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中國古代封建王朝只能維持兩百多年?

於無聲處34


西漢(公元前202-公元8年)共210年,以外戚掌權到外戚篡權結束。漢高祖劉邦病重期間,知道惠帝劉盈嬴弱,呂后強勢,他怕政權流失到外姓人中去,就告知天下,“非劉氏為天下,天下共擊之”。劉邦死後,劉盈早衰,呂后臨政,外戚掌權。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權。所以,以外戚掌權開始到外戚篡權結束。

東漢(公元25-220年)共195年,以儒釋道開始到曹丕篡權結束。東光漢武帝劉秀建立了東漢,將儒學的“易、書、詩、禮、春秋”合為五經,使儒學成為東漢時鼎盛時期,同時道教和佛教開始興旺。儘管,東漢末年宦官和外戚勢力此消彼長,漢獻帝劉協被曹操遷都許昌,以後曹丕篡了漢權。所以說,以儒釋道開始到曹丕篡漢結束。

唐朝(618年-907年)共289年,從鮮卑皇朝開始到鮮卑皇朝結束。隋唐是鮮卑皇朝,李淵建立了唐朝,李世民開創了貞觀之治,眾所周知,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時期。由於本身就是鮮卑民族,就用胡人為節度使,在唐玄宗時發生了節度使“安史之亂”,以後又有黃巢造反,從鮮卑皇朝開始到鮮卑皇朝結束,鮮卑民族也消失在中國歷史上。

遼朝(916年-1125年)共210年。公元91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稱帝,國號為“契丹”。鮮卑本是契丹祖先,唐時鮮卑漢化了,到了唐滅,契丹人建立了遼國,他們的契丹文字也是仿造漢字而寫的。到了遼國被金國所滅,遼國的契丹人又開始漢化。他們在唐朝時是漢人,到了遼代又是契丹人。所以說,他們是漢化的胡人,又是胡化的漢人。

宋朝(960年-1279年)北宋、南宋共319年。唐滅以後有五代十國,節度使趙匡胤發動了“陳橋兵變”篡了後周的權,建立了宋朝。趙匡胤害怕自己手下的將帥也模仿自己進行兵變,杯酒釋兵權,採用了強枝弱葉、重文抑武。靖康之難以後,北宋滅亡,南宋建立。到了崖山之後,南宋被滅。元世祖忽必烈稱西夏、遼國、金國漢化的胡人為漢人,將南宋的漢族稱為“南人”。所以,宋朝是立也是“強枝弱葉”,敗也是“強枝弱葉”。

明朝(1368年-1644年)共276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為了防止貪官汙吏,就將腐敗的官員剝皮示(屍)眾。到了明末崇禎帝朱由檢將袁崇煥凌遲處死,一刀一刀割下來,最後氣絕身亡。所以,魯迅說:明朝以剝皮開始,到剝皮結束。

清朝(1636年-1912年)共276年。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攝政王多爾袞率領清軍入關,清軍開始大屠殺漢人,“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剃髮易服”開始,到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城,清軍大屠殺義和團,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滿清以殺戮開始,到殺戮結束。

儘管有二百年曆史的朝代,各個滅亡的情況不同。但是,就象一句老話:人不過百歲,樹不能攀天。什麼事情都是有始有終,世界總是這樣的,長江後浪推前浪,歷史永遠是前進的。也許,我們的後代會用另外的方法來評論我們的今天。


張律明


觀整個中國歷史就是部朝代更迭,你來我往的歷史。 在整個歷史長河中,兩宋唐明清這在中國歷史上屬於寥寥無幾的長命朝代,也屬於比較典型的四個朝代。 李唐屬於北方人種融合的民族的統治,宋朝和明朝屬於典型南方漢族的統治,清朝屬於少數民族的統治。 無論所謂中華正統的漢族宋明,還是偏安一隅後統治中華的滿族,還是胡漢融合的李唐,都實現了對中華長達二三百年的統治。

歷史就這麼詭秘! 何況還有那麼多如春秋戰國諸侯割據稱王的繽紛年代!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一個規律,也是個鐵律!也符合萬物盛極必衰,天競物擇的自然規律。

一個朝代越長,資源就會越來越集中,資源越集中,被重新分配的概率就越來越大!所以一個朝代的崩潰的實質就是資源的重新再分配! 所以,資源的配置從根本上決定了一個朝代的氣數!

