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雲南臨滄有什麼好吃的地方美食?

昆明美食臺


雲南真的是一個充滿魅力的地方,當然不僅僅因為其四季如春,少數民族聚居,而是因為其獨特的人文,很好地傳承著。雲南任意一部分,都能有讓人流連的理由。

比如壹周君今天要說的臨滄,雲南西南部的小城,以瀕臨瀾滄江而得名。

這裡有神秘的佤族文化,這裡有原生態的美食,這裡還有濃郁的少數民族特色。

要問這裡有什麼好吃的地方美食,壹周君想特地強調一下“茶味”。

首先這裡是茶的著名產區之一,比如大家熟知的滇紅茶,是世界種茶的原生地之一,有500餘年的種茶製茶歷史,成為中國的出口名茶。也因為有這個品牌存在,面積和麵積和產量均為雲南第一。

另外還有冰島茶,最貴重的雲南普洱茶之一,葉質肥厚柔軟、茶香濃烈,非常獨特,也是雲南普洱茶的極品。還是絕對值得高端珍藏的極品。

除了茶葉外,許多美食也跟茶有關。

比如當地會用普洱茶來煮飯,倒去第一泡茶水,再注入沸水,浸泡5分鐘,在電飯煲中倒入與平時煮飯水量相同的茶湯,放入豬油,然後即可等待一鍋清香四溢的普洱茶飯的出鍋。

有茶葉飯,當然還得有茶葉菜。

一道紅茶燒肉頗為經典。用紅茶燒出的肉不僅有著茶葉的清香,而且肥而不膩,非常可口。

將紅茶用開水泡10分鐘,濾去茶葉,肉切成小塊,鍋裡放少許的油,放入肉翻炒片刻,加入茶水,加鹽,加少量的糖可去除茶的苦澀味。將肉用小火煮上小半小時就可以裝盤了。

到當地,一定要記得品茶這兩道特色菜。

如果說還有特別值得嘗試的,我想會推薦綠葉宴。

登上高高的景頗山寨,走進一片綠色的世界。景頗族聞名遐爾的綠葉宴,是從景頗族古老傳統的飲食習慣中誕生的,桌上除了綠色還是綠色,就連餐桌,也全為綠葉鋪就,那一張張寬大的綠葉,就是一個個特別的“菜盤”,“盤”中盛滿了景頗人獨特的山珍野味。

雖然從菜品上並沒有特別的,但是整個綠葉宴的架勢和規模,足以讓你感受到別樣的儀式感。

當然還有傣族撒撇、石板蕎粑粑。

其中牛撤撇的製作是用淨瘦黃牛肉剁成肉醬,在開水裡氽熟,再把剛殺的牛苦腸兌水煮漲,然後把新鮮韭菜和茴香切細後擠去水分,再配以香柳、鹽巴、辣椒麵、味精等調料把牛肉醬、苦水在一起拌勻,吃法是用米線或牛肚絲、牛肉片在撒撇裡蘸一下就吃。

石板蕎粑粑選用臨滄苦蕎麵,用石板烤制而成,用老鼠核桃樹皮燒成灰兌上水,過濾後倒入蕎麵中攪拌,然後攤在石板上翻烤,即成苦蕎粑粑。

據說苦蕎粑粑不僅好吃,還有藥用的功效,可以治胃熱引起的頭昏頭痛、腸胃不適等疾病呢。


武漢壹周


火腿木瓜煮雞,雲縣雞肉米線,酸扒菜,牛撒撇,酸肉,卷粉涼粉,鳳慶粑粑卷還有稀豆粉,鳳慶粑粑卷是我的最愛!自從零三年來到鳳慶朋友帶我去吃了次粑粑卷,那口感:香!辣!糯!軟!絕對巴適!從那以後每次逛街都要去嚐嚐。說了臨滄本土的特色美食,再說說臨滄地區的外來美食,比如鳳慶的‘農家小炒川菜館’,這家店的老闆娘是鳳慶人,但她家的大廚是四川的(老闆自己),這家飯店特色菜有好幾個:(招牌牛蛙、秘製燻鴨、酸菜烏魚片、水煮烏魚片、木瓜脆皮豬腳湯、乾鍋牛蛙、酸蘿蔔老鴨湯、等等)確實好吃,份量還多,大眾收費!各位親們可以去嚐嚐,不好吃回來打我😄😄😄😄


