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評價《龍珠》系列的三觀?

李宣澤


小時候看龍珠,好人就是好人,壞人就是壞人。但現在回過頭來看,卻覺得那些反派都並不算真正的邪惡(可能我的思想變得相當危險了吧...)

比克大魔王算是比較邪惡的角色了,想要當國王,沒事兒了抽個球,哪個城市中獎了就去毀滅它,本質上他還是喜歡和人類互動,讓大家臣服於自己,並沒有滅了全人類這種想法。

貝吉塔雖然貴為王子,但其實是個叛逆的打工仔,對他來說,就是征服了星球,然後賣掉,聽從弗利薩大王的指揮,爭取在職場上升職加薪,獲得更高的職務和權利。

弗利薩則是宇宙版的比克大魔王,野心是稱霸全宇宙,誰威脅到自己時,就消滅它(賽亞人)。對待自己的手下有些嚴酷,但只要是自己人,還是站在同一陣營的,在那美剋星時,發現手下對付不了的人,還會讓他們先退下,這麼體恤!那美剋星爭奪龍珠,被對方壞了自己的好事,當然生氣,那就打啊(像不像一個孩子?)

17號18號從出場我就觀察他們是否殺人,結果沒有殺任何一個人,不過也不遵守法規和秩序,想要車就搶,想要衣服就隨便拿;最後沒來得及和悟空見面,所以不確定是否會殺悟空(我感覺16,17,18號都不會真正殺人)

沙魯作為人造生物,輸入的指令便是成為完全體,幹掉悟空。最後揚言如果沒人能打得過自己,就炸了地球(此時應該只是隨口說說,只是為了尋找戰鬥的刺激和對方即使拼盡全力也打不過我的那種快感),對他來說,地球人無所謂,撒旦打他時,根本不帶正眼一看,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存在。不過最後玩大了,打不過悟飯時,惱羞成怒,決定自爆(又一個問題兒童)。假設他真的炸了地球,自己一個人來到宇宙,遇到更強大的敵人,周圍有志同道合且實力相當的人,會成為他的朋友嗎?感覺沙魯心中並沒有善惡

最後一個魔人布歐更是如此,完全啥概念都沒有,想幹嘛就幹嘛而已,只不過小布歐是個愛破壞的“壞孩子”而已,甚至不會說話。


所以我認為不存在是否洗白,龍珠超中弗利薩依然是那個弗利薩,還是熱衷於統治與權力,假設這時讓沙魯復活,告訴他要為第七宇宙而戰,他會怎麼選?畢竟這時大家是同一陣營的,為了自己的生存,就得互相幫助,你是否也覺得沙魯可愛多了呢?


漫一部的龜龜


我覺得龍珠是一部三觀非常正的作品

具體體現在龍珠的主旋律:好人變強,壞人被感染,棄暗投明,開啟新的人生 這便是龍珠的三觀,相比現在的一些漫畫或者影視劇,無一不是充滿了黑化,陰謀論,爾虞我詐,暗黑風格各種設定。

漫畫的讀者大部分都是孩子和青少年,而一部能帶給人正能量的作品對於這類群體來說無疑是利大於弊,龍珠就是這類作品。悟空的正能量就是龍珠的主旋律,他的人品,不屈的精神,樂觀的態度,堅強的意志,都是會影響小朋友的

如果一部作品偏向暗黑系,那麼對於兒童也絕對是會產生負面影響的,總體來說龍珠是一部正能量,非常適合青少年看的

細數龍珠中形形色色的敵人,他們絕大部分的結局都是很完美的,這一點是龍珠跟其他漫畫最大的不同。

從早期的烏龍,樂平,天津飯;到中期的短笛,貝吉塔人造人;再到後期的魔人布歐,無一不是從邪惡之徒變成了正義戰士。

這一點尤為重要,也許是老鳥刻意為之也許是不經意的舉動,但是這對於看漫畫的孩子們無疑不是一種暗示:要做一個善良而正義的人,哪怕你曾經誤入歧途,也要完成自我救贖。

我想這大概就是日本政府為何將兒童福祉文化的獎項頒發給悟空的聲優 野澤雅子女士吧

武天老師


首先,不要把《龍珠超》當成是正版的作品,這只是官方拿出來圈錢的東西。真正的作品在布歐篇之後就已經結束了。因此什麼破壞神、全王之類的壓根就不會存在於正史當中。因此這樣的洗白根本就無意義。

