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大醫一院專家提醒:有接觸史但沒症狀也不能放鬆警惕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本市醫療機構積極應對,對於市民來說,最重要的一點是要積極防護。

而對於近期有發熱、乾咳等症狀的患者來說,如何識別自己的病情是需要清醒的認知和科學處理的。

1月25日,遼寧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響應。27日,大連市醫療單位已結束春節休假,全面恢復日常工作。

27日上午,記者來到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門診、急診、發熱門診進行了探訪,專家表示,近期因發熱、咳嗽前往醫院就診的市民,對以下這些內容要提前做到心中有數。

預檢分診臺:初步排查發熱人群

27日上午10時,記者來到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長春路院區,這也是該院發熱門診所在地。在該院的門診、急診入口處,各有一個“發熱門診預檢分診臺”,值班護士拿著手持體溫檢測儀器對前來詢問的患者進行解答和初檢。

根據院裡對發熱門診的相關要求,在這裡要對患者進行一個初步問詢。

該院門診預檢分診臺的護士介紹:發熱人群中要重點關注近期從湖北返回的人、接觸過從湖北返回人員的人,還包括家庭中有群體發燒情況的人。

如果符合這些特徵,我們會將他們轉診到院裡的發熱門診進行進一步排查。

27日上午,與往日略顯侷促的門診大廳相比,大廳裡就診的人並不多,在記者停留在預檢分診臺的10分鐘裡,共有5名涉及發熱的患者前來問詢,但都不屬於上述特徵,他們在護士的引導下,到正常的呼吸科門診掛號就診。

值班護士告訴記者,門診、急診預檢分診臺在白天同時使用,夜間則全部到急診預檢分診臺問詢,“來諮詢的人防護意識都很強,被引導到發熱門診也都很配合”。

此外,假如有發熱患者沒有在預檢分診臺問詢而直接到門診就診,門診醫生也會再做一遍排查,確保排查的全面性。

發熱門診:核酸檢測只是一個環節

此次疫情發生以來,核酸檢測是大家從報道中經常能看到的一個詞,這是確診病例的一個關鍵標準。

在發熱門診內一般要進行什麼樣的檢查?

記者採訪了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發熱門診負責人,大連醫科大學感染病學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導師朱英教授。

朱英介紹,患者來到發熱門診後要進行體溫檢測,還要根據不同患者的情況進行消化道等方面的檢測進行確認,然後還要進行常規血細胞檢測、CRP以及肺CT檢測來考慮是否為疑似病例,如果為疑似病例則要進行核酸檢測;

如果非疑似病例,則也要進行留院觀察,並在24小時和48小時,分階段分情況重複以上檢測,排除發燒等症狀後才能離開醫院,然後回到家中繼續進行單人單房間隔離觀察。

因為有潛伏期的問題,所以並非一些患者想象的直接做一個核酸檢測那麼簡單,檢查是非常細緻和有保障的。

朱英主任介紹,一般非確診病例需要3-5天便可以完成發熱門診內的診療和觀察。

誤區提醒:有接觸史但沒有症狀不能放鬆警惕

採訪中,朱英表示,從一些來到發熱門診進行排查的患者來看,很多雖然沒有症狀,但近期有相關接觸史的,有不少警惕性還不夠。

部分無明顯症狀或者輕症狀的人員,對留院觀察會有些許的排斥。

朱英表示,目前的研究表明,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潛伏期傳染性很強,從對自身和身邊人負責的角度來講,應該提高警惕,務必到各醫院發熱門診進行排查。

致敬: 9天沒回家的她說:“我是一個老兵!”

從本月19日開始,朱英一直堅守在發熱門診一線。

過年了,已經在外地工作的兒子回來時在醫院門口我倆見了一面,剛才他要回去了,又見了一面。

這個春節前後,屬於她個人的時間,只有這前後各1個小時,剩下的時間她沒離開過發熱門診一步。和她們戰鬥在一起的是該院七大科室的醫務人員,同時還涉及到護理、檢驗、保衛、物業等團隊。期間,醫院領導多次囑其換班休息,朱英都沒有答應,她說這裡是陣地,必須堅守!

謹慎 | 大醫一院專家提醒:有接觸史但沒症狀也不能放鬆警惕

發熱門診部分醫護人員合影:一起加油!

發熱門診內,所有人都要身穿厚重、悶熱的防護服。朱英介紹,從疫情發生開始,她就知道自己和團隊就要面臨挑戰了:我是一個老兵,也是一名30年的老黨員,經歷過當年的SARS、甲流,所以我和我們的團隊非常清楚站好這個崗位的意義,和全市抗擊新冠肺炎的所有醫務工作者一樣,這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

平日裡,朱英是一個開朗而時尚的知識女性,但在防護服裡面的她,聲音已略帶沙啞,但透過護目鏡,能看到這位“老兵”堅定的眼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