如明朝就純粹是被整個官僚集團的對資源不斷的索取而拖垮的!那麼多皇親貴族,那麼多享受俸祿的官僚,三百年來的枝葉蔓延而且還不斷增加的食利階層,百姓的血汗不斷蠶食,都被集中到中央政府靡下各路官吏和皇親貴族,碰上天災人禍,民不聊生,這種資源不平衡到極致現象,不崩塌才怪!

一句話,資源分化兩級時間的長短,決定了一個朝代的週期。資源的配置關係著國運,國家不能沒有調配的資源,但也不能一味貪婪的與民爭利,畢竟歷史就是面鏡子。


人文潞澤


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國祚從來沒有超過三百年的。秦朝是第一個,存在了|5年,西漢214年,東漢196年,西晉53年,東晉104年,隋朝37年,唐朝290年,北宋168年,南宋152年,元朝98年,明朝276年,清朝267年。任何一個帝王都希望自已的王朝永遠傳承下去,但背後似手有一支無形的手在操控著這一切,這隻無形的手到底是什麼?

一,封建社會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皇權高度集中並且沒有有效的監督。一個國家的興衰和這個皇帝的品行,能力,方略息息相關。開國皇帝大都有雄才大略,向漢高祖劉邦,宋太祖趙匡胤,唐太宗李世民,清初的康熙,他們都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的很好。而他們的後代,由於在嬌縱的環境中長大,一旦掌握了皇權,大家知道,皇權就是天大的權利,沒有人能約束得了皇權。權利不能有效監督,必然向腐敗下滑。皇權一旦濫用,一旦隨心所欲的用,那麼這個朝代就離滅亡不遠了。像所有朝代的末期,大多都是昏君,暴君。


二,封建社會的第二個特徵是土地高度集中。幾千年以來,農民造反無非就是為了一塊地,為了一口飯,為了一家人能都有這口飯。土地高度集中在王侯將相手中,集中在地主手中。農民沒有多少地,有也是幾畝薄田,一遇到旱災,水災,蝗災,立馬破產,破產之後只能給地主當長工,短工。沒有人身自由。農民的需求和土地高度集中有不可調和的矛盾。開明的君主看到這一點,會積極的採取修養生息,輕徭薄賦的辦法緩和階級矛盾,像漢文帝,漢景帝,康熙。但這種做法沒有延續性,所以到了朝代末期,往往會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直接摧毀了統治階級的民意基礎,甚至滅亡了一個朝代,如劉邦滅秦,李自成滅明


任何一個封建王朝都不會太長久,這是由它的制度特點所決定的,每一個王朝都在自己設定的籠子裡打轉,也就始終跳不出這個規律。


關山明月779


不請自來:


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到清帝溥儀遜位,歷史上統治超過200年以上的,

只有西漢215年,

東漢196年(勉強也算200年),

唐朝290年。

兩宋321年。

遼朝210年,

明朝277年,

清朝267年。


七個朝代而已,這些朝代中,除了宋朝亡於外敵入侵。其餘的幾個朝代都是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後亡國的。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首先是階級固化,在宋代以前,幾乎都是體制內重要將領帶兵叛亂。

漢代的王莽、曹操,唐朝的安祿山,史思明,以及後來的朱全忠,李克用,遼朝的完顏阿骨打無一不是手握重兵的大將。


宋朝時吸取了教訓,用文官政府來控制軍隊,此後的明朝和清朝,基本沒有發生過體制內重要將領帶兵叛亂的現象。


這些朝代的興衰滅亡,基本上都是由於土地兼併造成的,土地兼併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比如說明朝。

藩王分封制在歷史上已經被證明弊端多多,而明太祖依然堅持採用藩王分封制度。


到明朝末期,單是朱明家族就有百萬之眾,他們不事勞作,卻兼併了大量的土地,造成了廣大農民無田可耕的怪象。

土地被大量兼併,嚴重製約了社會的發展。農民起義也就在所難免了。



個人所見,不喜勿噴。


花近高樓1


我們來看看超過兩百年曆史的王朝有哪些?我在這裡說的是版圖大,比較重要的王朝。

西漢—215年(東漢195年),唐—290年,宋—321年,明—277年,清—268年。

我覺得應該這麼問會更明確點,為什麼秦以後的古代王朝最長也只能維持兩百多年就滅亡了?