其次,關於三觀的問題。如果以我們現代文明人的角度來看,像是貝吉塔之類的角色確實十惡不赦。但問題在於,貝吉塔是地球人嗎?不是。貝吉塔在洗白之前,接受過地球上的三觀教育嗎?沒有。那麼一來的話,用地球上的觀念指責貝吉塔,顯然是非常可笑了。就好比說如果人類來到了一個外星球,看到外星生物攻擊自己,然後將外星生物消滅,那麼會有人跳出來說毀三觀嗎?真有人這樣的話,建議他去看看《星河戰隊》裡面的士兵是怎麼被蟲子吃掉腦子的,每次想到這個我都會忍不住把老掉牙的《星際爭霸》拿出來玩一遍……

相比起來,當貝吉塔來到地球開始生活之後,明顯就變得越來越有人情味了。雖然也有因為被操縱而大開殺戒的情況,但畢竟也是被控制的。而且後來還充分展現出了父愛。這樣的洗白過程自然能夠被我們接受。

至於人造人的話,實際上在現有時間軸來看,他們並沒有沾上什麼血腥,畢竟還沒幹啥就被沙魯吸收了。所以說也不存在所謂的洗白。而做出罪行的人造人,在未來也被特蘭克斯徹底消滅,可以說合情合理。

實際上在《龍珠》當中,真正沾惹血腥的人基本是沒有好下場的。初代短笛被悟空擊敗,弗利薩直接被特蘭克斯劈成兩半(後來的什麼復活的F之類也都是官方同人不能作數),沙魯被徹底消滅,魔人布歐(壞)被徹底消滅之後轉世成好人。這不恰恰說明了邪不壓正嗎?


三叔侃侃


話說,你看的是龍珠嗎?我們看的難道不是同一部動漫?龍珠最大的bug是什麼?龍珠啊!只要召集七顆龍珠,召喚神龍復活多少地球人都不是個事。基本上你說的那些人殺死的地球人事後都用龍珠復活了。還有,這個時空的17,18號並沒有殺人,殺人的是未來時空的兩人,已經被大特幹掉了。比魯斯和全王不能用凡人的觀點看,比魯斯作為破壞神,本質就是毀滅,生存與毀滅,本就是相生相滅的,那些被比魯斯毀滅的星球,就是時運到了。其實只不過動漫給了比魯斯與全王感情,把他們看作是一種自然規則你會覺得更合理了。

就像人類的歷史一樣,每經過一次大崩潰,下一次帶來的必然是大繁榮,龍珠中,地球沒被毀滅一次,悟空等人的實力就更上一層樓,就更有能力保護地球,這對地球來說,是禍兮?亦或是福兮?人類社會總是朝著高處發展的,但這種發展向來不關注個體的感受與狀況。龍珠世界也是,主角實力總是不斷提升的,反派也是要不斷出來的,人氣高的反派總有機會洗白的,至於在這個過程中動漫裡的其他角色要經歷些什麼,對不起,總是受到忽視的。說著說著好像扯遠了……

反正,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與其用好人、壞人來看待龍珠世界,不如將其看成悟空陣營、反派陣營、中立陣營,這樣更好。

如果有看過今年四月番的《re:creators》這部番的人,應該會明白,題主就像那裡面的動漫主角,很不理解為什麼自己的作者要把自己的世界描寫成這樣,為什麼要把自己的人生寫成這樣。編不下去了,太監…

我覺得這裡面比較有意思的洗白就是貝吉塔了


無形的手


有關於七龍珠的三觀問題我還真的不太好評論呢,大概是因為我這個人的三觀可能就不太正吧,又或者是我本身就不太明白三觀是什麼,哈哈!

