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4 骨髓炎、骨結核、癰疽瘡瘍等外科膏藥方

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關注【愉享中醫】,關注生命健康!文中方劑僅限於學術交流,患者應在中醫大夫或中藥師指導下加減使用,切勿自行套方,免出意外。

骨髓炎、骨結核、癰疽瘡瘍等外科膏藥方

獨角蓮膏

組成:鮮獨角蓮(又名羞天花、馬目毒公、八角盤、鬼臼害母草)2份,樟丹1份、香油2份,

製法:先將獨角蓮切成片,將香油煎開後下獨角蓮,炸至黃色後,取出棄之,繼續煉油至滴水成珠後,下樟丹,攪拌均勻,倒入冷水中去火毒。膏藥即成,貯存備用。

用法:收膏藥適量攤於布上,貼敷患處。

功用: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主治:急、慢性骨髓炎,骨結核,癰疽瘡瘍。

療效:屢用均有良效。

附記:本膏貼用時間較長,一般7~10天換藥1次即可。

骨疽膏

組成:歸尾、赤芍各60克,生地150克、紅花30克、桃仁、木香各60克,樟腦45克、松香250.克、煅象皮75克、五加皮90克、梅片9克、青黛60克、炒黃丹1000克、防風60克、山甲30克、白芷、癩蛤蟆、荊芥各60 克、淨茶油1500克、麻油1000 克。

製法:上藥除象皮、梅片、樟腦、青黛、松香、黃丹外,與茶油、麻油一同放入鍋內熬煉至藥枯黃,濾去藥渣,再加入研細後的象皮等6味藥細料,攪拌均勻,收貯備用。

用法:根據患處大小,取膏藥適量,攤在棉紙上貼敷患處,每日換藥2次。

功用:活血祛瘀,祛風散溼,拔毒祛腐,化結生肌。

主治:骨髓炎(骨疽)。乃因損傷後感染形成所致。

療效:屢用皆效。

磯松骨髓膏

組成:二色補血草1公斤、狗哇花34 公斤、紫花地丁、野菊花、蒲公英、黃柏各0.6公斤.紫花萵苣菜(又名苦菜)、生黃芪各1.5公斤、升麻、酸棗枝、甘草各0.3公斤。

製法:上藥加清水,濃煎2次。二汁合併濃縮成稠膏狀,收藏備用。

用法:每次服1湯匙,一日服3次,15天為1療程。

功用:清熱解毒,消腫排膿,昇陽益氣、生肌長肉。

主治:慢性骨髓炎,死腔寒性竇道形成,膿水淋漓,經久不愈者。

療效: 屢用皆有良效。

五毒膏

組成:生川烏、生草烏、生南屋、烏蛇各54克,全蟲24 克、蜈蚣30條、活蟾蜍4個,麻油2500克、廣丹1250克。

製法:先將前7 味藥與麻油同時放人鍋內(蟾蜍處死後放入),共煎熬之,待藥枯焦後撈出,再將油煉至滴水中不散,開始放入廣丹,攪勻,煉到滴水成珠即成膏,貯罐備用。

用法:用時取膏適量,攤成布膏,貼敷患處。

功用:溫經散寒,消腫散結,止痛。

主治:因寒邪所致的疼痛,腫毒初期(骨髓炎、骨結核未潰破者)。

療效:屢用均有佳效。

青軍膏

組成:青黛3克、生大黃9克、生半夏3克、冰片2克、制乳沒3克、樟腦18克、生南星3克。

製法:上藥共研極細末,以凡士林調成20%軟育,貯瓶備周。

用法:取膏外貼患處。

功用:清熱消腫。

主治:化膿化骨髓炎。

療效:屢用皆效。

來源:凌去鵬,《臨診一得錄》。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年8月第1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