倡導年輕人要努力奮鬥呢?就是希望你在40歲之後,能在此財務自由表上獲得更高的段位。因為擁有更高的段位,你才能擁有更多的選擇權。

不僅為自己更多的選擇權

也為你的孩子在起跑線上“提前兩步”

紅上薦讀|我們為什麼要變得富有?

看過一個國外的視頻短片:一群大學新生模樣的孩子,站在草坪上準備一場比賽。

老師對著這群參賽者說:“在這場比賽開始之前,我有幾個條件要說。如果你符合條件,就向前邁兩步。如果不符合,就呆在原地不動。”

“如果你們父母的婚姻持續到了現在,向前兩步。”

“如果你有機會得到私立學校教育,向前兩步。”

“如果你請過家教,向前兩步。”

“如果你從來不用擔心手機欠費,向前兩步。”

“如果你從來不用和爸媽一起擔心賬單,向前兩步。”

…………

當所有條件宣佈完之後,有人在起跑線上一步沒動。

但也有一部分幸運兒,離終點已經不到40米了。

紅上薦讀|我們為什麼要變得富有?

這時,老師對參賽者說:

“站在前面的人回頭看一下,我說的每一條,和你們個人的能力都無關。我說的每一樣,都和你自己做過的事無關,但你們卻已經領先了這麼多。”

隨後,老師提高聲音:“準備。”“跑。”

排在最後起跑的孩子,儘管奮力奔跑、加速、追趕,但他們衝到隊伍中間的時候,排在前面的孩子已經衝過了終點。

這條短片,讓我想起了《了不起的蓋茨比》。

劇中,父親對蓋茨比說:“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並不是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我為什麼要做這個稿子呢?就是想告訴那些安於舒適的年輕人:“趁還年輕,好好地搏一搏吧!”不僅是為你自己爭取更多的選擇權,也是為你的孩子爭取在起跑線上“向前兩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