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這部去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片,今年只有部分人能從銀幕上看到它

【高能E蓓子】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此文為高能E蓓子原創,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轉載請後臺聯繫,但歡迎你們轉發到朋友圈。

第71屆戛納電影節是正在進行時狀態,相信閨蜜們最近兩天沒少吃在紅毯上冒出來的瓜。

這部去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片,今年只有部分人能從銀幕上看到它

而華語電影作為此時戛納的主咖之一,也因為越來越樂觀的品質飽受關注。《江湖兒女》《地球最後的夜晚》……幾乎每一個重要單元都有華語電影的身影。

這部去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片,今年只有部分人能從銀幕上看到它

賈樟柯導演的《江湖兒女》入圍了今年主競賽單元,不知道是不是能再給華語電影拿下一座金棕櫚。

但在去年的戛納電影節,卻只有一部華語電影入圍,進入“一種關注“競賽單元。

這部電影是李睿珺導演的《路過未來》。

這部去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片,今年只有部分人能從銀幕上看到它

它已經上映了,可惜我們中只有小部分人能從影院的銀幕上看到它。

這部去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片,今年只有部分人能從銀幕上看到它

首先說它不是什麼大投資大製作的商業片,沒有刺激的鏡頭場面,也沒曲折離奇的反轉劇情。

看的時候被一位吉他大哥莫名戳中笑點實,可看完電影卻也是憂鬱了好幾天。

這部去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片,今年只有部分人能從銀幕上看到它

整體感覺,挺心酸的。

它跟最近很火的《北女》《上女》一樣,把鏡頭對準了艱難打拼“深漂”。

但它又和所有講異鄉人的故事不一樣,沒有販賣挫折困苦來製造同情,主角最後也沒有像都市劇裡那樣get金手指之後日子算過得平順。

這部去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片,今年只有部分人能從銀幕上看到它

女主耀婷是從小跟父母來到深圳打拼的“漂二代”。

除了辦身份證,耀婷從來沒有回過甘肅的老家。“老家”對她而言也不過是一個沒有什麼感情的詞語。

這部去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片,今年只有部分人能從銀幕上看到它

大學畢業後,她和父母一樣在深圳做著最平凡辛苦的工作,沒錢、沒房、沒戶口。

勞動力市場不景氣,父母接連失業,耀婷的工廠也經常無薪停工,一家人眼看就要斷了經濟來源。

這部去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片,今年只有部分人能從銀幕上看到它

幾十年沒回甘肅生活的父母決定回老家謀生活,然而重新開始的生活遠沒他們想的那麼簡單……

這部去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片,今年只有部分人能從銀幕上看到它

不願讓父母太過操勞的耀婷隻身回到深圳,想通過自己努力在深圳紮根,把父母和還在上學的妹妹全接回來。於是她拼命工作,像所有大城市裡底層的人們一樣,辛苦地生活著。

這部去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片,今年只有部分人能從銀幕上看到它

楊子姍好像格外適合耀婷這個角色,沒有太大的情緒起伏,一副淡淡然的樣子。

這部去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片,今年只有部分人能從銀幕上看到它

為了這部戲還特意減重了20斤

看到後面慢慢會知道,她不是不想宣洩,只是身體本來就不太好的耀婷在承受所有的家庭壓力後,不得不用全部力氣來賺錢維持生活。

這時候的她還有什麼時間來大喊大叫抱怨命運不公平?

這部去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片,今年只有部分人能從銀幕上看到它

耀婷沒有什麼朋友,只有微信裡一個陌生人好像很懂她。他和耀婷一樣,是生長在深圳的甘肅人,男主角新民。

這部去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片,今年只有部分人能從銀幕上看到它

新民平時的樣子大都痞裡痞氣,幹著一些不算重但也忙碌的工作,一個人孤獨地在大城市裡掙扎著生活……

這部去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片,今年只有部分人能從銀幕上看到它

扮演新民的尹昉,也不是《紅海行動》裡有點怯懦卻渾身正氣的小哥哥李懂了。為了生存他必須收起善良。

這部去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片,今年只有部分人能從銀幕上看到它

這部去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片,今年只有部分人能從銀幕上看到它

從影片名字來看,《路過未來》就不是一個“賞心悅目”的HE電影。

這部去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片,今年只有部分人能從銀幕上看到它

“路過”意味著沒能到達。據說有一段沒有被剪進正片裡面的戲最能詮釋“路過未來”:耀婷得知自己病重後,在街上經過一群大媽身邊,她突然蹲下哭了,因為她再也到不了這個年紀……

比起感同身受的共情,對於常年漂在外面的人來說,它更多的是一種被激發出來的思鄉情以及被生活壓迫的窒息感。

這部去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片,今年只有部分人能從銀幕上看到它

那位賣唱卻五音不全的吉他大哥,在唱那首《異鄉人》時也是一臉認真——這首他唯一不跑調的歌,或許藏著他最深的心緒。

“我關注的更多是人和家庭的狀態,包括在困境中不得不遷徙的那種無奈,這些社會事件都是伴隨著那樣一個家庭狀態的變遷所發生。”

有兩段戲讓我看得揪心。

一段是耀婷一家四口回到老家,圍坐在床邊的親戚們用聽不懂的方言跟他們寒暄,給人的感覺是到家了,可以安心了。然而下一刻卻被告知家裡賴以為生的一畝三分地被轉讓。

這部去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片,今年只有部分人能從銀幕上看到它

城裡待太久一天200的農活也做不來。這才發現,因為離開家太久,家鄉也把自己變成了異鄉人。

這部去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片,今年只有部分人能從銀幕上看到它

關於這種“沒有根”的感覺,後面耀婷和新民有過一次聽著很平常,琢磨起來很扎心的對話。

“你看過雪嗎?”

