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 睡前除了閱讀,還可以和孩子做這些事。

睡前的時間,可謂是家長和孩子交流的黃金時段。


在這段時間裡,陪孩子做好這4件事,不僅能夠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還能夠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

1 ,回顧一天所發生的事情

孩子在幼兒園做了什麼,學了什麼,遇到了什麼開心的事,又有那些讓自己不那麼開心的事情,都可以和孩子溝通交流。

這個過程相當於工作上的項目覆盤一樣,通過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可以很清楚的瞭解孩子的心理狀態,清楚的把握孩子的成長節奏,並及時的幫助孩子改正一些錯誤的行為和認知,同時也讓孩子的精神得到放鬆和鼓舞。

研究表明,一個經常和父母交流的孩子在人際交往,獨立思考和自信心方面都比較高。

而且,現在大部分家長都很忙,平時白天也沒有很多時間和孩子互動,晚上睡前這段時間恰好補足了親子陪伴這一塊的缺失,真正的可以實現高質量的陪伴。

睡前除了閱讀,還可以和孩子做這些事。

2,做好明天的計劃

孩子明天上學要帶什麼,要準備什麼,或者老師安排了什麼任務需要明天做好準備之類的,都可以和孩子一起出謀劃策,讓孩子從小就學會萬事不預則廢,預則立的道理。

當然了,家長不應該只要求孩子做好規劃,自己更應該以身作則,對工作或者家事做一個有條理的計劃,然後和孩子一起努力,一起進步。

3,陪孩子閱讀,聽音樂

很多家長在睡覺前都喜歡躺在床上刷手機,不到閉上眼睛絕不放下,而孩子們也有樣學樣,睡覺前抱著手機打遊戲、看電視劇,父母和孩子各玩各的,誰也不理誰。

一天中最美好的交流時刻就這樣被浪費掉,實在太可惜。

其實,家長們應該利用好睡前的半小時時間,和孩子進行一次親子共讀,可以是讀一本故事書,或者看看繪本,聽聽音樂,在書中音樂中拉近彼此的距離。

這樣做,不但能夠升溫親子之間的感情,還能讓孩子在讀書過程中提高認知水平和文化素養。

睡前除了閱讀,還可以和孩子做這些事。

4,由衷的表揚孩子

對於孩子一天的表現,選擇那些做的好的地方(比如幫助同桌拿了玩具,主動舉手回答了老師的提問等等)好好表揚一番,增加孩子的自信。

當然,如果孩子有做的不適合的地方,也要指出來,但不要指責或者打罵,要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是什麼?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知道父母是時刻關注著他的,他們就會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日常生活的一舉一動都爭取做到最好。

有位名人曾說過:

每個孩子都是一塊待打磨的鑽石,而父母的表揚和鼓勵就是鑲嵌在鑽石上的星星,幫助孩子散發出最耀眼的光芒。

經常得到父母讚揚的孩子,內心堅定溫暖,自信大方,對人生也始終充滿著樂觀和熱情。

睡前除了閱讀,還可以和孩子做這些事。

————————

————————————

十分爸媽:微看寶寶旗下品牌,一個3-6歲幼兒家長最信賴的育兒資訊平臺,每天與你分享有趣,有料,有用的育兒小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