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膝蓋積液怎麼辦?

沈嶽2


很多老年朋友當膝關節腫脹、痠痛,到醫院去做B超檢查,醫生都會告訴他,膝關節內有積液,患者也是非常的納悶和不解。很是擔心,該怎麼辦呢?疼痛難忍。



那到底膝關節積液是怎麼回事呢?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膝關節積液,其實就是膝關節滑膜炎,是由膝關節外因,比如扭傷和內因,也就是多種關節內損傷而引起的滑膜功能異常,關節液無法正常的生成和吸收,本身關節液的生成和吸收是保持平穩狀態的,當關節滑膜功能出現問題,比如:軟骨退變、骨質增生、滑膜損傷等,都會出現滑膜水腫,積液滲出與存留,關節不能吸收。以致出現滑膜炎症狀,滑膜的形態改變會侵襲膝關節軟骨。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導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嚴重者會致殘,無法走路。



主要病發人群

主要人群為老年,但年輕人也會發生,即因外界因素導致,比如運動量太大,在運動中造成膝關節扭傷、腫脹、滲出積液等。

關節積液該怎麼辦?

①不可自己強行運動,暫時性的減少關節負重,適量的運動還是可以的,對恢復膝關節炎有利。

②到正規醫院看醫生,可以口服、注射藥物沖洗和手術

③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採取熱敷,熱浴,改善膝蓋血液循環,以減輕膝蓋腫脹和不適以及緩解疼痛。

④可以通過中醫按摩推拿法,來進行干預。

⑤在飲食上要注意少食肥甘厚膩的、甜食以及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引起過敏。可適量增加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比如蛋、大豆極其製品、魚、牛肉等。



平時,如何做好膝關節的護理?

第一、一定要注意膝關節的保暖工作。雖說關節炎不是凍出來的,但是,一旦有膝關節不適,冷空氣對膝關節還是有刺激的。

第二、勞逸結合,避免膝關節負荷過重,避免久坐、久站、多活動,最好再平坦的道路上運動。

第三、肥胖人士要控制體重,減少能量攝入,減少對關節負重。

第四、平時,可增加膝關節部位的力量訓練,比如:膝關節伸直高抬腿等。老年人儘量不要爬山、錢下樓梯等。


李愛琴營養師


我曾得過膝蓋積液,我把我的治療方法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幫助,20年前,我騎車下班路上由於自行車相撞,摔倒了,當時就站不起來,拍片顯示小腿骨裂,醫院給打的石膏從腳跟一直到大腿,等石膏拆了以後發現關節僵硬不能彎曲,膝蓋積液,不能站立,後來在縣醫院輸液治了一段時間不見好,又去市骨科醫院掛專家門診,專家說積液太多靠抽不行,要靠自身吸收,儘量少下地,臥床休息時,把腿墊高,讓積液迴流到大腿吸收,經過兩個多月的時間臥床休息,我終於可以下地走路了,後來也沒復發過。


心存善念慈悲為懷


我曾得過膝蓋積液,我把我的治療方法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幫助,20年前,我騎車下班路上由於自行車相撞,摔倒了,當時就站不起來,拍片顯示小腿骨裂,醫院給打的石膏從腳跟一直到大腿,等石膏拆了以後發現關節僵硬不能彎曲,膝蓋積液,不能站立,後來在縣醫院輸液治了一段時間不見好,又去市骨科醫院掛專家門診,專家說積液太多靠抽不行,要靠自身吸收,儘量少下地,臥床休息時,把腿墊高,讓積液迴流到大腿吸收,經過兩個多月的時間臥床休息,我終於可以下地走路了,後來也沒復發過。


海之聲722


很多人問過我這個問題。膝關節積液怎麼辦?這裡總結一下膝關節積液的常見原因及其處理方法。

第一,膝關節沒有任何症狀的正常生理性關節液,很多人想知道膝關節自己的膝關節是否有問題,到醫院裡拍個磁共振。磁共振的報告顯示,膝關節少量積液。這種病人我遇到的不是一個兩個,而是幾十個上百個。因為正常人膝關節內也有一些關節液。所以有些磁共振顯示膝關節內少量積液,其實就是正常的關節液。這種膝關節沒有任何症狀,也沒有明顯疼痛腫脹的。可以不需要處理。



