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淪落到二本”的全國重點大學!一把辛酸一把淚

提到全國重點大學,人們普遍認為它們 “至少是一本”。確實絕大多數全國重點大學都是在各省本科一批次招生,然而也有例外,坐落在江西省省會的江西農業大學就是其中之一,除了部分專業在江西省等極個別省份在本科一批次錄取,其他省份所有專業都在本科二批次錄取。所以,在高考生眼中,江西農業大學就是一個普通二本院校。

“淪落到二本”的全國重點大學!一把辛酸一把淚

翻開江西農業大學的歷史,我們會看到它曾經有過輝煌。作為全國重點大學,江西農業大學有著超過一百年的建校歷史,清末創辦的江西實業學堂即是它的前身。江農還是首批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之一,也是江西省最早進行研究生培養的高校。

百年老校的厚重讓它受人尊敬,但實力卻難以得到廣大考生的認可,就連江農本校的學子也對學校有很多吐槽的地方。

一位正在就讀的大三學子說起學校裡幾個令他“頭痛”的地方,一是宿舍不怎麼樣,他住的四人間,上下鋪,沒有獨立的衛生間和浴室,陽臺上空空如也,只有一個孤零零的洗手檯;食堂裡的飯菜也挺一般,第一次跑食堂吃飯,竟然吃吐了,不知道是腸胃不好,還是食堂的飯菜問題,後來吃習慣了,就適應了這個口味,不過飯菜波動價格很大,幾乎每個學期都會變動一次菜價;軍訓期間,學校不知為何在用水高峰期限時供水,搞得很多人大有意見;大二時學校莫名其妙的停電;學校各種基礎設施一般;水平很高的教師不多……

“淪落到二本”的全國重點大學!一把辛酸一把淚

不過這位大三學生也承認江西農業大學的學習氛圍還不錯,報考研究生的學生不少,而且都比較勤奮,圖書館、自習室裡經常人滿為患。學校環境挺好,有翠湖、竹林,很多地方鶯鶯綠綠,有一股自然的氣息。學長學姐待人比較熱情,很樂意給大家幫忙,同學們之間相處非常融洽。

在一些江農學子看來,一所有百年曆史的全國重點大學,混到現在這個境地,真的是很少有,他們對學校的“怨憤”,其實是一種“恨鐵不成鋼”,是對學校的鞭策,更是對學校未來的一種期待。

“淪落到二本”的全國重點大學!一把辛酸一把淚

客觀的說,江農日漸式微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一是學校墨守成規,錯過了高校快速發展的最好時機,與很多新興高校差距越來越大;二是學校師資力量薄弱、硬件條件也一般;三是農業不被社會重視,“讀完大學還幹農活”不被很多人接受;四是學校在全國大多數省份是二本院校,生源質量不高。這些主觀和客觀現實讓江農發展緩慢,在不少高校都快速發展的當下,江農所表現出的弱勢比較明顯。

在各種機構發佈的排行榜中,江西農業大學的排名在三百名左右,這與其全國重點大學的名號很不匹配。正因如此,農大學子中普遍存在一種“不自信”,他們不願意把自己的學校跟其他全國重點大學比較,一講到學校的硬軟件,不少學生都說差得遠了。

“淪落到二本”的全國重點大學!一把辛酸一把淚

當然,江西農業大學的實力還是槓槓的,它是江西省核心建設的四所重點大學之一,也是省部共建高校(農業部和江西省共建、國家林業局與江西省共建),擁有江西省唯一獨立組建的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其師資力量也不似很多人認為的那麼弱,有中科院院士一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兩人,“國家傑青”三人,“萬人計劃”領軍人才三人,還有不少高精尖人才;其學科建設也很有特色,動物科學、農學、林學都是其優勢學科,其中動物科學就業率和考研率都很高,據說三個畢業生中就有一個會考取研究生。

在江西省,江農有著極高的社會地位,不僅培養出很多優秀農業領域人才,還走出了很多政界人士,在江西省一百個縣市區“一把手”中,有約三十位是江農畢業生。近幾年,江西農業大學發展勢頭很好,師資力量、學科建設和基礎工程改造都在有序推進,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以一個嶄新的面貌迎接一屆屆新學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