西漢:興起於秦末農民大起義,劉邦建立漢朝。

亡於嚴重社會危機(土地兼併、賦稅重、流民,腐敗),外戚奪權。

唐朝:興起於隋末農民大起義,李淵建立唐朝。

亡於宦官、藩鎮割據、社會危機(腐敗、土地兼併、賦稅重)、農民大起義

宋朝:興起於大將奪權,趙匡胤建立北宋。

亡於朝政腐敗,元朝滅南宋。

明朝:興起於元末農民大起義,朱元璋建立明朝

亡於皇帝腐敗,賦稅重,農民大起義。

清朝:興起於關外,乘明末農民大起義佔據中原。

亡於政治制度、腐敗。

關於為什麼只能維持兩百多年,我覺得是一種巧合吧,有些朝代之存在十幾年,幾十年。一個古代王朝的持續的時間長短,我覺得與皇帝個人和制度有重大關係的。在君主專制制度下,皇帝是絕對的權威,皇帝的好惡決定每一個人的生死。如果皇帝勤於政事,是明君,這個朝代存在的時間就會長點,如果是昏君只會加速朝代滅亡。土地制度的問題也很重要,很多朝代滅亡就是農民活不下去了,引起農民大起義。

每當王朝建立之初,前期的統治者都會吸取前代王朝滅亡的教訓,勵精圖治,在朝代前期把國家管理的很好。到了中期出現一些社會危機或者問題,統治者調整一下或者改革一下政策,王朝出現中興的局面,繼續發展一段時間,但是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到了統治後期,問題越來越嚴重,到了積重難返的時候了,再加上統治者昏庸腐敗,那麼朝代就面臨滅亡的危機。

以上個人見解,喜歡的話可以關注,相互交流。


戴你看歷史




我也不想引經據典空談闊論。我想直接拋出我的觀點。我的觀點是,舊有體制的日趨腐杇沒落,社會利益分配的極度不公平,朝廷作為既得利益集團反對改革不思進取,最後就是民意思變、民情激憤、各種社會力量高度集中,最終以各種形式造反變更政權,勝利者以新王朝取代舊王朝。


我們不妨大致簡略的看一下中國古代王朝的演變的情況。秦王朝滅亡的導火索是陳勝吳廣造反,西漢毀於王莽,隋為李氏所滅取而代之以唐,唐末基本上腐杇沒救衍生出五代十國,宋為元取代,元又被明推翻,明最終亡於清,清被民國共和取代,古代王朝宣告終結。在這歷史演變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每一朝代的滅亡都與上述觀點相符合,這其中還有許多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或直接或間接的推動了舊王朝的毀滅。



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人民是推動歷史發展的動力。可惜古代歷代統治者不懂的這個道理,他們認為天下的一切都是屬於天子的,朕即天下,這就是我們從宏觀上理解這個問題的一個切入點。公平合理改革前進,這也是我們理解這一問題的一個思路。


行者207198676


中國古代的封建王朝先不管有多少年,有一個規律是肯定的,那就是朝代更迭頻繁,最長的也就是兩漢的四百多年,所謂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那為什麼會這樣呢?我想,其根本原因在於兩個字:制度。說到制度那就廣了,那究竟是有關哪方面的呢?

有句話叫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大體上就是天下的土地都是皇帝以及其王公貴族的,既然這樣,那麼封建王朝的最低層階級——農民就成了被剝削的對像。自古中國的封建王朝都是農耕為本的,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保障。歷代王朝,如果遇上了有作為的明君良臣,那麼農民就會多得到點土地;如果運氣不好,遇到了昏庸無能的皇帝再加上奸臣當道,那農民的苦日子就來了,不僅稅賦徭役加重,土地也被兼併,最後沒辦法就只能揭竿而起反抗,這就是所謂的“官逼民反”。縱觀歷朝歷代無一不是如此。

所以,中國曆代王朝更迭的根本原因在於:人治制度所造成的土地分配不平衡導致朝代更迭。(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X威龍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縱觀古代歷朝歷代,強如大漢也是通過前後兩代才完成四百年壯舉。經濟文化空前發達的兩宋也只有三百餘年。像盛唐,明清,都沒有超過三百之數。

守仁君認為,最關鍵的因素是土地,人口。

守仁君很早以前就有一個想法。感覺朝代的每次更迭更像是大自然的一次洗禮,一次循環。


每一個朝代的末期都是人口大爆發,天災不斷,人地矛盾加劇,花費上百年好不容易建立的體系完全崩潰。然後就是全國各地爆發暴亂,戰火連天數十上百年。一直到新的勢力統一全國。在這段動亂的時光,舊的體系被打破,人口大量死亡,新王朝建立後,由於人少地多,土地分配就不再是問題。經過數十年的經營,這個朝代出現了盛世。