“小時候看過,印象不深了。”

“聽父母說甘肅老家一到冬天就會下很大很大的雪,可我一次也沒見過。”

這部去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片,今年只有部分人能從銀幕上看到它

第一遍看的時候突然想起來方文山給南拳媽媽寫的那首《牡丹江》裡的歌詞:“到不了的都叫做遠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鄉”……

另一段是耀婷決心買房,交七萬塊定金的時候,真怕她唯一的繼續都被騙子偷走。

這部去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片,今年只有部分人能從銀幕上看到它

後又看她不要命地做“試藥”的兼職,又開始替她憂愁未來的路。

這部去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片,今年只有部分人能從銀幕上看到它

包括兩位主角在內,《路過未來》裡的主角們都來自於大城市的底層,在工廠流水線、建築工地或者醫院的走廊上,構成了複雜的外來務工者群像。

這部去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片,今年只有部分人能從銀幕上看到它

從失業的威脅、鉅額的房價、看病的困難等屢見不鮮的問題,到試藥換錢、整容失敗或者其他越來越平常的小眾事件……打工者在城裡可能遇到的幾乎一切困難,好像都被抓進了《路過未來》裡。

這部去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片,今年只有部分人能從銀幕上看到它

這個龐大的“移民群體”賭上青春和健康,甚至是一生的時間精力,就為了在大城市裡有個立足之地,有比父輩好一些的生活。

但生活不肯給他們機會。

這部去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片,今年只有部分人能從銀幕上看到它

這部去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片,今年只有部分人能從銀幕上看到它

出生於甘肅高臺的李睿珺導演,大部分作品都是鄉村、農民題材的。

這部去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片,今年只有部分人能從銀幕上看到它

《路過未來》之前的《老驢頭》、《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還被稱為“土地三部曲”。

這部去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片,今年只有部分人能從銀幕上看到它

《路過未來》導演開始把視角轉向了城市。不過神奇的是,這幾部電影之間互相都有聯繫。

《老驢頭》關注的是把土地當做賴以生存基礎的老人,與子女之間對於土地的不同感情和態度。

這部去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片,今年只有部分人能從銀幕上看到它

前面幾部作品的演員大都還不是專業演員

《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把視角對準了留守鄉村的老人,子女總是想走出農村,給自己和父母更好的物質生活,卻忽略了對老人精神世界的關心。

這部去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片,今年只有部分人能從銀幕上看到它

《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的主人公是鄉土生活裡最小的一代,他們最瞭解不願離開故土的老人的心情,卻也不得不為了靠近自己的父母而踏上去他鄉尋找父母的路。

這部去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片,今年只有部分人能從銀幕上看到它

到了《路過未來》,焦點聚集在背井離鄉外出打工的一代,這些離開家鄉抱著希望去城裡務工的壯年一代,以及那些跟著父母離開家鄉成長後卻模糊了“家鄉”概念的“漂二代”,生活到底怎麼樣。

這部去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片,今年只有部分人能從銀幕上看到它

雖然把背景環境從農村搬向了城市,但依舊延續了李睿珺導演的電影風格,畫面不慌不忙,情緒表達都始終很剋制。

就算最後耀婷被醫生通知舊病復發,而且更嚴重時,鏡頭也冷靜得很。

這部去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片,今年只有部分人能從銀幕上看到它

它更像是一場用上帝視角做出的記錄,有點冷冷的。

這部去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片,今年只有部分人能從銀幕上看到它

但這也不代表它沒有暖色。

耀婷父母對耀婷毫無保留的愛、耀婷工廠裡幾個抱團取暖的小姐妹、新民對耀婷不露痕跡的關心,都給這部電影增加了一些溫度。

這部去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片,今年只有部分人能從銀幕上看到它

而且和李睿珺導演的“土地三部曲”相比,《路過未來》的選角和故事節奏,更貼近普通觀眾平時的觀影習慣。

這部去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片,今年只有部分人能從銀幕上看到它

文藝片很容易讓人覺得沉悶,大都也都因為它們更寫實。多數時間呈現出來的情緒都是無奈、隱忍又無能為力的複雜狀態。

前面我們說,我們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在銀幕上看到《路過未來》。

作為很小眾的文藝片,《路過未來》只在全國藝術電影聯盟專線的不到1500塊銀幕上放映。

這部去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片,今年只有部分人能從銀幕上看到它

所以真心建議能在自己城市裡找到這部藝術片排片的閨蜜,去看看吧。

雖然它不是那麼完美,但觀影體驗一定和你平時經常貢獻票房的商業片不一樣。

做有深度的心靈SPA和有格調的故事

喜歡請分享哦!麼麼噠!

E姐換新Logo咯!各位閨蜜認準正版↓↓↓

這部去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片,今年只有部分人能從銀幕上看到它

都市男女的心靈SPA

以學術的嚴謹看貴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