不吃海椒的四川廚男


 特色菜:油炸青苔 ,酸筍煮螺螄 ,蜂蛹,卵石鮮魚湯,包燒鮮魚,醃牛筋,菠蘿紫米飯,酸筍煮雞,蕉葉蒸雞,番茄南泌,香茅草烤魚等

  佤族雞肉爛飯

佤族雞肉爛飯

  佤語叫“饃尼亞布繞”,是佤族迎賓待客的美味佳餚,它即可以當飯又可以當菜,比普通的米飯要軟得多,比稀飯要幹些。有兩種做法,一種叫手撕雞肉欄飯,另一種叫刀砍雞肉欄飯。 製作方法獨特,取鮮嫩烏骨子雞切隨和新穀米一起方如鍋中煮,然後放入茴香葉、青辣椒、辣料、阿佤芫荽、蔥、蒜、香子、薄荷等佐料稍煮即可。其色澤鮮豔,味道糯滑鮮香,獨具特色。

  香茅草烤魚

香茅草烤魚

  是一道傣族名菜,其作法是:把魚的鱗片去掉,從魚背 剖開,去掉肚雜物,將蔥、芫荽、辣椒、鹽等佐料,放進魚 肚裡,用香茅草捆好,放到火炭上烤烘,並抹上適量的豬油, 烤熟即可食用。魚肉酥脆、鮮嫩、噴香,風味獨特。

  酸筍煮螺螄

酸筍煮螺螄

  這裡的螺螄是指田螺,撈回後,放在清水裡浸泡三天,待泥土排淨,再把每個螺螄的尾部用刀砍掉,去掉泥土和糞便後,與酸筍一起放人鍋中加上姜、蒜、辣椒煮上十分鐘左右,便可食用。味道鮮美,開胃增食。喜食辣椒的遊客,到傣味餐廳和夜間美食攤點都能品嚐。酸筍是甜竹筍醃製而成,傣族居住的地方都有。

  卵石鮮魚湯

卵石鮮魚湯

  是布朗族的特色萊,魚湯鮮美味甜,而且具有燒石的幹香味。製作時,將河中卵石取來放到火塘內燒紅,又將燒紅的卵石一個接一個地放人盛有清水和鮮魚的鍋內,使水沸騰,然後又將燒紅的鹽塊放入,鮮魚湯便燒便成了。

  蜂蛹

蜂蛹

  是佤族、傣族等民族特色菜,凡土蜂、黃腰蜂、白腳蜂,黑蜂、葫蘆蜂的蛹,都可採來食用。一般都是用油煎食,顏色金黃、香可口,是佐酒佳餚。


簡單說電影


臨滄,古稱緬寧,是雲南省管轄的一個地級市。

臨滄是中國佤文化的薈萃之地,是世界著名的"滇紅"之鄉,世界種茶的原生地之一,全國著名的"核桃之鄉",也是昆明通往緬甸仰光的陸上捷徑,因此又被譽為""南方絲綢之路"、"西南絲茶古道"。

生活著著佤、傣、拉枯、布朗、德昂、彝、景頗等23個少數民族。

名勝古蹟有:漫灣百里長湖景區、臨滄大雪山、耿馬南汀河、滄源崖畫、滄源翁丁佤族原始群居村落、滄源佤山

臨滄美食有


鐵男春秋




酸湯魚 著名的涼粉 酸木瓜煮雞 涼拌牛肉 薄荷牛帕呼








土雞肉 野生蜂蜜 太多太多 了!現在看到自己之前吃的照片 情不自禁的流口水!


曾可樂


滷子米線,稀豆粉米線,水醃菜,油菜花醃菜,雞如米線,牛扒夫,羊湯鍋,豬肝香腸,血腸,臘面蠶豆茴香粑粑,粑粑卷,糯米粑粑,雞如爛飯,木瓜雞,木瓜豬腳,大碗豆芽夫豬腳,酸肉,撒撇,油粉拌水淹菜,朵以芽,咖麗老,馬上坡,嘛捏嘎,樣樣都好乾!