緊接著因為官僚體系的逐漸腐敗,當權者安於享受。最關鍵的是人口在這段時間又會爆漲,人地矛盾又會成為問題,資源又會變得緊張。這個過程大概會有幾十到上百年的發展期。

苟延殘喘幾十年後,國家又會崩潰,自然重新開始輪迴。

有理由相信。在現代社會,由於科技的高速發展,這了輪迴已經被延長到了上千,甚至上萬年。但是一定會有那麼一天,而且一但爆發,那會是一場史無前例的災難。

當然古代朝代更迭也有一些其它原因,由於古代皇帝的權力過大,皇帝的表現對這個社會的影響也是很大的。還有突如其來的天災等等。


守仁讀仁


那麼咱們先分析下從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朝到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中間個王朝興衰時間表以及大概滅亡原因。

秦朝,從秦始皇一掃六國建立大一統帝國到劉邦攻佔咸陽。共15年。滅亡原因由於內部農民起義。

西漢,從劉邦建立西漢到王莽篡權,共212年。滅亡原因由於內部權臣篡權。

東漢,從漢光武帝建立東漢到漢獻帝禪讓。共196年,滅亡於農民起義。

隋朝,從楊堅稱帝到隋煬帝在江都自盡,共38年。滅亡於農民起義。

唐朝,從李淵稱帝到朱溫建立後梁,共290年,滅亡於農民起義。

兩宋,北宋從趙匡胤稱帝到靖康之變加上趙構稱帝建立南宋到崖山之戰,共321年,滅亡於外族入侵

元朝,從忽必烈稱帝到元順帝逃回蒙古。共97年,亡與農民起義。

明朝,從洪武帝建立大明到崇禎在煤山自殺,共276年,亡於農民起義。

清朝,從皇太極建立大清到清帝退位,共267年,亡於武昌起義。

這都是些近乎大一統的,至於那些在歷史處於割據政權,或者多個政權共存的王朝,如東西晉,三國南北朝,以及後來的五代十國,不外乎兩個原因,被敵對政權用武力滅亡,如西晉,三國的吳蜀兩國,或者被內部權臣篡權的,如曹魏政權為司馬昭篡奪,東晉被劉宋篡奪,等等。

所以經過我們以上的整體總結,我們可以發現封建王朝滅亡不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外族入侵,如西晉亡於匈奴,契丹族的大遼亡於女真族的大金,北宋亡於大金,女真族的大金亡於,蒙古族的元朝南宋亡於蒙古,而蒙古的大元又被漢族的明朝替代,滿族的大清又取代了明朝。雖然咱們現在中國是一個56個民族構成的,但是在當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大多數異族建立的政權都是敵對關係呢,你強大了,你過來侵略我,我強大了,又反過來侵略你。沒有誰能保證一個民族建立的政權一直是強盛的,當你弱小時,其他民族政權就會過來消滅你。

其二,內部權臣政變替代,當一個政權建立時,以及後續的發展中,都需要一些人才的補充,在這個過程中就會有一些人獲取更大的權力,隨著他權力的增大,他會考慮更大的權利以及讓自己的這種權利可以福廕子孫,那麼他會看中一個權利——皇權,在古代,雖然將軍,侯爵可以世襲,但是這會有著著不確定性。所以一般政權的統治者去世後,新的統治者不能完全的掌控政權,這時候這些權臣的機會就來了,吃相好的,會讓小主人將皇位禪讓自己,如王莽接受劉嬰的禪讓,曹丕接受漢獻帝的禪讓,司馬昭接受曹魏禪讓,這種情況禪讓相對來說是溫和的,很少流血,還會給前朝統治者一個相對富貴的生活。吃相難看的,就是武裝政變,北魏分列成東西魏就是宇文泰和高歡這兩位權臣的政變。五代十國以及後來南朝宋齊梁陳都是內部權臣的武裝政變。

王莽圖片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原因,農民起義,當然,農民起義是現在的說法,當時統治者稱之為“民變”。大多數王朝都是由於農民起義導致政權瓦解。在中國兩千多年的王朝發展中,農民有著很大的影響。雖然他們不識字,不會做官,他們確實整個社會最基本的基石,他們種出的糧食養活著整個封建王朝的所有人。如果,我們常規的分析王朝興衰就會發現一些循環。當前一個王朝出現農民起義時,這個王朝就會滅亡,新的王朝建立者也許不是農民,但其初始政權中,肯定有許多農民,比如西漢的樊噲,陳平。明朝的徐達,常遇春。這些人由於從龍有功,就會有大量賞賜,除了官爵和財寶的封賞,最重要的就是土地封賞,這種土地會有很多優惠政策。所以一個政權的建立,就是對土地的重新劃分,一部分分給真正的農民,一部分給跟著統治者打天下的農民,這些農民就成了新朝的貴族。由於戰爭對人口的消減,他們獲得土地會更多。