好了,開玩笑地,有關於人物洗白的問題,我可以幫你詳細的解釋一下,那就是在七龍珠世界那些被洗白的角色,他們的所作所為就已經被修正了!也就是簡單來說,等於是他們本身就沒有犯錯,又或者是功過相抵了!

先從比克來看,其實邪惡比克、新生比克、天神比克完全可以看成是完全不同的三個人物,他們之間完全就是獨立的個體!這獨特的事情,完全取決於他們那美剋星人的神器繁殖方式。

而邪惡比克以外的兩位比克那是純粹的好人,壓根就沒有殺過一個人!沒有殺過人,不信大家就自己仔細回憶!

而邪惡比克,所有殺的人,都已經被神龍給復活了,等於說是被補救了,而邪惡比克在歷史上作亂的時候,不是被封印了那麼多年麼?就等於是懲罰了。


而貝吉塔這個人物本身就比較複雜地!

他已經是地球戰士當中極其重要的戰鬥力了,不過因為自己的緣故,幾次三番的犯下錯誤,殺了不知道多少地球人!

可是不管是第一次賽亞人入侵,還是在布歐篇被貝吉塔弄死的人類,都已經被七龍珠給復活了,等於是再次因為七龍珠的關係,擬補了這些人的過失!!

綜合起來說,肯定也是功大於過地,而且過失也被擬補了

胖布歐(善良布歐),你完全可以理解成,他完全就是善良的集合體,甚至可說,他就是當年被幹掉的善良界王神!那個胖胖的南界王神。其實他是沒有做過壞事地

就算是做了,那麼也已經全部都被七龍珠給修正了

龍珠還真的是好東西啊!

類似天津飯、雅木茶這種小人物我就不用說了,他們本身就沒做很多壞事,頂多也就是小罪惡,沒都殺過人!

他們只要是獲得了大家的原諒,然後真心的為了地球的和平做出自己的貢獻,之前的事情,我們當然是直接既往不咎了,哪有什麼值得怪罪他們的細節啊?

其他還有什麼不合理的洗白麼?因為七龍珠系列有神器的許願珠的存在,所以根本就不用在乎這些洗白的細節,一切都是可以糾正地,然後功過相抵就可以了。


好了感謝大家的閱讀,記得在文末關注點贊哦!麼麼噠


漫控村


關於三觀的問題,龍珠系列作品的三觀大體是不錯的,較符合我們中國傳統的觀念:十惡不赦的壞人最終都被打敗,擁護正義的人最終取得勝利。但不能說龍珠的三觀是完完全全正確的。

比如,在人物塑造方面。

兩位主角,首先說悟空,在最初的七龍珠第一部比克大魔王篇有這樣一個片段:為幫助悟空他們消滅比克二世特地從天界下凡來的神仙在悟空與比克二世戰鬥時幫悟空抵擋住了比克幾乎致命的一拳,而受幫助的悟空非但沒有感恩,反而說出了一些不顧世界和平與否,只為了戰鬥的話。這在中國觀眾看來,好像不屬於正牌英雄的作風。





還有在悟空與貝吉塔和弗利沙戰鬥時揹負血海深仇的他竟在戰鬥最後表現了對敵人的仁慈之心。而沒有表現出嫉惡如仇,斬草除根的氣派。也許在一部分觀眾看來也是悟空不完美的地方。



貝吉塔:貝吉塔前期作為一個反派角色表現的自私與狠毒。這個角色原本是不錯的。但有一個片段是這樣的:貝吉塔被變成完全體的弗利沙擊穿心臟對剛趕到的悟空說的那段令人感動的話是與原來貝吉塔的性格是有一定出入的,貝吉塔在臨死前讓悟空為賽亞人報仇,這與他之前對族人對同伴的冷血的態度截然不同,甚至在以後貝吉塔復活後扔表示同伴的死活與他無關。這一點在一些觀眾看來是有點不合適的地方。





總而言之。龍珠系列作品沒有像中國武俠小說中的大俠與惡人那樣,大俠表現得正義理智,惡人表現得執著,純粹。


貝希摩斯克


《龍珠》的三觀是非常成熟的,凌駕於大多數熱門漫畫之上。

為什麼這麼說?