田舍朗


火腿木瓜雞,雲縣豬血米線,熱油粉米線,雲縣雞肉米線,牛扒呼米線,水醃菜炒肉,糯米腸,粑粑卷,卷米幹,鹽巴辣子拌芒果、朵依、阿娃果絲、橄欖,煎雞蛋粑粑,糯米粑粑……想不起來了……


愛生活悅普洱


雲縣旺子米線,羊頭巖木瓜煮雞、佤族雞肉稀飯、小飯豆煮幹板菜、熱撒撇、傣族牛撒撇、允楞魚生、勐簡紅生、孟定酸肉、賀派大展、滄源牛乾巴、幸福雞縱油、耿馬稀豆粉、四排山臭豆食、勐省酸筍煮河魚、還有滄源酸醃菜拌米線、豆食米幹……


用戶96800235907


臨滄市,地處雲南的西南部,生活著眾多的少數民族,飲食文化複雜多樣。一種地方風味的形成,永遠都是離不開當地的地域文化的。這裡氣候溫和,因而出產有很多的蔬菜瓜果,還有很多獨有的山珍野味。臨滄人對於美食的烹飪方法也有很多,光是在鳳慶地區,只是最普通的豆腐都可以做出來一桌的宴席。其他的地區,也有很多美食。

一、火腿木瓜雞

這道菜嚴格來說應該屬於一道藥膳,選擇的雞肉是臨滄和雲縣交接的地區特產的雞。同時這裡也盛產木瓜,做出來的味道超級好吃。因為這裡處於交通要道,很多來往的行人在經過這裡時都會停下來一嘗這道美食。

二、佤族雞肉爛飯

雞肉爛飯選擇的是最嫩的烏骨雞,或者更為確切的說是烏骨子雞,然後和穀米一起放入鍋中煮,煮好的雞肉飯色澤鮮豔,糯滑鮮香,散發出特殊的鮮香,是臨滄地區一道風味獨特的美食。

三、油粉鍋巴夾餌塊

據說最開始的時候,油粉是油粉,鍋巴是鍋巴,餌塊則是一種佐料。三者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食材。但是,但它們結合起來,就演變成了臨滄一道特色的美食。油粉鍋巴看起來酒有一種橙黃色的光澤,既有鍋巴的香脆,也有稀油粉的爽口,餌塊的嚼勁,它們完美的結合在一起,給食客的味蕾帶來了雙重意義上的享受,也讓很多的食客愛上了這道美食。

四、傣味牛撒撇

聽名字就知道這道美食的來源不一般,是用牛胃裡未消化完的東西作為一種調味的汁水,再加上新鮮的食材精心烹飪而成的,麻、辣、苦、甜、涼奇異的融合在一起,是當地傣族人最喜歡的食物之一,也是他們招待客人的必備佳品。


亞洲食學論壇


臨滄因瀕臨瀾滄江得名。臨滄是我國重要的水能、電能基地、蔗糖生產基地、澳洲堅果基地和就業生產基地,它是世界茶文化的起源中心。臨滄有23個少數民族,這裡的美食有著很強的民族特色。

雞肉爛飯

是佤族的名菜,雞肉爛飯比稀粥更稠,混進雞肉,雞肉爛飯的名聲很大。

火腿木瓜雞

火腿木瓜雞屬於藥膳,主要是將臘火腿、木瓜絲放在一起炒香之後再加入水和雞肉,待雞肉煮爛起鍋,加入胡椒粉,十分入味。

酸漿米線

臨滄的酸漿米線筋骨好,口感極佳,經得起細細品味。

紅茶燒肉

顧名思義就是用紅茶燒製而成的肉,茶葉清香配上濃醇的肉,肥而不膩,十分可口。

酸扒菜

鎮康的酸扒菜是地道風味招牌菜。

臨滄稀豆粉米線

稀豆粉米線在臨滄歷史悠久,鮮美香濃,滑糯爽口,獨具風味。

耿馬毫崩

其實就是米花糖,香脆甜且是油而不膩毫崩的特點,毫崩是當地人的飯後食品。

鳳慶臘肉

看起來普通,吃起來香濃,做法多樣,是當地的特色美食。

舂乾巴

用炭火烤熟以後加入傣味作料,入味有嚼勁。

菠蘿飯

主要在雙江和耿馬兩地有。

茶樹花涼拌

清脆鮮香,在冬春時節的鳳慶大小餐館內很常見。

臨滄雞樅

作為菌種之冠,雞樅的鮮味就不用多說了。

鳳慶的粑粑卷

像紙一樣的粑粑皮包上烤好的餌塊,同時抹上稀豆粉和作料,捲起來吃。

總體來說,臨滄的食材綠色生態,多為有機食品,臨滄的美食有著獨特的魅力,非常值得品嚐。11月5日,臨滄的美食周正式開啟,有空的小夥伴們可以去現場親自感受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