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期待空中救護髮展起來——訪中國醫學救援協會會長李宗浩

李宗浩

中國醫學救援協會會長,長期從事急救醫學事業,是國內外有重要影響的急救醫學專家,他著有《現代醫學救援》《第一目擊者——一個急救醫生的手記》等學術和科普著作。

“汶川特大地震的醫學救援經歷和經驗,推動了我國現代醫學救援更加科學、規範。”5月5日,在2018年中國·國際第16屆現代救援醫學論壇暨汶川地震十週年紀念活動上,面對記者的採訪,中國醫學救援協會會長李宗浩說。他認為,汶川特大地震的醫學救援經歷和經驗為我們帶來了立體救援意識。

在李宗浩看來,我國是災害頻發國家,有著各種各樣的災害,這使得我國的醫學救援經驗豐富,在一些急救領域可以說已走在了世界前沿,但是在立體救援等領域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談到立體救援,空中救護是李宗浩關注的一個重點。“這些年我一直特別重視空中救護。我現在就是致力於把我國的空中救護髮展起來。”李宗浩認為:我們現在的地面救護已比較完善,但空中救護還存在不足。無論是常態下和突發災害情況下,空中救護都顯得十分重要,特別是我國地域遼闊,進行空中救護光有直升機還不夠,還需要直升機與固定翼飛機結合,實現上千公里的長距離緊急救援。

據瞭解,目前在國內發展空中救護,費用問題不可忽視,相關報道顯示:根據航程不同,中國首條建成的空中醫療通道,曾給出的數字是一次救援1萬-5萬元費用。高昂的費用如何承擔?國外的一些做法或可借鑑。在國外,解決空中救護費用最常見的辦法,是推動商業醫療保險發展,從而消化部分空中救護成本。

除了關注立體救援,李宗浩對現代醫學救援中人的作用,也非常看重。他認為,一方面,我國的醫學救援需要建立起智庫,智庫是軟實力,中國醫學救援協會正準備與有關部門合作建立智庫,通過智庫的引導,促進我國的現代醫學救援水平能夠更科學和規範。另一方面,要動員民眾參與到醫學急救中,加強對民眾的醫學救護知識普及,使在第一現場的群眾能夠在第一時間給予患者或傷員正確的醫學救護。此外,加強國際合作和交流,尤其是多學習、借鑑像日本這樣的地震多發國的救援經驗,對我們也十分有幫助。(石小宏)

專家觀點

緊急醫學救援標準化很重要

在緊急醫學救援中,標準化和規範化非常重要,比如,一張小小的病例登記表,如果因為格式不同、規範不一,也會讓後續跟蹤治療遇到麻煩。

日本經歷過多次大地震,吸取震後緊急救援的經驗,加快推進救援力量的規範化、標準化建設。例如,在病例登記表的統一上,日本就明確了各項具體的規定,一目瞭然,涵蓋災害時緊急救援所需要的病人信息,連緊急情況下的衣食住都登記了,非常清晰明瞭,也方便後續對患者的及時跟蹤治療。

——日本國家災難醫療中心DMAT事務局局長小井土雄

結合地理特點構建應急醫療區域網絡

結合我國地理特點和重大自然災難的地域分佈,科學、合理地構建重大自然災難應急醫療的區域網絡,並完善多部門協同、軍民融合的緊急醫學救援協調聯動機制很有必要。加快完善應急機制及組織指揮體系,同時建立覆蓋全國的區域性緊急醫學救援組織網絡,以最大限度地發揮緊急醫學救援的作用,完善現有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體系。

——海南醫學院國際護理學院張娜張華

對傷患兒心理干預不能照搬成人模式

應該注重對地震傷患兒童及青少年的心理干預,在干預模式的選擇應結合其生理心理發展的特殊性,採取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綜合分析與評估,不能照搬成人的干預模式。

應在作出正確評估後,對地震傷患兒的傷情及心理特點進行分析,選擇個體化的干預治療措施。在專業心理工作者、父母、學校、同伴的支持下,努力使患兒在身心兩方面均能達到良好的康復,以提高其生活質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