第二,膝關節骨關節炎引起積液。這種情況中老年人居多。很多中老年人由於膝關節嚴重的骨關節炎引起膝關節腫脹積液。因此,對於中老年人,建議可以先拍一個x片看一下是否有骨關節炎以及骨關節炎是否嚴重。對於嚴重的骨關節炎,x片顯示關節間隙明顯狹窄甚至消失。輕中度的骨關節炎可以考慮採用非載體類消炎藥物以及營養軟骨的藥物。或者膝關節內注射玻璃酸鈉。嚴重的骨關節炎,如果保守治療無效可以考慮關節置換或者單髁置換手術。



第三,膝關節半月板損傷韌帶損傷等軟組織損傷。需要結合醫生的體格檢查。最好能拍一個膝關節的磁共振看一下。如果半月板損傷達到3度,那是需要關節鏡手術的。如果是1度2度的損傷,可以採用保守治療,休息制動,口服非甾體類藥物。對於韌帶損傷,比如前交叉韌帶撕裂是需要關節鏡下韌帶重建手術的。



第四,膝關節滑膜炎或者化膿性關節炎,或者其他類型的特殊滑膜炎。如果膝關節腫脹非常明顯,而x片沒有看到明顯問題,那要考慮膝關節內的滑膜炎。如果皮溫不高,僅僅膝關節腫脹的,可以考慮先將膝關節內積液抽出。當然抽出積液容易再次產生。這種情況很有可能就是急性滑膜炎。如果抽出積液以後,再次復發。抽三次以上無法緩解的。可以考慮做關節鏡下膝關節清理手術。如果膝關節腫脹伴有皮溫非常高,甚至全身發熱的,最好驗一個血常規。如果懷疑是化膿性膝關節炎,要儘快關節鏡下清理沖洗。 當然也有些特殊類型的滑膜炎,比如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這種情況是需要關節鏡下滑膜全切結合放療的。

以上列舉幾種最常見的膝關節積液原因,當然還有其他很多原因,比如說痛風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等等。


骨科袁鋒


在臨床上往往有病人膝關節腫脹,B超檢查或膝關節MRI示膝關節內大量關節積液。到處求醫診斷不什麼問題,其實這叫做膝關節滑膜炎。今天給大家科普一下:

1、什麼是膝關節滑膜炎:它是指膝關節受到急性創傷或慢性勞損時,引起滑膜損傷或破裂,導致膝關節腔內積血或積液的一種非感染性炎症反應疾患。可分為急性創傷性滑膜炎和慢性損傷性滑膜炎。急性創傷性滑膜炎,多發生於愛運動的青年人;慢性損傷性滑膜炎多發於中老年人,身體肥胖者或過用膝關節負重的人。

2、膝關節滑膜炎引起的積液的治療方法:

1)固定與康復訓練:早期應臥床休息,抬高患肢,可用彈力繃帶加壓包紮,並禁止負 重。治療期間可作股四頭肌舒縮活動鍛鍊,後期應加強膝關節的屈伸 鍛鍊,這對消除關節積液,防止股四頭肌萎縮,預防滑膜炎反覆發作, 恢復膝關節伸屈功能,有著積極作用。

2)膝關節穿刺抽液:關節積液多時、張力大,可進行膝關節穿刺,將積液和積血完全抽淨,它是關節滑液的主要成分。注射完後可以注射玻璃酸鈉,起到潤滑關節的作用。或注入局麻藥和激素類藥物的混合液,達到消炎、鎮痛的目的。

3)藥物治療:急性期滑膜損傷,瘀血積滯,治以散瘀生新消腫為主,如有炎症,需同時進行抗炎治療。

4)關節鏡治療:滑膜炎的關節鏡治療是目前國際上較為先進的治療各類骨科疾病的技術,能達到很好的效果,鏡下清理炎症的滑膜。與傳統手術方法相比,關節鏡手術治療技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


運動醫學莫志生大夫


骨科醫生袁林表示:若是輕微的積液情況,可能是無意間輕輕扭傷或者走路太多導致的,只需要觀察即可。一般來說沒有比較嚴重的疼痛、也沒有其他典型的症狀,積液的情況在兩週左右就會改善。若是比較嚴重的關節積液,外觀看起來很明顯的腫脹,手指往上一放就能觸摸到液體,如果屬於比較嚴重的情況,建議及時就醫,拍個核磁共振的片子以便確診。消除積液最直接的方法是尋找醫生,進行專業的治療。


