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你告我,我也不可能養你”,面對兒媳的不孝,眾人卻表示贊同

“父母養我們小,我們養父母老”。一直以來,贍養父母長輩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我們每個公民必須履行的義務。同時婚姻法還規定:沒有勞動能力的父母也有讓子女支付贍養費的權利。

兒媳拒絕贍養婆婆,都以為是兒媳不孝,結果卻遭非議

鄰居王阿婆今年70歲了,育有兩個兒子。由於早年條件比較艱苦,所以阿婆對兩個孩子的關愛也是少之又少,遇上孩子不聽話或是忤逆父母的時候,阿婆常常是棍棒相加

都說“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句話用在阿婆身上再貼切不過了。

現在,雖說兩個兒子都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但是對於阿婆卻是非常的孝順,這也著實讓阿婆倍感欣慰。


“你告我,我也不可能養你”,面對兒媳的不孝,眾人卻表示贊同

前段時間,小兒子因為要在城裡買房,但又迫於首付不夠,於是就和母親商量看能不能幫忙湊點。沒想到,阿婆二話沒說,便把積攢了大半輩子的積蓄全都拿了出來。

“買房是好事呀,我們當然是竭盡所能。再說了,這又不是給別人買的,這是給我孫子買的。”

“只要我孫子住著舒服,我們心裡也就舒服了。”阿婆笑著對小兒子說。

這件事過後,大兒媳也嚷嚷著要買房。不過話說回來,這大兒媳自從嫁到他們家,也是任勞任怨,無論是養育孩子還是家務活上從來都是親力親為,現在孩子都九歲了,母女倆還是住在簡陋的出租屋裡,說要買房其實一點兒都不過分。


“你告我,我也不可能養你”,面對兒媳的不孝,眾人卻表示贊同

再說大兒子平常對待母親可要比小兒子孝順得多,幾次因為維護母親和媳婦鬧僵,結果差點離婚。

就這樣,母親自始至終還是表明不幫忙,不知道是在生氣大兒媳生了個孫女,還是怎麼的,愣是一毛不拔。

前天,王阿婆突發急性胃炎住院了。因為老伴腿腳不方便,家裡沒人照顧自己,於是便想起了大兒媳,想讓她回來照顧幾天。可是阿婆的種種做法讓兒媳傷透了心,自然就拒絕了阿婆的要求。

王阿婆看到兒媳的態度非常生氣,於是便以不孝順、不贍養父母的理由將兒媳告上了法庭。沒想到,兒媳卻在法庭上說:“你告我,我也不可能養你。自從我嫁到你們家,你有對我和孩子付出過一星半點嗎?現在倒是想起我了,你怎麼不讓你小兒媳伺候你呢?”

“你告我,我也不可能養你”,面對兒媳的不孝,眾人卻表示贊同

最終,在法院的調解下,大兒媳表示可以支付一部分贍養費,但堅決不答應照顧阿婆。不久這個信息便在村裡傳開了,人們紛紛對兒媳的做法表示贊同:做人都要講良心的,在兒媳最苦最難的那幾年都能做到不管不問,現在老了卻還想人家贍養你,不管是誰都會拒絕的。

其實,對於多子女家庭,父母難免會存在偏心。但是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偏向一個,而忽略另一個時,那麼就會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造成很大的影響。

父母該如何做到“公平以待”

1、拒絕“比較式”教育

一些家庭中,父母總喜歡對孩子說“你看看弟弟,人家比你小還比你懂事,你再看看你……”也許你是為了激勵孩子才說出這樣的話,但是這樣的“比較式”教育只會對孩子的心理發育造成不良影響。


“你告我,我也不可能養你”,面對兒媳的不孝,眾人卻表示贊同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更別說是年幼的孩子了。如果父母總是拿孩子的缺點進行比較,那麼就會讓孩子倍受委屈,心理也會產生不平衡。

所以說,無論是有幾個孩子,我們都要公平對待,對於孩子的優點我們也要多加鼓勵,

這樣才能讓孩子重拾自信。

2、不能讓老大一味的謙讓

二胎家庭中,大多數父母都會覺得大的理應讓著小的,所以習慣性得對老二比較憐愛。殊不知,這樣一味的偏袒只會讓老大感到不公平。

“你告我,我也不可能養你”,面對兒媳的不孝,眾人卻表示贊同

父母給予孩子的愛應該是平等的,無論是在物質上還是在精神上都應該如此。比如買零食要一式兩份,出去遊玩要兩個都帶上等等。

如果父母經常偏心,不僅會讓兩個孩子之間鬧矛盾,更會讓那個不被重視的產生自卑心理。

3、懲罰和獎勵要一視同仁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犯錯。當孩子在接受懲罰的時候,父母也要做到一視同仁,絕對不能只懲罰老大,卻因為老二年紀小而讓他免受罰。

有罰也有獎,當孩子表現優異,父母在給予孩子物質獎勵時,也要做到公平公正,獎勵的東西儘量也是相同價值的。

“你告我,我也不可能養你”,面對兒媳的不孝,眾人卻表示贊同

儘管有時候我們很難做到一碗水端平,但是我們一定要時常反省自己,看看是否有哪些方面做的不夠好,對待孩子儘量做到不偏不倚。

當然,我們也要經常教育孩子們要相互友愛、團結和睦,只有這樣,孩子們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