我想提出一個很冷門的評價動漫三觀的標準————主角的人氣。

作為動漫最傾斜資源的點,如果主角人氣沒有配角人氣高,八成是其三觀出現問題。因此,《龍珠》、《鋼煉》、《銀魂》這樣主角人氣高於配角的作品,是三觀相對成熟的。

主角孫悟空的三觀,其實是非常成熟的。為說明,我想引用諾蘭的《蝙蝠俠》電影中的提出的一個問題————蝙蝠俠是應該孤軍奮戰,還是找一個接班人退休?

小丑篇中,蝙蝠俠猶豫不決,結果使“光明騎士”變成了雙面人;佩恩篇中,蝙蝠俠選擇羅賓接班,才算是大團圓。

《龍珠》表面上看,一直是孫悟空拯救世界。其實他明白,拯救世界只靠他一個人不是“可持續發展”,也一直在培養接班人。

沙魯篇中,悟空已經把悟飯培養成強大的接班人了。無奈性格原因,悟飯並不稱職。在布歐篇中,悟空更是花了很大力氣培養特蘭克斯和孫悟天。

雖然布歐太強,最後還是悟空的元氣彈拿人頭。但其間,無論是撒旦的拖延時間,還是貝吉塔的謀劃,都起來很大作用,其實是大家一起拯救的世界。

最體現悟空“接班人計劃”的,還是布歐的轉世。布歐轉世成小孩,孫悟空專門找上門收他為徒,還點明要他以後拯救世界。

另一個三觀成熟之處,是孫悟空對各個BOSS的態度————壞人是消滅不完的,老的BOSS消滅了,還會有新的BOSS。

小悟空時代還不成熟,在悟空長大後,對BOSS大都是“制止”的態度,而非“消滅”。(當然,也有武痴的一部分原因)

短笛、貝吉塔、弗利薩、布歐,其實悟空都不想將其置之死地。唯一悟空堅持消滅的是沙魯。

短笛、貝吉塔後來成了夥伴;弗利薩是自己作死,被特蘭克斯殺的;布歐是太強,無法把握“制止”與“消滅”之間的度——但後來悟空還找閻王開後門,把布歐轉世了。

沙魯之所以例外,恰恰是因為悟空打不過沙魯。因為沙魯明確要毀滅世界,而自己無力“制止”,所以必須讓悟飯把他“消滅”。

有經有權,這正是悟空頭腦清楚、三觀成熟的地方。

最後,《龍珠超》大家看看就好,別太當真。。。


朝夕萬年


首先要說下,請把《龍珠》和《龍珠 超》分開~

《龍珠》這部作品算是JUMP系列的的一個符號作品了,整部作品甚至影響了全球,而且大陸地區也引進了動畫和漫畫。其實,《龍珠》在起步時候並不吃香,險些被腰斬,後來經過鳥山明和編輯的努力,《龍珠》才開始一發不可收拾。原作原先預定是在打完比克魔王后就完結的,後因壓倒性的投票結果,使《龍珠》又繼續創作了下去。

若要說《龍珠》系列的三觀,其實還是挺符合少年漫畫的設定的。作品前期一直圍繞著親情、友情來描寫。為了家園、為了家人,而戰鬥,守護這些重要的東西。到了天下武鬥大會,則更多突出的是熱血、戰鬥的情景。作為少年漫畫,必然會有幾個Boss一樣的存在,而這些Boss在作品中都有了應有的結局。第一個Boss,比克大魔王戰敗後留下了笛子魔童,笛子魔童戰敗於孫悟空,被感化,“淪為”悟飯的“保姆”,為了家鄉還曾與佛利薩大戰過。雖然說笛子魔童並沒有幹過什麼壞事,他唯一的壞事大概就是是比克留下的“壞人”吧?