健康皮皮


您好!請關注“懷賢健康”!懷賢健康集合三甲醫院骨科專家,在線為您解答各類骨科疑問及運動指導,讓您健身的同時享受運動的快樂。

膝關節積液是指膝關節內的滑液量過多、瀦留導致的關節內腫脹現象,可伴有疼痛、活動下蹲困難、功能受限等症狀,膝關節積液要積極治療,促進恢復,否則容易演變成慢性滑膜炎,反覆發作。那膝關節積液怎麼治療呢?下面為您具體介紹,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1、休息

膝關節積液早期應注意休息,限制活動,減少滑膜的刺激,促進積液的吸收,必要時可用彈力繃帶稍微加壓包紮,同時休息時應注意抬高患肢,促進靜脈迴流,減輕關節腫脹。

2、冰敷

膝關節積液,說明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疼痛症狀。針對膝關節進行足夠的冰敷,可以刺激血管收縮,控制炎症、減少腫脹、緩解疼痛及痙攣。每天冰敷3-5次,每次15-20分鐘。

3、膏藥外敷

採用膏藥外敷的方法,促進局部血管擴張,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環,促進淤血和滲出液的吸收,改善滑膜充血水腫狀態,以解除關節僵硬、水腫、疼痛症狀,還可運用活血化瘀的中成藥,促進炎症的消散,減輕症狀。

4、口服藥物

常用消炎鎮痛痛的口服藥物,如塞來昔布膠囊、雙氯芬酸鈉緩釋片等,進行止痛、促進靜脈迴流,減輕水腫;同時配合服用氨糖,減緩疼痛,保護軟骨。

5、康復鍛鍊

康復鍛鍊重要而有效的治療措施,它可以增加關節腔的壓力,有助於關節液向軟骨去滲透,可以減輕關節積液的症狀。治療期間主要是股四頭肌舒縮活動鍛鍊,後期是加強膝關節的屈伸鍛鍊,它們對消除關節積液,防止股四頭肌萎縮,預防膝關節積液反覆發作,恢復膝關節伸屈功能,有著積極作用。

膝關節積液出現神經徵狀或通過正規的保守治療無效,可考慮手術治療。

膝關節積液的注意事項

1、若是膝關節關節損傷、痛風、感染等,產生關節的積液,要及時治療原發病,減輕關節積液的症狀。

2、注意膝關節保暖,減少外界溫度刺激,從而減輕症狀。

3、控制體重。對於體重超標的人,適當的減輕體重可以預防膝關節積液。

4、飲食的酸鹼平衡對於膝關節積液的治療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建議多吃富含動物有機活性鹼的食品,避免酸性物質攝入過量。

希望以上解答能幫助到您!請關注“懷賢健康”,懷賢健康集合三甲醫院骨科專家,在線為您解答各類骨科疑問及運動指導,讓您健身的同時享受運動的快樂。


懷賢健康


段醫生答疑在線🏃膝關節積液怎麼辦?🏃

膝關節積液又叫做膝關節滑膜炎,是中老年人的多發病。往往是膝關節外傷、類風溼及各種膝關節炎症的局部臨床表現。原因不同,治療也不盡不同。


臨床上膝關節積液多見於外傷、膝關節炎,而二者的共同危險因素是體重指數過高。

超重和肥胖使膝關節負荷增加,膝關節表面受力不均,關節機能紊亂,導致膝關節受傷或發生膝關節炎症而產生積液。

目前我們治療手段比較豐富,比如關節穿刺沖洗,關節腔內注射藥物,穿刺抽取積液,針灸,小針刀治療,中藥外敷等,並根據不同原因,選擇合適的辦法。

①外傷引起的關節積液可以採取冷敷,關節穿刺抽取;

②反覆滑膜炎症可以採用中藥外敷,針灸,藥物治療。如服用硫酸氨基葡萄等改善軟骨;

③對於骨關節炎,可採用關節腔抽液、關節腔注射玻璃酸鈉等


①減脂減重,體型肥胖的朋友務必通過飲食控制,改變飲食習慣,恢復期適量運動,減輕體質量;

②重體力勞動者在疼痛期要避免負重,並根據情況制動、保暖,避免反覆發作等;

③積極控制血糖,高血糖患者膝關節積液發病率明顯增高;

④抗骨質疏鬆治療,對於缺乏鍛鍊和絕經後的女患者,需要增加鈣質補充;

⑤避免外傷,加強膝關節的保護,避免爬山等跳躍運動。


那膝關節積液出現後,我們還能做哪些運動?

