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 揭祕:紅軍長征時期三大主力部隊都有哪些!

1,紅一方面軍,曾稱“ 中央紅軍”。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 中國工農紅軍主力之一。1930年8月由紅軍第1、3軍團組成, 朱德任 總司令,彭德懷任副總司令, 毛澤東、 周恩來先後任總政委。曾在江西中央蘇區粉碎國民黨軍四次“圍剿”。1934年10月開始長征。

1930年8月, 紅一軍團與 紅三軍團在湖南瀏陽 永和會師,經兩軍團前委聯席會議決定,組成第一方面軍。 朱德任 總司令,彭德懷任副總司令, 毛澤東任總前委書記兼總政治委員, 朱雲卿任參謀長, 楊嶽彬任政治部主任,轄第一、第三兩個軍團。第一軍團總指揮部由方面軍總指揮部兼,下轄3、4、12、20、22軍,共5個軍。 第三軍團總指揮彭德懷,下轄5、8、16軍,共3個軍。全軍共計3萬餘人。與此同時,成立了中國工農革命委員會,毛澤東任主席。1931年11月, 紅一方面軍總部撤銷,所屬各部歸 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指揮,統稱 中央紅軍。

1932年6月,中央紅軍複稱紅一方面軍, 朱德任 總司令,彭德懷任副總司令,毛澤東、 周恩來先後任總政治委員, 葉劍英任參謀長, 王稼祥任政治部主任。同年底進行整編,軍團總指揮改稱軍團長,第一軍團軍團長 林彪, 第三軍團軍團長 彭德懷,第五軍團軍團長 董振堂。全軍轄3個軍團24個軍,共約7萬人,抗日戰爭開始後, 紅一方面軍改編為八路軍第115師。

揭秘:紅軍長征時期三大主力部隊都有哪些!

2,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簡稱 紅二方面軍,中國工農紅軍主力之一,是紅軍長征中唯一沒有損失的部隊。紅二方面軍轄第二軍 團、第六軍團、第32軍,由 賀龍任總指揮, 任弼時任政治委員。第二軍團由原在 洪湖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紅軍第4軍和第6軍組成。1930年7月,紅二方面軍部分領導人在湘鄂西地區的公安會師。中旬,兩軍領導在 江陵縣的普濟觀舉行聯席會議,根據黨中央指示,組成紅軍第2軍團,賀龍任總指揮, 周逸群任政治委員,並組成中共第2軍團敵前委員會,周逸群任書記。原第4軍改為第2軍,賀龍兼任軍長。第6軍由鄺繼勳任軍長, 段德昌任政治委員。全軍團共一萬餘人。

1936年7月5日,奉中革軍委命令,紅2、紅6軍團與紅32軍組成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賀龍任總指揮,任弼時任政治委員, 蕭克任副總指揮, 關嚮應任副政治委員, 李達任參謀長, 甘泗淇任政治部主任。下轄第2軍(即紅2軍團)、第6軍(即紅6軍團)、第32軍,共1.3萬餘人。隨即與 紅四方面軍共同北上。10月22日, 紅二方面軍在甘肅靜寧以北的將臺堡(今屬寧夏)與紅一方面軍會師。會師後,關嚮應任方面軍政治委員, 周士第任參謀長,朱瑞任政治部主任。11月,參加 山城堡戰役。12月,西安事變後,南下參加準備迎擊何應欽“討伐軍”的行動。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8月,根據中共中央決定,紅二方面軍與紅27、紅28軍等部,在陝西省 富平縣 莊裡鎮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 120師。

揭秘:紅軍長征時期三大主力部隊都有哪些!

3,中國工農紅軍第4方面軍,中國工農紅軍三大主力之一。該方面軍前身為鄂豫皖根據地的紅4軍和紅25軍。1931年10月底,紅4方面軍即以紅4軍和新成立的紅25軍開始組建。11月7日,在黃安七里坪正式成立紅4方面軍。方面軍總指揮為徐向前,政委為陳昌浩,政治部主任為劉士奇。方面軍下轄4軍、25軍。4軍軍長為徐向前(兼),政委為陳昌浩(兼);25軍軍長曠繼勳,政委為王平章。原4軍部改為方面軍總部,兩軍所轄各師歸總部直接指揮。總兵力3萬餘人。

揭秘:紅軍長征時期三大主力部隊都有哪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