而一直存在“爭議”的貝吉塔“洗白”,其實我覺得並沒有什麼可譴責的。貝吉塔並不是地球人,所以地球的法則無法約束他,而這種屠殺過諸多生命的人,在很多作品中其實是一抓一大把的,而且他在定居地球后,也變得更有人情味了,而且他在作品中擁有很高人氣,如果隨意掛了,讀者和編輯部應該都不會允許吧?而其他boss級別的角色,佛利薩被打敗,17、18號重新做人都算是對應了他們的應有結局。所以《龍珠》這部作品,總體還是很符合一部少年漫畫諸多設定的。


葉佳桐


三觀盡毀

第一部的龍珠告訴我們,就算是有天賦,也要通過修煉才能獲得成功

孫悟空三年參加一次天下武道會,每次武道會之後就會展開修行與冒險


蒐集龍珠,拯救村落甚至是地球,整個進程都是極其完美的

最終,孫悟空在自己的努力之下,在前兩次惜敗拿亞軍的情況下,最終收穫了屬於自己的冠軍,成為天下最厲害的男人

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

……

但到了龍珠Z世界觀開始逐漸崩塌

從一開始的416到最後超三的12億,戰力暴漲了300萬倍

這很難想象的到,增強300萬倍到底是什麼概念


蒐集龍珠都是幾秒鐘的事情,前期無所不能的龍珠,到了龍珠Z中相當的乏力

……

布瑪在第一部中一直給人的感覺是第一女主角

但是到了第二部,似乎已經沒有了女主角

龜仙人直接變成了一個好色的老頭子,其它一點用都沒有

……

其實龍珠在打敗佛利薩的時候,他的實力已經崩塌了

在到後來,佛力沙復活被特南克斯秒,特南克斯又被沙魯秒,沙魯還進化了兩次

直到最後,我們發現,努力似乎沒什麼用

關鍵還是要看天賦…

真正戰力的提高都是在打鬥瀕臨死亡的時候

……


到後期的衍生作品龍珠Gt,龍珠超,都早就失去了當年的初衷,一味的為錢而生


曉博漫謾


如何評價《龍珠》系列的三觀呢?很多人覺得對於反派洗白這件事非常疑惑,覺得他們曾經殺過人,卻可以逍遙法外,關於這一點,我們細細來談。

首先是真正意義上第一個BOSS——比克大魔王,其他諸如桃白白這樣的角色我們先省略,因為他們都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說起比克就要說到其根本,本是神的邪惡一面,充滿了無限的邪惡,給地球上的人帶來了無盡的災難。被悟空打敗後,臨死前吐出一個蛋,就是我們現在的比克。

比克出生後就不斷鍛鍊,後與孫悟空在天下第一武道大會一戰,輸給了悟空,給第一部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算起來比克從來沒有做過什麼壞事。Z後更是淪為悟飯的保姆,是悟飯的啟蒙老師。是一個內心只有戰鬥的人,但也曾為了家鄉的那美剋星人與強大的弗利薩一戰,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戰士。

第二個BOSS弗利薩號稱宇宙皇帝,屠戮了無數星球,但也遭到報應,被悟空消滅,如今龍珠超中疑似有洗白的跡象,代表第六宇宙參加武道大會。

但是為了第七宇宙能夠存活,選出宇宙中最強的戰士是非常有必要的。還有別忘了弗利薩頭上一直有光圈,他仍然是個死人,只是短暫的為了宇宙的生死存亡一戰而已。當然其超高的人氣也是一個方面。

人造人17號18號雖然誕生是為了消滅悟空,但是他們並沒有成功,最後被消除邪念,18號結婚生子,17號當起了森林保衛員,而作惡的1718號其實是屬於平行宇宙,最後也惡有惡報,被大特消滅了。

最後是貝吉塔,剛開始的貝確實是作為侵略者來到地球的,但由於人氣過高,轉職成為男二,但是貝作為外星人,本身就不能用地球人的三觀來要求他,在地球生活一段時間後,也漸漸改變,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加上龍珠這一設定,他可以彌補自己曾經犯過的錯。

總的來說,《龍珠》的三觀還是正常的,正義終將戰勝邪惡,壞人都受到應有的打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