(1)急性期的鍛鍊:這個時期以關節活動減少為主,避免過度刺激。

①踝泵訓練:依次進行屈伸和環繞兩組動作。

屈伸時患者需坐於床上,伸展下肢放鬆大腿肌肉,將腳尖緩慢向上勾起並儘量朝向自己,至最大位置後保持10S,緩慢放下腳尖,放鬆後進行下一組動作,5 分鐘/次,練習5-7次/天。

環繞時患者坐於床上,伸展下肢放鬆大腿肌肉,以踝關節為中心作360°環繞運動,5 分鐘/次,練習5-7次/天;

②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朋友們收縮股四頭肌堅持5秒後放松2秒,上午下午各100次。

(2)功能恢復期:這個時期關節滑膜炎症吸收,疼痛緩解,鍛鍊原則以不引起疼痛為原則。

①開鏈運動訓練:患者坐在小凳上並雙手抱住膝關節,大腿緩慢屈膝至最大幅度後堅持1分鐘,訓練8-18組/天;

②半蹲訓練:緩慢屈膝至最大幅度後堅持1分鐘, 5-10組/天;

③直腿抬高訓練:在患者腿部固定重物,將腿伸直後緩慢抬高,至無法堅持後放下,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逐漸增加腿部負重。

(3)康復預防期,這個時期積液已經吸收,鍛鍊以力量訓練,增加膝關節穩定為主。需要注意的鍛鍊之前需要適度拉伸和熱身。

①平衡、協調能力訓練:協助患者站立在平衡球上,10-15 分鐘/次,3-4次/周。

②有氧運動訓練:騎自行車或使用跑步機輔助進行有氧運動訓練,20分鐘/次,3次/周。

③負重提踵訓練:提踵訓練目的為增強小腿三頭肌力量,手握啞鈴,雙腿伸直踮起腳跟,提踵時需吸氣,還原站立位時需呼氣,抬起10次為1組,5-10組/次,3次/周。


段醫生特別提醒

①不排斥中醫治療,但建議在治療前明確診斷;

②對於感染導致的務必早期引流並給予合適的抗生素;

③預防永遠比治療來的靠譜,運動量力而行,運動前做好熱身,選擇合適的運動,運動後適當拉伸;

④對於骨關節炎引起的關節積液可能會反覆發作,要有這方面的心理準備。

👇關注段醫生,健康又養生👇

段醫生答疑在線


說起膝關節腔積液,大家可能並感到比較陌生,出現了這種症狀後,時不時會覺得膝關節腫脹、疼痛,有時候可能還伴有發熱感,日常活動受限。類風溼性關節炎、膝關節骨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膝關節周圍或膝關節腔內化膿性感染等,都有可能導致膝關節腔積液的症狀出現。膝關節腔積液要怎麼辦?應儘量減少日常活動,進行一些按摩護理,適當補充氨糖軟骨素,如果症狀比較嚴重的話,應及時到骨科就診,之後再根據具體的檢查結果,確定是否要進行抽液消炎。

在氨糖軟骨素產品的選購上,推薦健力多氨糖軟骨素。這款氨糖產品是國內膳食營養補充劑領導品牌湯臣倍健推出的,它可以起到修復骨關節軟骨,補充軟骨滑液,潤滑關節,增加骨密度,維護骨關節健康。


哈嘍餘傑


膝蓋積水會出現以下症狀表現:

可以令滑膜受機械、化學等刺激,造成滑膜出現充血、水腫、滑液過量分泌但吸收減低,從而出現關節腫疼,受限等。關節滑膜長時間存在刺激反應,會造成增厚,粘連,有礙關節活動。

推拿醫治法

此法主要改善關節攣縮增強關節活動度;對退變關節滑液起到改善作用。

此方法是將積液、積血全部抽淨,往關節腔注入透明質酸鈉。

針灸療法醫治

針灸治療方法可有調和陰陽、通絡、扶正祛邪作用。

外用藥醫治方法

膝蓋積水也可選擇外用藥醫治。如,外敷具有舒筋活血,消腫去痛,祛風寒等功效的藥物,外敷治療滲透力強,藥物分子經吸收參與血液循環,可直達患處,且還可增進關節和周邊組織血液循環,保護滑膜,降低炎症滲出,有利關節液吸收,起到解除關節硬、腫、痛的症狀,加促功能恢復,已達治癒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