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在大田裡養殖小龍蝦?

雲捲雲舒263


稻田養殖小龍蝦,是一種通過蝦稻混作,充分利用水土資源,達到稻蝦雙收的生態綜合種養模式。稻田養殖小龍蝦提高了單塊水田的效益,是目前比較受歡迎的小龍蝦養殖模式之一。



一、養殖模式

稻田養殖小龍蝦有三種模式:

1、稻蝦輪作,即中稻收割後放小龍蝦,第二年不種水稻,養殖一季小龍蝦後再種水稻,三年一輪迴。

2、蝦稻連作,即養一季蝦,種一季水稻,一直循環,這種方式只能種中稻。

3、蝦稻共作,是既養蝦,又種植水稻,蝦稻一同成長。

二、養殖管理

無論是哪一種放養模式,稻田養蝦都要做好下列工作:

1、稻田選擇和田間工程

選擇水源充足、水質好、無汙染、排灌方便、交通便利、電力設施好的水田。田間工程包括:加高、加固、加寬田埂;據田埂內側3米處開挖環形蝦溝(深0.8m,寬1.5m),田中間挖“十”字或“井”字蝦溝(深0.5m,寬0.5m)與環形蝦溝想通;田埂四周用遮蔭網或者石棉瓦密封圍住作防逃設施;進排水口用密眼網包住,過濾和防逃。

2、放養

準備工作:一是要用生石灰對蝦溝消毒、殺雜魚敵害;二是用雞糞等有機肥施基肥,培育浮游生物;三是在蝦溝內種植伊樂藻、金魚藻等水草。

放養:時間選擇晴天上午,放養前用食鹽水消毒,帶水操作,避免龍蝦苗受傷。

3、管理

一是管理好水位水質進洞前加深水位;二是科學投餵,適量投餵,前期和冬季前以動物性餌料為主,中期植物性餌料為主;三是要注意祛除、殺滅蛙、蛇、鳥等敵害生物;四是勤巡塘,檢查進排水口和防逃網。

4、疾病預防

一是對水稻施藥時用生物製劑藥品,禁用菊酯類藥品,藥液只噴灑在稻葉上,稻田要分塊輪換灑藥;小龍蝦的餌料要充分消毒後投餵,如用食鹽水浸泡等。


春種夏耕秋收冬藏


如何在大田養殖小龍蝦?題主看來是想利用稻田來養蝦了,目前我國稻田養蝦技術日趨成熟,下面簡單介紹下。



一、田塊應選擇,水源充足、旱澇無憂、無汙、保水性強、陽光充足、肥而不淤的壞土。

二、田間建設,在稻田周圍挖環形溝,寬3~5米,深1米,面積較大的田塊還用在田塊中間開挖"田″字或″井"字溝。環形溝和田間溝,佔整個面積的10%左右,然後把田埂加寬、加高、加固,裝防逃牆,.進水管用細紗布纏緊,防止魚卵蝦卵隨水流進入蝦田。

三、消毒、培水、栽草,①


建議放蝦前天,對田塊進行消毒,可潑灑生石灰75~125公斤。②待毒性消失後,可注水。往田溝中注水60~80cm,一次施足農家肥250~300公斤,培育餌料。③在環形溝或田間溝內種植水草,種植三種以上水草,保證水草覆蓋率佔環形溝的40%,滿足小龍蝦成長所需環境。另外可投放部分螺絲,讓其自行繁殖,以增加餌料的多樣性。

四、蝦苗投放,以6月插秧後投苗為宜。此時田地已翻種,有利於小龍蝦適應環境,避免耕地時傷及蝦苗。蝦苗應挑選生猛、無擠壓傷`、無疾病的,在5%的鹽水中浸泡十分鐘再投放,徹底滅菌消毒,保證投苗的成活率。

五、水稻栽種,選用優質、高產、抗倒伏、抗病強的優良品種,栽後田間保持水位10cm左右,二十天後就可以讓小龍蝦進入田間,吃雜草和蟲類。如果中間發生病害,應噴灑高效、低毒的藥物,並及時換水。施肥應以尿素為主,少量多次的原則,禁止使用氨水和碳銨肥。

六、飼養管理,儘量做到定時、定量、定位、定點投放。早上投放餌料的1/3,下午傍晚投放2/3,建立觀察機制,以龍蝦能吃飽略有剩餘為佳。

七,日常管理,建立嚴格的巡查制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堅持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天敵、疾病預防方針,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儘量將損失降到最低。

八.捕撈,一般蝦苗下田二個月後,就能捕撈上市了,以捕大留小的方針,既可降低稻田小龍蝦的養殖密度,又能讓小蝦快速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