這時候解決了基本的矛盾,國家就會穩步的發展,但是隨著國家的發展,人口就會增加,人均土地就會減少,這時候老牌貴族以及新興的地主貴族都會想著獲取更多的土地,但是土地就不會增加,這時候,他們就把目光放到了真正的農民身上,但是土地對農民很重要啊,當時的農民也指望著土地啊,他們不會主動把土地給你啊,而且歷代統治者都是反對土地兼併的。但是這些地主有的是辦法,比如災難之年,地裡沒有收成,雖然有的統治者會進行賑災補助,但是畢竟太少啊,家裡人得要吃飽飯過日子啊,當時有沒有小額貸款和貧困補助政策啊。於是這些農民只能把自己最值錢的土地賣給當地的地主階級,這個賣並不是簡單的賣,賣了農民自己吃什麼。而是類似於一種抵押。舉個例子張三需要一些錢財,變向本地的大戶李富貴抵押了自己的土地,從李四那裡借了200兩銀子,張三不需要償還這200兩銀子,只需要每年從自己的土地收成中給李富貴一部分,類似於分期償還。但是不要忘了,農民本身就要像國家交稅的,這樣等於農民就要交兩份稅了。這無疑加重了農民的負擔,如果遇到收成不好,交不起稅,這些地主就會直接把土地化為自己所有,這也就是歷史上說的“土地兼併”,這樣農民沒有了土地,沒有了收入來源。怎麼辦,那就只有造反一條路了。

所以歷代大的農民起義都會給封建王朝造成重要打擊。秦朝直接亡於農民起義;東漢亡於黃巾起義造成的諸侯割據,最終漢獻帝禪讓給曹魏政權;隋朝由於農民起義耗費了巨大國力,最終被李唐代替;而唐朝更是由於黃巢起義而導致皇權旁落,最終由黃巢起義投降的朱溫建立後梁,元朝也是亡於紅巾軍起義,大明更是被李自成的起義軍殺進北京。

所以通過以上分析,一個王朝的興起只能通過第一代統治者的努力進取,但是滅亡確實有很多原因。外族入侵,內部權臣鬥爭,土地政策的失衡等種種原因都會導致王朝的滅亡。

所以這也是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封建王朝最多隻能維持兩百多年的原因。 我是瑞說文史,這就是我的回答,歡迎各位答友與我進一步的討論研究。


瑞瑞說歷史


維持兩百多年還算短嗎?兩百多年已經是罕見的和長壽的了,剩下的有幾十年的,有十幾年的,還有三年的,自古沒有不亡之國,每個王朝自打建立之日就註定了以後必然會滅亡,至於滅亡的原因不外乎就是篡奪、農民起義、外族入侵這幾個原因,篡奪的典型是王莽代漢,外族入侵的典型是宋朝的滅亡(南北宋合起來三百多年,若分開則都不足二百年),唐朝是被黃巢農民起義瓦解的,黃巢起義雖然失敗,但唐朝也名存實亡,而明朝滅亡實際上是在農民起義和外族入侵雙重打擊下滅亡的,明朝中央政權亡於李自成的大順軍,清朝入關又消滅了大順軍和擁戴明殘餘勢力所建南明小朝廷的大西軍,清朝的滅亡與此前不同,實際上是孫中山的革命黨與清朝控制新軍的實力派聯合推翻的。以上都是封建王朝,最早的朝代奴隸制的夏朝有四百多年,不同於漢朝,漢朝是東西兩漢合起來才達到四百多年,商朝則有六百多年,是中國統一的朝代最長的,夏商的滅亡又不同於諸朝,商原是夏屬下一部落,起兵反抗夏桀獲得成功,周原是商的封國,起兵反抗紂王建立西周王朝。西周也有二百多年,它的滅亡類似於明朝,先是國人暴動,後是犬戎進兵,迫使周朝東遷,稱為東周,但已不能號令緒侯,進入分裂的春秋戰國時期,東周王名為天下共主,已降為一個諸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